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向架交叉支撐裝置用支撐座及轉向架的製作方法
2023-09-27 07:37:05 2
轉向架交叉支撐裝置用支撐座及轉向架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轉向架交叉支撐裝置用支撐座及轉向架,其中,轉向架交叉支撐裝置用支撐座包括座體,所述座體包括水平設置的支撐板,與所述支撐板垂直設置有用於固定在轉向架側架上的立板;所述支撐板與所述立板之間設置有曲面結構的加強筋,用以加強所述座體的強度;本發明提供的轉向架交叉支撐裝置用支撐座及轉向架,通過在支撐板與立板之間設置曲面結構的加強板,可減少焊接變形的影響,提高支撐座的組裝精度和轉向架運用的可靠性。
【專利說明】轉向架交叉支撐裝置用支撐座及轉向架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車輛轉向架機械結構技術,尤其涉及一種轉向架交叉支撐裝置用支撐座及轉向架。
【背景技術】
[0002]轉向架是鐵路車輛結構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對轉向架而言,轉向架的抗菱剛度是影響轉向架性能的重要參數,抗菱剛度過低,轉向架的側架易發生菱形錯位,會導致車輛蛇形運動的臨界速度的降低,從而降低運行穩定性,加大輪軌的磨耗。
[0003]現有技術中,通常在轉向架的兩側架之間設置交叉支撐裝置來增強轉向架的抗菱剛度,具體如圖1所示,交叉支撐裝置包括穿過搖枕4』腹部兩側的預留孔的第一支撐杆I』和第二支撐杆2』,在兩個側架5』上各設置有兩個支撐座3』,第一支撐杆I 』的兩端及第二支撐杆2』的兩端分別連接在支撐座3』上,用以防止兩側架5』和兩輪對之間發生平行四邊形現象,提高轉向架的抗菱剛度,從而使車輛的運行速度和運動力學性能的穩定性得到改善。
[0004]但是,由於交叉支撐裝置是為保證轉向架不發生變形,對轉向架的側架起到支撐作用,因此,為保證轉向架側架與其它各構件之間的相對位置精度,對支撐座的安裝精度要求較高。而目前,支撐座通常採用焊接方式製造而成,如圖2所示的支撐座3』包括水平設置的支撐板31』和豎直設置的第一立板32』、第二立板33』,三塊板焊接後再焊接到側架5』上,通過多個板體焊接的支撐座,焊接變形較大,會影響支撐座在側架5』上的安裝精度,從而影響轉向架側架的位置精度,進而影響轉向架的運動可靠性。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提供一種轉向架交叉支撐裝置用支撐座及轉向架,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支撐座因焊接變形較大,影響支撐座在側架上的安裝精度的問題。
[0006]本發明提供一種轉向架交叉支撐裝置用支撐座,包括座體,所述座體包括水平設置的支撐板,與所述支撐板垂直設置有用於固定在轉向架側架上的立板;
[0007]所述支撐板與所述立板之間設置有曲面結構的加強筋,用以加強所述座體的強度;
[0008]本發明還提供一種轉向架,包括交叉支撐裝置及如上所述的轉向架交叉支撐裝置用支撐座,所述轉向架交叉支撐裝置用支撐座固定在所述轉向架的側架上,用於連接所述轉向架交叉支撐裝置中的支撐杆。
[0009]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轉向架交叉支撐裝置用支撐座及轉向架,通過在支撐板與立板之間設置曲面結構的加強板,可減少焊接變形的影響,提高支撐座的組裝精度和轉向架運用的可靠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現有技術中轉向架設置交叉支撐裝置的結構示意圖;[0011]圖2為現有技術中轉向架交叉支撐裝置中支撐座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轉向架交叉支撐裝置用支撐座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4為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轉向架交叉支撐裝置用支撐座在側架上固定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5為圖4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轉向架交叉支撐裝置用支撐座,如圖3所示,該轉向架交叉支撐裝置用支撐座10包括座體1,座體I包括水平設置的支撐板11,與該支撐板11垂直設置有用於固定在轉向架側架上的立板12 ;支撐板11與立板12之間設置有曲面結構的加強筋13,用以加強座體I的強度,採用該結構的支撐座可減小焊接變形所帶來的影響,其中,本實施例中曲面結構的加強筋13是指加強筋13為一定厚度的曲面形成的結構。
[0016]本實施例中,支撐板11、立板12及加強筋13可通過鑄造或鍛造等方法一體成型,即座體I為整體的一體成型的結構,這樣可更好地避免用焊接等方法製造支撐座所存在焊接變形大,影響製造精度的問題。
[0017]本實施例中,支撐座10還包括有錐柱2,錐柱2設置在座體I的支撐板11的上表面上,用以通過該錐柱2連接交叉支撐裝置中的支撐杆,本實施例中的錐柱2可與座體I通過鑄造或鍛造方法等一體成型,當然,錐柱2與座體I也可分體成型,再通過焊接或螺紋連接等方式,將錐柱2與座體I固定連接在一起。
