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娟日記《此生未完成》讀後感
2023-09-22 20:02:55 1
《此生未完成》是于娟寫下一年多病中日記。只有一個普通的女子,普通的女兒、妻子、母親對生命最單純的感悟。在這個故事裡,很多讀者看到的不是于娟,而是自己。下面請繼續閱讀為大家提供的讀後感作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1:《此生未完成》讀後感
在讀于娟的「死亡筆記」之前,我無所事事的晃蕩在病房裡,一個個抽屜找閒書閒報紙打發閒得無聊的時光。然後在一張皺皺巴巴的的《三湘都市報》副刊上,看到了關於「死亡筆記」的書摘、評論,當下打電話給老曹,要求將他答應過的小野麗莎演唱會門票換成于娟的書,小野最便宜的門票680元,書僅僅26元,老曹賺了,但他並不領情,他說他答應過請我看演唱會的,他說他請我不需要理由。在我的堅持下,傍晚時,我拿到了書。
我該如何去評論于娟和她用生命寫成的書呢?我覺得我說什麼在她強大的精神力量面前都顯得捉襟見肘侷促難安,不如說說我的感受。在等待書本的同時,我已在鳳凰網開始閱讀,那上面的章節排布和書本不一樣。開頭就寫她如何發現病情,將我一下子拖進了無限的悲憫、惆悵,還有共鳴當中,你知道的,我自認是個有著悲天憫人情懷、一切以為病人好為重的好護士。(記得曾有病人給我唱歌:一個好護士呀,每天來上班,勞動了一天,多麼辛苦呀……在此,也感謝病人羅某某的傾情演唱……)。對于娟描述的種種看病難,我深有同感,但毫無對策,所幸我們醫院還搞了一個自動售號掛號機,精簡了流程,但各項檢查檢驗,依舊繁瑣,並且讓人無門無路無所適從。于娟就是這麼耽誤了。我無法想像于娟身體劇痛可謂萬蟻噬骨之時,還能那麼平靜淡然,更無法想像她能持續的積極樂觀,偶爾還言辭滑稽,這該是多麼可愛的一個病人啊!後來讀到于娟及病友被江湖遊醫欺騙的經歷,又想,這麼可愛的人兒,也是有著病急亂投醫的愚昧的。也許我能做的,該是從收繳銷毀那些硬塞進病房的小廣告開始。
然後,我感慨於他們簡簡單單的愛情、婚姻,那濃的化不開的親情圍繞。媽媽的疼愛,在於支持她希望完成的事業,幫她看著老家的能源林項目;老公則不分晝夜伺候衣食起居大小便,並說了「我真希望能這樣給你再擦五十年屁股」這樣書呆子憨話來,卻讓我不禁淚流。在醫院工作的我,見過了太多太多,久病床前無孝子、病危彌留奪家產、互推責任不認爹娘的俗世俗事,我希望看見相互扶持、不離不棄、親親愛愛、團結和睦。在于娟的筆記裡我看到了。于娟的回憶裡,多是快樂的風景,這個善良的人,永遠保持著快樂的心靈。
再然後,我讀到了于娟的人生哲學。不是老曹所說的那樣,一切都是浮雲;也不是媒體宣揚報導的健康保健宣傳;而是愛、智慧,也就是philo和sophy,philosophy,多麼睿智的見解!一個積極樂觀生活的人,生活會回報她很多,她有夢想便去追求,不理俗世凡塵;她愛了便結婚,管他學業未來?於是,她愛情學業雙豐收,事業有望,朋友成群,對於不重錢權的我們來說,這已是人生極大地成功。人生在世,無非想要過的舒坦,有些人覺得天天枕著大袋的錢睡覺,是安穩,有些人覺得手握重權萬人之上,是踏實,然後,才能舒坦,孰知,舒坦日子其實可以直線到達。過自己的生活,明白自己是快樂著的。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這是吾等P民的最高人生追求。
最後,我很遺憾于娟這被上天眷戀突然召走的人間精靈承受了那麼多難以想像的病痛之苦,她的堅強、樂觀值得我景仰,她的人生哲學、愛情理念值得我觀摩,如果此生還有未完成,那就努力去完成吧!幸運的我們還有時間。
我希望借于娟的幾句話獻給我的病人:雖然生病讓生命變得很痛苦,但是有更多真情讓我們不能放棄,雖然生病讓生命變得很慘澹,但是有更多的美好讓我們不忍放手。
篇2:《此生未完成》讀後感
的確,每個人都會有瘋狂拼搏的一段回憶,也曾經因為考試宿不能寐,也曾經想著在短短的幾年裡面應該達到什麼目標,為此可以說放棄自己的業餘生活、放棄與親人相聚的歡愉時刻,回過頭來細細想想這些是否真的值得?
