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我眼中的蘇軾作文10篇

2023-09-27 06:51:35

  蘇軾是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大家對蘇軾有了解嗎?寫一寫你眼中的蘇軾是怎麼樣的人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我眼中的蘇軾作文10篇,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我眼中的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這來自一千年前的吟唱穿越時空隧道,久久地迴響在我的耳邊。我閉上雙眼,腦海中浮現出這樣一幅畫面:天地茫茫,煙雨蒼蒼,滾滾長江向東一瀉千裡。驚濤拍岸,江邊,一位高冠長髯的老者正在對江高歌。這就是蘇軾,我眼中的蘇軾。

  在我看來,蘇軾不僅僅是中國五千年歷史上一顆光照千古的耀眼明星,他更代表著一種豁達多情,倔強不屈的人生態度和處事原則。烏臺詩案後的蘇軾,經歷了人生的一次大起大落,這對他的心靈是何等沉重的打擊。對此,他也有過「人生如夢」的迷惘,「早生華髮」的惋惜,「十年生死兩茫茫」的痛苦。但他更多的是以豁達平和的心態來面對這世間百態,起起伏伏。「一蓑煙雨任平生」說出了他的淡薄,「春江水暖鴨先知」寫出了他的坦然,而「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更道出了他超凡脫俗的姿態。

  誠然,在蘇軾六十六年生命歷程中,坎坷多於平靜,打擊多過褒獎,但他卻絲毫沒有動搖過自己與生俱來的人生理想與處世原則。他永遠是那個時代的心靈勝利者。所有的不幸,打擊與困苦,都在這包容天地,吞吐江河的胸中如煙,如絲,如塵,如風,一吹便消散得無影無蹤。他像一位倔強的舵手,任前方風大浪高,他依然高懸白帆,突出重圍,成為那個時代最無畏的勇者;他又像一隻神奇的不死鳥,在經歷無數的打擊與沉淪後,依然婉轉地放歌,痛苦越劇烈,他那天籟之音卻更是流傳千古;他更像一桶陳年老酒,在那伸手不見五指的陰森冷寂的地窖中,忍受著無邊的寂寞;然而,當陽光射入地窖時,那酒香霎時彌散開來,漸染這中國一千多年的歷史與文化。

  蘇軾,這豁達多情,倔強不屈的象徵,他給後人留下了一份寶貴的精神遺產,那就是「回首向來蕭瑟出,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的人生大境界。

  篇二:我眼中的蘇軾

  唐詩、宋詞是我國傳統國學之一。而在我眼中,蘇軾的詩詞是茫茫詩詞海洋中最璀璨的一顆明珠。文如其人,一首首風格迥異的詩詞使蘇軾的形象在我眼前越來越清晰了……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年輕時就已經滿腹經綸的蘇軾雖被貶謫到黃州,卻依然能寫出如此氣勢磅礴的詞句,真不愧是豪放派詞人中的魁首。蘇軾的豪放、樂觀、豁達充分地顯現在他詩詞中的字裡行間。報國無門而「早生華髮」的蘇軾感嘆「人生如夢」之餘,能灑脫地「一樽還酹江月」,放下榮辱,自得其樂。蘇軾儘管仕途坎坷,多次被貶,卻從不讓自己的生活充滿陰影。人到中年,蘇軾被貶到密州任太守,一般人早已心灰意冷,蘇軾卻能「老夫聊發少年狂」,自比「孫郎」,讓全城的人看他「親射虎」。即使是「鬢微霜,又何妨?」,他依然要「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萬丈豪情,即使是年輕人,又有幾個人能媲美。晚年的蘇軾,雖險遭殺頭的厄運,卻從不消沉,「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豪情不減當年。此時的蘇軾「回首向來蕭瑟處」,他眼中的世界廣闊、寧靜而清澈,「也無風雨也無晴」。這樣淡泊名利、寵辱不驚的境界,古往今來,有幾個人能達到?

