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物料搬運車輛的控制模塊和掌託的製作方法
2023-09-22 17:18:10 2

本發明總體上涉及物料搬運車輛,所述物料搬運車輛包括可調節的掌託和包括翅片狀把手元件的控制模塊,所述翅片狀把手元件包括用於控制至少一個車輛功能的結構。
背景技術:
某些類型的物料搬運車輛(例如平衡重式叉車、前伸式叉車、轉塔卡車等)通常包括用於接納駕駛車輛的駕駛員的手臂的扶手。在駕駛員使用用於控制各種車輛功能(例如,行駛功能和/或負載搬運功能,例如叉升高/降低、傾斜、側移等)的結構(手柄,按鈕、杆等)時,駕駛員可以使用此類扶手。在美國專利no.7,726,745中公開了一種此類扶手的示例,該美國專利的全部公開內容併入本文中以作為參考。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涉及物料搬運車輛,所述物料搬運車輛包括用於接納駕駛車輛的駕駛員的手臂的扶手、和靠近扶手的控制模塊。控制模塊包括用於控制各種車輛功能(包括行駛功能和負載搬運組件功能)的結構。物料搬運車輛還包括:掌託,所述掌託能夠在側向和/或縱向方向上運動,使得駕駛員能夠相對於控制模塊將他們的手定位在期望的位置中;設置在控制模塊上用於控制車輛功能的結構。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物料搬運車輛,包括:框架,所述框架限定物料搬運車輛的主結構部件;負載搬運組件;和駕駛員室。所述駕駛員室包括控制模塊,控制模塊包括用於控制至少一個車輛功能的結構和從控制模塊的上表面立起(例如,基本豎直地向上延伸)的翅片狀把手元件。所述翅片狀把手元件成形為使得遠離控制模塊的上表面的上部部分懸置在更加靠近控制模塊的上表面的下部部分之上,以便在所述翅片狀把手元件的上部部分的下側和所述控制模塊的上表面之間形成底切。例如,所述翅片狀把手元件的上部部分可以相對於控制模塊的上表面以大約45°至75°的角度定向。
駕駛員室典型地設置在物料搬運車輛的框架內。
控制模塊的上表面可以為大致平面的。
翅片狀把手元件可以在側向方向上相對於所述上表面以大約45°至75°的角度定向,所述側向方向限定在所述控制模塊的靠近駕駛員室中的駕駛員工作位置的第一側和所述控制模塊的遠離所述駕駛員工作位置的第二側之間。所述翅片狀把手元件的大小和形狀可以設計成被駕駛員的拇指和食指之間的虎口(joint)所接納。例如,當沿著所述側向方向在翅片狀把手元件的接納駕駛員的拇指和食指之間的虎口的接合部(或莖部部分)處測量時,所述翅片狀把手元件的寬度可以不大於大約2.5英寸。所述翅片狀把手元件的寬度可以在側向方向上從基部至所述上部部分逐漸變小,並且所述翅片狀把手元件可以包括從基部至上部部分的連續彎曲構件。
翅片狀把手元件可以包括用於經由使用控制模塊的駕駛員的拇指控制至少一個車輛功能的結構。翅片狀把手元件上的所述結構可以設置成用於控制下述以下中的至少一項:車輛的行駛方向;至少一個負載搬運組件功能;和/或車輛喇叭。作為一個示例,所述結構可以包括用於使車輛喇叭發聲的喇叭結構和用於控制至少一個其它車輛功能的至少一個額外結構,其中,喇叭結構可以從所述至少一個額外結構朝著駕駛員室的前部向前定位。控制模塊可以包括從控制模塊的上表面向上延伸的、用於經由駕駛員的至少一個手指控制至少一個車輛功能的至少一個額外結構。作為一個示例,控制模塊可以包括從控制模塊的上表面向上延伸的、用於經由駕駛員的手指控制多個負載搬運組件功能的多個額外結構。