我並非是一個悲觀的,生活中也遇到了很多讓糾心的事,常常為了一些人情事故未能處理好而心神不寧,想想若干年後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自己是否還能憶起。印象深刻的是為了自考的事情國慶也不回家,那段時間天天忙工作、天天想考試,結果換來了什麼,的確我報的每一門考試都過了並且是高分,可是為此引發了皮膚問題,花了兩三個月的調養才稍微好了些許,現在回想起來確實有些如鯁在喉。現在想想放下心靈的包袱,珍惜生命,樂於生活,享樂生活比一切都重要。
的確,在上海每個人壓力都特別大,雖然女生在別人眼中壓力不如男生大,不一定要買車買房,可是我的人生際遇讓我必須得努力奮鬥,朋友眼中的我活得一點也不灑脫,說我的生活的絕大部分都是工作,可是我知道我並非是一個工作狂,只是為了心中曾經的誓言。最後我想說我並不會放棄自考,相反從這些事情之後,我會更加平衡自己的生活,在空閒的時候想想哪些是自己特別急切想要追求的自己,抓緊時間著手做,而不要等到臨界點了才會想到臨時抱佛腳。
古時候的人們都會很相信命運,於我,命運全然掌握在自己手上,你的一生應該怎麼過或者說你想要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沒有人幫你規劃,也沒有人告訴你哪樣做是正確的,哪條路是捷徑,包括你父母,這一切都是需要你自己去摸索。每個人的際遇不一樣,或許有些人天生就貌美如花,這樣即使別人無需任何奮鬥也可以衣食無憂,但是我們沒法選擇自己的出生,沒法選擇自己的容顏,只能通過自己的後半生去創造自己想要的幸福。
著實,在追求目標的道路上,沒有一樣是不辛苦的,也正是一些使你痛苦的東西才是真正鍛造著你。人生沒有後悔的路,等到已然將死才想到應該好好保養身體,等到虛發花白才想到自己碌碌無為確實已然太晚。為了打翻的牛奶而懊惱已於事無補。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每個人的心境不一樣,而我想說的是,在追求目標的道路上,我們應該把眼光放長遠一些,平衡自己的生活,不能讓自己虛度也不能讓透支生命。
篇3:《此生未完成》讀後感
猶豫了好久,一直不敢翻開《此生未完成》,了解于娟的經歷,敬佩她的堅強,驚羨她的才情。採訪過朱贏椿(《此生未完成》的裝幀設計師之一),傾聽過他的設計理念,看過他的「德國萊比錫世界最美的書」,卻依然覺得《此生未完成》完美得充滿悲傷,傷感得光芒萬丈,這本用生命和愛鑄就的書沉重得我甚至翻不動她的封面,白得刺眼的封面零星散落的文字直指人的心房,讓人不由得質問蒼天,你為何嫉妒紅顏!?