  蘇軾的豪放詩詞世人耳熟能詳,很多人一定認為他是一個灑脫不羈的人。但可貴的是蘇軾豪放卻不失細膩,樸實卻不失婉約,志向高遠卻又重情重義。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這是蘇軾在妻子去世十年時所寫的悼念之作。不用特意回想,根本就忘不了,文字看似平淡卻道出他對亡妻十年來的無盡思念。夜晚,蘇軾睡夢中又回到家鄉,仿佛又見到妻子在窗前「正梳妝」,千般思念卻「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如此悽涼、悲傷的詞句,動人心魄,令人斷腸。蘇軾對亡妻情深意切,對手足兄弟也同樣無限牽掛。中秋佳節,思念弟弟卻不能相見,蘇軾不由得發出「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的感嘆。對千裡之外的弟弟只能送以「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的祝願,依依深情,感人肺腑。

  蘇軾的詩詞豪放如旭日噴薄,婉約如微風拂柳。品讀他的作品,你會仿佛跨越歷史的長河與詩人成為知己,進行了一場酣暢淋漓的精神交流,陣陣激情在胸中迴蕩,長久不消。

  月圓之夜,我舉杯望月,依稀看見蘇軾也舉杯和我共邀明月……

  篇三:我眼中的蘇軾

  穿越唐詩的錦繡華美,一唱三嘆;透過五代的濃豔靡麗,嬌柔婉麗;到了北宋,突然閃現出一番別樣的風景。是只寒鴉嗎?揀盡寒枝卻終不肯棲;是位老翁嗎?竹杖芒鞋且吟嘯徐行;。是個英雄嗎?張弓射虎要試比孫郎;是個醉人嗎?舉杯問月欲乘風歸···

  原來,這風景的主角就是蘇軾。在文學長河中大放異彩、獨樹一幟的蘇大學士,在北宋政壇上一波三折、起伏不定的蘇東坡。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他出身在一個富有文化教養的家庭,父親蘇洵是著名的散文家,長於策論,文風縱橫恣肆,對蘇軾有明顯的影響。蘇軾的散文、詩詞、繪畫等卓越成就的取得一方面靠的是自己的勤奮,另外蘇洵對他是深有影響的。

  茫茫歷史的長河中,蘇軾絕對是一個奇才,詩歌、散文、繪畫樣樣精通,尤其在詞方面具有深厚的造詣。蘇軾是因散文成就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他寫的詩歌被尊為「宋詩的典範」;他的詞,則被稱為「為詞立法」,是公認的豪放派的代表和開創之人;他在繪畫方面與米沛、李龍眠,並稱宋代四大家,擅長畫墨竹,其實他的書法也有獨特的造詣。

  蘇軾啊蘇軾,就是歷經這千年的塵埃,我也不得不佩服你,不止是佩服,而是一種仰慕!好像從小學時,我們就開始學習你的詩詞,那時具體學的哪首我也記不清了,但當時只是把你同一般的詩人來對待。直到初中時,語文老師為我們印製了你的《赤壁賦》讓同學們背誦,「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這些優美而富有哲理的句子吸引了我;「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話而登仙」,我被這裡面的境界而折服和震撼。從此,我明白了:蘇軾,這個才子學士不一般!

  這就是我們的大文豪蘇東坡,高唱著「大江東去浪濤盡,千古風流人物」,我發現他是那樣的高大;有時也會落淚「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原來他也是多情男兒;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身處逆境也那樣地樂觀豁達······

  筆一支,詩兩行,我也想為你寫下讚歌,可惜拙筆難以表意啊!

  話一句,蘇學士,你的詩詞文採不一般,今生常把你詠嘆!