[0018]本實施例中,曲面結構的加強筋13的上側邊緣與支撐板11的下表面固定連接,力口強筋13的兩側邊緣分別與立板12固定連接,形成截面為耳形的筒狀結構,截面的具體形狀如圖5所示,圖5中虛線至外緣的部分為曲面結構的加強筋13,該加強筋13的兩側與固定於側架20上的立板12固定連接,形成截面與支撐板11形狀一致的耳形的筒狀結構。具有該結構的支撐座不僅造型美觀,而且鑄造或鍛造容易,可提高生產效率。
[0019]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加強筋13與立板12所形成的結構並不限於圖中所示的截面為耳形的結構,也可為其它形狀的結構。
[0020]本實施例中,如圖3及圖4所不,加強筋13的下部位置設置有開口 14,通過設置開口 14,一方面可減輕整個支撐座10的重量,另一方面可通過該開口 14方便支撐座10在側架20上的安裝。
[0021]本實施例中,在座體I的立板12上還設置有長形孔15,該長形孔15的主要作用在於去除立板12的部分材料,減輕座體10的重量。
[0022]本實施例中,如圖5所示,加強筋13中包括有一平面的側筋部分131,該側筋部分131與所述轉向架交叉支撐裝置中的其中一個支撐杆的軸線(如圖5中的軸線A)平行或接近平行,在交叉支撐裝置中的支撐杆受力時,由於受力沿支撐杆的軸線方向,將加強筋13的一部分設置成與支撐杆的軸線方向平行,可顯著改善加強筋13的受力狀態。
[0023]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轉向架交叉支撐裝置用支撐座,通過在支撐板與立板之間設置曲面結構的加強板,可減少焊接變形的影響,提高支撐座的組裝精度和轉向架運用的可靠性。
[0024]本發明另一實施例還提供一種轉向架,該轉向架包括交叉支撐裝置及本發明任意實施例提供的轉向架交叉支撐裝置用支撐座,所述轉向架交叉支撐裝置用支撐座固定在轉向架的側架上,用於連接所述轉向架交叉支撐裝置中的支撐杆。
[0025]具體的,在轉向架的側架上各固定兩個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轉向架交叉支撐裝置用支撐座,以分別連接交叉支撐裝置中交叉的兩個支撐杆的端部。其中,該支撐座可根據具體情況安裝在轉向架側架的上部或下部,外側或裡側,或通過改變支撐座的局部結構安裝在側架箱體中部。
[0026]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儘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並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明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轉向架交叉支撐裝置用支撐座,其特徵在於,包括座體,所述座體包括水平設置的支撐板,與所述支撐板垂直設置有用於固定在轉向架側架上的立板; 所述支撐板與所述立板之間設置有曲面結構的加強筋,用以加強所述座體的強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向架交叉支撐裝置用支撐座,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撐板、所述立板及所述加強筋通過鑄造或鍛造一體成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向架交叉支撐裝置用支撐座,其特徵在於,所述加強筋的上側邊緣與所述支撐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加強筋的兩側邊緣分別與所述立板固定連接,形成截面為耳形的筒狀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轉向架交叉支撐裝置用支撐座,其特徵在於,所述加強筋中包括有一平面的側筋部分,所述側筋部分與所述轉向架交叉支撐裝置中的其中一個支撐杆的軸線平行。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轉向架交叉支撐裝置用支撐座,其特徵在於,所述加強筋的下部位置設置有開口。
6.根據權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轉向架交叉支撐裝置用支撐座,其特徵在於,所述立板上設置有長形孔。
7.根據權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轉向架交叉支撐裝置用支撐座,其特徵在於,還包括錐柱,所述錐柱設置在所述座體的支撐板上表面上。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轉向架交叉支撐裝置用支撐座,其特徵在於,所述錐柱和所述座體一體成型;或者 所述錐柱與所述座體分體成型,所述錐柱固定連接在所述座體上。
9.一種轉向架,其特徵在於,包括交叉支撐裝置及權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轉向架交叉支撐裝置用支撐座,所述轉向架交叉支撐裝置用支撐座固定在所述轉向架的側架上,用於連接所述轉向架交叉支撐裝置中的支撐杆。
【文檔編號】B61F5/50GK103538597SQ201310545340
【公開日】2014年1月2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6日
【發明者】尹平偉, 徐世鋒, 劉振明, 邵文東, 李立東, 祝震, 胡海濱 申請人:齊齊哈爾軌道交通裝備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