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翼緣校正胎架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9-22 07:19:40 2
專利名稱:新型翼緣校正胎架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新型翼緣校正胎架裝置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用於各種H型、箱型(厚腹板薄翼緣)等結構的翼緣校正裝置,具體涉及一種新型翼緣校正胎架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鋼結構建築應用越來越廣泛。各種鋼構件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嚴格,涉及結構的形式及種類也越來越多,對於焊接或各種因素引起的變形也隨之增加,若使用現有常規校正辦法,則勞動強度較大、生產效率較低、危險性較大,成本較高且對其質量有影響。發明內容[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新型翼緣校正胎架裝置, 該裝置能提高校正效率和質量,降低人工勞動強度和安全風險。[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翼緣校正胎架裝置,其特徵在於它包括第一卡緊裝置和第二卡緊裝置,第一卡緊裝置和第二卡緊裝置結構相同, 分別設在鋼構件的兩端;第一卡緊裝置包括U型擋板、墊板和扁條,U型擋板上開有「凸」型槽,槽口向上;兩塊U型擋板平行對稱放置,兩塊U型擋板之間用四條扁條固定連接,四條扁條分別位於U型擋板的四個角;兩塊U型擋板的上側設置有兩塊墊板,兩塊墊板平行分布在 「凸」型槽的槽口的左右邊緣處。[000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0006]I.整個裝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易於製作、成本低廉;[0007]2.本實用新型能適應H型、箱型(厚腹板薄翼緣)等多種結構的鋼構件;[0008]3.本實用新型提高了校正效率和質量,降低人工勞動強度和安全風險。
[0009]圖I為本實用新型俯視圖。[0010]圖2為圖I的A-A剖面圖。[0011]圖3為圖I的B-B剖面圖。[0012]圖4為圖I的C-C剖面圖。[0013]圖中1. U型擋板;2.墊板;3.扁條;4.千斤頂;5.配重;6.鋼構件;7. 「凸」型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14]為了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說明(參見圖I至圖4)。[0015]本實用新型採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翼緣校正胎架裝置,它包括第一卡緊裝置和第二卡緊裝置,第一卡緊裝置和第二卡緊裝置結構相同,分別設在鋼構件6的兩端;第一卡緊裝置包括U型擋板I、墊板2和扁條3,U型擋板I上開有「凸」型槽7,槽口向上;兩塊 U型擋板I平行對稱放置,兩塊U型擋板I之間用四條扁條3固定連接,四條扁條3分別位於U型擋板I的四個角;兩塊U型擋板I的上側設置有兩塊墊板2,兩塊墊板2平行分布在 「凸」型槽7的槽口的左右邊緣處。[0016]所述U型擋板I為25mm*7OOmm*7OOmm的鋼板。[0017]所述「凸」型槽7是在鋼板中央的上端開出槽口為IOOmm的槽,內槽的寬度為 500mmo[0018]所述扁條3的規格為25mm*250mm*550mm,扁條3有四條,分別設在U型擋板I兩側上下距邊緣200mm處。[0019]所述塾板2的規格為20mm*200mm*600mm。[0020]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為1.先將兩個卡緊裝置根據鋼構件6的實際長度布置鋼構件6兩端;2.再將待校直鋼構件6的一端從U型擋板的「凸」型槽7內穿入卡緊裝置,另一端同法穿入卡緊裝置;3.在待校直鋼構件6翼緣面不平處,下端翼緣面垂直方向墊上千斤頂4,將千斤頂4與上下翼緣面緊密頂緊;4.將對應需調整面鋼構件6的上翼緣面放上配重5;5.火焰對不平面出進行校正。[0021]以上所揭露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當然不能以此來限定本實用新型之權利範圍,因此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範圍所作的等效變化,仍屬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新型翼緣校正胎架裝置,其特徵在於它包括第一卡緊裝置和第二卡緊裝置,第一卡緊裝置和第二卡緊裝置結構相同,第一卡緊裝置和第二卡緊裝置分別設在鋼構件(6)的兩端;第一卡緊裝置包括U型擋板(I)、墊板(2)和扁條(3),U型擋板(I)上開有「凸」型槽(7 ),槽口向上;兩塊U型擋板(I)平行對稱放置,兩塊U型擋板(I)之間用四條扁條(3 )固定連接,四條扁條(3)分別位於U型擋板(I)的四個角;兩塊U型擋板(I)的上側設置有兩塊墊板(2),兩塊墊板(2)平行分布在「凸」型槽(7)的槽口的左右邊緣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用於各種H型、箱型(厚腹板薄翼緣)等結構的翼緣校正裝置,具體涉及一種新型翼緣校正胎架裝置。新型翼緣校正胎架裝置,其特徵在於它包括第一卡緊裝置和第二卡緊裝置,第一卡緊裝置和第二卡緊裝置結構相同,分別設在鋼構件的兩端;第一卡緊裝置包括U型擋板、墊板和扁條,U型擋板上開有「凸」型槽,槽口向上;兩塊U型擋板平行對稱放置,兩塊U型擋板之間用四條扁條固定連接,四條扁條分別位於U型擋板的四個角;兩塊U型擋板的上側設置有兩塊墊板,兩塊墊板平行分布在「凸」型槽的槽口的左右邊緣處。整個裝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易於製作、成本低廉。
文檔編號B21D1/00GK202803830SQ201220438579
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31日
發明者馮駿, 王建, 李小明 申請人:武漢一冶鋼結構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