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的製作方法
2023-09-27 06:48:50
專利名稱:Co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製冷系統,且更特別地涉及跨臨界製冷系統。
背景技術:
和現有技術提出的技術問題跨臨界製冷系統是公知的技術。這樣的系統通常包括循環地壓縮、冷卻、將流經蒸發器一側的製冷劑蒸發,在蒸發過程中熱量從蒸發器的第二側吸收,以冷卻第二側的流體。舉例來說,這樣的系統可以用於車輛空調。
在示例的系統中,有壓縮機、冷凝器、蒸發器以及逆流式熱交換器,該熱交換器用於在從冷凝器流到蒸發器的流體和從蒸發器流到壓縮機的流體之間進行熱交換。如美國專利No.5,245,836所示的那樣,流體閉合迴路在蒸發器和壓縮機之間需要一體化的儲存部件(液體分離器/集液器)。美國專利No.2,467,078、No.2,530,648、No.2,990,698描述了熱交換器、收集器和測量裝置的組合,其可與這樣的製冷系統一起使用。
本發明的目標在於改進這樣的跨臨界製冷系統。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對包括蒸發器、吸入管道、壓縮機、氣體冷卻器和毛細管的製冷系統的改進。蒸發器接收來自於毛細管的液態製冷劑,並用於將製冷劑蒸發到氣態。吸入管道接收從蒸發器輸出的製冷劑。壓縮機接收來自吸入管道的製冷劑,並用於壓縮製冷劑。氣體冷卻器用於將從壓縮機排出的被壓縮製冷劑冷卻。該系統還包括毛細管,其用於將來自於氣體冷卻器的被冷卻的製冷劑輸送到蒸發器,其中吸入管道和毛細管相鄰設置,用於相互之間進行熱交換。
在涉及例如上述製冷系統的本發明的一方面,壓縮機是兩級壓縮機,具有接收來自吸入管道的製冷劑和向中間冷卻器輸出被壓縮製冷劑的第一級,以及接收來自中間冷卻器的製冷劑和輸出被壓縮製冷劑的第二級。
在本發明這方面的不同的有利形式中,毛細管圍繞著所述吸入管道纏繞,製冷劑是二氧化碳,和/或製冷系統是跨臨界的。
在涉及例如上述製冷系統的本發明的另一方面,盤適合於收集從蒸發器的空氣側冷凝的水,並且製冷劑管道適合於將來自氣體冷卻器的被冷卻製冷劑輸送經過盤,並與收集的冷凝水處於熱交換關係。
在本發明這方面的不同的有利形式中,製冷劑是二氧化碳,和/或製冷系統是跨臨界的。
在涉及例如上述製冷系統的本發明的又一方面,傳感器適合於檢測空氣溫度、吸入管道溫度或吸入管道壓力中的一個,並且控制器適合於根據由傳感器檢測到的一個溫度或壓力選擇性地打開和關閉壓縮機。
在本發明這方面的一個有利形式中,僅僅當傳感器檢測到空氣溫度高於選定的水平時,控制器才將壓縮機啟動,以壓縮製冷劑。
在涉及例如上述製冷系統的本發明的又一方面,吸入管道包括串聯連接的第一和第二基本平行的直筒形部分,並且毛細管包括串聯連接的第一和第二螺旋纏繞部分。第一螺旋纏繞部分圍繞著吸入管道的第二直筒形部分纏繞,而第二螺旋纏繞部分圍繞著吸入管道的第一直筒形部分纏繞。
在本發明這方面的一種有利形式中,旁通安全閥設置在進入毛細管第一螺旋纏繞部分的入口和離開毛細管第二螺旋纏繞部分的出口之間。旁通安全閥對進入毛細管第一螺旋纏繞部分的入口和離開毛細管第二螺旋纏繞部分的出口之間的壓力差作出響應而打開。
在本發明這方面的另一種有利形式中,吸入管道包括連接吸入管道的第一和第二直筒形部分的U形部分。
