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車輛k18型成組風動開閉控制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9-22 05:54:35 1
專利名稱:鐵路車輛k18型成組風動開閉控制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直接應用於對多輛K18型鐵路車輛底門的同步控制裝置,尤其是涉及一種鐵路車輛K18型成組風動開閉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中國K18型鐵路車輛卸車作業模式一般為單車進行,每一輛車的開閉需要由一人蹬車操縱操作閥,車下另有一人指揮,完成卸車作業。有四輛一組、八輛一組和十輛一組。並且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相關工業企業規模的不斷增大,成組卸車的數量將不斷增大。存在不足也越來越明顯(1)用工人數多,效率低下。(2)卸車速度慢,每組耗時達15分鐘。(3)作業環境存在一定危險,操作人員需要穿越接觸面積很小的200×200網格狀倉口篦子,容易踩空釀成事故。(4)作業環境產生粉塵,妨害操作人員的身體健康。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於克服現有的卸車作業方法的不足,從而提供了一種鐵路車輛K18型成組風動開閉控制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以下措施來實現本實用新型在中國K18型火車車輛上,增設一趟偏氣管,在偏氣管兩端各加裝一個折角塞門,折角塞門接連接軟管,在偏氣管靠近車門控制風缸一側,引出支管,從支管引出兩個支管,支管與風動開閉控制閥的大端管接頭相連;支管引出兩個支管,其中支管與車門開閉控制氣缸的開門側進氣管接頭相連,支管與正裝逆止閥相連後再經連接管與儲氣罐相連;儲氣罐另一接口通過支管與風動開閉控制閥的小端管接頭相連;車門開閉控制氣缸的關門進氣側接頭通過支管與風動開閉控制閥的垂直方向管接頭相連。
本實用新型中風動開閉控制閥包括閥座,在閥座中設置有閥芯,在閥座上位於閥芯同側安置有活節,活節通過活節固定螺母與閥座結合在一起。閥座由基座以及安置在基座上成直角分布的兩根套管構成。閥座上開設有與閥芯外的空腔相連通的排氣孔。閥芯是由閥杆及位於閥杆兩端的同軸大小韝鞴構成。在活節的底部設置有密封圈。在閥芯的兩端部分別設置有密封圈。
本實用新型由於採用上述結構,使之安裝於K18型漏鬥車上,能夠實現(1)減少卸車人員,成組卸車由每組車數加一人,減為2人。(2)提高卸車速度,每組卸車時間由15分鐘,減為10分鐘。(3)卸車作業實現遠端操作,避免了作業危險。(4)避免了有害作業環境對操作人員的健康危害。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系統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的風動開閉控制閥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作以詳細的描述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在中國K18型火車車輛上,增設一趟偏氣管(11.2),在偏氣管(11.2)兩端各加裝一個折角塞門(11.1),折角塞門接連接軟管(11.3),在偏氣管(11.2)靠近車門控制風缸一側,引出支管(1.1),從支管(1.1)引出兩個支管(2.1)、(2.2),支管(2.1)與風動開閉控制閥(8.1)的大端管接頭相連;支管(2.2)引出兩個支管(3.1)、(3.2),其中支管(3.1)與車門開閉控制氣缸(10.1)的開門側進氣管接頭相連,支管(3.2)與正裝逆止閥(4.1)相連後再經連接管(5.1)與儲氣罐(6.1)相連;儲氣罐另一接口通過支管(7.1)與風動開閉控制閥(8.1)的小端管接頭相連;車門開閉控制氣缸(10.1)的關門進氣側接頭通過支管(9.1)與風動開閉控制閥(8.1)的垂直方向管接頭相連。風動開閉控制閥(8.1)包括閥座(4),在閥座(4)中設置有閥芯(5),在閥座(4)上位於閥芯同側安置有活節(1),活節(1)通過活節固定螺母(2)與閥座(4)結合在一起。閥座(4)由基座以及安置在基座上成直角分布的兩根套管構成。閥座(4)上開設有與閥芯外的空腔相連通的排氣孔(7)。閥芯(5)是由閥杆及位於閥杆兩端的同軸大小韝鞴構成。在活節的底部設置有密封圈(3)。在閥芯(5)的兩端部分別設置有密封圈(6)。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在每一輛K18型車輛上,增設一趟偏氣管(11.2),位置和規格與原有制動風管一致。偏氣管兩端各加裝一個折角塞門(11.1),折角塞門接連接軟管(11.3)。在偏氣管靠近車門控制風缸一側,引出(1.1)支管,從(1.1)支管引出(2.1)、(2.2)兩個支管,(2.1)支管與風動開閉控制閥(8.1)的大端管接頭相連;(2.2)支管引出(3.1)、(3.2)兩個支管,其中(3.1)支管與車門開閉控制氣缸(10.1)的開門側進氣管接頭相連,(3.2)支管與一各正裝逆止閥(4.1)相連後再經連接管(5.1)與160L儲氣罐(6.1)相連。儲氣罐另一接口通過(7.1)支管與風動開閉控制閥(8.1)的小端管接頭相連。車門開閉控制氣缸(10.1)的關門進氣側接頭通過(9.1)支管與風動開閉控制閥(8.1)的垂直方向管接頭相連。
