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散文集《目送》讀後感

2023-09-22 09:04:55

  《目送》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下面小編為大家提供了《目送》的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目送》讀後感篇一

  雨一直在下,我的思緒也隨著雨絲漫天飛舞,在這樣的時節,這樣的雨天,好像最適合聽著音樂讀一本好書,於是我和著輕音樂在網上漫步,不經意間又一次看到了龍應臺這個名字,這個名字最初映入我眼帘的時候我覺得它應該與女人無關!

  但是當她的作品引領我細細品味時,我才知道她是一位來自臺灣的女作家,她的文字像涓涓細流般,靜靜的流淌。沒有過多華麗的辭藻卻能深入讀者的心靈,她的文字平實卻有著深深的寓意。似是和一位故交娓娓的講述著自己的經歷......

  今天我是第二次讀《目送》了,確切的說是第一次認真的讀,這是一篇讀後讓我有些酸楚和失落的文章,龍應臺在文章裡的每一種感覺都撕扯著我的心,讓我感同身受。

  《目送》由父親的逝世、母親的蒼老、兒子的離開、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出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出纏綿不舍和絕然的虛無。

  當我讀到「我送他到機場,告別時,照例擁抱,我的頭只能貼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長頸鹿的腳。他很明顯地在勉強忍受母親的深情。」時,我的心有種難以言喻的痛楚!當讀到「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我的心再一次被刺痛,「即使同車,他戴上耳機....只一個人聽音樂。」我們含辛茹苦養大的孩子對我們是如此的排斥與冷漠!

  於是「我慢慢、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任誰看到這樣的文字,都不免在心裡發出一個共鳴的震顫,這讓我想起現實中的自己,現在我們總在抱怨孩子粘人,總希望能讓自己多一點自由的空間,少一點孩子的糾纏,可是隨著歲月的流逝,當孩子一天天長大,我們想要跟她們親近都將成為一種奢望了。

  我們的現在就是孩子的將來,今天上午我還在跟表妹埋怨老媽太過嘮叨,我都三十好幾了還管三管四的。從上學到工作再到成家,我不知道留給了母親多少落寞,我每次都匆匆的離家,留給父母的只有背影!當車輪啟動我目視前方,完全忽略了身後那深情的目光!每一次離家,母親都會把我送到車上,幫我找好座位,而我卻只留下淡淡的一句:「媽,你快回去吧」,但每次媽媽都會固執的等到車子啟動,直到我完全脫離她的視線......

  感謝龍應臺的這篇散文,是她讓我讀懂了老人內心的悽涼與無奈!是她讓我知道在以後的日子裡應該怎樣去對待我的親人,愛人和孩子!怎樣讓我們的人生少一些不必要的遺憾!

  《目送》讀後感篇二

  閒來無事,隨手翻開臺灣作家龍應臺的《目送》,深深地被文中:「很多時候不是我們去看父母的背影,而是承受他們追逐的目光,承受他們不舍的,不放心的,滿眼的目送。最後才漸漸明白,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任何人,可以像父母一樣,愛我如生命。」所感染。特別當自己也開始孕育新生命,情緒隨著新生命的起起伏伏而跌跌蕩蕩,更能體會父母那化不開的深沉的愛。

  龍應臺在《目送》七十三篇散文裡,寫了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舍和絕然的虛無。一向「橫眉冷對千夫指」的龍應臺筆鋒一轉,忽然「俯首甘為孺子牛」,成就了這本堪比《背影》般動人心弦的溫情《目送》。書裡寫的都是一些平常瑣事,卻處處閃耀著愛的光輝。

  整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也是《目送》一文。初讀這篇散文,讓人仿佛又見朱自清筆下父親的《背影》:父親拖著臃腫的身子,費著勁翻欄杆為即將遠行的兒子買橘子,同以人間親情為切入點.龍應臺這篇《目送》帶給我們的不僅是一份血濃於水親情的感慨和溫暖,更有一份對生命本質,生命起點與終點的深刻思索。