今天,終於決定翻開她,不是因為天堂的于娟在我記憶中的印記已經逐漸變輕,而是因為我想到了這些年離開我的那些親人。
外公因為胃癌去世時我剛剛初一,不明白「死」意味著什麼的我,甚至在外公即將離世時也不在他身邊,外公火化前母親死死抱住他的身子大哭大鬧的不同意,站在院子裡聽著似乎從未聽過的哭聲,我無法體會母親的累,無法體會母親的痛,更不明白一直像山一樣矗立著愛女兒勝過一切的父親轟然倒塌對一個身患重病甚至無法行走的女兒來說,意味著什麼?
高一那一年,爺爺去世20周年,奶奶要求爸爸和叔叔為爺爺燒了紙房子紙元寶,請了親戚朋友,為爺爺沒日沒夜地放陰歌,我不理解奶奶的堅持,不理解爸爸和叔叔的順從,也不理解媽媽和嬸嬸的支持,因為我不懂,對於當年39歲的奶奶來說,相濡以沫了18年的丈夫因為食道癌突然去世代表著什麼?我不懂對於上高三的父親和上初中的叔叔來說,頂梁柱的突然折斷代表著什麼?20年後的我看著每年來一次的爺爺的墳墓,我們素未謀面,我卻依然肯定,自己很愛他。
高三那一年,一直疼愛我,每年暑假都會來我家,幫奶奶做些家務的老婆婆在舅爺爺家離開人世,而那時,奶奶在離她很遠的地方。前些日子奶奶去看她時,她依然吃得香、睡得香,於是這成了奶奶餘生永遠的遺憾,每每提及,奶奶的眼眶總是溼溼的,讓人不忍心看,我雖體諒,但並不理解。20幾年前,因為爺爺的疼愛甚至都沒有幹過農活的39歲的女人,拖著兩個兒子,沒日沒夜幹活,孤身一人撐起負債纍纍的家,多年後帶回兩個善良的兒媳,為爺爺守了20幾年寡的奶奶在我眼中是多麼的堅強,那麼的無堅不摧,為什麼面對八十幾歲的老婆婆的離世,卻變得如此脆弱?
大學之後,每次假期回家,我幾乎很少出門,陪沒有女兒的奶奶聊天,陪只有一個女兒的母親談心成為我生活中最平靜最幸福的時光。
曬太陽的時候,媽媽幫我梳頭髮,漸漸的我慢慢了解,外公小的時候,家裡很窮,迫於無奈外公的親爹把他賣給了別人,受盡欺負的外公,姓了別人的姓,住進了別人的家。在那個家裡有了外婆,有了舅舅,有了媽媽,有了阿姨,外婆脾氣急躁還有些重男輕女,加上家中生活極其窘迫,農活又十分繁重,偏偏母親又是個愛哭的蠻丫頭,理所應當,媽媽成了外婆唯一的發洩對象,扇耳光,鐵鍬敲額頭,活埋,扔進冰窟窿……一切聽起來匪夷所思的事情,媽媽小時候都經歷過,每到那時,媽媽都特別希望外公能在身邊,外公會護著她,甚至還會為此打罵外婆,有時候倔脾氣的媽媽實在過分,外公忍無可忍,卻也不捨得直接動手,他抽一根稻草,還把兩頭實心部分掐了,然後輕輕地抽在母親厚厚的棉襖上。三個孩子,外公獨寵二丫頭,母親嫁人後,回到娘家,外公總會狠狠地叮嚀:「你要是跟人家婆婆賭氣跑回來,我一定把你打回頭,好好對人家!」這話一直說到自己身體不好之前,生病之後,高大魁梧的外公像變了個人,回家看他,他孩子一樣蜷縮在躺椅裡,媽媽要走的時候,他會故意提高聲調哼哼,說疼啊疼啊,其實只是為了讓二丫頭能多停留一會兒。外公去世後,外婆才告訴媽媽,生病那段時間裡,外公把他一輩子攢下的錢鎖在皮包裡,外婆都不讓碰,阿姨回家,外公拉著她的手,一有力氣就不停地囑咐:「姐姐的了類風溼性關節炎,我走了,你一定要好好照顧她,我包裡有錢,你要帶她看病,不要讓她毀了……」這話一直說到臨終前。