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書籍《活法》讀後感3000字
2023-09-22 15:14:00 3
《活法》一書旨在教人樹立正確的人生態度以及工作態度。下面是整理的活法讀後感,歡迎閱讀參考。
活法讀後感一
在朋友極力的推薦下,拜讀了這本書.本以為此書乃著眼於人生觀,處世方法之類,原來,以闡述企業管理與運營方面知識和理念為主.此前,我並未讀過此類書籍,尤其是日本人寫的此類書籍.總是聽說,日本公司的管理模式很有一套,日本人的敬業精神也是相當之震撼.如今,從這本書中,略有感受,並且能夠理解為何日本能夠在二戰之後做為戰敗國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迅速崛起.
老實講,我並未接觸過日本人,也從未在日本企業工作過,對於日本人的了解僅限於網絡,電視,影視.我對這個民族的感覺好奇多過崇拜或鄙視.無論從哪個渠道所了解的日本人,給我的感覺他們骨子裡都有種認真堅韌的品行,甚至在做一些我們看來不道德,不合理的事情的時候,他們由裡而外所散發出來的那種執著是很讓人佩服的.
我花了整一天的時間讀完,老實講,也許是語言翻譯問題,讀來相當之拗口,甚至感覺有些混亂,很多地方在我看來文筆相當之幼稚.不過,這不是文學,不需要過人文採.這本書的作者想必也並不會拿這本書去參加個什麼文壇評選之類的活動.這本書屬於純粹的市場需求,商業運作的產物.它之所以存在,必有其理由.用句俗了的話:存在即合理.因此,抱著這種與以往不同的心態讀了這本書.
貫穿此本書始終的是一種叫做信念的東西,我想,這也是我們很多人丟失很久,或是遺忘很久的東西.也許我們每天的生活都如此相似,讓我們以為這便是生活,是什麼支撐我們日復一日的重複和輪迴,是所謂的慣性麼?是什麼讓我們甘心忍受孤獨寂寞,是所謂的無奈麼?是什麼讓我們從一次次挫折中站起,是所謂的本能麼?是什麼讓我們在成功時再接再厲?我想,就是這個看不見,但卻感覺的到的東西—信念.信念可以是個遙遠的目標,也可以是個近期的計劃.無論它以怎樣的形式出現,它都有相同的作用,鼓舞人前進,給人精神上的支撐,是動力,是解決所有困難時力量的源泉.是對未來目標的強烈渴望和巨大信心.相信自己能夠也一定能夠實現的對於未來的美好計劃.信念相對於理想,多了分信心,多了分意念.是人對於未來計劃的巨大信心和願望的集合.為了這個信念,我們努力,奮鬥,在此過程中迸發出超乎平常的勇氣和能力.
公司企業也好,家庭個人也罷,它們都不簡單是人群的組合,經濟效益的產生體.它是有生命的,有著和我們每個人一樣的生命,它會從嬰孩成長成少年,青年,壯年甚至老年.它會和我們一樣有理想,有規劃,有挫折,有順利,甚至還有生老病死,天災人禍.這些,對於人的成長無可避免,對於企業同樣是必經階段.那麼,對於個人而言的信念,可以幫助一個遭受打擊痛苦的人支撐活下去,可以讓身處絕境的人持之以恆.對於企業同樣重要.這個信念是集體人群的共同信念,共同的精神支撐.在企業面臨困境時,信念可以支撐這個企業頑強拼搏,大膽創新.這不由的讓我想到,為什麼在很多影視劇中都可以看到日本人為了一個看似無所謂的目標堅持,堅持,再堅持.其實,正是因為他們有著一個信念,有著對結果的渴望和執著支撐著他們,讓他們走好腳下每一步,認真跨過每條阻擋前進的河流,他們相信經過一個又一個的小小的堅持必會到達那個看似遙遠的目標.無論這個和祖國一衣帶水的民族曾經為我們帶來過多大的傷害,他們身上這種忍者的精神是令人折服的.也是我們所欠缺的.