在本發明這方面的又一種有利形式中,收集器設置在吸入管道的第一和第二直筒形部分之間。
在本發明這方面的又一種有利形式中,製冷劑是二氧化碳,並且毛細管是用於被冷卻的二氧化碳製冷劑的膨脹裝置。
在涉及例如上述製冷系統的本發明的又一方面,吸入管道包括直筒形部分以及在蒸發器和吸入管道的直部分之間的收集器。該收集器包括相分離室、收集器和垂直管道,該相分離室具有用於來自蒸發器的製冷劑的入口和用於在相分離室中已經分離出油和液滴的製冷劑的出口;該收集器包括排放口,用於將油排出並使油返回到系統中;該垂直管道設置在相分離室和收集器中。
在本發明這方面的一種有利形式中,提供有位於相分離室和收集器之間的第二垂直管道,第二垂直管道適合於容納選定容量的製冷劑充注量。
在涉及例如上述製冷系統的本發明的又一方面,旁通管設置在毛細管的周圍,旁通管包括中間放氣閥,該放氣閥適合於對從氣體冷卻器排出的製冷劑的高於選定水平的壓力作出響應而打開。
在本發明這方面的有利形式中,選定的水平高於正常的運行壓力,和/或製冷劑是二氧化碳。
在涉及例如上述製冷系統的本發明的又一方面,上述本發明的不同方面可以一起被合併在上述製冷系統中。
附圖簡要說明
圖1是體現本發明一方面的製冷系統的示意圖;圖2示出了吸入管路熱交換器的第一實施例,該熱交換器可以用於本發明;圖3示出了吸入管路熱交換器的第二實施例,該熱交換器可以用於本發明;圖4示出了吸入管路熱交換器的第三實施例,該熱交換器可以用於本發明;圖5示出了體現本發明另一方面的吸入管路熱交換器;圖6示出了具有收集器的改進的吸入管路熱交換器;圖7示出了替換的吸入管路熱交換器和收集器。
發明詳細說明如圖1所示,體現本發明的製冷系統10的典型實施例包括,壓縮機20、逆流式氣體冷卻器24和蒸發器28。
在示出的有利實施例中,壓縮機20是兩級壓縮機,其中氣態製冷劑輸入到壓縮機20的第一級34中,其將製冷劑壓縮。來自壓縮機第一級34的被壓縮製冷劑輸出到可選的中間冷卻器38中,在此處製冷劑被適當地冷卻,然後被輸入到壓縮機20的第二級40中,其將氣態製冷劑進一步地壓縮。壓縮機20的第一級34和第二級40在圖1中示意地表示出來。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有利方面,儘管二氧化碳(CO2)可以用作製冷劑,尤其是用於跨臨界製冷系統中,還應當明白仍有其它的工作流體可以用在本發明中,例如其它製冷劑。
被壓縮機20的第二級40壓縮的製冷劑排出到氣體冷卻器24中。氣體冷卻器24可以是任何適合的形式,用於將流經冷卻器24的管道的氣體冷卻和/或冷凝。例如,為了說明的目的,圖1示意性地示出了氣體冷卻器24,其具有蛇形管44,並在管44的延伸之間具有翅片46。管44中的氣態製冷劑通過與環境空氣熱交換而被冷卻,環境空氣可以被示意性地示出的風扇48有利地吹過管44的空氣側和翅片46。但是,應當明白,具有圓管和平翅片,或者具有微通道管道和蛇形翅片的單流路或多流路冷凝器結構,以及適於該環境的任何熱交換器,也可以有利地用在本發明中,在該環境中系統10被用於將從壓縮機排出的氣態製冷劑冷卻。
中間冷卻器38可以有利地與氣體冷卻器24成為一體,雖然其具有單獨的製冷劑通道,由此,利用吹過(例如由風扇48)管的空氣將製冷劑冷卻,該管包含從壓縮機第一級34排出的製冷劑(即中間冷卻器38中的管)和從壓縮機第二級38中排出的製冷劑(即管44)。在一種有利的結構中,中間冷卻器38和氣體冷卻器24和微通道管道和蛇形翅片組裝在一起。