物料搬運車輛還可以包括在駕駛室中靠近控制模塊的扶手,扶手用於接納使用控制模塊的駕駛員的手臂。物料搬運車輛還可以進一步包括在駕駛員室中靠近扶手的掌託,所述掌託用於接納駕駛員的手掌。掌託可以是可調節的,使得駕駛員能夠相對於用於控制所述至少一個車輛功能的結構將他們的手定位在期望的位置中。仍然進一步地,掌託可以是在側向方向和縱向方向兩者上可調節的,所述側向方向限定在控制模塊的靠近駕駛員室中的駕駛員工作位置的第一側和控制模塊的遠離駕駛員工作位置的第二側之間,所述縱向方向限定在控制模塊的靠近扶手的第一端和控制模塊的遠離扶手的第二端之間。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物料搬運車輛,包括:框架,所述框架限定物料搬運車輛的主結構部件;負載搬運組件;和設置在框架中的駕駛員室。駕駛員室包括:控制模塊,所述控制模塊包括用於控制至少一個車輛功能的結構;靠近控制模塊的扶手,所述扶手用於接納使用控制模塊的駕駛員的手臂;和靠近扶手的掌託。掌託設置成用於接納駕駛員的手掌,並且在側向方向和縱向方向兩者上是可調節的,使得駕駛員能夠相對於用於控制所述至少一個車輛功能的結構將他們的手定位在期望的位置中。所述側向方向限定在控制模塊的靠近駕駛員室中的駕駛員工作位置的第一側和控制模塊的遠離駕駛員工作位置的第二側之間,所述縱向方向限定在控制模塊的靠近扶手的第一端和控制模塊的遠離扶手的第二端之間。
控制模塊的用於控制所述至少一個車輛功能的結構可以包括從控制模塊的上表面向上延伸的、用於經由駕駛員的至少一個手指執行的結構。所述結構可以包括從控制模塊的上表面向上延伸的、用於經由駕駛員的手指控制多個負載搬運組件功能的多個結構。
控制模塊可以限定上表面並且可以包括從所述上表面立起的翅片狀把手元件,所述翅片狀把手元件包括遠離控制模塊的上表面的上部部分並且被成形為使得所述上部部分懸置在翅片狀把手元件的更靠近控制模塊的上表面的下部部分之上,以便在控制模塊的上表面和翅片狀把手元件的上部部分之間形成底切區域。適當地,翅片狀把手元件的上部部分相對於控制模塊的上表面以大約45°至75°的角度定向。翅片狀把手元件可以在側向方向上朝著控制模塊的第二側相對於所述上表面以大約45°至75°的角度定向。另外,翅片狀把手元件的大小和形狀可以設計成由駕駛員的拇指和食指之間的虎口所接納,並且翅片狀把手元件可以包括用於經由駕駛員的拇指控制所述至少一個車輛功能的結構。所述結構可以控制以下中的至少一項:車輛的行駛方向、至少一個負載搬運組件功能、和/或車輛喇叭。作為一個示例,所述結構可以包括用於使車輛喇叭發聲的喇叭結構和用於控制至少一個其它車輛功能的至少一個額外結構,其中,喇叭結構可以從所述至少一個額外結構朝著控制模塊的第二端向前定位。
物料搬運車輛還可以包括附接結構,所述附接結構允許掌託在側向方向和縱向方向兩個方向上運動,附接結構可以包括側向附接組件,所述側向附接組件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固定至掌託並且相對於掌託不運動,所述第二部件經由側向附接組件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間的滑動運動而能夠相對於掌託側向運動。側向附接組件的第二部件可以限定通道,所述第一部件在通道中滑動以使掌託側向運動。附接結構還可以包括縱向附接組件,所述縱向附接組件包括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所述第一零件相對於掌託不縱向運動,所述第二零件經由縱向附接組件的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之間的滑動運動而能夠相對於掌託縱向運動。縱向附接組件的第一零件可以包括至少一系列凹槽,所述凹槽能夠接納與固定結構相關聯的至少一個隆起部,以將第一零件和掌託固定在選擇的位置中,直到需要掌託沿著縱向方向進一步運動為止,在這種情況下,掌託能夠由駕駛員操縱,以使所述至少一個隆起部從對應的凹槽移開,從而再次允許掌託相對於固定結構縱向運動。
掌託可以包括底切部分,所述底切部分在掌託的端部中朝著控制模塊的第二端定位,底切部分用於在駕駛員的手處於水平抓持位置中時接納駕駛員的指尖。