  《目送》中的龍應臺,作為母親送兒子去上學,「華安上小學第一天,我和他手牽著手,穿過幾條街」,直到「我看著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門裡」,那時的兒子一邊往前走,一邊不斷地回頭;而待到華安十六歲赴美去做交換生,已是「勉強忍受母親的深情」了,「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

  而她心頭的落寞,也跟另一個背影有關。記得自己當年由父親送去任教的大學報到,直到他的小貨車不見了,她還站在那裡,悵然若失。數十載後,她目送了自己的父親最後一次的離開。由於父親是隨國民黨撤退來臺,所以在臺灣,除了兄弟姐妹,她並無多少親人。父親的離世是她第一次直面親人的離開,她也漸漸理解了生命中目送的含義。

  她最後一次目送完父親,目送長大遠行的兒子,有太多的無奈和失落,卻必須放手。正如書中所說:「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書名「目送」,目送親人遠去,目送時間流逝,目送歷史蒼茫。其實,生活中很多時候不是我們去看父母的背影,更多的時候是我們承受愛我們的人追逐的目光,承受他們不舍的,他們不放心的,滿眼的目送。但我們從小到大隻管著一心離開,從未回頭張望過。

  《目送》讀後感篇三

  林清玄說:三流的文章是文字的化妝,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妝,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妝。龍應臺的《目送》無疑是生命的化妝。中年的龍應臺是寂寞的,她目送了父親的逝去、兒子的遠離,面對母親的衰老,她的內心是蒼涼的。散文集《目送》由74篇散文組成,是為一本極具親情、感人至深的文集。

  我對龍應臺《目送》的整體評價是「深情的文筆中滲透睿智的思考,平緩的敘述中燃起思想的火苗。」她用充滿情感的筆觸敘寫著平凡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讀著讀著常常會讓人感悟到一些生活中的道理。我們對一個作家的敬佩的原因是,生活中我們所經歷的一些人和事中所產生的情感,往往無法用語言來表達,而這位作家卻幫我們一語道破;這原因還在於,某些道理,因我們的忙碌而被忽略,經她一說,頓生「於我心有戚戚焉」之感。

  龍應臺在書中說,她的散文《目送》在香港、臺灣新、馬美國等地流傳最廣,而在大陸流傳最廣的卻是另一篇散文《(不)相信》,她說,在大陸的集體心靈旅程中,一路走來,人們現在面對的最大關卡,是「相信」與「不相信」之間的困惑、猶豫,所以艱難的重新尋找。

  現在面對光怪陸離的社會,對官員、醫療、教育、食品等,甚至包括助人等,人們都產生了信任危機,老百姓,成了「老不信」。信任倒塌,要重塑需要很長一段時期。

  《目送》中廣為流傳,我們可以再次用心慢慢咀嚼的一句話:「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山路》中,作者的好朋友蔡琴在五萬人劇場演唱並且說道:「你們知道的是我的歌,你們不知道的是我的人生,而我的人生對你們並不重要。」胡志強中風了。馬英九坐著聽歌,其實是奔波,他的熱鬧,其實是孤獨。沈君山一個人在病房裡……作者於是感悟道:「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在《(不)相信》的文末,龍應臺引述了弘一法師圓寂前最後的手書,「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裡。問餘何適,廓而忘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生活中對於難以實證於人的事物,只能自了於心。書本中兩次引用了王陽明的文字:先生遊南鎮,一友指巖中花樹,問:『此花在山中自開自落,與我心體有何相干?』先生說:『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你心同歸於寂,你看此花時,此花的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原不在你心外。」王陽明之語暗含機鋒,耐人尋味。

