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開閉式車頂防雨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9-22 02:46:25 2
專利名稱:一種開閉式車頂防雨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車輛製造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開閉式車頂防雨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車頂整體防雨通常採用全包遮蓋防雨,隨著大件整體運輸的增多,開閉式車 頂也因超大件運輸的需要而越來越多,特別是在鐵路運輸中直接從車頂進行裝卸的大件運 輸因其方便、安全、快捷、運輸成本低受到歡迎,超大件裝卸一般是從車頂進行吊裝,這需要 將車頂開啟,裝卸完成後需要將車頂關閉,能夠開閉的車頂一定需要完善的防雨、雪、風沙 等措施。現有的防雨措施一般是在完成裝卸後再進行防護加固,這非常不方便,效率低,而 且容易出現疏漏。也有在車頂結構上組合防雨裝置,但目前的防雨裝置結構複雜,操作不 便,特別是車體縱向防雨密閉系統還不完善。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針對開閉式車頂實用新型了一種防雨結構,它與車頂結構融為一體, 具有操作方便,是一種安全的防雨、雪、風沙結構。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開閉式車頂防雨結構,包括車頂縱向防雨結構,車頂橫向防雨結構,鎖閉裝置,其 中在上、下車頂兩端的彎梁的凹槽內設有防雨橡膠條,端牆內壁上部也設有防雨橡膠條。端 牆內壁設有排水槽。上車頂布置在下車頂上方,上車頂比下車頂短,車頂關閉時,兩車頂間 有一小段重疊區。下車頂靠車體中心線的一端設置擋水板。進一步在上車頂側梁外側設置折線形的擋雨板,下車頂側梁下方設置折線形的擋 雨板,使車頂側面的鋼結構與側牆上部設置的防雨板、防雨擋、導軌形成非接觸的迷宮式結 構。具體是在上側梁的上方焊接擋雨板;在上側梁外側依次焊接供下車頂滑行的導軌、導軌 支撐板和供上車頂滑行的導軌;在導軌下部設置防雨板,封閉導軌之間的空隙,與導軌及上 側梁形成迷宮式的結構。鎖閉裝置起縱向鎖緊車頂的作用,只要是能固定車頂使車頂在鎖閉狀態不能移動 即可。上述縱向鎖閉車頂後,車頂及端牆上的鋼結構將擠壓上述防雨橡膠條,使之發生 彈性變形、填滿車頂鋼結構與端牆鋼結構,上、下車頂鋼結構之間的縱向縫隙,形成兩道防 雨層,防雨、雪等性能可靠。此外,在端牆內壁的排水槽、在下車頂靠車體中心線的一端的擋 水板,可將防雨橡膠條處滲入的雨水排出車外。車頂側面的鋼結構與側牆上部設置的防雨 板、防雨擋、導軌,形成非接觸的迷宮式結構,有效防止雨、雪等從車廂側面侵入車廂內,又 不會阻礙車頂滑動。綜上,本實用新型採用縱向和橫向防雨結構,將整體防雨結構和車頂融為一體;縱 向防雨結構在車頂關閉時自動密閉形成防雨層,防雨性能可靠,排水槽和擋水板進一步加 強了防雨功能;橫向防雨結構與車頂滑動系統相互配合既使車頂滑動方便安全容易操作又 形成迷宮式結構防止雨、雪、風沙的侵害。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在鐵路棚車的安裝原理圖;圖2是
圖1的A-A向剖視圖;圖3是
圖1的B-B向剖視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車頂開啟後縱向斷面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車頂鎖閉後縱向斷面示意圖。圖中,1是上車頂,2是下車頂,3是端牆,4是側牆,5是底架,6是車鉤緩衝裝置,7 是轉向架,8是車門,9是制動裝置,1. 1是車頂板,1. 2是是車頂側梁,1. 3是上車頂滾輪,1. 4 是車頂彎梁,1. 5是上車頂鎖閉裝置,1. 6擋雨板,1. 7是防雨橡膠條,1. 8是防雨橡膠條,2是 下車頂,2. 1是車頂板,2. 2是車頂側梁,2. 3是下車頂滾輪,2. 4是車頂彎梁,2. 5是下車頂鎖 閉裝置,2. 6擋雨板,2. 7是防雨橡膠條,2. 8是防雨橡膠條,2. 9是擋雨板,3是端牆,3. 1是 防雨橡膠條,3. 2是排水槽,4. 1是上車頂滑行導軌,4. 2是下車頂滑行導軌,4. 3是側梁,4. 4 是導軌支撐板,4. 5是防雨板,4. 6是防雨擋。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
圖1 圖3,滑動頂棚車由車體、制動裝置9、車鉤緩衝裝置6和轉向架7共四 部分組成,其中,車體主要包底架5、側牆4、端牆3、車頂1、車頂2、車門8等;車輛採用了錯 開式結構的活動車頂,車頂底部設有滾輪1. 3、滾輪2. 3,可沿布置在側牆上側梁4. 3外的導 軌4. 1、4.2滑動,
