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人類群星閃耀時》有感
2023-09-22 19:49:00 5
《人類群星閃耀時》告訴我們當強烈的個人意志與歷史宿命碰撞之際,火花閃爍,那樣的時刻從此照耀著人類文明的天空。下面是精心為大家整理的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讀後感一:
《人類群星閃耀時》是史蒂芬·茨威格的名著,這是不一樣的歷史,也是對天才的禮讚。正如他所言,歷史上的英雄際會、天才輩出時刻,往往也都是可遇不可求的。
茨威格的這種歷史敘述方法,與《萬曆十五年》有所相似,但是這種不拘一格的歷史敘述方式,的確與眾不同。而且歷史敘述的切入點更是別具一格。雖然我們不太贊成他的歷史觀,但是他對歷史的洞悉非常細膩,英雄或者天才對歷史的推動也是作用巨大。他所觀察考察的歷史細膩的多,但是有時候微觀之下,並非就是全部,並非就是真相。
不過,茨威格《人類群星閃耀時》不是純歷史的視角,這是對天才的禮讚,也是對歷史人物的認識。他的這部作品中,涵蓋了探險、戰爭、音樂、文學、哲學、社會等方方面面。他用自己的敘述與思考,對歷史、對天才進行了思考,以此充實人們的智慧,豐富人們的情感,開拓人們的生活,服務人們的需求。
很多時候,我們無法對歷史進行定性,因為歷史還在發展中,歷史不是終結,而是持之以恆的延續著。歷史青睞有準備的人,但是怎麼準備?準備什麼?歷史並沒有明確告訴我們。歷史有偶然性,但是歷史更有必然性。《人類群星閃耀時》給我們的是勇敢的擔當,靈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有的,需要實踐更需要智慧。
其實在我們的觀念中,一直也是如此的期待。正如古語所講,「欲成非常之事,須待非常之人。」天才不僅僅是才華,更是把握機遇的能力。以付出和努力把才華發揮的淋漓盡致。沒有埋沒,沒有浪費。中國人的觀念中很早就強調「三不朽」,「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天才的堅毅和執著是成就功業,得「三不朽」的根本。
天才也有生逢其時,否則天才也會悄無聲息的失去美好的時光。時代造就英雄,天才出於勤奮。正如《論語》所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艱難困苦,玉汝於成」,這個道理對於天才同樣適用。
蘇東坡早就講過「高處不勝寒」。天才無不如此。孤獨寂寞的先行者,需要忍受不理解,需要承受失敗,需要面對冷嘲熱諷,在這片境地裡,凡夫俗子們絕不敢涉足。「雷池」真的不可越嗎?對於天才沒有禁區,沒有不可能。當然,我不是指的社會的法律和道德。
《人類群星閃耀時》,閃耀過,還會再次閃耀。一個偉大的時代,不可能沒有天才的誕生,也不可能沒有天才的推動和創造。當群星再次閃耀時,我相信會有我們當中的一個、兩個、三個……。
民族需要自信,國家需要自信,天才就是自信的象徵。帕斯卡爾、牛頓、愛因斯坦,拿破崙、歌德、託爾斯泰,雖然是高峰,但是我們不能把他們當成不可逾越的最高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讀後感二: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八個字似乎已經成為了許多人不願改變自己的藉口。一個人若連自己都無法改變,又何談改變一個江山呢?人的性格千萬種,要吸取別人的長處,避開別人的短處,改變自己。所謂「揚長避短」。
改變自己的只有自己,別人最多也只是提個建議罷了。耳朵與一個國家來說,只有全國人民一齊改變,江山才會改變。若整個江山都那麼容易改變的話,那麼這江山也太脆弱了,連一個人性格改變都不足!而事實卻並非如此,日軍侵華時,飛機、大炮……乃至都開始了思想侵略!而我們的祖國呢?我們那極易改變的「江山」呢?最終不也是勝利了!
中國人的本性從那次戰爭以後,也改變了……我是一個學生,幾乎每天都生活在學校中,我每天所接觸、所了解的新知識、都是不一樣的,但都會裝入我的大腦。難道我的本性,就不會因為知識的變化而變化嗎?答案是肯定的。既然事實已經闡述明白,也就沒有「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之說了。
兒子的魚
走向社會的我終會面臨意想不到的許多挫折與磨難,而我必須獨自將其戰勝!