  《共老》中龍應臺將我們生活中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手足情感,幫我們一語道破了:她與哥哥弟弟經常聚首,但「不會跟好友一樣殷勤探問,不會跟情人一樣常相廝磨,不會跟夫婦一樣同船共渡」,因此不禁疑惑:「母親也走了以後,你我還會這樣相聚嗎?我們會不會,像風中轉蓬一樣,各自滾向渺茫,相忘於人生的荒漠?」不會的。兄弟就像一株南美洲雨樹的枝葉,「雖然隔開三十米,但是同樹同根,日夜開合,看同一場雨直直落地,與樹雨共老,挺好的」。

  龍應臺敘事往往平緩,甚至有些瑣碎,但是她的點題的功力實在是如「如來神掌」一般,從天而降,筆力萬鈞,語言如一把刀片,直接刺中你的心靈。《兩本存摺》中寫自己有關兩本存摺的一些瑣事,其實一本是金錢存摺,一本是時間存摺。作者在文末點題:「金錢」可以給過路的陌生人。「時間」卻只給溫暖心愛的人。匠心之巧,令人讚嘆。《為誰》一文中絮絮叨叨,寫自己做女孩時,什麼都不會。為人母后,卻是柴米油鹽一肩挑。當孩子大了不在身邊時,一切的技藝又都退化了,連菜都懶得買。擅長烹飪的兒子為她示範做牛排。「好,我學會了,以後可以做給你吃了。」她說。可兒子說:「我不是要你做給我吃。你還不明白嗎?我是要你學會以後做給你自己吃。」文章的結尾作者感悟:父母和子女,強和弱,教和學,給予和付出,在一定的時候是可以轉化的。

  《慢看》一文,讀後深有同感。我還想起了嚴文井先生《給匆忙走路的人》,想起了米切爾·恩德的長篇童話《毛毛》。世間有很多快的人,快得令人驚訝。就好像《毛毛》中的那些人,時間都被「灰先生」偷走了,他們除了高度緊張的工作之外,沒有了生活,沒有休閒的時間,面無表情。比如網絡寫手,每天碼字數千上萬,不斷更新,為了吸引讀者來追,就好比明星一直真真假假製造緋聞吸引粉絲。而結果呢,很多網絡寫手身患疾病甚至猝死,他們不是用墨水在寫作,而是用血在寫。當然,他們也沒有筆,只有鍵盤,寫些冰冷的速朽的文字。據說有中國有百萬網絡寫手,做著高負荷、透支生命、而且成功率極其低微的事情,有些寫手一年竟然能寫出五六百萬字。現在真正寫出名的網絡寫手有幾個??

  那些用透支生命寫出的文字,最後變成了網絡數據,或者被清空。很多人認為網絡文學會代替傳統出版,我看永遠不會,沒有書香的文字是沒有生命力的。網絡寫手們還是趕快找個正經工作吧!

  以前的我曾經是個追求快的人,而追求快是用時間堆積上去的。有時候為了趕完一篇文章,可以通宵達旦。有時為了完成某件事,加班加點,放棄休息。如今到了不惑之年,我覺得古人取得這個稱呼真好「四十不惑」。人到這個年齡,看過了人世的許多悲歡離合生老病死,生活中曾經孜孜以求的很多東西漸漸地就看淡了,神馬都是浮雲,健康快樂才是根本。

  我現在心態變得很慢,我很想在鄉村建一所房子,屋前屋後種上樹木花草,專門闢一個大大的書房,房中有個大大的寫字檯,對著窗戶,讓窗外的花樹和泥土的芬芳吹進來,慢慢看書,慢慢寫作,慢慢喝茶。然後慢慢生活,工作節奏也慢慢的。有空了,叫幾個同樣有空的閒人來聚聚,慢慢喝喝茶,慢慢聊聊文學與世間的事。

同类文章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讀後感

  【範例1】  在一個美好的下午,我閒著沒事就看了一本書,書名是《「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我很奇怪:為什麼要用這樣的兩句話作為文章的題目呢?  我靜下心來慢慢的欣賞著這篇文章,原來作者在七八歲的時候就寫了第一首詩,我很吃驚,這不可能吧!一個只有七八歲的小孩子就會寫這樣好的詩?真的很難

