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讀《不抱怨的世界》有感600字

2023-09-22 10:41:45 4

  把壞事當好事辦,人生就只有快樂、沒有抱怨。下面請繼續閱讀《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讀《不抱怨的世界》有感一

  最近,我在參加杭州的一個崗位培訓活動,主班老師周老師曾在課堂上重點談起過一本書——《不抱怨的世界》,他問現場的我們,有誰看過此書,請舉手,我的手就這樣「像獲勝一樣」矗立在人群中,唯一的一隻高舉的手。周老師隨即請我上去談談了對此書的看法及一些感悟……時隔一個多月,我記得當時說的一個觀點就是:讀這本書,其實是在讀一種「心態」。

  這是一本關於不抱怨、改善自我和提振團隊的勵志書,拿到書時隨書有個贈送的紫手環,感覺非常新奇,和別書不一樣,所以,在端詳了一陣過後,我便開始解讀:

  關於作者——[美]威爾·鮑溫:

  他是美國最偉大、最受尊崇的心靈導師之一。密蘇裡州堪薩斯市基督教會聯盟的主任牧師,在牧會之前,有多年從事廣播和營銷等工作的經驗。他熱愛運動、聖經史、騎馬、旅遊、閱讀,他發起的「不抱怨」運動,改變了無數人的命運。

  關於此書的暢銷程度,讓人驚嘆:

  美國亞馬遜、臺灣金石堂、誠品書店2008年度心靈勵志新書銷量第1名。《紐約時報》、《時代周刊》、《衛報》、《芝加哥太陽報》、《洛杉磯時報》、《泰晤士報》、《世界報》、《ELLE》、NBC電視臺、香港《文匯報》、臺灣華視新聞……全球超過100家重量級媒體專題報導。

  關於佩戴「紫手環」。連續21天不抱怨,真的很難做到,但我試了,堅持佩戴了一段時間,因為年後的幾個月裡衣服也穿的多,不大有人看到。說實話,在那段試用期裡,一旦發現自己正在抱怨、講閒話或批評時,就會自覺地把手環移到另一隻手上,然後歸零,繼續向連續21天不抱怨發起衝擊。有時候抱怨產生了,馬上下意識地要移到另一隻手,又一想,算了,不要換了,但畢竟還是騙不過自己。所以一直沒有成功。幾天後,天也熱了,潛意識也有了,所以我就取下了手環,但我會一直把它「戴在心裡」,我想把這種無形的約束或者說克制放在自己有形的生活工作中,讓它成為我的一種歷練!

  「紫手環」運動是一種態度,一種堅持。記得「利群」的廣告詞是這樣說的:人生就像一場旅行,不必在意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和看風景的心情。真的很有道理,有時候煩了,惱了,倦了,厭了,多想想這句話,心情就會輕鬆起來。

  記得在崗位培訓班裡,有一位成功的女士特別的引人注意,她就是國泰幼兒園戴玲華園長,在她的一次講課過程中,談了很多的她的成長曆程和人生感悟,讓我們了解了她從一名剛從踏出學校大門的新老師逐漸成長,經歷了班主任、教研組長、一所新辦公立園的園長、轉任私立幼兒園的園長,最後除了兼職這所私立園園長外,還用80%的精力掛職經營了幾家公司,包括在一所新研發的易文賽生物公司任項目總監的過程。這種蛻變,真得不得不讓我們佩服她的能力和魄力,一個女人,一位妻子,一位母親,一個女兒,一位園長,一位執行總監……多重身份下面她其實也是和我們一樣的人,相信這樣的光環下面,肯定有她許多的少為人知的心酸歷程、艱苦片段,我想只有她自己才能體會。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她肯定經歷過「紫手環運動」,屬於她的紫手環。

  當我們累眼看世界的時候,人累心也累,笑眼看世界的時候,人笑心也笑。所以,當你對一些事無能為力的時候,就改變自己的心態吧。一切由心生,讓我們善於發現生活的美吧!

  讀《不抱怨的世界》有感二

  這幾天讀了一本書《不抱怨的世界》,剛看第一遍覺得很平平。可在細讀了以後,才真正理會了其中的道理。也許有人會說,不抱怨如何讓人發洩,長期不抱怨會不會得病。其實不抱怨是人生的一種境界,是一种放下挫折和不滿去尋找和追求新目標的一種銜接方式。真正的做到不抱怨,再加上努力和拼搏,你的事業會更加成功,你的人生會更加美好。

  在現實生活中,在我們渴望尋找人生幸福和快樂之時,我們每個人都難免要遭遇很多挫折和失敗或不盡如人意的事情。每當這時,有些人便不能正確對待,產生不滿,引發很多牢騷和抱怨,往往是怨天、怨地、怨命運、怨同事、怨領導……其實抱怨的最大受害者是自己。抱怨雖然沒有明顯的惡果,但一種心懷感恩、寬容大度的態度卻給我們帶來另外一種人生,如果做到這一點我們的人生會更加快樂。不抱怨需要一個過程,加入「不抱怨」活動,戴上紫手環,讓快樂代替抱怨,關閉那扇抱怨之門。

