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黨員讀《知之深愛之切》有感範文

2023-09-22 18:47:00

  《知之深愛之切》一書收錄了習近平同志1982年3月至1985年5月在正定工作期間的講話、文章、書信等共37篇,大多數是第一次公開發表。下面為大家整理《知之深愛之切》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知之深愛之切》讀後感一:

  《知之深愛之切》這本書拿到手後,粗粗地翻了一遍,看到裡面有幾篇習近平總書記的文章,如《高風昭日月亮節啟後人》等,曾經在報紙上讀過。當時就感覺這些文章筆法細膩、思想深邃、情感動人,很是喜歡。書在眼前,自然願意再次細讀慢品,由前向後讀過,再循著作者的筆跡由後向前復讀。書中情景,不斷湧現,不少場景,引人入勝,重點章節,駐足端詳。

  從書中可以看到青年時期的習近平挽著褲腿、穿著跨欄背心「躬耕鄉間」的身影,可以感受到習近平意氣風發、鬥志昂揚、指點江山的豪情。他在正定縣工作的3年多時間,幾乎走遍了正定的每一個鄉鎮村莊,他真心把正定當成了自己的家鄉,對這片熱土傾注了極大心血,對這裡的農業、工業、農民、農村傾注了極大精力,他為正定縣的改革開放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為我們留下了許多歷久彌新的思想觀點和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

  該書40篇講話、文章、書信和回憶文章,是習近平當年工作軌跡的生動記錄、從政品格的真實寫照、思想方法和實踐探索的集中展現。充分體現了習近平青年時期就具有的堅定政治信念和博大胸襟、改革思維和歷史擔當、民本情懷和務實作風。也能夠清晰地感受到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思想體系早年的認識來源和實踐基礎。深入學習領會這本書的精神實質,必將對我們堅定信仰、改進作風、促進工作創新產生深遠意義。

  在此,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對其中四篇文章的認識和感悟。

  第一篇是《到基層尋找「源頭活水」》。這是習近平1984年3月28日給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四大班子領導的一封信。這封信區區400餘字,但卻鮮明地提出了反對官衙作風、凡事務求貫徹以及領導幹部要到基層親自摸情況、聽反映、尋找「源頭活水」,以「更加有效地指導工作,解決問題」的勤政務實觀點。信中提出「4月份每人了解10個典型」的具體要求。最後他說:深居簡出,習之已久,願能以此為開端,興起調查研究之風。我常常在想,我們的公務員、我們的機關幹部、我們的黨員領導幹部是幹啥的?回答肯定是幹事的;那我們是為誰幹事的?回答肯定是為民幹事的。可是天天習慣於坐在冬暖夏涼的辦公室看文件、聽匯報、拍腦袋決策辦事的大仙們,真的知道老百姓想的是啥難的是啥盼的是啥反感的是啥嗎?有的人拿著俸祿,碌碌無為,對老百姓的所思所想所盼不聞不問、推脫敷衍;更有一些人眼睛盯著利益,嘴上打著官腔,心裡打著小九九,多少年都沒有幹過一件真正於國於民有益的事兒,還天天說自己如何如何辛苦。對照習近平這封信,捫心自問,你幹的是「打糧食的活」嗎!

  黨的幹部需要上為黨和國家分憂,下為黎民百姓解難。根植於人民,才能設身處地地站在群眾的角度看問題、辦事情。作為民族宗教工作者,我們工作的一切出發點和落腳點,理所當然地要站在全力維護民族宗教領域和諧穩定、依法保障少數民族和信教群眾合法權益、積極推進民族宗教工作創新發展的角度,撲下身子、邁穩步子、腳踏實地、真心實意地去摸清底數、兜清問題,掌握規律,完善舉措,形成系統有效地服務管理章法,有效解決制約民族宗教工作健康發展的瓶頸難題。每個人都應該心中有責、各司其職、盡心盡責,做好份內的工作,不當看客,不當甩手掌柜。剛剛開過的全省民宗局長會議,印發了2016年的工作重點,其中提出的進一步制定「教職人員管理辦法」「宗教活動場所管理規定」「宗教活動安全管理規定」與前段時間通過的《加強全省性宗教團體規範化建設與管理的規定》一脈相承,漸成體系。要把這些辦法制定、落實好,使之具有全面提升宗教工作依法管理水平的標誌意義,就必須深入實際、深入基層,廣泛徵求各級幹部和宗教界人士的意見建議,讓辦法規定成為良法、成為有效之法。

