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有除塵器的生石灰消化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9-22 16:05:40 3
專利名稱:帶有除塵器的生石灰消化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在鐵礦粉燒結領域的生石灰消化裝置,尤其是 一種帶有除塵器的生石灰消化裝置。
背景技術:
在對生石灰進行消化過程中,生石灰加水後消化速度很快,將產生大 量蒸汽,蒸汽在排放時夾帶大量粉塵排到周圍環境中,對環境造成汙染。 對於生石灰消化過程粉塵汙染環境的問題,國內外多年來一直沒有很好地 解決。為此,本實用新型的發明人曾提出一種帶有除塵裝置的生石灰消化裝置(CN2780760Y),所述生石灰消化裝置通過採用溼式除塵器,解決了生 石灰消化過程中的除塵問題。但所述溼式除塵器水位控制系統複雜,容易 發生事故,從而影響了設備的正常運行。另外,在溼式除塵器內從含塵氣體中分離出的粉塵以泥漿的形式沉澱 和堆積在除塵器的底部,因此,所述溼式除塵器需要經常排汙,增大了維 護除塵器的工作量。其次,整個生石灰消化裝置非常複雜,佔地較多,對一些廠房布置較 緊湊的廠,實施較困難。而且,由於生石灰消化器與除塵器是分離布置, 除塵管道較長,衝洗管道所需水較多,造成除塵總用水量增多,生石灰消 化器本身消化生石灰用不了這麼多水,造成除塵系統加水量控制困難或除 塵廢水外排,造成二次汙染。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問題之一。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出一種帶有除塵器 的生石灰消化裝置,該生石灰消化裝置操作事故率低,除塵器的水位控制準確。根據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實施例,提出一種帶有除塵器的生石灰消化 裝置,生石灰消化裝置的除塵器不需要經常排汙,減少了維護工作量,提 高了原料的使用效率。根據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實施例,提出一種帶有除塵器的生石灰消化 裝置,該帶有除塵器的生石灰消化裝置結構緊湊,佔地面積小,除塵管道 短,除塵用水量小,除塵效果好。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帶有除塵器的生石灰消化裝置,包括生石灰 消化器,該生石灰消化器的上蓋上設有排汽口;溼式除塵器,該溼式除塵 器的下部形成為用於容納水的水槽,且該溼式除塵器的廢氣進口通過管道 與排汽口相連;抽風機,該抽風機與溼式除塵器的淨氣出口相連;和供水 泵,其特徵在於,所述溼式除塵器的水槽內設置有水位控制管,該水位控 制管的進水口與溼式除塵器工作水面同高而其出水口與供水泵的進水管 相連,供水泵的出水管分別與生石灰消化器供水管和衝擊水管相連,所述 衝擊水管的一端伸入所述水槽內以便用水流攪動水槽內的水防止粉塵沉 澱在水槽內。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設備還具有如下附加技術特徵 所述生石灰消化器、溼式除塵器、供水泵安裝在同一個底座上。 帶有除塵器的生石灰消化裝置進一步包括分水器,所述分水器的進水 口與供水泵的出水管相連,且所述分水器的兩個出水口分別與生石灰消化 器供水管和衝擊水管相連。所述分水器的兩個出水口之一位於分水器的上部或頂部,另一個位於 分水器的中部或下部,其中位於中部或下部的出水口與生石灰消化器供水 管相連,以便將供水泵排出的水的一部分供給到生石灰消化器,而位於上 部或頂部的出水口與衝擊水管相連,以便將供水泵排出的水的另一部分或 供水泵排出的水的另一部分和水中裹帶的空氣供給到水槽內。連接溼式除塵器與生石灰消化器的管道內設有霧化水噴頭。 所述溼式除塵器的內腔包括廢氣室和淨氣室,廢氣室通過所述廢氣入 口和管道與排汽口相連接,廢氣室的廢氣出口面向所述水槽,且所述淨氣室通過所述淨氣出口與抽風機連通。所述廢氣室內設置有霧化水噴頭。 所述淨氣室的內壁上設置有凸起。 連接廢氣室和排汽口的管道內設有霧化水噴頭。 所述溼式除塵器為衝激式除塵器。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至少具有下列優點之一通過在溼式除塵器內設置水位控制管,生石灰消化裝置操作事故率 低,除塵器的水位控制準確。通過在溼式除塵器的水槽內設置衝擊管,對水槽內的水進行攪動,並 且將水槽內的水用於消化生石灰,除塵器不需要經常排汙,減少了維護工 作量,提高了原料的使用效率。通過將生石灰消化器,除塵器,供水泵等設置在一個底座上,生石灰 消化裝置的結構緊湊,佔地面積小,除塵管道短,除塵用水量小。除塵效 果好,效率高。本實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 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了解到。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和優點從