從氣體冷卻器24中排出的被冷卻氣態製冷劑流過位於水收集盤/冷卻器54中的製冷劑管道50,用於進一步冷卻離開氣體冷卻器24的製冷劑,如在下文中描述的那樣。
製冷劑管道50在水收集盤54之後分成兩個通道,一個通道由毛細管60組成,而另一個通道具有中間放氣閥64。毛細管60具有小直徑,以對製冷劑節流,導致製冷劑在毛細管60的出口膨脹到兩相狀態,同時也控制流經系統10的製冷劑流量。此外,如下文中描述的那樣,製冷劑在毛細管60中也被冷卻。
中間放氣閥64適合於在超過系統10的正常運行壓力的壓力下被打開,以在非常高的壓力期間,允許製冷劑旁通繞過毛細管60,該非常的壓力例如是在系統10啟動期間可能發生的壓力峰值。
然後,從毛細管60排出的兩相製冷劑流到蒸發器28,在那裡液態製冷劑被合適地蒸發到氣體狀態。例如,如圖所示,可利用風扇70將更暖和的環境空氣吹過蒸發器28,由此來自空氣的熱量被蒸發器28中的較冷的製冷劑吸收,導致製冷劑蒸發成氣體狀態。
更暖和的環境空氣在蒸發器28上冷凝的水被收集在水收集盤54中,這些水用來將流經製冷劑管道50的製冷劑冷卻,該製冷劑管道50浸沒在如前所提及的盤54中。
氣態製冷劑從蒸發器28中排出,通過吸入管道74,該吸入管道74連接到壓縮機20的第一級34的入口處,然後製冷劑如上所述的那樣再次循環流過系統10。
此外,吸入管道74與毛細管60配合,以形成吸入管路熱交換器78。特別地,在如圖1所示的結構中,毛細管60圍繞著吸入管道74螺旋地纏繞,由此熱量在管道60、74中的製冷劑之間有利地進行交換。
通過對檢測的情形作出響應而簡單地將壓縮機20打開和/或關閉,單獨的控制器92可以有利地用來控制系統10。舉例來說,可以提供例如簡單熱電偶的合適傳感器94,用來檢測環境空氣的溫度,而且當溫度上升到超過選定的水平時,控制器92對檢測到的溫度作出響應而將壓縮機20(以及風扇48、70)打開。傳感器94可以選擇地用來檢測不同的情形,例如吸入管道74中的溫度或壓力。
圖2-7分別進一步地描述了有利的吸入管路熱交換器,例如可以有利地與本發明結合使用的吸入管路熱交換器。
如圖2-4大致所示的那樣,提供有一種吸入管路熱交換器,其中吸入管道74包括大致直的部分,該部分是圍繞軸線96的圓筒形。毛細管60可以相對於吸入管道74不同地設置,以使得熱量在如前所述的管道74、60之間交換。
例如,在圖2中,毛細管60a圍繞著吸入管道74a螺旋地纏繞,在那裡毛細管60a的螺旋纏繞通常是圍繞著圓筒形吸入管道74a的軸線96。利用一種緊湊的結構,即採用直徑小於2mm的毛細管60a纏繞僅大約20英寸的吸入管道74a的結構,對於本發明製冷系統10的典型應用,可以提供適當的運行,包括預期的熱交換。
替換地,如圖3所示,毛細管60b也可以螺旋地纏繞,但是螺旋纏繞部分位於吸入管道74b的內部。如圖4所示,又一個替換方案是,毛細管60c也是直的,並且與吸入管道74c相鄰設置(或內部)。
例如圖1所示的製冷系統10可以採用圖2-4的吸入管路熱交換器。但是,這裡也公開了許多有利的新式吸入管路熱交換器,它們以及其它吸入管路熱交換器也可以有利地用在體現本發明的製冷系統中。
圖5揭示了一種這樣的有利的新式吸入管路熱交換器。在此實施例中,吸入管道74d包括串聯連接的第一和第二基本平行的直筒形部分100、102,第一直部100接收來自蒸發器28的氣態流體,並且第二直部102接收來自第一直部100並經過U形部分104的氣態製冷劑。氣態製冷劑從第二直部102輸出到壓縮機20。