  第二篇叫做《縣委一班人要遵守六項規定》。這是1983年12月6日習近平主持起草、審定的文件。該文件從「總攬全局,抓大事;反對官衙作風,注重工作實效;搞好一班人團結,維護縣委領導的統一;以身作則,不搞不正之風;加強學習,不斷提高領導水平;樹立雄心壯志,為四化爭先創優」6個方面對縣委領導班子提出要求。其中的「同心以對、協力以保」兩句話,精闢地論述了縣委一班人應具備的精神狀態。他要求每個領導幹部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上,自覺在政治上同黨中央保持一致。對每個時期的重點工作,縣委成員要同心以對、協力以保。

  曾經在組織部門工作多年,我的理解,之所以我們黨的各級黨組織叫委員會,最主要的一條就是民主集中制,委員會成員既要各負其責,又要通力協作,而不是各管一攤、各行其是。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制定實施八項規定、紮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推進「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對黨內思想之塵、作風之弊、行為之垢進行了一次大排查大檢修大掃除「四風」問題得到有力整治,一大批多年積累的矛盾和問題得到有效化解。我們廳通過紮實開展系列活動,廣大黨員幹部受到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的深刻教育,貫徹黨的群眾路線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明顯增強。尤其是最近一個時期,三個檔案、機關文化建設等舉措的推出,進一步實化深化了專題教育,調動了廣大幹部的創業幹事激情,也從根本上落實了同心以對、協力以保精神。這才是一個和諧幹事機關應有的氛圍。

  第三篇叫做《剎住新的不正之風沒有氣勢不行》。這是習近平在1985年3月6日全縣黨委書記、鄉鎮長會議上的講話的一部分。在點名四個方面不正之風後,他指出,新的不正之風的嚴重性在於某些人目無黨紀國法,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產生新的不正之風的原因,主要是存在對黨對人民不負責任的官僚主義忘記和背離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剎住新的不正之風,沒有一點氣勢不行。要認真抓,堅決做到有令則行,有禁則止。

  之所以這麼多年過去了,這些不正之風積弊難除、積重難返,關鍵是很多人不喜歡當「包公」,還有些人偏喜歡當「馮道」。當好人行,但不能當「老好人」。如果人人都是好好先生,見怪不怪,見不正之風不糾正,那毀掉的只能是黨的事業、人民的福祉。有人說:幹活不幹活都得有碗飯。那要看這碗飯該如何給,給了想幹實幹的人,就能激勵更多人的鬥志昂揚,給了遊手好閒的人,那就會打擊幹活人的積極性。各級班子是這樣,每個單位、處室也應該是這樣。說白點,黨的工作,需要每一個幹部去承擔,而不是一部分人幹,另一部分人在看或在製造麻煩。大家環顧一下,我們的身邊有沒有在看的,有沒有搗亂的,有沒有渾渾噩噩度日的,有沒有還想搞個小圈子的?對照習近平上述六條,照照鏡子,有病趕緊治,有問題立即改,讓我們的廳機關正氣升騰,人心向暖。

  第四篇是《他耕耘在正定的原野上》。這篇文章是1985年1月記者蔣豐在《中國青年》雜誌上發表的通訊。在文章第三部分「有了戰略目標就要有戰略行動」中,有習近平當時寫給專家學者的一封信,內容如下:XX同志:冒昧上書,請原諒……我們地處基層,人才短缺,技術落後……起步之難可以想見;況且我本人才疏學淺,涉政未深,經驗不足,能力有限,也時時感到力不從心。經過慎重考慮,我想求助於您……聘請您為我縣顧問。我想,您一定不會拒絕正定縣委、縣政府及全縣45萬人民的一片誠摯之心的。這樣100多封落款「學生習近平」的書信寄到專家、學者手中。……很快,數學家華羅庚、經濟學家于光遠、教育家潘承孝、食品專家杜子端等58名專家學者欣然應聘,成為正定起飛的「顧而問之」。