根據本發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種物料搬運車輛,包括:框架,所述框架限定物料搬運車輛的主結構部件;負載搬運組件;和駕駛員室。駕駛員室可以傳統地設置在物料搬運車輛的框架中。駕駛員室包括:控制模塊,所述控制模塊包括用於控制至少一個車輛功能的結構;靠近控制模塊的扶手,所述扶手用於接納使用控制模塊的駕駛員的手臂;和靠近扶手的掌託。掌託設置成用於接納駕駛員的手掌,並且在側向方向上是可調節的,使得駕駛員能夠相對於用於控制所述至少一個車輛功能的結構將他們的手定位在期望的位置中。所述側向方向限定在控制模塊的靠近駕駛員室中的駕駛員工作位置的第一側和控制模塊的遠離所述駕駛員工作位置的第二側之間。
根據本發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種物料搬運車輛,包括:框架,所述框架限定物料搬運車輛的主結構部件;負載搬運組件;和駕駛員室,所述駕駛員室可以設置在框架中。駕駛員室包括:控制模塊,所述控制模塊包括用於控制至少一個車輛功能的結構;靠近控制模塊的扶手,所述扶手用於接納使用控制模塊的駕駛員的手臂;和靠近扶手的掌託。掌託設置成用於接納駕駛員的手掌,並且在縱向方向上是可調節的,使得駕駛員能夠相對於用於控制所述至少一個車輛功能的結構將他們的手定位在期望的位置中。所述縱向方向限定在控制模塊的靠近扶手的第一端和控制模塊的遠離扶手的第二端之間。
本發明的第二方面的掌託和/或扶手的一個或多個特徵還可以形成本發明的第一方面和/或本發明的第三方面和/或本發明的第四方面的一部分。同樣地,本文描述的本發明的與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有關的任何特徵不應當認為限於這些方面,並且那些特徵中的任意特徵或全部特徵可以形成本發明的第三方面和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或者該兩個方面的一部分。
附圖說明
圖1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的物料搬運車輛的透視圖;
圖2是圖1的物料搬運車輛的控制模塊的俯視圖;
圖3是圖1的物料搬運車輛的控制模塊的外側視圖;
圖4是圖1的物料搬運車輛的控制模塊的內側視圖;
圖5是圖1的物料搬運車輛的控制模塊的端視圖;
圖6是圖1的物料搬運車輛的控制模塊的俯視圖,並且示出了使用控制模塊的駕駛員的手;和
圖7-10是示出了用於將可移動的掌託固定在圖1的物料搬運車輛的駕駛員室中的附接組件的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在對優選實施例的以下詳細描述中,參考形成本發明的一部分的附圖,並且在附圖中以說明的方式而非以限制的方式示出其中可以實施本發明的具體優選實施例。應當理解的是,可以採用其它實施例,並且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的情況下可以進行修改。
現在參照圖1,示出了物料搬運車輛10(此後稱為「車輛」)。儘管本發明在此參照示出的車輛10(其包括叉式裝卸車)進行描述,但是對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將顯而易見的是,本發明可以用於各種其它類型的物料搬運車輛。
車輛10包括主體或動力單元12,主體或動力單元包括限定車輛10的主結構部件的框架14,並且主體或動力單元容納電池15。車輛10還包括一對叉側第一輪16(在圖1中僅示出了一個第一輪)和位於框架14下面的提供有動力和轉向的第二輪20,其中,所述一對叉側第一輪聯接至第一和第二外伸支架18(在圖1中僅示出了一個外伸支架)。輪16、20允許車輛10在地板表面上運動。
駕駛員室22位於主體12內,用於接納駕駛車輛10的駕駛員。舵杆旋鈕24設置在駕駛員室中,用於控制車輛10的轉向。車輛10的運動方向和速度(向前或向後)由駕駛員通過設置在駕駛員座椅28附近的控制模塊26來進行控制,所述控制模塊26控制一個或多個其它車輛功能並且在下文中將更加詳細地進行討論。車輛10還包括頂罩30,頂罩包括附添至車輛框架14上的第一水平支撐結構32a和第二水平支撐結構32b。
