讀汪國真詩歌《熱愛生命》後有感
2023-09-22 02:17:25
《熱愛生命》讓我相信,只要心中有愛,有著對生命的一種熱愛,一切美好的結果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汪國真《熱愛生命》讀後感範文一
「只要熱愛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這是汪國真詩作——《熱愛生命》中的一句話,它將執著灌注於字裡行間,從容不迫、娓娓道來。全詩從成功、愛情、奮鬥、未來四個意象著手,細膩地描繪了對生命義無反顧的不悔追求。詩句風格清新淡雅、凝練樸實,潤物無聲地熨帖讀者心靈,兼具教化意義。
「遠方在哪裡?風前面是風,道路後面還是道路」這種看似永無盡頭的追逐,猶如西西弗斯不停推上山卻時刻滾落的那顆巨石。於是,在這樣一個現實胚胎中,分化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悲觀主義和樂觀主義。然而,不論樂觀主義者,即使悲觀消極如川端康成,依舊以一顆赤子之心珍愛生命。前方很渺茫,面對如斯其修遠兮的追求,我們又應該秉持怎樣的態度?
飄撒在石縫中的樹種,咬定青山、吸風飲露,幾經寒暑、幾度春秋,長成了遒勁蔥鬱的大樹;秋風過境,衰草留根土中、迎霜耐雪,待到春來,又萋萋綠染了大地,於是歲歲枯榮,生生不息;失了雙腳的鴨子,一個似乎應該遺棄的卑微生命,以笨拙的飛翔贏得了它的美麗和尊嚴……自然萬物蓬勃生意,優勝劣汰,以其頑強展示其不容褻瀆的尊貴。汪國真則淡淡言明:不論是否成功,選擇遠方,就只往前追尋;不論是否獲得,選擇愛情,就只往前追尋;不論艱辛與否,選擇奮鬥,就往前追尋;不論難過與否,選擇未來,就只往前追尋。那麼,在我的世界中,還有什麼理由不義無反顧地追我所求呢?
當生命如同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頭頂,將我們陷入岌岌可危的困境。與其被動畏懼退縮,不如主動地奮起搏鬥,做生活的主宰者。在坎坷的生命裡,曾經的我們是生活中的西西弗斯,也許抱怨不平,但當回首往事時,也許卻如普希金般,將過去的一切視為親切的懷念。我們義無反顧的追求,需要的是一個作為後盾的堅定信念——熱愛生命。這信念是對生活的一種體會、一個態度:讓生命璀璨如紅日、剛勁如松柏;抑或是幽微如燭光、脆弱如朽木。有了目標,有了追逐,才有了人生;一個人消磨時光,自暴自棄,那麼他的人生也將跟著裹足不前,其活著的便是具軀殼。而懷揣信念,便就帶上了希望,暈染了快樂。那麼,活著,就是在追求中陶醉,抗爭中燦爛,挫折中完整。
奮鬥是源於對生命的熱愛,對所有的瞬間與長久的珍視。熱愛,不僅是這樣至死方休的情感,還有對生命的充分利用和無悔奉獻。我清楚地知道,人生路上不僅僅是純淨湛藍的天空和靜美幽香的風景,更多的是大浪淘沙、霜風雪雨和荊棘攔路。但「只要熱愛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也會相信「只要願意去做,人,無所不通」。縱然理論付諸實踐總差一步距離,但我將不懈努力。不論愛情,不論事業,不論未來,不論奮鬥歷程,我將秉持堅定的信念、做好面對困難的準備、鼓起百折不撓的勇氣,追我所求、義無反顧。那麼,總算是不辜負生命,總算無愧於生命的價值。
汪國真《熱愛生命》讀後感範文二
在金筆作文課上,我們班讀了蒙田寫地《熱愛生命》。
這篇文章主要寫了有的人對時間置之不理;有的人對時間恭恭敬敬;有的人隨意打發時間;有的人爭分奪秒搶時間……作者反思自己,倡議大家熱愛生命,珍惜時間。
生活中,我發現有人把時間大肆揮霍,而我當然認為這是不對的,因為這樣的話時間就白白浪費,白白從你身邊溜走。人人都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但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珍惜時間呢?大把大把的時間用在電腦遊戲上,大把大把的時間用在吃喝玩樂上。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我們的時間確是一去不復返。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如果你無視時間,閒置時間,那麼成功會不知不覺地遠離你。相反,如果你支配好自己的時間,那麼成功會離你越來越近。正如魯迅所說:「哪裡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功夫用在工作上。」成功人士其實都是成功的時間支配者。
從今天就開始,從現在就開始,熱愛生命,珍惜時間,做成功的時間支配者吧!
汪國真《熱愛生命》讀後感範文三
汪國真的詩作,強調意象和個人理想的追求,對安撫痴迷者的心靈起過很大的作用。
《熱愛生命》,可以說是汪國真的代表作之一,這首詩以四個肯定的回答表達出為何要熱愛生命的哲理。四個段落,看似相似,卻各有其趣。四個段落分別以「成功」、「愛情」、「奮鬥歷程」和「未來」為意象進行分析和回答。這四個意象可以說是包括汪國真、席慕容在內的一些清新哲理派詩人慣用的幾個意象,不晦澀,不故弄玄虛,不生僻難解,可以說是完全區別於朦朧詩的特點,也是汪國真的詩歌取得成功之原因所在。
中國的詩歌,從最早開始,就大多承載著歌唱功能的,但是朦朧詩卻背棄了這個主要功能。儘管朦朧詩在八十年代受到讀者的極大關注和追捧,但它畢竟是殘缺的、先天不足的。我個人雖然非常欣賞朦朧詩,但對這一缺陷卻深感遺憾。
朦朧詩多半孤傲,這幫助詩歌成功,也促使它衰敗。相反,汪國真的詩歌背棄孤傲,甚至在韻律的營造上有了進一步的提高。他的詩歌基本上都是可以直接拿來譜曲歌唱的,熱衷於流行音樂的年青人,自然也較容易接受這種詩歌形式了。
在意境上,汪國真似乎不如朦朧派。汪國真慣用「愛情」、「成功」等意象,他的大量作品都採用了這些基本意象,這也許是汪國真本人的偏好,也可能是為了迎合意識形態的一種妥協吧。
其實,汪國真的詩歌不是單純的說教,他說「既然已經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他沒有呼喊口號非要你去這麼做,而是娓娓吟唱建議你去這麼做,對九十年代的詩歌讀者來說,這是非常明智的一種教化手段。
汪國真的詩歌總是體現出一種鮮明的教化功能,因此他的詩歌甚至可以進入語文教材。汪國真的詩歌,曾經掀起過一個熱潮,使他成為詩歌界的新秀,成為年青人的朋友和老師。我不知道,這一切是否得助於他的詩歌的富有熱情的教化作用?
還是來說《熱愛生命》。在我讀來,汪詩熱愛的不是最終的成功和未來的美好結局,不是愛情的獲得和奮鬥目標的實現。詩作裡溢出的熱愛,其實是一個過程、是一種追求,「風雨兼程」、「吐露真誠」……這些都是體現熱愛的種種表現。熱愛生命,不是因為想要獲得而去熱愛,而是因為熱愛而最終獲得。這樣,詩歌的主題就升華了。
《熱愛生命》,是一首非常適合朗讀的抒情詩歌,也可以作為勵志的詩歌來讀。我相信,只要心中有愛,有著對生命的一種熱愛,一切美好的結果也就在意料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