  這種謙恭好學的品質,讓我由衷欽佩。一個風華正茂的縣委書記,為了正定的發展,為了人民的事業,不恥下問,甘當學生。再看看我們的一些黨員幹部,有了點成績就驕傲自滿,飄飄然起來。新的知識不願學,新的技能不掌握,新的形勢不適應。曾經一度我看到不少的單位出現這樣的情景:上班期間,人人抱著個電腦,玩紙牌、鬥地主、打麻將、聊QQ,還有的連這些也不幹,抱著電話煲電話粥,哼哼哈哈一聊就是半天。先不說這樣會浪費國家的物力人力資源,就是對個人來講,也是浪費,因為你虛度了美好的青春年華。我們的共學堂制度的建立,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上述問題,但如果沒有一個「活到老學到老」「把學習當成一種修養」的態度,恐怕也只能是看看閒書了解些奇聞異事而已。我自己也是工作之餘時有發呆,有時感覺不知道學些什麼,可工作起來又時刻感覺掌握的知識是如此的匱乏。比如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務的法律法規和相關制度,儘管經常翻看書籍,但能夠記得住、用起來得心應手的依然很不夠。加之自己不是法律科班出身,在政法處長這個崗位上仍時時感到力不從心,儘管不敢稍有懈怠,但也常有被動應付情況。學了上述文章,感觸頗多,受益匪淺。堅定了幹好工作的決心信心,辦法總比困難多,努力就會有收穫。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習近平關於嚴明黨的紀律和規矩論述摘編》《習近平總書記「四個全面」戰略思想學習讀本》《知之深愛之切》這些好書,我們還得好好讀下去……

  《知之深愛之切》讀後感二:

  利用春節假期,我拜讀了《知之深愛之切》這本書,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那份為民之情、愛民之心、作風之實、感情之深,靈魂又一次受到觸動,精神又一次受到洗禮,思想又一次得到升華。作為一名黨務工作者,我們要先學一步、深學一層,做到真學、真悟、真行。

  真學就要學習好習近平總書記的為民情懷、務實作風。《知之深愛之切》這本書是習近平總書記在縣委書記崗位上的理想追求、理論思考、實踐探索的體現,是一篇生動的教材,一筆寶貴的財富,一座永遠的豐碑,一種強大的動力。從總書記在正定時的講話到現在的講話來看,他的講話非常樸實,非常清新,用的都是老百姓聽得懂、記得住的語言表達執政思想,一以貫之接地氣,拉近了同人民群眾之間的距離。正定作為習總書記的「從政起點」和「第二故鄉」,從他「真刀真槍幹一場」的執政理念,到久久為功的實幹精神;從他真誠質樸的為人處事,到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的銳意改革勇氣;從他念好「人才經」的熱切期盼,到爭項目、辦旅遊的生動實踐,無不體現出他親民為民的平民情懷,務實的工作作風,贏得了人民群眾的擁護和信賴。

  真悟就要去感悟總書記的政治品格、崇高風範。習近平總書記在正定工作期間始終把自己的喜怒哀樂與人民群眾聯繫在一起,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不講吃穿、不講排場、不端架子,深入實際大搞調查研究,把自己的汗水灑遍正定的每一個角落,踏踏實實為正定百姓幹了一些影響深遠的實事。他敢於擔當,銳意改革,使正定發生了巨變。他在正定1000多個日夜的難忘歲月和奮鬥歷程,在當地幹部群眾心目中樹立起了崇高的威信和良好的形象,贏得了人民群眾的擁護和信賴,為我們的幹部群眾樹立了標杆。我們要常葆「為民」情懷、常行「務實」作風、常修「清廉」形象;要追求大作為,開拓新天地,實現大發展。

  真行就要把總書記的優良傳統傳承好、弘揚好。我們要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學習好、領悟好,提振精神、轉變作風,做「三嚴三實」精神的傳承人,把總書記的優良傳統傳承好、弘揚好。要充分發揮黨務工作鼓舞幹勁、凝聚共識的作用,牢固樹立「一切為患者」的服務理念,用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確保2016年各項重點工作有效推進,努力加快醫院又好又快發展!

  《知之深愛之切》讀後感三:

  《知之深愛之切》一書收錄了習近平同志1982年3月至1985年5月在正定工作期間的講話、文章、書信等共37篇,大多數是第一次公開發表。該書還附錄了習近平同志離開正定後撰寫的三篇回憶文章,以及當年《人民日報》等報刊刊登的三篇新聞通訊,全書約14萬字。

  實踐出真知,智慧來源於實踐。習近平同志15歲到陝北農村插隊7年,後來又經過大學的深造和部隊的鍛鍊,到正定工作後更是深入了解農村現實。他紮根基層、寄情於民,深諳人民的訴求,立志於民族復興的意志在這種艱苦的環境中得到升華,成為他領導全國人民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而奮鬥的力量之源。

  總書記在正定工作的三年,一心想著群眾,扎紮實實為群眾辦了不少好事、實事,到現在正定人民還在念總書記的好,《知之深愛之切》的出版,更是向廣大人民群眾詳細展現了習總書記當年在基層的工作經歷,讓廣大人民群眾感到習總書記就在我們身邊,有利於進一步推動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在河北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同类文章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讀後感