以下結合附圖對實施例的 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帶有除塵器的生石灰消化裝置的總體 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俯視圖;圖3是沿圖1中的A-A的剖視圖;圖4是沿圖1中的B-B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 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的標號表示相同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所述實施例是示例性的,而不能解釋為對本 實用新型的限制。如圖1和圖2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帶有除塵裝置的生石灰消化裝置 包括生石灰消化器2溼式除塵器6,供水泵8和底座1,生石灰消化器2 溼式除塵器6和供水泵8安裝在底座1上。生石灰消化器2的上蓋上設有排汽口 211,排氣口 211通過管道3與 溼式除塵器6相連接。如圖3和4所示,溼式除塵器6的下部形成為用於 容納水的水槽,溼式除塵器6的內腔包括廢氣室19和淨氣室20,廢氣室 19通過廢氣入口 17和管道3與排汽口 211相連通,廢氣室17的廢氣出口 21面向所述水槽,且所述淨氣室20通過淨氣出口 18與抽風機5連通。廢氣室17內設置有霧化水噴頭13,用於噴出霧化的水,從而對進入 廢氣室17內的含塵氣體進行初步淨化。然後,初步淨化後的空氣從廢氣 出口 21通過溼式除塵器6的工作水面14進入水槽,經過水槽內的水的淨 化,淨化的氣體進入淨氣室20內,且淨氣中的水分由淨氣室20側壁上設 置的凸起22擋下來,然後脫水的淨氣由抽風機5通過淨氣出口 18抽出。廢氣室17可以由設置在除塵器殼體上部的內腔內的一個筒體構成, 筒體的上部設置廢氣入口 17,筒體的下端開口作為廢氣出口 21。除塵器 殼體上部內腔的其餘部分作為淨氣室20。水槽內的工作水面14也就是溼式除塵器6的工作水面,廢氣室17的 廢氣出口21應位於工作水面下面,否則,含塵空氣就會從廢氣出口21直 接進入淨氣室20內。在溼式除塵器6的水槽的底部可以設置排汙口 23,用於必要時從水槽 內排汙。在溼式除塵器6的水槽內設置有水位控制管15,水位控制管15的進 水口與溼式除塵器6的工作水面14同高而其出水口與供水泵8的進水管 16相連,供水泵8的出水管11分別與生石灰消化器供水管9和衝擊管10 相連,衝擊管10的一端伸入水槽內以便用水流攪動水槽內的水防止粉塵 沉澱在水槽內。供水泵8從水槽內抽出的水分成兩步發, 一部分由生石灰 消化器供水管9用於將水供給到生石灰消化器2,用於消化生石灰,另一部分通過衝擊管IO送回水槽,用於攪動水槽內的水,防止粉塵沉澱在水 槽內。由於水槽內的水被衝擊管10內的水攪渾,因此,由生石灰消化器 供水管9供給到生石灰消化器2的水內含有生石灰粉塵,從而溼式除塵器 6收集的灰塵能夠得到再利用,減少了除塵器的排汙。溼式除塵器6可以在衝激式除塵器的基礎上改進而成,改進之處主要 在於設置霧化水噴頭13,水位控制管15和衝擊管10,其他結構可以與現 有技術相同,這裡不再詳細贅述。根據進一步的實施例,生石灰消化裝置2進一步包括分水器S,分水 器S的進水口與供水泵8的出水管11相連,且分水器S的兩個出水口分 別與生石灰消化器供水管9和衝擊管10相連。進而,分水器S的兩個出水口之一位於分水器的頂部,另一個位於分 水器的中部,其中位於中部的出水口與生石灰消化器供水管9相連,以便 將供水泵8排出的水的一部分供給到生石灰消化器2,而位於頂部的出水 口與衝擊管10相連,以便將供水泵8排出的水的另一部分或供水泵8排 出的水的另一部分與管道內的空氣供給到水槽內。為防止管道3粘灰堵塞並進一步提高除塵效果,在管道3上設有若干 個霧化水噴頭12。下面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生石灰消化裝置的操作。供水泵8通過水位控制管15和進水管16從水從溼式除塵器6的下部 水槽內抽水, 一部分水生石灰消化器供水管9到生石灰消化器2,生石灰 在生石灰消化器2中遇到水消化,產生大量含塵蒸汽(廢氣),這些含塵 蒸汽通過設在生石灰消化器2上蓋上的排汽口 、管道3進入溼式除塵器6, 含塵蒸汽在管道3內由霧化水噴頭12噴出的水初步淨化,然後進入溼式 除塵器6的廢氣室17內,在廢氣室17內,含塵蒸汽由霧化水噴頭13噴 出的水再次初步淨化,然後經過再次初步淨化的含塵蒸汽從廢氣室7的廢 氣出口 21通過工作水面14進入水槽內,經過淨化的氣體進入淨氣室20, 淨化後的空氣中的水分由淨氣室20的側壁上設置的凸起23擋下,然後淨 氣由抽風機15從淨氣出口 IO排出。由生石灰消化器2消化生石灰產生的廢氣由設在管道3內及溼式除塵器6內的霧化水衝洗除塵後,再經過除塵器水槽內的水衝洗,進一步提高 除塵效果。由於經過兩次除塵,除塵效率大大提高,排出的廢氣中含塵量 極低,避免了粉塵粘抽風機葉輪問題。供水泵8供給的水的另一部分經過衝擊管IO送到水槽內,進行攪動, 防止粉塵汙染。如上所述,攪渾的的廢水,經供水泵8加壓後經供水管9送到生石灰 消化器2的供水系統,作為生石灰消化用水,全系統沒有廢水外排。水位控制管15的進水口與溼式除塵器的工作水平面平齊,用於控制 水槽的水位。當水槽的水位高於水位控制管15的進水口時,水槽中的水 就會水位控制管15中,然後被供水泵8抽走,起到自動控制水槽中水位 的作用。