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忠實白鹿原讀後感600字
2023-09-22 16:55:20 2
陳忠實先生的《白鹿原》,文章氣勢宏大,人物多樣,個具特色。下面請看為大家整理的讀後感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1:白鹿原讀後感600字
白家秉承著祖上的醇厚祖德,一代代把勤勞和仁義、忍讓、傳承,直至白嘉軒這一代都未曾改變絲毫。而同樣作為白鹿村殷實之家的鹿家卻與白家有著截然不同的祖訓,鹿家爭強好勝、精通世事,世世代代都在為仕途努力,渴望躋身社會上流。當這兩家聚集在一起時難免會產生衝突,於是,白鹿兩家的恩怨紛爭成為了貫穿全篇的主線。鹿子霖是與白嘉軒同輩的鹿家後人,他以其出色的領導和組織能力在白鹿原上謀得鄉約一職,與上層階級關係頗好。他順應時代潮流,替「當朝者」賣命,身如浮萍,缺乏自己的原則,最終被潮流所淹沒,下場慘澹。他貪戀女色,與原上許多具有美貌的女子有染,又卑劣的讓自己的親生骨肉認自己做乾爹,在黑娃投奔革命之後他又對黑娃的「不乾不淨」的美貌媳婦小娥下手,連哄帶騙使她滿足他豺狼般的性要求。見事情有暴露跡象,他使出陰謀,讓小娥勾引時任族長的白嘉軒之子白孝文,讓其自毀名譽,最終與白家決裂,與小娥醉生夢死,直至耗掉了白嘉軒分家分給他的一切,上街乞討……好在此時鹿子霖良心發現,給了他一份職務,從此他才重新做人,最終憑著他自身在祖上秉承的頑強品格和學識飛黃騰達。與父親鹿子霖相比,兩個兒子鹿兆鵬和鹿兆海則明顯多了幾分豪氣與仁義,儘管兆鵬最後去向不明,但是他的一生卻為共產主義革命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對靈靈的愛情也飽含了深情與厚意,感人至深。兆海雖然死在剿共的戰場上,但那也是將命在身,不得已而為之,他為國為家與日本鬼子血戰的英雄豪氣,以及他對靈靈的一片痴情都是他的父親鹿子霖所不能比的。白鹿兩家的恩怨和紛爭最後以白家獲勝收場。而這其中的辛酸和涕淚就融成了這部小說的養料,使小說變得豐滿,人物形象變得有血有肉,故事情節跌宕起伏,波瀾壯闊。-
《白鹿原》是一部偉大的小說,而真正偉大的東西往往能夠滌蕩人的心魂,充實人的心靈。它能夠給人內心一份安穩與寧靜,以一份超然的歷史觀和豁達認真的生命觀來思考和看待我們人生。
篇2:白鹿原讀後感600字
小說被認為是一個民族的秘史,陳忠實在這部四十多萬字的小說開篇引用了巴爾扎克的這句話,而在讀完《白鹿原》後,我真切的感受到了此話的貼切,黃土塬上的一段歷史,借這部小說充分展現。
起篇的情節是神奇甚至有些荒誕的,配角冷先生借獨特詭異的治病方法、男一號白嘉軒借連娶七房女人的壯舉、關鍵人物朱先生借遊學南方的奇趣經歷、故事主場景白鹿原借有關白鹿的神妙傳說閃亮登場,抓人,一下子將我拉進小說。
接著,作者著力描繪的便是原上人們的生活,家庭的紛爭、家族的爭鬥、改朝換代的動蕩一一上演,人物眾多,事件繁雜,各種人物的性格特徵逐漸明晰,看這一段,我感覺是在觀賞一幅漸漸展開的塬上風情畫卷,但,作者的用意絕非如此簡單,在一個個故事的推進中,他已經將小說中的人物按信仰、按人生觀進行了自然的劃分,同樣出生在那片黃土塬上的人們,開始漸行漸遠。
清廷倒臺、軍閥混戰、民國建立、國共合作、合作破裂、兩黨相爭、抗日衛國、解放、文革,一系列的歷史事件將小說情節逐級推向高潮,故事的重點似乎也從老一代逐漸轉移到新一代的已經走出白鹿原的青年身上,他們或國或共、或由共變國、或由國變共、甚至由土匪變國又變共,起伏跌宕,好不熱鬧,其間有情愛、有親情、有義氣、有傳奇、有歷險、有機緣、有命運,有的東西太多,太重,重的讓我漸漸覺得託不動這32K的印本。
到了最後,這些走出黃土塬的人又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回到了原上,或發達、或落魄、或存活、或死亡。白嘉軒老了獨眼了、鹿子霖瘋了死掉了,大劇落幕,戛然。
篇3:白鹿原讀後感600字
《白鹿原》是主要描寫抗日戰爭前到解放戰爭勝利這段時間白鹿原的歷史。總地來說寫了白鹿原上白家和鹿家的故事,書中涉及幾種類型的人物:以白嘉軒為代表的封建人物,以鹿兆鵬、白靈為代表的共產黨,以為嶽維山、田福賢為代表的國民黨,以黑娃鹿兆謙、鄭芒為代表的土匪(雖說後來黑娃投靠了國民黨),以及以朱先生為代表的中庸派(有愛國情懷,但不參與任何黨派)等。
