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是幹什麼用的(管理者角色到底是什麼)
2023-09-22 16:48:45
管理者是幹什麼用的?首先,你要弄明白一件事,每個管理者身上扮演了三個角色:領導者、管理者、執行者比如,張三是副總,在總經理眼中你是管理者,也是執行者,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於管理者是幹什麼用的?下面內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管理者是幹什麼用的
首先,你要弄明白一件事,每個管理者身上扮演了三個角色:領導者、管理者、執行者。比如,張三是副總,在總經理眼中你是管理者,也是執行者。
在員工眼中你就是領導者,管理者。職級不同看問題也不同,這三種角色的職能水平發揮的高低,直接反映出領導能力的大小。
A.領導者的角色,通過團隊的力量,營造高效的氛圍來提升績效的人。
特別強調的是在團隊中發揮作用,不是孤軍奮戰。比如電視劇《西遊記》中的唐僧就是一個出色的領導者,他擁有超強責任感,受上級的委託,時常給三個徒兒「畫餅」,構建藍圖。
他們跋山涉水不畏艱險,上下齊心闖過「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回真經。沙和尚的角色就不同,主要任務就是挑擔,負責後勤工作,顯然不是領導者,而是執行者。
B.管理者的角色,指通過別人來完成工作的人。此刻,突然豁然開朗,知道了定義,才發現之前凡事「親力親為」、「事必親躬」的做法是錯誤的。不僅壓制了員工的創造力,也限制了自己管理能力的提升。因為你沒有足夠的精力花在團隊管理上,只是充當了掛個頭銜的「副總、經理」而已。
C.執行者的角色,真正的執行是有最終結果的。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很多布置的任務無法完成或拖延,沒有給出相應的「結果」。這樣的行為稱之為「耍流氓」,是會傷害團隊的。
如果把「領導力」,當做是一件藝術品的話,我覺得應該是一件高雅的藝術品才正確。領導需要觀念、技巧,更要懂心理學、行為學、團隊管理學、人力資源學、專業技能等等。智商、情商、逆商都得要高才行。
所以說,領導是一門藝術,能夠讓人回味、思考、借鑑。最為簡單的傾聽和提問就是一門管理學問。傾聽不是簡單地用耳朵去聽,它需要一個人保持目光專注、身體稍微前傾、呼吸均勻,給對方安全感,全身心地去感受對方表達出的語言信息和非語言信息,確保「答即所問」,表示同他交流。
比如點頭和語言「嗯、對、不錯、是的…」。就是最好的一種傾聽技巧。提問是要多用開放性問題,少用封閉式問題。封閉式問題採用「是不是?」「對不對?」「好不好?」限制了對方思考,只是機械式地回答即可,往往對方有排斥心理,有種「審犯人」的感受。
反之,開放性的問題,給與對方回答的彈性空間較大,心情會舒暢,覺得受到尊重,溝通更加有效。比如「你認為哪裡不對?」「你有什麼更好的想法?」「你認為怎樣處理更好呢?」有人說傾聽的最高境界是要學會反饋。
我們在員工做對事的時候,用正面的反饋給員工認同和嘉許。反之,我們在員工做錯的時候,用負面的反饋給與員工批評和指正。我們不能做一名零反饋的領導者,員工不管做好做壞,沒有給與任何反饋,漠不關心,這是最致命的,往往這種領導的下屬離職率會高、抱怨會多。
還有一種領導稍微好點屬於一級反饋,「小劉,幹的不錯。」「小張,繼續努力。」能夠給以一定的評價。最後一種卓越領導者,要掌握真正的高級反饋,不能只是給與評價,還得說出理由。「小張,今天工作非常出色,你提交的報表,既準確,又條理清晰,是我看到最好的報表,繼續努力。」
這樣用心的領導,下屬都喜歡,才能給下屬帶來前進的動力,就像馬斯洛理論中第四層獲得他人認同一樣,讓工作更有價值和充滿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