在供水泵8的出水管11上,設有分水器S,設分水器S的作用主 要是供水泵8排出的水中夾帶有空氣,加分水離器S後使空氣聚集在分水 器上部,空氣從分水離器S上部的衝擊管與水一同送到水槽內,不含空氣 的一部分水從分水離器S中部的供水管9送到生石灰消化器2。也就是說, 供水泵8排出的水一部分送給生石灰消化器2,作為生石灰消化用水,另 一部分送入溼式除塵器6的下部水槽中,作為除塵器水槽攪拌用水,防止 汙泥在水槽下部沉澱。因此,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帶有除塵器的生石灰消化裝置,水位控制簡 單,可靠,不容易發生故障。汙泥不會沉澱在除塵器的水槽內,而且汙泥能夠返回再利用,提高了原料的使用效率。整個裝置的結構緊湊,佔地面 積小。而且除塵效率高,用水量少。儘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 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 些實施例進行變化,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權利要求1、一種帶有除塵器的生石灰消化裝置,包括生石灰消化器,該生石灰消化器的上蓋上設有排汽口;溼式塵器,該溼式除塵器的下部形成為用於容納水的水槽,且該溼式除塵器的廢氣進口通過管道與排汽口相連;抽風機,該抽風機與溼式除塵器的淨氣出口相連;和供水泵,其特徵在於,所述溼式除塵器的水槽內設置有水位控制管,該水位控制管的進水口與溼式除塵器工作水面同高而其出水口與供水泵的進水管相連,供水泵的出水管分別與生石灰消化器供水管和衝擊水管相連,所述衝擊水管的一端伸入所述水槽內以便用水流攪動水槽內的水防止粉塵沉澱在水槽內。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除塵器的生石灰消化裝置,其特徵在 於,所述生石灰消化器、溼式除塵器、供水泵安裝在同一個底座上。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除塵器的生石灰消化裝置,其特徵在 於,進一步包括分水器,所述分水器的進水口與供水泵的出水管相連,且 所述分水器的兩個出水口分別與生石灰消化器供水管和衝擊水管相連。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帶有除塵器的生石灰消化裝置,其特徵在 於,所述分水器的兩個出水口之一位於分水器的上部或頂部,另一個位於 分水器的中部或下部,其中位於中部或下部的出水口與生石灰消化器供水 管相連,以便將供水泵排出的水的一部分供給到生石灰消化器,而位於上 部或頂部的出水口與衝擊水管相連,以便將供水泵排出的水的另一部分或 供水泵排出的水的另一部分和水中裹帶的空氣供給到水槽內。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除塵器的生石灰消化裝置,其特徵在 於,連接溼式除塵器與生石灰消化器的管道內設有霧化水噴頭。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除塵器的生石灰消化裝置,其特徵在 於,所述溼式除塵器的內腔包括廢氣室和淨氣室,廢氣室通過所述廢氣入 口和管道與排汽口相連接,廢氣室的廢氣出口面向所述水槽,且所述淨氣 室通過所述淨氣出口與抽風機連通。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帶有除塵器的生石灰消化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廢氣室內設置有霧化水噴頭。
8、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帶有溼式除塵器的生石灰消化裝置,其特徵 在於,所述淨氣室的內壁上設置有凸起。
9、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帶有溼式除塵器的生石灰消化裝置,其特徵 在於,連接廢氣室和排汽口的管道內設有霧化水噴頭。
10、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除塵器的生石灰消化裝置,其特徵在 於,所述溼式除塵器為衝激式除塵器。
專利摘要一種帶有除塵器的生石灰消化裝置,包括生石灰消化器,該生石灰消化器的上蓋上設有排汽口;溼式除塵器,該溼式除塵器的下部形成為用於容納水的水槽,且該溼式除塵器的廢氣進口通過管道與排汽口相連;與溼式除塵器的淨氣出口相連的抽風機;和供水泵,所述溼式除塵器的水槽內設置有水位控制管,水位控制管的進水口與溼式除塵器工作水面同高而其出水口與供水泵的進水管相連,供水泵的出水管分別與生石灰消化器供水管和衝擊管相連,所述衝擊管的一端伸入所述水槽內以便用水流攪動水槽內的水防止粉塵沉澱在水槽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消化裝置操作事故率低,除塵器的水位控制準確。除塵器不需要經常排汙,減少了維護工作量,提高了原料的使用效率。
文檔編號B01D47/02GK201125217SQ20072019582
公開日2008年10月1日 申請日期2007年10月29日 優先權日2007年10月29日
發明者任志國 申請人:北京金都冶金機械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