白嘉軒是一個典型的封建家長,恪守祖先家訓,繼承祖先的地位成為白鹿原上仁義村的族長,管理著族內事務。白嘉軒是那種讓人一看就心生畏懼之感的人,用黑娃的話說,他的腰挺得太直太直了。白嘉軒對自己的三個兒子都管得很嚴,而對自己唯一的女兒卻是疼愛有加,這也為白靈反抗自己的家庭,最終走向共產主義道路埋下了伏筆。當然不得不說的是,白嘉軒的為人是很正直的,正直到即使是自己的兒子犯了錯誤也要按族規辦事,大兒子與黑娃的妻子田小娥發生不正當關係,被白嘉軒按族規處置了。白嘉軒是一個很愛面子的人,不僅僅是他自己的,而更是他整個白姓家族的臉面。面對大兒子的荒唐行為,他表現的是那麼的決絕,並不是因為他不愛自己的孩子,只是這個不孝子孫讓家族的臉面不好擺,當然這也樹立了他在族人面前剛正不阿的形象。
每個人都有它的兩面性,白嘉軒也不例外。白嘉軒一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就會去找大姐夫朱先生,面對妻子的死亡,他也會悲傷的哭泣。作為封建家長的他,很注重教育,注重子女的教育,也注重族人的教育。辦小學,請先生,就是其表現。但也要看到其封建的一面,鹿家的兩個兒子去參加新式教育了,而他選擇了將孩子帶回家,教他們幹農活從此不再過問學習的事了。至於白靈的參加新式教育,完全是來源於她的離家出走,以及後來的以死相逼,不然白靈也就是一個平凡的農家婦女,也沒有了她對中國解放事業的貢獻。白嘉軒一輩子沒有幹過不光明真大的事,唯有一件事讓白嘉軒感到愧疚,那就是用天字水地換鹿家的地字旱地,原因卻是在鹿家不知曉裡面長有白鹿。白嘉軒將父親轉埋入這塊地以後,白家開始走上坡路。這也是在文章最後白嘉軒對鹿子霖表示深深的愧疚的原因所在。
說到《白鹿原》這部作品,不能不說到裡面的朱先生。全書對朱先生的著墨很多,寫得最多的是他的博學多才,他那遇事冷靜,以及他具有的處事能力和預知能力。可是說,全書對他有的只是誇讚,當然也讓我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朱先生的一生富有傳奇色彩,對整個原上的人來說,朱先生很是德高望重。不僅表現在他自身的修養上,也表現在他超凡的能力上。
朱先生一再強調他並不是算卦先生,但當人們問他問題,讓他幫忙解決問題是,卻不得不讓人感到驚嘆。他可以成功的幫人家把牛找回來,單憑自己的一張口讓古城免遭塗炭成為佳話,可以預知共產黨一定會勝利,也知道他的書籍會遭到破壞而叫妻子讓一些書與之同眠,也叫妻子不要讓自己入棺。更不可思議的是當媳婦在給他斂喪,穿上襪子時,他的腳蜷起來了,怎麼弄也弄不下來。妻子朱白氏給他換了襪子之後就好了。原因很簡單,媳婦給他穿的是白靈給他買的洋襪子,而朱先生一生都只穿妻子做的衣服、鞋子、襪子。
與白嘉軒相比,鹿子霖要開放得多,當然這與鹿家的家訓有關。鹿家家訓就是一定要讓孩子讀書,讓孩子受教育。這也是鹿子霖讓兒子鹿兆鵬、鹿兆海進新式學堂,受新式教育的原因。而至於其本人,不過也就是一個封建家長罷了,更為令人不齒的是,鹿子霖是一個典型國民黨的走狗式人物,有著很大的官腔。自己的兒子受到了國名黨的追擊,自己也一度被關到監獄裡,可出來之後,除了剛開始幾天在家之外,又跑到田福賢那裡去了,從此以後,官腔更濃了。
鹿家二兒子鹿兆海可以說代表了另一類人物,他是國民黨的軍官,一心想著抗日殺敵,卻無奈不得不執行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最終自己也在兩黨自相殘殺中死去,鹿兆海這類人物,可以說有著很高的愛國情懷,卻又不得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這是一類讓我們心痛的英雄。
鹿兆鵬、白靈則是忠實的共產黨員,他們為共產主義事業作出了自己的貢獻。白靈可以說是一個悲劇性的人物,她自己本身是一個讓人尊敬的愛國主義者,一個受到新式教育的新女性,可卻在黨內鬥爭中被活埋。她來到實梁這個革命根據地,本來想著有一番大作為,結果卻因一個荒唐的原因被活埋了,這也是黨內肅反運動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