車輛10的負載搬運組件40通常包括立柱組件42和託架組件44,託架組件能夠沿著立柱組件42豎直移動。立柱組件42定位在外伸支架18之間,並且包括附添至框架14上的被固定的立柱構件46、以及嵌套的上部可移動立柱構件48和下部可移動立柱構件50。需要注意的是,車輛10可以包括比圖1所示的兩個(即,上部可移動立柱構件48和下部可移動立柱構件50)更多或更少的可移動立柱構件。託架組件44包括具有伸出組件52、叉託架54的傳統結構以及帶有一對叉56a、56b的叉結構。
電池15向連接至第二輪20的牽引馬達(未示出)以及向一個或多個液壓馬達(未示出)供應動力,所述牽引馬達和所述一個或多個液壓馬達向若干不同的系統(例如,用於使可移動立柱構件48、50大體豎直運動、使託架組件44相對於立柱組件42大體豎直運動、使伸出組件52大體縱向運動(通常稱為伸出)、以及使叉託架54大體橫向或側向運動(通常稱為側移)的液壓缸)供應動力。牽引馬達和第二輪20限定用於使車輛10在地板表面上運動的驅動機構。
扶手70設置在駕駛員室22中且位於控制模塊26附近,參見圖1-6。扶手70包括用於接納使用控制模塊26的駕駛員的手臂的襯墊72。扶手70的第一端70a(參見圖1)位於駕駛員座椅28的座椅背墊28a附近並且可以接納駕駛員的手肘,扶手70的第二端70b(其與第一端70a縱向間隔開)位於控制模塊26附近並且可以接納駕駛員的手腕或前臂。
現在參照圖2-6,掌託80設置在駕駛員室22中且靠近扶手70的第二端70b和控制模塊26,即位於扶手70的第二端70b和控制模塊26之間,以用於接納駕駛員的手掌。如將在此參照圖7-9所討論的,掌託80在側向方向dlat和縱向方向dlong兩個方向上均可移動/可調節,使得駕駛員能夠相對於控制模塊26將他們的手定位在期望的位置中。如在此且參照圖2所使用的,側向方向dlat限定在控制模塊26的靠近駕駛員室22中的駕駛員工作位置owork(例如,駕駛員在坐於圖1中所示的車輛10中的駕駛員座椅28上時的位置)的第一側26a和控制模塊26的遠離駕駛員工作位置owork的第二側26b之間,縱向方向dlong限定在控制模塊26的靠近扶手70的第一端26c和控制模塊26的遠離扶手70的第二端26d之間。
現在將描述在圖2-6中示出的控制模塊26。控制模塊26包括上表面86,該上表面在側向上跨越第一側26a和第二側26b之間、並且在縱向上跨越第一端26c和第二端26d之間。上表面86可以限定大體平面的表面,即平坦表面,或者上表面86可以包括具有一個或多個彎曲部或非平坦部分的非平面表面。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控制模塊26包括從上表面86向上延伸的翅片狀把手元件90(此後稱為「元件90」),翅片狀把手元件在使用中/在原處處於基本豎直的定向。在該實施例中示出的元件90包括從元件90的基部92至遠離上表面86的上部部分94的連續彎曲構件,所述基部位於與上表面86接合的接合部附近。元件90的彎曲導致當在元件90的基部92處測量時,上部部分94相對於控制模塊26的上表面86的主平面以大約45°-75°的角度α定向。角度α在側向方向dlat上相對於上表面86優選為大約50°-70°或者大約50°至60°,以便形成位於上表面86和元件90的背側100之間或者位於上表面86和上部部分94的下側之間的底切區域96,參見圖3和5。換言之,如示出的那樣,上部部分懸置在翅片狀把手元件90的中間部分和/或下部部分(莖部)的至少一部分之上。
如在示出的實施例中所圖示的,翅片狀把手元件90在側向上位於控制模塊的上表面86的駕駛員側26a,以便定位成夾持在駕駛員的手(其手掌向下地擱置在扶手80上)的拇指和食指之間。