正如文章,不是勝利,就是失敗。文中的父親尊重兒子、鍛鍊兒子。這種似曾相識的父愛使我為之動容。是的,我享受這種父愛,並且是毫無止境地享受。這種父愛,是偉大的!男孩不到王鮭之後,他的父親將王鮭的所有權贈與了男孩。除了父愛,本文的另一亮點在於:通過勞動所獲得的勝利果實,是屬於勞動者的!回首出生以來的十幾年,我通過勞動所獲得的獎勵是數不勝數的。然而,曾經卻不懂這其中所蘊含的深刻含義。
為了目標不懈努力,最終就會取得成功;這篇文章在如今出現在我的眼前實在是恰到好處。半期考試剛過,對於期末我還有更高的目標,此文就更加激勵了我邁向成功。
以前對小說的認識只停留在「無聊」的階段。認為許多小說都是無用的,讀完了對自己沒有幫助。但從這篇短篇小說開始,我想我對小說的認識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社會是複雜的——有冷暖;有感動;有冰涼;有殘酷。初一的我仍生活在家庭與學校之中,並沒有踏入社會。但隨著年齡的增長,競爭的激烈,使現在的我已經提前感知到了競爭的激烈。你不進步,別人進步;別人進步,你則落後!只有向前,才能傲視群雄。但要走的路還很長,這段路艱難險阻、坎坷崎嶇!唯有不懈努力,不懈奮鬥,勝利才會向我揮手!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將會過去,而那過去了的,就會成為親切的懷戀!
篇三:
讀了茨威格先生的人類群星閃耀時,我感觸頗多。突然感到:人類歷史上一些偉大的事無一不是由有偉大志向的人在某個契機一舉做成的事。茨威格先生刻畫人性那是沒的說,(從初中課本裡節選的《偉大的悲劇》就可以看出)他簡直有一雙魔手,能夠把枯燥、看起來非發生不可的歷史事件歸咎在一些並不起眼的小事。正是這些小事,推動著歷史前進。。。。。。從這裡面我也學到了:寫作時不應該總把視線放在宏觀的、容易被人察覺的地方,應多把注意力轉移給不起眼、但卻會有巨大影響力的小事物。
偉人們不是神,他們或多或少都有缺點。偉大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領導者:穆罕默德,他居然可以一邊帶著人們虔誠地朝拜,一邊冷血的毫不留情地屠殺拜佔庭人民!而殘酷的歷史證明了,穆罕默德,這個兇殘的男人,上帝又一次眷顧了他。這一次,任他君士坦丁十一有多大本事,他也無力拯救這個風雨飄搖的曾經不可一世的帝國!就在穆罕默德以為上帝又一次眷顧拜佔庭的時候,上帝卻跟拜佔庭人開了一個足以改變世界歷史天大的玩笑!而這一切竟然是由於一扇毫不起眼的門--凱爾卡門。芝麻綠豆大的小事,改變了兩國的命運,改變了歐洲,改變了世界的命運!茨威格先生就是有這一種特殊的能力,能夠把乏味的歷史寫得生動。
我一向比較欣賞的偉人--拿破崙,竟然失敗在一個唯唯諾諾的愚忠的人那猶豫的一秒鐘!本來可以重建華麗的法蘭西帝國,但,拿破崙無能為力,這個剛毅自信的男人第一次感到絕望。。。。。。當敵軍的援兵到達,他還以為是那個木訥的***來了。結果又一次令拿破崙失望。最後,他終於絕望了。他靜靜地等待著這個國家滅亡,等待著死亡。如果時光倒回一秒,那個人回來援助了拿破崙,或許歷史就不會如此!或許拿破崙依然做著法蘭西帝國的至高無上的皇帝!或許就不會有二戰!或許。。。。。。。
雖然一切的或許都僅僅是假設。但,茨威格先生把沉重的歷史加在一些小事上的時候,我們無不深感惋惜!所以才會發出那麼多或許或許得感慨吧!
正如茨威格先生說的:「我想跨越時光的藩籬重現這群星閃耀的時刻,他們如星辰般永恆的光輝,將永遠照耀著蒙昧與黑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