媽媽告訴我時,眼睛裡有淚花,但還是笑了:「你外公也太不相信他女婿了,要是真拿他錢看病,他媳婦不鬧哦,老頭子……」如今,母親在父親傾盡全力地照顧下,神奇地康復了,曾經癱瘓在床上連上廁所都要父親背的她,如今早已行走如飛,可是她依然遺憾,她那可愛的父親帶著無盡的不放心極不情願地走了,而且再也不會回來。
夏天的晚上,我喜歡跟奶奶並排睡在家裡的老式雕花大床上,奶奶說,這張大床是爺爺留給她為數不多的東西之一。口直心快,愛打抱不平的爺爺,對奶奶卻一直言聽計從,包辦結婚十幾年爺爺從未讓奶奶下田,雖然這在農村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但爺爺一直堅持,老婆婆一架鳳凰牌的縫紉機讓奶奶成了全村人衣服的來源。過年過節奶奶生意很忙熬夜的時候,爺爺就點跟煙在旁邊陪她,同時幫奶奶記記帳,還常常因為字寫的不好看而被奶奶罵,在外面一天到晚罵別人的爺爺卻一句都不會回奶奶,還樂呵呵地賠笑臉,問奶奶,下面要他做什麼。後來他無情無義地走了,留下奶奶一個人,卻帶走了她的心。老婆婆心有不舍但是面對自己倔強的女兒,她也無可奈何。多幫她帶帶孩子,做幾頓現成的飯菜給她吃,成了她唯一能做的。不顧自己兩個兒子和兩個兒媳的眼光,寒暑假我和弟弟放假之時也是老婆婆來我們家的時候,幫奶奶照顧年幼的我和弟弟,幫奶奶煮飯……我和弟弟長大後,老婆婆就幫奶奶縫縫扣子,疊疊褲子,因著技藝精湛顧客倒也看不出來。
高中寒暑假學業繁重因而很少回家,孤身一人的奶奶多虧了老婆婆陪伴,只是當年已經八十幾歲的老婆婆身體大不如從前,有時候回去,晚上陪她一起納涼,奶奶不在的時候,她總會有意無意地跟我聊起奶奶經歷的一切,重複著奶奶沒有女兒,到老了衣服洗不動了怎麼辦?有什麼心事,沒人說怎麼辦?她喋喋不休:「兒媳婦嘛,總是沒有女兒靠心。」我當時並不能完全體會,看到于娟講述她姥姥對自己的叮嚀那一段,我突然明白了老婆婆那樣說不僅僅是表達一種擔心,更多的是希望我能夠像女兒一樣照顧奶奶,她無法確定下一個天亮時還有沒有機會對我說,於是抓住每一個時機。這樣的心思,讓我覺得胸腹像堵著一堵牆般得難受,卻又滿臉熱淚的感動。帶著這份囑託,我常常告訴奶奶,就把我當成她的小女兒,遠在異地求學的我對母親和嬸嬸的要求也極為嚴格,稍有照顧不周,我都會心碎般地難受,失去爺爺之後的奶奶把老婆婆當成她最大的依賴和最信任最貼心的人,我不能讓她在失去老婆婆之後帶著永遠的遺憾時還感受到孤獨。
《此生未完成》讓我重新感悟生死,感悟離別,感悟人生。于娟在生命的盡頭才意識到自己其實錯過了好多,名利如何,學位如何,神馬都是浮雲,若為親人故,萬事皆可拋!于娟鍾情於挪威茂密的森林,然而,在都市的水泥森林中,幾個人真?幾個人假?真的到底有多真?真真假假,難以辨別,唯有血肉相連的親人,才會願意用自己的生命去延續對方的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