  【範例1】  在一個美好的下午,我閒著沒事就看了一本書,書名是《「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我很奇怪:為什麼要用這樣的兩句話作為文章的題目呢?  我靜下心來慢慢的欣賞著這篇文章,原來作者在七八歲的時候就寫了第一首詩,我很吃驚,這不可能吧!一個只有七八歲的小孩子就會寫這樣好的詩?真的很難

兩隻螞蟻讀後感400字(優秀)

  【範例1】  今天,我在語文課本上讀了一篇文章——《兩隻螞蟻》。主要寫的是兩隻螞蟻要去完成一項任務,但是有一塊大石頭擋住了它們的去路。一隻螞蟻毫不猶豫地往上爬,一次,兩次,三次........累得氣喘籲籲,最後,他終於爬了過去。另一隻螞蟻試了一次,兩次,爬不上去,便繞道而行,也完成了任務

《落花生》讀後感500字

  【範例1】  今天,我讀了《落花生》後,受到了很大的教育。這篇文章是通過一家人收花生時議論花生的好處,並以花生的可貴之處——藏而不露,向人們闡明一個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的確,一個人如果處處想著自己,而不顧別人的利益,那麼他就不會受到大家的尊敬。

名著《茶花女》讀後感500字

  【範例1】  自古以來愛情是一個永恆的文學主題,每一個人都盼望領有一份純潔的愛情,可是在殘暴的道德觀點和虛假的殘害之下,那一段高貴純潔的愛情卻幻滅了,那段愛情就是出自《茶花女》這本書中。書中講述的是,一個漂亮仁慈的煙花女子,瑪格麗特與誕生名門的男子阿芒彼此相愛,可終極卻陰陽永隔,天各一方

輸贏讀後感(精選)

  【範例1】  《輸贏》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是文學上的享受,更多的是對即將參加工作的我心靈的啟迪和知識的學習積累,與其去評價其文學價值,倒不如去研究它的實用價值,特別是對我這個即將在銷售領域裡摸爬滾打的在校學生。  在內憂外患的環境下,主人公周銳臨危不懼,選擇了忍辱負重,接受重任。成為了低靡

小學生綠野仙蹤讀後感300字

  【範例1】  初次翻開這本帶著油墨香氣的的書時,就被一個稀奇古怪的小題目所吸引住了。「空中旅行」。咦?空中怎麼會旅行呢?作者該不會腦子壞掉了吧?空中「旅行」這簡直是天方夜譚。就是這一個疑惑,使我走進了《綠野仙蹤》······  《綠野仙蹤》這本書是由美國作家萊曼·弗蘭克·鮑母撰寫的。這本

課文《烏塔》讀後感400字

  【範例1】  烏塔,你真勇敢,你都敢自己去遊歐洲。烏塔,你真細心,,旅遊前都準備了三年,在家裡都設計好了旅行路線,還閱讀了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烏塔,你真懂事,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裡陪小孩玩,但你也不問爸爸媽媽要一分錢,到一個地方就給家裡打個電

關於稻草人讀後感400字【精編】

  【範例1】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讀了葉聖陶爺爺的《稻草人》,我很喜歡這個故事。  我知道了稻草人的骨架是用竹子做的,肌肉是用黃稻草做的,帽子是用荷葉做的。他站在田裡,用來趕走那些飛來的小雀。  一天晚上,稻草人遇見了三件讓人傷心的事。第一件事是:一位眼睛模糊的老太太八九年前死了丈夫,她只

愛的藝術讀後感【經典】

  篇一:  讀完了弗洛姆的《愛的藝術》,很好的一本薄薄的書。  人的孤獨感是無法迴避的事情,克服的辦法一是創造,主動去改造自然,實現自我和外部世界直接的聯通;另一個就是愛,分享自己的生命力,實現自我和人群之間的聯通。無論是創造還是愛,都是主動性的行為;所以弗洛姆提倡「創造性的人格」。  通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讀後感

  【第1篇】  周恩來從小就熱愛學習,所以他的成績在班裡一直名列前茅。有一天,校長問他們:「你們為什麼而讀書?」有的說為父母而讀書,有的說為做官而讀書,有的說為掙錢而讀書,有的說為明理而讀書。輪到周恩來時,他大聲的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校長聽後大為滿意,後來實踐證明,這是他長期以來樹立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