  所謂的抱怨,就是表達哀傷、痛苦或不滿。然而,生命中足以讓我們有理由抱怨的事件,其實寥寥可數。抱怨的人是不快樂的,他永遠只會在不快樂的出發點原地打轉,沒有意識到自己在思維和行為上需要的改變。抱怨是容易的,而停止抱怨,卻需要意志力。要一個人「不抱怨」很難,在生活上遇到任何的不順遂,發發小牢騷、吐吐苦水,似乎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但是別忘了一個重要的理論「吸引力法則」,要知道,當一個人在說些負面和不快樂的事時,就會接收到負面和不快樂的事。當你的嘴巴停止表達負面的思想,你的心靈就會產生其他更快樂的念頭。你的心靈就像一座意念工廠,隨時都在運作,若是負面的想法缺乏市場,工廠就會重建改組,轉而生產快樂的思想。張德芬的話就給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天下只有三種事:我的事,他的事,老天的事。抱怨自己的人,應該試著學習接納自己;抱怨他人的人,應該試著把抱怨轉成請求;抱怨老天的人,請試著用祈禱的方式來訴求你的願望。這樣一來,你的生活會有想像不到的大轉變,你的人生也會更加地美好、圓滿。

  細細想想,人生真正值得抱怨的理由真的很少,但人都不想抱怨,可都禁不住的報怨。也許經過了眾多挫折和困苦之後,人們需要更多的抱怨,可是抱怨又有什麼用處,又能解決什麼問題?長期抱怨之後,也許有一天我們會真正成為現代的「祥林嫂」。我們要學會更多的放棄,放棄過去的挫折帶給我們的傷害和痛楚,我們要對未來充滿信心,為自己尋找更多的前進的藉口。

  在工作中,我們更應該放棄抱怨。我們常常會抱怨工作環境不好,同事之間不夠和諧,工資不高等等,但當我們放棄抱怨,心懷感恩,用一顆寬容的心投入工作時,你會發現你所期待的一切又已「水到渠成」。過多的抱怨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只能讓你的心情更加不好。學會不抱怨之後,心情會比較開朗,也會有能量去面對生活中的各種難題。

  書中不乏至理名言,但我卻深深的記住了一句話:任何人和團隊要成功,就永遠不要抱怨,因為抱怨不如改變,要有接納批評的包容心,以及解決問題的行動力。朋友,試著加入「不抱怨」活動吧!不要匆匆經歷這個過程,這不是賽跑,而是一種過程。從帶著紫手環的那一刻起,你就在改變,你用你的意志在完成一種挑戰,為自己創造心想事成的無怨人生的挑戰。放棄抱怨,相信自己!

  讀《不抱怨的世界》有感三

  最近發現自己的抱怨聲又多了起來,趕緊找來這本書看一看,發現通過讀這本書自己的心情好了很多。《不抱怨的世界》是一部勵志書。不過與那些試圖整體重構讀者脾性的同行不同,本書只是希望讓讀者能做到「不抱怨」而已。

  作者威爾•鮑溫被譽為美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心靈導師之一。他發起了一項「不抱怨」運動,邀請每位參加者戴上一個特製的紫手環,只要一察覺自己抱怨,就將手環換到另一隻手上,以此類推,直到這個手環能持續戴在同一隻手上21天為止。按照書中描述,這個過程一般需要4~8個月。順利實現21天「不抱怨」的讀者,基本也就實現了「平和心態」在自己個性中的生根。

  我們每天都在抱怨,說我們的學生怎麼怎麼不聽話了,說工作怎麼怎麼累了,說今天的天氣真討厭了,說物價又漲了,我們每天都在抱怨聲中生活著,心情怎麼能好了。有時我們的抱怨是為了讓別人能幫我們分擔自己的工作,希望別人能給自己一些安慰和同情。可是抱怨不是讓你如願的萬靈丹,抱怨不能解決任何現實問題,最終只能讓我們深陷抱怨的惡性循環而不能自拔。

  在這本書中,作者還向我們耐心地講述了抱怨的原因是什麼,抱怨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怎樣才能讓自己停止抱怨的輪迴,怎樣才能讓周圍的人停止抱怨,怎樣才能做一個積極、樂觀的工作者,做一個快樂的自己。這些都讓我受益匪淺。

  如果我們不刻意去選擇自己要過什麼樣的人生,就會跟著其他人的腳步渾沌度日。我們常跟著其他人隨波逐流,卻沒有發現自己在依樣畫葫蘆。書中說到你自己就是一種祝福,也許很多事情並不是自己很情願去做的,但抱怨也不會改變這個狀況的話,我們又何必去抱怨了,抱怨也要做,不抱怨也要做,何不開心的去做;抱怨也是一天,開心也是一天,何不開開心心過好每一天,放開自己的心,少抱怨,也許很多事情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糟糕吧。