毛細管60d可以將被冷卻的製冷劑輸送到蒸發器28,並且其包括串聯連接的第一和第二螺旋纏繞部分110、112,以使得第二螺旋纏繞部分112接收來自第一螺旋纏繞部分110並經過毛細管連接部分114的被冷卻製冷劑。第一螺旋纏繞部分110圍繞著吸入管道的第二直筒形部分102纏繞,並且第二螺旋纏繞部分112圍繞著吸入管道的第一直筒形部分100纏繞。
合適的安全閥120設置在毛細管60d的入口和出口之間,在那裡這種安全閥120可以起到例如如結合圖1所描述的中間放氣閥64的作用。也就是說,安全閥120適合於在高於系統10的正常運行壓力的壓力下(例如高於120bar)打開,以在非常高的壓力期間,允許製冷劑旁通繞過毛細管60d。
在所示出的實施例中,閥120包括彈簧122,其具有選定的強度,足夠保持閥120保持固定,除非高壓側的壓力(即在毛細管60d入口處的壓力)至少是選定的水平,在這種情況下壓力將足以克服彈簧122的力而將閥120離開閥座。閥120的離座將允許製冷劑旁通流過毛細管60d,直到壓力恢復到選定的最大水平之下。如前文指出的那樣,這樣的壓力峰值可能發生在製冷系統啟動的過程中。在正常運行中,閥120將保持固定(關閉)。但是,應當明白,圖5所示的閥的特定結構僅僅是示例性的,而且任何適合於上述操作的閥的結構都可以有利地用於所示的實施例。
應當明白,圖5所示的吸入管路熱交換器可以有利地使用在許多應用中,特別是用在那些空間非常寶貴的應用中,因為圖示的熱交換器可以在相對短(窄)的空間中將熱交換器最大化。
圖6示出了有利的吸入管路熱交換器的又一個實施例。在這個示出的實施例中,除了吸入管道74e包括代替圖5的U形部分的具有回油孔132的串聯收集器130之外,吸入管路熱交換器與圖5的實施例基本上相似。應當明白,與圖5的實施例類似,圖6的實施例也可以有利地使用在許多應用中,特別是用在那些空間非常寶貴的應用中,因為圖示的熱交換器可以在相對短(窄)的空間中將熱交換器最大化。
圖7示出了製冷系統10的位於蒸發器28和壓縮機20之間的有利結構的又一實施例,該系統包括吸入管路熱交換器。特別地,該熱交換器如圖2中所示的那樣,毛細管60f螺旋地纏繞在吸入管道74f的直線部分的周圍。但是,應當明白,圖7的實施例的吸入管路熱交換器仍然可以是其它合適的形式,例如在圖3-5中所示的那樣。
收集器140設置在吸入管路熱交換器和蒸發器之間。特別地,收集器140包括分離腔或室142,其具有接收來自蒸發器的製冷劑的入口144。垂直的吸入管道146在其下端部連接到吸入管路熱交換器中(具有毛細管60f)的吸入管道74f部分,而且其上端部148在分離室142內部是敞開的,並與室142的底部間隔開。因此,來自蒸發器28的氣態或兩相製冷劑在入口144進入分離室142,製冷劑中的油和液滴將脫離製冷劑,以使得進入吸入管道146的上端部148而離開室142的製冷劑將具有預期的減少的液滴量混合在其中。
收集室150設置在分離室142下面,並且通過垂直管道154與其連接。從製冷劑中分離出來的油和液滴將通過垂直管道154向下排出到收集器150中,並且從那裡可以通過收集室150中的回油孔156適當地再循環。第二垂直管道160也示出為連接分離室142和收集室150。但是,應當明白,在本發明的範圍內,還可以包括更多的垂直管道。