我們的民族自古崇尚的是種天人合一的思想,老子的順勢無為精神深深注入每個人的血液,我們崇尚灑脫,崇尚自然,嚮往的是閒雲野鶴,無拘無束.我們的精神世界是豐富的,高雅的,在山水之間領悟人生真諦.在談笑間把握時代的脈搏.我們苦苦追求的是如何讓原本勞苦的人生更加輕鬆,讓原本困頓的經濟在豐富的內心世界襯託之下顯的微不足道.我們的文化是修身的文化,是閒散遊園的文化.而大和民族則不同,他們更注重結果,更注重收益.他們用美好的結果不斷的給自己施壓,再將這種壓力轉化成克服困難前進的動力,再用這種動力激勵通往美好的結果.因此,他們的文化是激進的,是高壓的,是競技賽場的文化,是你死我活的文化.這種急功近利的文化不可以簡單的說好或壞,特別是在注重結果的商場,講究的就是這種撕殺,掠奪的生存文化.很難想像如果將遊園文化帶到如戰場的商場會出現怎樣的局面.
當然,這本書的作者不僅僅表達了對於企業管理的理念,也闡述了很多人和人相處的觀點,以及自己親身經歷的歸依佛門的故事.作者的心路歷程如同所有從無信仰到有信仰的人經歷了人生美好的體驗,從困惑到頓悟,從強忍到豁然開朗,從悲觀到樂觀.這種變化是奇妙的,是令人愉悅的.如果每個人都有一顆景仰的心,都有一顆謙卑的心,滿足的心,生活是必定是美好的,人和人相處也必是輕鬆的.
一個企業的成功或者說一個成功的企業必定有著其特別的文化,而所謂的企業文化的締造者往往取決於企業領導者的個人魅力,領導者通常倡導怎樣的處世方式,必定會要求企業在運營過程中按照其方式處理問題,時間久了,便形成了一套屬於企業或者說是領導者的企業文化.這種文化又反過來影響著它的每一個員工,員工在日常的工作中潛移默化的按照企業所認可的方式工作,從而,更加鞏固和穩定了這種固有文化氛圍.因此,一個優秀的企業領導者需要有一個優秀的品質和德行,這樣,企業才可能形成優秀的企業文化,一個優秀的企業文化才能反過來進一步影響員工,這樣就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相輔相生.
活法讀後感二
翻開《活法》一書的目錄,每一小節的標題都是鼓舞人心的勵志語句,沒有華麗的詞藻和專業的管理類名詞,細細研讀文中的字字句句,那些簡單而質樸的語句裡蘊含著深刻人生哲學,令人久久回味。
稻盛和夫先生很善於總結,他通過親身的經歷詮釋了簡單人生「活法」的意義,希望通過自己畢生總結出的為人處事哲學能夠引領世人走向正確的人生道路。在讀此書的過程中,你會強烈感覺到書中的道理其實與我們的生活很貼近,是那些從孩提時代就被教導的簡單道理,大家耳熟能詳,但就是這些簡單的道理,能參悟透並且認真實行的人並不多,這些簡單道理在稻盛和夫的人生道路上發揮出了巨大的作用,最後成就了他非凡的人生和非凡的事業。
在書中我最喜歡的是第三章「磨練靈魂、提升心志」。這一章節內容不禁讓我想起清朝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在《人生詞話》:「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第一境界寓指當前形勢相當惡劣,只能爬上高樓,看到遠方天的邊際,排除幹擾不為暫時的煙霧所迷惑,看清形勢發展的主要方向抓住問題的實質,這是取得成功的基礎。第二境界是描述如何為目標而努力奮鬥。儘管遇到各式各樣的困難,還要堅持奮鬥,繼續前進,沒有什麼康莊大道在等著我們,人生就是不斷奮進的過程。第三境界是指在經過多次挫折和磨練之後,人就會逐漸成熟起來,別人看不到東西他能明察秋毫,別人無法理解的事物他能觸類旁通。這時他在事業上就會取得不凡的成就。這三大境界簡單至純至善的真理和稻盛和夫先生在《活法》一書中始終貫穿在人生與企業經營的發展原則是一致的。讓人驚嘆真理無關乎年代,無關乎國界,無關乎行業,所有美好的、令人振奮向上的道理總是相通的。