  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應該努力調整自己的心態,減少抱怨,努力地接納自己、確定自我價值。遇事多從自己身上尋找問題,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在任何時刻都要努力保持積極良好的心態。正如書中所說:「停止抱怨,你就已經在通往你想要的生活的路上了。」雖然這條路還很長很遠,還需要我付出無法想像的努力和代價,但是既然做了選擇就應該積極地走下去,勇敢地面對前進道路中的各種不確定,做一個積極、樂觀的工作者。

同类文章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讀後感

  【範例1】  在一個美好的下午,我閒著沒事就看了一本書,書名是《「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我很奇怪:為什麼要用這樣的兩句話作為文章的題目呢?  我靜下心來慢慢的欣賞著這篇文章,原來作者在七八歲的時候就寫了第一首詩,我很吃驚,這不可能吧!一個只有七八歲的小孩子就會寫這樣好的詩?真的很難

兩隻螞蟻讀後感400字(優秀)

  【範例1】  今天,我在語文課本上讀了一篇文章——《兩隻螞蟻》。主要寫的是兩隻螞蟻要去完成一項任務,但是有一塊大石頭擋住了它們的去路。一隻螞蟻毫不猶豫地往上爬,一次,兩次,三次........累得氣喘籲籲,最後,他終於爬了過去。另一隻螞蟻試了一次,兩次,爬不上去,便繞道而行,也完成了任務

《落花生》讀後感500字

  【範例1】  今天,我讀了《落花生》後,受到了很大的教育。這篇文章是通過一家人收花生時議論花生的好處,並以花生的可貴之處——藏而不露,向人們闡明一個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的確,一個人如果處處想著自己,而不顧別人的利益,那麼他就不會受到大家的尊敬。

名著《茶花女》讀後感500字

  【範例1】  自古以來愛情是一個永恆的文學主題,每一個人都盼望領有一份純潔的愛情,可是在殘暴的道德觀點和虛假的殘害之下,那一段高貴純潔的愛情卻幻滅了,那段愛情就是出自《茶花女》這本書中。書中講述的是,一個漂亮仁慈的煙花女子,瑪格麗特與誕生名門的男子阿芒彼此相愛,可終極卻陰陽永隔,天各一方

輸贏讀後感(精選)

  【範例1】  《輸贏》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是文學上的享受,更多的是對即將參加工作的我心靈的啟迪和知識的學習積累,與其去評價其文學價值,倒不如去研究它的實用價值,特別是對我這個即將在銷售領域裡摸爬滾打的在校學生。  在內憂外患的環境下,主人公周銳臨危不懼,選擇了忍辱負重,接受重任。成為了低靡

小學生綠野仙蹤讀後感300字

  【範例1】  初次翻開這本帶著油墨香氣的的書時,就被一個稀奇古怪的小題目所吸引住了。「空中旅行」。咦?空中怎麼會旅行呢?作者該不會腦子壞掉了吧?空中「旅行」這簡直是天方夜譚。就是這一個疑惑,使我走進了《綠野仙蹤》······  《綠野仙蹤》這本書是由美國作家萊曼·弗蘭克·鮑母撰寫的。這本

課文《烏塔》讀後感400字

  【範例1】  烏塔,你真勇敢,你都敢自己去遊歐洲。烏塔,你真細心,,旅遊前都準備了三年,在家裡都設計好了旅行路線,還閱讀了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烏塔,你真懂事,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裡陪小孩玩,但你也不問爸爸媽媽要一分錢,到一個地方就給家裡打個電

關於稻草人讀後感400字【精編】

  【範例1】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讀了葉聖陶爺爺的《稻草人》,我很喜歡這個故事。  我知道了稻草人的骨架是用竹子做的,肌肉是用黃稻草做的,帽子是用荷葉做的。他站在田裡,用來趕走那些飛來的小雀。  一天晚上,稻草人遇見了三件讓人傷心的事。第一件事是:一位眼睛模糊的老太太八九年前死了丈夫,她只

愛的藝術讀後感【經典】

  篇一:  讀完了弗洛姆的《愛的藝術》,很好的一本薄薄的書。  人的孤獨感是無法迴避的事情,克服的辦法一是創造,主動去改造自然,實現自我和外部世界直接的聯通;另一個就是愛,分享自己的生命力,實現自我和人群之間的聯通。無論是創造還是愛,都是主動性的行為;所以弗洛姆提倡「創造性的人格」。  通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讀後感

  【第1篇】  周恩來從小就熱愛學習,所以他的成績在班裡一直名列前茅。有一天,校長問他們:「你們為什麼而讀書?」有的說為父母而讀書,有的說為做官而讀書,有的說為掙錢而讀書,有的說為明理而讀書。輪到周恩來時,他大聲的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校長聽後大為滿意,後來實踐證明,這是他長期以來樹立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