垂直管道154、160不僅連接室142和150,而且為油和系統充注量提供儲存容積。應當明白,通過使用這樣的管道154、160,收集器140可以容易地適應於不同的要求。例如,在需要更多儲存空間的環境中,可以簡單地增加管道154、160的長度並且相應地增加室142、150之間的間距而提供。作為比較,增加每單位高度的容量可能需要使用更厚的材料,並且因此增加了該結構的重量。增加了的重量可能使得該結構在一些重量很重要的應用中不能被接受。
如圖7所示的第二垂直管道160是直的。但是,應當明白,可以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內,採用其它垂直延伸的管結構,該結構為充注量和分離出的油提供了儲存容量,包括多於兩個的這種管道以及形狀不同的管道,例如圍繞著垂直吸入管道146和/或位於室142、150之間的其它垂直管道螺旋地纏繞的管道。
應當明白,利用上述緊湊的製冷系統10,可以有效而可靠地提供有利的製冷。還應當明白,可以通過採用如前所述的緊湊、重量輕的吸入管路熱交換器,有效而可靠地提供有利的製冷。
本發明的其它方面、目標和優點仍可以從對說明書、附圖和附加的權利要求的研究中獲得。但是,應當明白,本發明可以以替換的形式應用,從中能獲得少於如前所述的本發明和優選實施例的所有目標和優點的目標和優點。
權利要求
1.一種製冷系統,包括蒸發器;用於從所述蒸發器輸出的製冷劑的吸入管道;用於壓縮來自所述吸入管道的所述製冷劑的兩級壓縮機,所述壓縮機具有接收來自所述吸入管道的所述氣態製冷劑和向中間冷卻器輸出被壓縮的氣態製冷劑的第一級,以及接收來自所述中間冷卻器的所述氣態製冷劑和輸出被壓縮的氣態製冷劑的第二級;與所述中間冷卻器成一體的氣體冷卻器,所述氣體冷卻器用於冷卻從所述壓縮機第二級排出的被壓縮的製冷劑;毛細管,用於將來自所述氣體冷卻器的被冷卻的製冷劑輸送到所述蒸發器;其中所述吸入管道和所述毛細管彼此相鄰設置,用於相互之間進行熱交換。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製冷系統,其中所述毛細管圍繞著所述吸入管道纏繞。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製冷系統,其中所述製冷劑包括二氧化碳。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製冷系統,其中所述製冷系統是跨臨界的。
5.一種製冷系統,包括具有空氣側的蒸發器,水的冷凝發生在空氣側上;用於收集從所述蒸發器的空氣側冷凝的水的盤;用於從所述蒸發器輸出的製冷劑的吸入管道;接收來自所述吸入管道的所述製冷劑且用於壓縮所述製冷劑的壓縮機;用於冷卻從所述壓縮機排出的被壓縮的製冷劑的氣體冷卻器;製冷劑管道,用於將來自所述氣體冷卻器的被冷卻的製冷劑輸送經過所述盤,並與所述收集的冷凝水處於熱交換關係;用於將來自所述製冷劑管道的被冷卻的製冷劑輸送到所述蒸發器的毛細管;其中所述吸入管道和所述毛細管彼此相鄰設置,用於相互之間進行熱交換。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製冷系統,其中所述製冷劑包括二氧化碳。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製冷系統,其中所述製冷系統是跨臨界的。
