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壓供水器自動補氣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9-22 09:09:00 1
專利名稱:氣壓供水器自動補氣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氣壓供水設備的補氣裝置。
氣壓供水器,尤指氣液直接接觸式供水器,在供水運行過程中有一部分氣體會被損耗掉,這就需及時向供水器補氣。目前普遍採用的是利用空壓機往供水器補充空氣,這套附加的補氣設備成本較高,又由於它是調整運轉機器,故障也由此增多。中國專利公告CN2055511U及CN2040925U均公開了一種旨在平恆氣壓供水過程中氣體損耗的自動補氣供水器,其核心之處均是在供水設備的送水管上直接串聯一個自動補氣設備,為了能直接容納(和調節)每一次補充的空氣量,此種補氣設備採用罐體結構,體積較大(補氣罐體有時要求容積達供水罐的8%),因此,這類補氣設備結構複雜、成本較高,加工密封性也要求高。
鑑於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能自動補充氣壓供水器氣體損耗的補氣裝置。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案是在現有氣壓供水器的水泵出口至供水器氣壓罐下的止回閥之間的逆水管上旁接一個由進氣管和進氣閥組成的補氣裝置,所述進氣管一端旁接在送水管上,所述進氣閥與進氣管的另一端聯通。水泵啟動時,送水管內空氣被壓縮,被壓縮的空氣通過位於送水管上部上的止回閥壓入氣壓罐內;水泵關閉時,止回閥迅速關閉,送水管內的水在重力作用下回流,送水管內出現一定程度的真空(即負壓),此時進氣閥打開,空氣經進氣閥、進氣管吸入並充滿送水管,完成自動補氣過程,如此反覆的壓氣、衝氣,就可平恆供水器氣壓罐內的氣體損耗。安裝在氣壓罐罐體下部的自有的出水管,可排出補氣過量的氣體。本實用新型每補充一次的空氣量是靠供水器本身自有的送水管管腔來容納、儲留的,因而補氣裝置不再需採用罐體結構,補氣裝置結構由此簡化。
本實用新型另一個結構特點是在上述進氣管上設置有開閉進氣管道用的開關,當供水器基礎氣壓補足後,可關掉進氣管路上的開關,解除補氣裝置的作用。
本實用新型的進氣閥是一個球式進氣止回閥,由閥體、閥腔、閥咀和位於閥腔內的閥球組成,在閥腔內壁上接有閥球檔銷,檔銷能防止閥球過度上升,也有利於閥球迅速回位。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積極的效果結構簡化、造價低,運行動作可靠,同樣起到自動補氣之目的。由短小的進氣管和接於進氣管上的進氣閥構成的補氣裝置,可取代過去補氣用的空壓機及其附屬電機,也可取代中國專利公告CN2055511U及CN2040925公開技術中的補氣罐罐形結構,造價明顯降低,運行故障減少,工作可靠性也提高;簡化的補氣裝置,維修量小,即使維修也方便。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說明本實用新型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應用實例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另一應用實例圖本實用新型氣壓供水器自動補氣裝置(見
圖1),具有豎式進氣彎管1,進氣管1下端螺紋接有球閥開關2,球閥開關2的規格為市售標準件,在球型開關2下端螺紋連接有進氣閥3,進氣閥3為球式進氣(止回)閥,由閥體4、閥腔5、閥咀6和位於閥腔內的閥球7組成,閥腔內壁上接有閥球檔銷8,閥咀6與閥體4螺紋連接(也可鑄成一體),為了便於檔銷8的設置,閥體4由二部分螺紋連接組成。
