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奴讀後感350字
2023-09-22 02:36:40 1
篇一:鳥奴讀後感
今天,仍然小雨濛濛,我看了《鳥奴》的第一章。我被作者的所作所為深深震撼了。同時,也讓我明白了許許多多的道理。
我聽著外面「滴滴答答『的聲音,進入了這奇妙的世界:大青樹冠一團盤成網絡狀的枝丫上,搭著一隻碩大的盆形鳥巢,這是一對蛇雕的窩。作者為了近距離觀察了解蛇雕繁殖和育雛的整個過程,他就在離大青樹約三十公尺的峭壁上的石坑裡住下了,這個位置居高臨下能觀察蛇雕的一舉一動。就在這時,蛇雕夫婦發現了作者,就向他發起了進攻。作者為了不傷害它們,用假槍嚇唬它們,讓它們停止攻擊。這對蛇雕停止了瘋狂的攻擊,但不知從哪裡又飛來了一對鷯哥,它們抓起石頭向作者攻擊,作者為了不讓它們受傷,寧願自己受傷也不願傷害它們。這對鷯哥似乎也害怕那個只有火藥爆響,不能射擊子彈的假槍。作者一扣動扳機,放出震耳欲聾的槍聲。它們害怕極了,立刻飛向遠方。就這樣攻擊停止了。
從作者的行為中,我明白了許許多多的道理:不能因為自己的利益而獵殺動物。人們,快甦醒吧!
篇二:鳥奴讀後感
今天,我已讀完《鳥奴》這本書的前十二章了。
在剛讀到第六章時,我還以為是蛇雕們威逼鷯哥做它們的保姆的。可是又有許多疑點,每次當蛇雕們出去覓食時,鷯哥明明可以逃脫,卻還是一如既往的在照料小蛇雕。
當我讀到第十二章時,才恍然大悟,原來鷯哥為蛇雕做保姆是為了讓蛇雕保護自己不受蛇的侵襲。
第十二章裡,鷯哥」老毛「在蛇雕出去覓食時做的一件事真令我感動。蛇雕覓食期間,兩隻小蛇雕也不知怎麼的就打起來了,差一點就掉下去了,鷯哥奮不顧身飛過去阻止它們,可它們兩個彼此身體緊緊靠在一起,不讓鷯哥插到中間來,鷯哥用爪子把自己強塞了進去。兩隻幼雕左右夾擊拼命向中間擠,後來又用嘴啄,用爪子抓,一片片帶血的羽毛被拔了下來。鷯哥非但不反抗不還擊,還紋絲不動的站在那裡,生怕自己一躲開兩隻幼雕會摔下樹去。
鷯哥為了他人的利益,甘願忍受疼痛,甘願獻出一切。它的這種捨身為他人的高尚品德真令我佩服,也真值得我們去學習。
篇三:鳥奴讀後感
鳥奴剛開始讀的時候,我對書題產生了大大的問號。鳥怎麼會成奴隸呢?接著讀我才知道,裡面的主人工」鷯哥「是一個善於模仿其他鳥的鳴聲,在大自然是食物鏈較低的一種動物。而裡面的蛇雕異常兇猛,在大自然食物鏈很高。因為鷯哥缺乏自我保護的能力,常常三天兩頭被可惡的蛇襲擊,無奈只好和蛇雕同住。它們冒著這麼大的危險,目的就是讓自己的孩子平平安安長大。它們受盡了恥辱,有多麼大的委屈不敢說出來。只得忍氣吞聲。當那一刻來臨的時候,四隻可愛的小鷯哥出世的時候,兩隻成年鷯哥的辛苦沒有白費。而,讓它們沒有想到的是,四隻可愛的小鷯哥,卻一次又一次的死在了蛇雕鋒利的爪子下——
讀完了這本書,讓我的感到一陣陣的悲痛。現實是殘酷的,在自然界中,強大的就欺負弱小的。鷯哥一次又一次向蛇雕尋求保護,結果都是一場空。還被蛇雕拋棄。我對鷯哥的不幸遭遇感到深深的同情,我想,弱小的應該受到保護,可卻成了被欺負的對象。
祝願鷯哥能在晚年度過一個美好的時期。
篇四:鳥奴讀後感 王昱凱
」一隻鳥所擁有的善惡觀,有時比人健全很多。「
它是一隻會佔卦的」神鳥「,而」我「是被命運擺弄的平民。出於生活的無奈,」我「和我的鳥」佛兒「算起了命。人鳥配合默契,因此生意還過得去。但那兩次例外。第一次,是一位丈夫病入膏肓的女人。我本想給她下籤,可也許是佛兒看那人可伶,竟私自抽了一張中籤,說要女人朝東去找解藥。誰知,女人真尋得靈丹妙藥歸來。又一次是給大惡人」永造反「抽籤。永造反權大勢大,為了保命,我只能違心地給他抽大吉大利的上上籤。可佛兒卻明辨善惡給他下籤。最後送了命,可就在佛兒三周年忌日那天,永造反走上了刑場。