在年輕時期稻盛和夫先生備受挫折、甚至有些幼稚想憑藉著自己一些武功底子加入黑社會,後來進入到了一個瀕臨倒閉的陶瓷企業做技術員,他努力提高自己技術能力,做出完美的作品,這是「望盡天涯路」的第一境界。進入經營者時期,他憑藉一顆單純努力做好企業之心迎接困難和挑戰,以滿腔的熱情、百分之百的努力去投入,朝著目標心無旁騖去努力充實,這正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的第二境界。當稻盛和夫先生65歲從兩家世界500強的企業上的領導者位置上退下來,回顧一路拼搏的經歷,發現原來「活法」其實可以這麼簡單,於是有專屬於他的「燈火闌珊處的美麗」。功名利祿皆為身外之物,品格事業才是立身之本。也許稻盛和夫的一些理念對於年輕的我尚還不能完全理解,但這本中很多道理都會在我腦海裡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今後人生道路上不斷影響著。
每個人的人生都會面臨遇到艱難的時刻,殘酷的現實會讓我們暫時失去前進的勇氣,艱難的環境讓我們暫時喪失拼搏的動力,但當我們再次登高望遠,遠遠看到那陰霾後的美麗陽光,我們心裡知道自己腳下的路依然是一條通向成功的陽光大道。人類的生命和浩瀚的宇宙相比顯得短暫而渺小,但我們的靈魂在終結死後的價值必須高於降生時的價值,這才是我們生存的意義和目的,一切努力的過程體現了人高貴的品質。
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人生與事業的成果,是由這三個要素「相乘」的結果,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在工作中,很多工作都是重複性的,工作的激情會隨著重複性逐漸消退。這時,我們需要不斷發問自己內心,找到人生和工作的價值,保持著持續的熱情。能力是可以後天開發和培養的,每個人都有著巨大的潛力,我們要在認識自我的基礎上,揚長避短,不斷開發自己的內在潛力。勤能補拙,天資高不代表人生成就高,論天分,也許稻盛和夫先生只算是個資質一般的人,一個學習技術的年輕人,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不斷反省自己,在技術上追求完美,在做人和做企業上追求積極向上,最後成就了非凡的人生。
一個人的人生就是他思維的產物,他的人生就是他心中藍圖的現實描繪,只有主動追求的東西才有可能到手,強烈的願望會在成功的道理上起著很重要的因素,但是稻盛和夫所倡導的是正面的欲望,為他人為國家謀利。求利之心每個人每個企業都有也是必須的,但把利他之心擺在前面。「損而後得,輸而後贏」,先利人後利己和中國俗語中的好人有好報的樸素理念一脈相承。一個能夠成就偉大事業的人,在他心靈深處,一定有著最簡單的人生觀。
稻盛和夫先生作為京瓷公司和KDDI這兩家世界五百強企業的創始人,和松下公司的創始人松下幸之助、索尼公司創始人盛天昭夫、本田公司的創始人本田宗一郎並稱日本的四大「經營之聖」。他的成功經歷了許多風雨,但他一直保持著簡單的人生理念。「簡單才是不可動搖的原理原則,越接近真理,道理越簡單」。在《活法》一書中稻盛和夫先生闡釋了他人生的經驗和感悟,諸如人的本質、人生的哲學、經營的藝術、勞動的魅力等等。成功的人生應該是:本著不違反人類基本普世倫理、利他主義的簡單原則,以像對待戀人般對待工作,有著強烈到遍布全身的渴望,凡事高標準、高要求,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大膽思考,小心準備,不輕言放棄,以百分百的認真身體力行,憑著一股傻勁兒去迎接困難和挑戰,珍惜和把握每一個現在,持續地積累蓄勢,最終化腐朽為神奇,化平凡為非凡。
《活法》一書從頭到尾稻盛和夫先生都在反覆的講述著人生的真理,應該如何找到人生正確的前進道路。人的一生追求夢想的過程比結果更加重要,享受奮鬥的經歷。夢想是一個人前進的動力,保持朝氣和活力的秘訣就是不斷的超越自我,完善自我,並在這個過程中找到快樂和滿足。我相信人生的幸福和滿足感絕不僅僅是物質上的富足和擁有,物質不是衡量一切的標尺。每個人的人生都是短短幾十年載,但人與人的生命質量卻是千差萬別。每一次的經歷都是一筆財富,努力奮進的人生會更加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