應用實例1將本實用新型補氣裝置的進氣管1的上端旁接在潛水電泵9出口至氣壓罐10下的止回閥11之間的送水管12上(見圖2)。其補氣原理是水泵9啟動後,送水管12內水面上升,送水管12內空氣逐漸被壓縮,被壓縮的空氣最後衝開止回閥11進入氣壓罐10內,第一次補氣完成,水泵9繼續向供水罐10送水。當供水罐10水位(氣壓)達額定值時,反饋切斷電源,潛水泵9停止運行,送水中止,此時止回閥11在閥杆自重和氣壓罐壓力下迅速自動關閉,送水管12內的水在重力作用下下降,使送水管11內產生一定的真空度即負壓(地平面離水平面的距離越大,送水管長度及負壓就越大),進氣閥3的閥球7在送水管12內的負壓及外界大氣正壓力的壓差作用下離開閥咀6,進氣閥3由此自行打開,外界空氣經進氣閥3、進氣管1吸入送水管12內,並充滿送水管12,這樣便為下次補氣作了準備;當送水管12內氣壓與外界氣壓接近平衡時,補氣裝置的進氣閥的閥球7回位,進氣閥3又處於關閉狀態。潛水電泵9每起動、停機一周次,供水器的氣壓罐10就自動得到補氣一次(其補氣量與送水管管腔體積相當)。當供水器的氣壓補足後,可關掉球閥開關2,自動補氣裝置便失去作用;需要補氣時,打開開關2即可。供水器氣壓補足後若不關掉球閥開關2,補充的過量氣體則由位於氣壓罐10罐體下部的出水管13排出。本實用新型的進氣閥3採用銅質材料,以增加抗腐蝕性能。
應用實例2將本實用新型補氣裝置的進氣管1旁接在潛水電泵9出口至氣壓罐10下的止回閥11之間的送水管12上(見圖3),與應用實例1相同。本實用例與上述實例1所不同的是,供水器增加了排砂功能和水質淨化功能,其具體技術措施是在送水管12下底部連接一個除砂罐13,除砂罐13由二部分法蘭連接組成,潛水電泵9位於除砂罐13內,在除砂罐13底部焊接有其上端是伸入罐13內的吸水管14,吸水管14插入井導管15內,井導管15上口置有密封法蘭16,吸水管14和井導管15下部開有若干進水孔,除砂罐13底側設置有排砂開關17;在除砂罐13頂側接有淨化液輸送管18,輸送管18上接一個淨化液罐19,輸送管18上裝有流量調節開關20,淨化液罐19底部裝有彈簧開關21。本實例的自動補氣原理與實例1完全相同,不再贅述。本實例供水器的排砂及水質淨化原理是當水泵9啟動運轉後,泥砂隨地下水由吸水管14吸上,泥砂離開吸水管14上口時,受到水泵9外殼阻擋,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吸水管外圍落下並儲留在除砂罐13內,供水器運行一段時間後需排砂時,可取出除砂罐13,再打開排砂開關17排出罐內泥沙,由此取代了過去每隔一段時間進行人工下井淘泥去砂的麻煩;在電水泵9運轉的初始階段,在除砂罐13內上部會產生一定的真空度,當這種真空吸力大於位於淨化液罐底部的彈簧開關21的彈簧力時,彈簧開關21就自行打開,裝於淨化液罐19內的淨化液經彈簧開關21,輸送管18流入除砂罐13內,淨化液與地下水混合後由水泵泵入氣壓罐10內,從而使水質得到淨化處理;水泵一旦全運行後,彈簧開關21就自行開閉,停止淨化液的輸送。淨化液與供水器供水量的配比要求是根據實際需要通過調節流量開關20大小來達到的。
權利要求1.一種氣壓供水器自動補氣裝置,包括進氣閥,其特徵在於這還包括有進氣管,所述進氣閥與進氣管的一端聯通,進氣管的另一端旁接在位於供水器水泵出口與止回閥之間的送水管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氣壓供水器自動補氣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進氣管上設有能起開閉進氣管路作用的開關。
3.如權利要求1-2所述氣壓供水器自動補氣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進氣閥為球式進氣止回閥,所述球式進氣閥由閥體、閥腔、閥咀和位於閥腔內的閥球組成,所述閥腔內壁上接有閥球檔銷。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供氣壓供水器用的自動補氣裝置,它旁接於水泵至止回閥之間的送水管上,主要由進氣管和接在進氣管上的進氣閥構成。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更具結構簡單、造價低、工作可靠、自動補氣等優點,是一種理想的氣壓供水器的補氣裝置。
文檔編號F04F5/02GK2101057SQ9123005
公開日1992年4月8日 申請日期1991年10月9日 優先權日1991年10月9日
發明者胡昌述 申請人:胡昌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