佛兒是神鳥。神在它有超人的是非觀和捍衛善良的精神。這隻鳥用壯烈的鮮血譜寫出了一幅黑白分明的善惡圖。這幅圖中,好人有潔白的心靈,有光明的前途。那些心存邪念的心是黑的,前途也必定黑暗。佛兒正是因為堅信此點,才可以與強暴以死相抗。一隻鳥為了人世間的是非觀不偏斜付出了自己的生命,那些在強暴不苟且存活的又有什麼資格談」偉大「呢?從今天起,學習佛兒,堅持人世間不變的真理。
篇五:鳥奴讀後感 沈俊逸
我最近閱讀了有中國動物小說大王美稱——沈石溪先生寫的一本書《鳥奴》。這本書裡不僅動物故事十分有趣,還有許許多多的動物知識。比如奇奇怪怪的動物雙息現象,兩種不同的動物生活之一起。你幫助我,我幫助你,雙方都有好處。最典型就是犀牛和犀牛鳥。犀牛鳥為犀牛啄食皮膚中的小蟲子,又為犀牛放哨,讓它的生活過得舒服安逸。犀牛也會保護犀牛鳥,不讓它受到天敵的侵害。有一次成群的犀牛死亡,犀牛鳥沒有了充足穩定的食物來源所以犀牛鳥也大大死亡。這就是典型的動物雙棲現象!
說到雙棲現象又不得不說一說奴役現象。奴役現象在大自然中非常罕見,就拿蛇雕和鷯哥來說吧:它們兩個是天敵關係,假如它們生活在同一顆樹上,鷯哥為蛇雕清除糞便以為蛇雕的不殺這就極為罕見奴役現象。
大自然中還有許多現象等待著我們去發現,在觀察過程中請不要參雜個人感情。這樣得到的信息極不準確而且也會影響它們的生活!
大自然很神奇很有趣吧!期待下一次我們再分享。
篇六:《鳥奴》讀後感 郝晨龍
在」燭光圖書館「,我偶然看到了一本動物大王沈石溪的《鳥奴》。讀完小說,我的心情無比沉重。
《鳥奴》講的是一對鷯哥夫婦,老毛和徐娘多次孵雛都被毒蛇叼走了蛋,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它們靠給蛇雕夫婦帥郎和貴婦人當奴隸照顧小蛇雕來換取和蛇雕共同在大青樹上築巢的權利。最終鷯哥辛辛苦苦哺育的四隻小鷯哥都喪命在蛇雕一家手中,到此,鷯哥幸福的家被破碎。
鷯哥老毛和徐娘為了自己的孩子不被毒蟲侵害,它們忍氣吞聲,巴結著蛇雕夫婦,它們忍辱負重,一天幾次不厭其煩地在蛇雕夫婦外出覓食時用嘴清理小蛇雕拉在窩裡的糞便,細心地照顧小蛇雕,不讓小蛇雕出現任何意外,甚至被小蛇雕啄得遍體鱗傷,也毫無怨言。這不正像我們的父母,他們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長,日夜操勞,他們寧願外出打工賺錢,也不願我們缺錢花,他們為了我們能吃飽穿暖,寧肯吃苦受累。他們常說:」只要你們好好讀書,我們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也值了!「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們永遠也報答不了父母的恩情。
篇七:《鳥奴》讀後感
這是動物小說大王沈石溪寫的動物系列的一本書。這本書主要講述了:」我「發現被食者鷯哥竟然和食者蛇雕生活在一棵樹上。鷯哥幫蛇雕整理鳥窩,蛇雕吃了蛇,沒有動物吃鷯哥了,這是共生共棲。鷯哥生了四隻小鷯哥,蛇雕生了兩隻幼雕。有一次蛇雕捕來蛇,蛇卻一口咬住一隻小鷯哥,幼雕把蛇吃了,小鷯哥回了窩裡,幼雕想要小鷯哥,蛇雕就把鷯哥抓去殺死了。從此看來,它們是假性共生共棲。
有一次,兩隻幼雕摔下了樹,蛇雕捕食回來發現幼雕沒有了,很生氣,就殺了三隻小鷯哥。」我「找到了兩隻幼雕,蛇雕才沒把剩下的鷯哥殺死。小鷯哥長大了,去欺負幼雕,結果被咬死。兩隻大鷯哥飛到了別的地方,可是蛇太多了,只得再飛回來,又做了蛇雕的奴隸。後來又養大了幾隻鷯哥,養大的鷯哥飛走了,幼雕也長大了,不再弄亂窩,也就不需要鷯哥整理了。鷯哥來到」我「的洞裡,和」我「共生共棲了。
動物也有類似人類的感情,大鷯哥為了小鷯哥,去給它們的天敵蛇雕整理窩,這種舍人為己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