圖1中車頂1、2是鎖閉狀態,縱向防雨結構在車頂的兩端和車頂2和車頂 1的結合部;圖2、圖3是棚車橫向使用示意圖,橫向防雨結構在車頂下部車體側牆上部。在本例中鎖閉裝置是一鎖鉤式的鎖閉裝置1. 5,2. 5。需要鎖閉車頂1、2時,以鎖鉤 鉤住車頂1、2上設置的鉤頭即可。結合圖3,本實用新型的側梁4. 3位於側牆4上部,為矩形鋼管。上側梁4. 3的上 方設有擋雨板4. 6,在上側梁4. 3外側依次焊接供下車頂2滑行的導軌4. 2、導軌支撐板4. 4 和供上車頂1滑行的導軌4. 1。在導軌4. 1,4. 2下部設置防雨板4. 5,封閉導軌4. 1、4. 2之 間的空隙。在上車頂側梁1. 2外側設置折線形的擋雨板1. 6,下車頂側梁2. 2下方設置折線 形的擋雨板2. 6。通過上述結構措施,除了在車頂滾輪1. 3,2. 3處有接觸外,側牆4與車頂 1、2的之間無其它接觸、保持較小的間隙,並構成相互交錯的迷宮式結構,阻擋雨、雪等從車 廂側面侵入車廂內,又不阻礙車頂滑動。結合圖4和圖5在上、下車頂兩端的彎梁1. 4,2. 4的凹槽內設有防雨橡膠條1. 7、 1.8、2.7、2.8,端牆3內壁上部也設有防雨橡膠條3. 1。縱向鎖閉車頂後,車頂1、2及端牆3 上的鋼結構將擠壓上述防雨橡膠條,使之發生彈性變形、填滿車頂鋼結構與端牆3鋼結構, 上、下車頂鋼結構之間的縱向縫隙,形成兩道防雨層,防雨性能可靠。此外,在端牆3內壁設 有排水槽3. 2、在下車頂2靠車體中心線的一端設置擋水板2. 9,可將防雨橡膠條處滲入的 雨水排出車外。本實用新型適合錯開式車頂開閉結構的車體防雨,對於車頂兩節錯開,三節車頂 或更多節車頂的錯開式同樣適用。
權利要求一種開閉式車頂防雨結構,包括車頂縱向防雨結構,車頂橫向防雨結構,鎖閉裝置,其特徵是在上、下車頂兩端的彎梁(1.4、2.4)的凹槽內設有防雨橡膠條(1.7、1.8、2.7、2.8),端牆(3)內壁上部設有防雨橡膠條(3.1);縱向鎖閉車頂後,車頂(1、2)及端牆(3)上的鋼結構將擠壓防雨橡膠條(1.7、1.8、2.7、2.8,3.1),使之發生彈性變形,填滿車頂(1、2)與端牆(3)、上下車頂(1、2)之間的縱向縫隙,形成兩道防雨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開閉式車頂防雨結構,其特徵是在端牆(3)內壁設有排水 槽(3. 2)。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開閉式車頂防雨結構,其特徵是在下車頂(2)靠車體中心 線的一端設置擋水板(2. 9)。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開閉式車頂防雨結構,其特徵是車頂(1、2)關閉時,兩車頂間有重疊區。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任一項所述的開閉式車頂防雨結構,其特徵是所述車頂橫向 防雨結構是一種非接觸的迷宮式結構,由車頂(1、2)側面的鋼結構與側牆(4)上部設置的 導軌(4. 1,4. 2)、上側梁(4. 3)、防雨板(4. 5)和防雨擋(4. 6)組成;在上車頂側梁(1. 2)外 側設置折線形的擋雨板(1.6),下車頂側梁(2. 2)下方設置折線形的擋雨板(2. 6),在上側 梁(4.3)的上方焊接擋雨板(4.6);在上側梁(4.3)外側依次焊接供下車頂(2)滑行的導 軌(4. 2)、導軌支撐板(4. 4)和供上車頂(1)滑行的導軌(4. 1);在導軌(4. 1,4. 2)下部設 置防雨板(4. 5)。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開閉式車頂防雨結構,包括車頂縱向防雨結構,車頂橫向防雨結構,鎖閉裝置,其中在上、下車頂兩端的彎梁的凹槽內設有防雨橡膠條,端牆內壁上部也設有防雨橡膠條;在端牆內壁設有排水槽。在下車頂靠車體中心線的一端設置擋水板。在車頂側面的鋼結構與側牆上部設置的防雨板、防雨擋、導軌形成非接觸的迷宮式結構。本實用新型將整體防雨結構和車頂融為一體;縱向防雨結構在車頂關閉時自動密閉形成防雨層,防雨性能可靠,排水槽和擋水板進一步加強了防雨功能;橫向防雨結構與車頂滑動系統相互配合既使車頂滑動方便、安全、容易操作又形成迷宮式結構,防止雨、雪、風沙的侵害。
文檔編號B61D39/00GK201619577SQ20102014376
公開日2010年11月3日 申請日期2010年3月29日 優先權日2010年3月29日
發明者劉兵, 李冬, 王愛民, 石文超, 鄭欣欣 申請人:南車眉山車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