當沿著側向方向dlat在元件90的接納駕駛員的拇指和食指之間的虎口的接合部98處測量時,元件90的寬度優選不超過大約2.5英寸,也參見圖6。在一些實施例中,當沿著側向方向dlat在接合部98處測量時,翅片狀把手元件的寬度介於大約2.5英寸和大約1英寸之間;例如,當沿著側向方向dlat在接合部98處測量時,翅片狀把手元件的寬度可以為大約2.25英寸、大約2.0英寸、或大約1.75英寸。接合部98可以朝著元件90的基部92恰好定位在元件90的中間高度的下方。元件90的寬度還優選沿著側向方向dlat從基部92至上部部分94逐漸變小,使得元件90在接合部98處和上部部分94處相當窄。所述寬度、彎曲、以及逐漸變小向元件90提供了適當的尺寸和形狀,使得駕駛員的拇指和食指之間的虎口舒適地接收元件90,參見圖6。如圖2、3和5中所示,元件90的背側100可以包括隆起部102,在操作車輛10期間,駕駛員可以在把持元件90時抓持該隆起部。
參照圖2-6,元件90包括用於經由使用控制模塊26的駕駛員的拇指控制至少一個車輛功能的結構。在所示的實施例中,該結構設置在元件90的前側104上並且包括:轉向器110,所述轉向器用於控制車輛10的行駛方向(向前或向後);第一按鈕112,所述第一按鈕用於控制負載搬運組件40的功能,例如擱物架高度選擇功能,例如,其中車輛10被程控成針對位於相應的儲存區域中的多個擱物架梁高度中的每個高度而限定一組叉停止位置,其中每個儲存區域可以具有不同的頂高以及對應的不同擱物架梁高度或位置;和第二按鈕114,第二按鈕用於使車輛喇叭發聲。如在圖4和圖6中最清晰地示出的,第二按鈕114從換向器110和第一按鈕112朝著駕駛員室22的前部22a(參見圖1)(即,朝著控制模塊26的遠離駕駛員的第二端部26d)向前定位,使得駕駛員易於接近第二按鈕114,以便在使車輛喇叭發聲的同時使用控制模塊26的其它部件,例如下文將更加詳細地描述的手指致動結構。需要注意的是,元件90可以包括用於控制其它或替代車輛功能的其它或替代結構。
由於元件90在上表面86上的位置和構造,因此元件90提供了用於駕駛員在操作車輛10的同時抓持的方便且舒適的結構,並且元件可以部分地限定在操作期間用於駕駛員的手的復原或默認位置,參見圖6。
此外,位於上表面86和元件90的上部部分94之間的底切區域96允許使用可從控制模塊26互換的多個可互換的模塊化板或插入件中的相應的一個。圖2和3示出了一個示例性的模塊化板120,所述模塊化板包括轉盤122或旋鈕以及一個或多個額外控制元件124。這些結構122、124設置成用於控制一個或多個車輛功能,例如前述擱物架高度選擇功能的其它特徵。模塊化板120能夠是可從控制模塊126移除的,其中,另一模塊化板可以設置在所示的模塊化板120的位置處,所述另一模塊化板可以包括替代的車輛控制結構或者可以包括不具有車輛控制結構的盲板。
控制模塊26還包括從上表面86向上延伸的額外手指致動結構130。在示出的實施例中,設置了四個手指致動結構130a-d,其可以控制相應的車輛功能並且由駕駛員的手指操作。由手指致動結構130a-d執行的示例性車輛控制包括叉升高/降低、叉傾斜、叉側移、叉伸出等。需要注意的是,可以使用其它類型的手指致動結構以代替圖2-6中所示的手指致動結構130a-d,例如按鈕、換向器等。
另外參照圖7-10,現在將描述掌託80。掌託80包括底切部分136(參見圖5、7和8),該底切部分位於掌託80的端部部分80a處並且在頂部懸突部分138的下方,在駕駛員的手處於水平抓持位置時,即在駕駛員的手指圍繞懸突部分138捲曲時,所述底切部分136可以接納駕駛員的指尖並且向駕駛員提供抓持表面,使得駕駛員的手指延伸回底切部分136中。底切部分136還可以用於在縱向方向dlong上重新定位掌託80,如下文中將討論的。
如上所述,掌託80能夠在側向方向dlat和縱向方向dlong兩個方向上移動,參見圖7。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車輛10包括附接結構144,所述附接結構允許掌託80側向和縱向移動,參見圖7-10。附接結構144包括側向附接組件146和縱向附接組件148,側向附接組件允許掌託80沿著側向方向dlat移動,縱向附接組件允許掌託80沿著縱向方向dlong移動。