8.一種製冷系統,包括蒸發器;用於從所述蒸發器輸出的製冷劑的吸入管道;接收來自所述吸入管道的所述製冷劑且用於壓縮所述製冷劑的壓縮機;用於冷卻從所述壓縮機排出的被壓縮的製冷劑的氣體冷卻器;毛細管,用於將來自所述氣體冷卻器的被冷卻的製冷劑輸送到所述蒸發器;用於檢測外部空氣溫度、吸入管道溫度和吸入管道壓力中的一個的傳感器;控制器,用於根據由所述傳感器檢測到的一個溫度或壓力而選擇性地打開和關閉壓縮機;其中所述吸入管道和所述毛細管彼此相鄰設置,用於相互之間進行熱交換。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製冷系統,其中僅僅當所述傳感器檢測到外部空氣溫度高於選定的水平時,所述控制器才將所述壓縮機啟動,以壓縮所述氣態製冷劑。
10.一種製冷系統,包括蒸發器;用於從所述蒸發器輸出的製冷劑的吸入管道,所述吸入管道包括串聯連接的基本平行的第一和第二直筒形部分,由此所述第二直筒形部分接收來自於所述第一直筒形部分的製冷劑;接收來自所述吸入管道的所述製冷劑且用於壓縮所述製冷劑的壓縮機;用於冷卻從所述壓縮機排出的被壓縮的製冷劑的氣體冷卻器;用於將被冷卻的製冷劑輸送到所述蒸發器的毛細管,所述毛細管包括串聯連接的第一和第二螺旋纏繞部分,由此所述第二螺旋纏繞部分接收來自於所述第一螺旋纏繞部分的被冷卻的製冷劑,所述第一螺旋纏繞部分圍繞著所述吸入管道的第二直筒形部分纏繞,而第二螺旋纏繞部分圍繞著所述吸入管道的第一直筒形部分纏繞。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製冷系統,進一步包括在進入所述毛細管的所述第一螺旋纏繞部分的入口和離開所述毛細管的所述第二螺旋纏繞部分的出口之間的旁通安全閥,所述旁通安全閥對進入所述毛細管的所述第一螺旋纏繞部分的所述入口和離開所述毛細管的所述第二螺旋纏繞部分的所述出口之間的壓力差作出響應而打開。
12.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製冷系統,其中所述吸入管道包括連接所述吸入管道的所述第一和第二直筒形部分的U形部分。
13.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製冷系統,進一步包括在所述吸入管道的第一和第二直筒形部分之間的收集器。
14.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製冷系統,其中所述製冷劑是二氧化碳,並且所述毛細管是用於所述被冷卻的二氧化碳製冷劑的膨脹裝置。
15.一種製冷系統,包括蒸發器;用於從所述蒸發器輸出的製冷劑的吸入管道,所述吸入管道包括圍繞著軸線的基本圓筒形的直部;以及設置在所述蒸發器和所述吸入管道的直部之間的收集器;所述收集器包括相分離室,具有用於來自所述蒸發器的製冷劑的入口和用於在所述相分離室中已經分離出油和液滴的氣態製冷劑的出口;包括用於將油排出以使所述油返回所述系統的排放口的收集器;設置在所述相分離室和所述收集器之間的垂直管道;接收來自所述吸入管道的所述製冷劑且用於壓縮所述氣態製冷劑的壓縮機;用於冷卻從所述壓縮機排出的被壓縮的製冷劑的氣體冷卻器;以及用於將被冷卻的製冷劑輸送到所述蒸發器的毛細管,所述毛細管包括圍繞著中心軸線螺旋地纏繞的部分,該軸線基本上與所述吸入管道直線部分的軸線重合;其中所述吸入管道和所述毛細管彼此相鄰設置,用於相互之間進行熱交換。
16.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製冷系統,進一步包括位於所述相分離室和所述收集器之間的第二垂直管,所述第二垂直管用於保持選定容量的製冷劑充注量。