兩隻螞蟻讀後感400字(優秀)

  【範例1】  今天,我在語文課本上讀了一篇文章——《兩隻螞蟻》。主要寫的是兩隻螞蟻要去完成一項任務,但是有一塊大石頭擋住了它們的去路。一隻螞蟻毫不猶豫地往上爬,一次,兩次,三次........累得氣喘籲籲,最後,他終於爬了過去。另一隻螞蟻試了一次,兩次,爬不上去,便繞道而行,也完成了任務

《落花生》讀後感500字

  【範例1】  今天,我讀了《落花生》後,受到了很大的教育。這篇文章是通過一家人收花生時議論花生的好處,並以花生的可貴之處——藏而不露,向人們闡明一個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的確,一個人如果處處想著自己,而不顧別人的利益,那麼他就不會受到大家的尊敬。

名著《茶花女》讀後感500字

  【範例1】  自古以來愛情是一個永恆的文學主題,每一個人都盼望領有一份純潔的愛情,可是在殘暴的道德觀點和虛假的殘害之下,那一段高貴純潔的愛情卻幻滅了,那段愛情就是出自《茶花女》這本書中。書中講述的是,一個漂亮仁慈的煙花女子,瑪格麗特與誕生名門的男子阿芒彼此相愛,可終極卻陰陽永隔,天各一方

輸贏讀後感(精選)

  【範例1】  《輸贏》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是文學上的享受,更多的是對即將參加工作的我心靈的啟迪和知識的學習積累,與其去評價其文學價值,倒不如去研究它的實用價值,特別是對我這個即將在銷售領域裡摸爬滾打的在校學生。  在內憂外患的環境下,主人公周銳臨危不懼,選擇了忍辱負重,接受重任。成為了低靡

小學生綠野仙蹤讀後感300字

  【範例1】  初次翻開這本帶著油墨香氣的的書時,就被一個稀奇古怪的小題目所吸引住了。「空中旅行」。咦?空中怎麼會旅行呢?作者該不會腦子壞掉了吧?空中「旅行」這簡直是天方夜譚。就是這一個疑惑,使我走進了《綠野仙蹤》······  《綠野仙蹤》這本書是由美國作家萊曼·弗蘭克·鮑母撰寫的。這本

課文《烏塔》讀後感400字

  【範例1】  烏塔,你真勇敢,你都敢自己去遊歐洲。烏塔,你真細心,,旅遊前都準備了三年,在家裡都設計好了旅行路線,還閱讀了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烏塔,你真懂事,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裡陪小孩玩,但你也不問爸爸媽媽要一分錢,到一個地方就給家裡打個電

關於稻草人讀後感400字【精編】

  【範例1】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讀了葉聖陶爺爺的《稻草人》,我很喜歡這個故事。  我知道了稻草人的骨架是用竹子做的,肌肉是用黃稻草做的,帽子是用荷葉做的。他站在田裡,用來趕走那些飛來的小雀。  一天晚上,稻草人遇見了三件讓人傷心的事。第一件事是:一位眼睛模糊的老太太八九年前死了丈夫,她只

愛的藝術讀後感【經典】

  篇一:  讀完了弗洛姆的《愛的藝術》,很好的一本薄薄的書。  人的孤獨感是無法迴避的事情,克服的辦法一是創造,主動去改造自然,實現自我和外部世界直接的聯通;另一個就是愛,分享自己的生命力,實現自我和人群之間的聯通。無論是創造還是愛,都是主動性的行為;所以弗洛姆提倡「創造性的人格」。  通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讀後感

  【第1篇】  周恩來從小就熱愛學習,所以他的成績在班裡一直名列前茅。有一天,校長問他們:「你們為什麼而讀書?」有的說為父母而讀書,有的說為做官而讀書,有的說為掙錢而讀書,有的說為明理而讀書。輪到周恩來時,他大聲的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校長聽後大為滿意,後來實踐證明,這是他長期以來樹立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