使用時,將一組K18型車輛的偏氣管首尾相連,每一組車輛的尾端偏氣管折角塞門關閉,操縱人員在控制室給列車偏氣管送壓縮空氣,壓縮空氣通過(11.2)、(1.1)到達(8.1)的大端韝鞴側,通過(2.2)(3.1)到達(10.1)韝鞴的開門進氣側,通過(3.2)、(4.1)、(5.1)、(6.1)、(7.1)到達(8.1)的小端韝鞴側。(8.1)大小韝鞴在壓力空氣的作用下,因大韝鞴側作用力大於小韝鞴側作用力,大小韝鞴向小韝鞴一側移動,到達止點。(10.1)的關門進氣側、通過(9.1)與(8.1)相通。車門在來自於(2.1)支管的壓縮空氣作用下被打開,車輛成組同步卸載。卸車結束,操縱人員在控制室將偏氣管(0.2)中的壓縮空氣排向大氣,(8.1)大端韝鞴側與車門控制開閉氣缸開門進氣側壓力降低,直至壓力為零。(8.1)在來自(6.1)、(7.1)的壓縮空氣的作用下,大小韝鞴向大韝鞴端移動,直至止點.這時(7.1)支管通過(8.1)和(9.1)、(10.1)的關門進氣側連同,來自(6.1)的壓縮空氣進入(10.1)關門進氣側,車門被關閉。整個過程需一人操縱,一人巡視。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使成組卸車人員減少,以推廣的某企業,原來每組卸車數位8輛,用人9人,採用本實用新型後卸車人員減為2人,每班淨減7人,三班定崗人員由38人減為9人,減少定員29人,每年節約工資支出30餘萬元。同時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環境,職工的健康和人身安全得到了進一步保證。縮短了卸車作業時間,提高了車輛的運轉效率,為企業提高了經濟效益。
權利要求1.一種鐵路車輛K18型成組風動開閉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在中國K18型火車車輛上,增設一趟偏氣管(11.2),在偏氣管(11.2)兩端各加裝一個折角塞門(11.1),折角塞門接連接軟管(11.3),在偏氣管(11.2)靠近車門控制風缸一側,引出支管(1.1),從支管(1.1)引出兩個支管(2.1)、(2.2),支管(2.1)與風動開閉控制閥(8.1)的大端管接頭相連;支管(2.2)引出兩個支管(3.1)、(3.2),其中支管(3.1)與車門開閉控制氣缸(10.1)的開門側進氣管接頭相連,支管(3.2)與正裝逆止閥(4.1)相連後再經連接管(5.1)與儲氣罐(6.1)相連;儲氣罐另一接口通過支管(7.1)與風動開閉控制閥(8.1)的小端管接頭相連;車門開閉控制氣缸(10.1)的關門進氣側接頭通過支管(9.1)與風動開閉控制閥(8.1)的垂直方向管接頭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鐵路車輛K18型成組風動開閉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風動開閉控制閥(8.1)包括閥座(4),在閥座(4)中設置有閥芯(5),在閥座(4)上位於閥芯同側安置有活節(1),活節(1)通過活節固定螺母(2)與閥座(4)結合在一起。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鐵路車輛K18型成組風動開閉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閥座(4)由基座以及安置在基座上成直角分布的兩根套管構成。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鐵路車輛K18型成組風動開閉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閥座(4)上開設有與閥芯外的空腔相連通的排氣孔(7)。
5.根據權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鐵路車輛K18型成組風動開閉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閥芯(5)是由閥杆及位於閥杆兩端的同軸大小韝鞴構成。
6.根據權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鐵路車輛K18型成組風動開閉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活節的底部設置有密封圈(3)。
7.根據權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鐵路車輛K18型成組風動開閉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在所述閥芯(5)的兩端部分別設置有密封圈(6)。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鐵路車輛K18型成組風動開閉控制裝置,在中國K18型火車車輛上,增設一趟偏氣管(11.2),支管(2.1)與風動開閉控制閥(8.1)的大端管接頭相連;其中支管(3.1)與車門開閉控制氣缸(10.1)的開門側進氣管接頭相連,車門開閉控制氣缸(10.1)的關門進氣側接頭通過支管(9.1)與風動開閉控制閥(8.1)的垂直方向管接頭相連。本實用新型能夠實現(1)減少卸車人員,成組卸車由每組車數加一人,減為2人。(2)提高卸車速度,每組卸車時間由15分鐘,減為10分鐘。(3)卸車作業實現遠端操作,避免了作業危險。(4)避免了有害作業環境對操作人員的健康危害。
文檔編號B61H11/00GK2863581SQ20052003258
公開日2007年1月31日 申請日期2005年11月9日 優先權日2005年11月9日
發明者符清玉 申請人:符清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