17.一種製冷系統,包括蒸發器;用於從所述蒸發器輸出的製冷劑的吸入管道;接收來自所述吸入管道的所述製冷劑且用於壓縮所述製冷劑的壓縮機;用於冷卻從所述壓縮機排出的被壓縮製冷劑的氣體冷卻器;毛細管,用於將來自所述氣體冷卻器的被冷卻的製冷劑輸送到所述蒸發器;以及圍繞著所述毛細管的旁通管,所述旁通管包括中間放氣閥,該放氣閥用於對高於從所述氣體冷卻器排出的所述製冷劑的選定水平的壓力差作出響應而打開。其中所述吸入管道和所述毛細管彼此相鄰設置,用於相互之間進行熱交換。
18.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製冷系統,其中所述選定的水平高於正常的運行壓力。
19.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製冷系統,其中所述製冷劑是二氧化碳。
20.一種製冷系統,包括具有空氣側的蒸發器,水的冷凝發生在空氣側上;用於收集從所述蒸發器的空氣側冷凝的水的盤;用於從所述蒸發器輸出的製冷劑的吸入管道;用於壓縮所述製冷劑的兩級壓縮機,所述壓縮機具有接收來自所述吸入管道的所述製冷劑和向中間冷卻器輸出被壓縮的製冷劑的第一級,以及接收來自所述中間冷卻器的所述製冷劑和輸出被壓縮的製冷劑的第二級;與所述中間冷卻器成一體的氣體冷卻器,所述氣體冷卻器用於冷卻從所述壓縮機第二級排出的被壓縮製冷劑;製冷劑管道,適合於將來自所述氣體冷卻器的被冷卻製冷劑輸送經過所述盤;毛細管,用於將來自所述氣體冷卻器的被冷卻的製冷劑輸送到所述蒸發器;圍繞著所述毛細管的旁通管,所述旁通管包括中間放氣閥,該放氣閥用於對高於從所述製冷劑管道排出的製冷劑的選定水平的壓力差作出響應而打開;用來檢測空氣溫度、吸入管道溫度或吸入管道壓力中的一個的傳感器;以及控制器,用於根據由所述傳感器檢測到的一個溫度或壓力而選擇性地打開和關閉壓縮機;其中所述吸入管道和所述毛細管彼此相鄰設置,用於相互之間進行熱交換。
21.如權利要求20所述的製冷系統,其中所述毛細管圍繞著所述吸入管道纏繞。
22.如權利要求20所述的製冷系統,其中所述製冷劑包括二氧化碳。
23.如權利要求20所述的製冷系統,其中所述製冷系統是跨臨界的。
全文摘要
製冷系統(10),包括蒸發器(28)、吸入管道(74)、兩級壓縮機(20)、氣體冷卻器(24)和毛細管(60)。吸入管道接收來自蒸發器的氣態或兩相製冷劑,壓縮機接收來自吸入管道的氣態或兩相製冷劑,並且氣體冷卻器將從壓縮機中排出的被壓縮製冷劑冷卻。毛細管將來自氣體冷卻器的製冷劑輸送到蒸發器,而且吸入管道可以包括兩個直部,毛細管的兩個部分圍繞著直部螺旋地纏繞,具有在毛細管周圍的旁通閥(24),以及位於吸入管道部分之間的收集器。中間冷卻器(38)位於壓縮機的兩級之間,盤收集從蒸發器的空氣側冷凝的水,製冷劑管道將來自氣體冷卻器的被冷卻製冷劑輸送經過該盤。控制器(92)根據由傳感器(94)檢測到的溫度或壓力而選擇性地打開和關閉壓縮機。
文檔編號F25B49/02GK1864037SQ200480029299
公開日2006年11月15日 申請日期2004年9月30日 優先權日2003年11月20日
發明者S·B·梅默裡, 陰建民 申請人:穆丹製造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