側向附接組件146包括經由一對銷152固定至掌託80的第一部件150,使得第一部件150相對於掌託80不移動。側向附接組件146還包括第二部件154,所述第二部件限定通道156,第一部件150在所述通道中側向滑動以使掌託80側向移動,即,掌託80和第一部件150相對於第二部件154側向移動。掌託80在側向方向dlat上的調節通過駕駛員側向移動掌託來完成。
縱向附接組件148包括第一零件160,該第一零件固定至側向附接組件146的第二部件154並且相對於掌託80或相對於側向附接組件146不縱向移動。縱向附接組件148還包括第二零件162,所述第二零件限定通道164,第一零件的延伸部分166在通道164中縱向地滑動,以使掌託80縱向移動,即,掌託80、側向附接組件146、和縱向附接組件148的第一零件160相對於第二零件162縱向移動。
縱向附接組件148額外還包括固定結構168,該固定結構用於將掌託80固定在期望的縱向位置中,參見圖7和8。該實施例中示出的固定結構168在駕駛員室22內固定至扶手70的部分70c(參見圖8)並且包括一對側向間隔開的構件170a、170b,該側向間隔開的構件分別包括隆起部172a、172b(在圖8中僅示出了隆起部172a)。隆起部172a、172b分別接收在形成於縱向附接組件148的第一零件160的下側160a中的一系列凹槽174a、174b中,以防止掌託80在縱向方向dlong上進一步移動,直到凹槽174a、174b從相應的隆起部172a、172b移開為止。從相應的隆起部172a、172b移開凹槽174a、174b通過駕駛員豎直地提升掌託80來完成,例如通過抓住由掌託80的底切部分136形成的抓持表面並且向上提升掌託80來完成,這豎直地升高了縱向附接組件148的第一零件160,從而將凹槽174a、174b從隆起部172a、172b提升,因而允許掌託80運動至替代的縱向位置。
縱向附接組件148的第一零件160額外還包括保持結構180,保持結構防止附接結構144從形成於扶手70中的狹槽186移開(參見圖2),該狹槽186接納縱向附接組件148的第一零件160。在示出的實施例中,保持結構180包括縱向附接組件148的第一零件160的l形部分,該l形部分緊靠近與扶手部分70c相關聯的止動結構188,例如螺栓。當掌託80處於完全延伸的位置中時,l形部分抵靠止動結構188,以防止縱向附接組件148進一步運動到狹槽186之外,這相應地防止了掌託80沿著縱向方向dlong朝向控制模塊26進一步運動。如果要拆解掌託80或附接結構144,則可以從扶手部分70c拆卸(旋開)包括所示實施例中的螺栓的止動結構188,以便允許從狹槽186完全移開附接結構144。
儘管示出的掌託80能夠在側向方向dlat和縱向方向dlong兩個方向上運動,但是可以使得掌託80能夠在側向方向dlat和縱向方向dlong中的僅僅一個方向上移動。例如,車輛可以僅包括側向附接組件146和縱向附接組件148中的僅僅一個,以用於僅僅在側向方向dlat上或僅僅在縱向方向dlong上運動。在只有側向附接組件146的情況下,第二部件154能夠在駕駛員室22內固定至例如扶手70或控制模塊26,而在只有縱向附接組件148的情況下,第二零件162可以在駕駛員室22內固定至例如扶手70或控制模塊26。
另外,儘管在此示出和描述的扶手70與駕駛員座椅28分離,但是扶手70可以物理地聯接至駕駛員座椅28,使得在駕駛員座椅28移動時扶手70移動,例如,沿著縱向方向dlong移動。
儘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特定實施例,但是對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而易見的是,能夠做出各種其它改變或修改而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因此,意定的是在所附權利要求中涵蓋處於本發明的範圍內的所有這些改變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