  篇四:我眼中的蘇軾

  蘇軾,在我沒有走近他時,他只是一個文學家、書畫家;但當真正走入他的世界,才發為他找到一個合適的標籤是如此困難。還在冥思苦想時,筆已經在紙上輕輕勾勒出了我眼中的那個蘇軾——哲學家。

  蘇軾後半生一直在探索人生奧秘,而這種思考,已經將他鑄造成了哲學家,清冷秋季,霧氣籠著茫茫大江,水天一色,不由使人感嘆世界的宏大與自己的渺小,蘇軾卻坐在船頭飲酒,緩緩吟出:」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這卻與柏拉圖的學說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蘇軾,在這一刻已不是單純的樂觀,而是徹底蛻變為了理性的哲學家:常人看到的,是片面上的萬物流動,生生滅滅,那只不過是感官世界罷了;蘇軾深邃的目光,卻望透了那重重迷霧,用不朽的靈魂,追隨到了永恆不變的理型世界。於是,他淡然了,成熟了,厚重了,心也如冰般透徹且不易被外界事物打擾了,如同他詩中的梨花,將人生看得幾清明。」

  蘇軾深刻的思考,使他成為哲學家。常人看到的只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但他,卻調轉筆鋒「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在廬山美景中,他能寫出「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我堅信,這一切決不是蘇軾有意而為,而是在電光石火間很自然的將這一切聯繫起來,即使時再普通的的事物,他都能輸灌以深刻的思想,反倒讓人們看到的是他的樂觀與豁達,忽視了他的理性與深刻。而他這種深刻,不是有生俱來的,而是經過了坎坷的磨練後沉澱下來的,如厚繭老皮。

  蘇軾還擁有一個哲學家應有的智慧。他信仰儒佛道三教,用自己超人的智慧將其巧妙地融為一體。當他胸懷天下卻屢屢碰壁時,能在道教的「我命在我,不屬天地」中找到精神慰藉;他一生像一個虔誠的佛教徒一般四處行善,卻不失曠達與灑脫。他用自己的智慧將這三教中的精華集於一身,這無疑加速形成了他獨特的人生觀與世界觀,成為哲學家。

  就這樣,在柏拉圖一千四百多年後,中國有一位叫蘇軾的文人追隨他腳步,像一個真正的哲學家那樣,衝破了肉體的枷鎖,釋放了靈魂,踏上了回歸理型世界的旅程。而我們代代相傳的那些詩詞,不過是這位中國歷史上偉大哲學家靈魂的腳印,在那裡呢喃著不知名的歌。

  篇五:我眼中的蘇軾

  一個人,端坐在紛亂的北宋王朝,泛著一方的赤壁,守候著最後一片潔白的孤獨?

  捧讀著時隔千年的詩篇,感受著從千年前的黃州來的寒風。

  我意外,甚而驚悚。

  濤濤江水,將想像截成了一波又一波。泠泠的江水吟誦著生命的歷程。泠泠江水,煙霧朦朧,這裡唯有超然的孤獨,唯有生命的絕響,唯有精神的自由。

  誰能承載著一山一水的孤寂?誰能用一觴一詠抓住絕望?誰能以這種方式把自己交付給黃州這片山水?

  我意外,甚而惋惜。

  你不能圓滑媚俗一點嗎?你不能稍微低一下你高揚的頭顱嗎?你稍微施一點兒伎倆,也就不會把自己逼進那「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的困境中了。

  把酒放下。端坐,起身,撣撣素衣上的灰塵。你悠然行至江邊,就這樣,一曲趙宋王朝被你譜寫成了絕唱。

  我頓悟了,我明白了。

  你,一介書生,心憂天下。為貧困百姓有心,對官場勾心鬥角之人義憤填膺。你的灑脫不羈,你的英雄氣概,註定這你要被有心之人推向黃州。這樣,你便貼近了滾滾東去的赤壁,你便吟誦「殷勤昨夜三更雨,有得浮生一日涼。」你的隨遇而安使你所有的悲哀全然在這兒消解,所有的哀怨,憤懣全然在這裡沉澱,所有的英雄氣概全然在這兒升騰。

  三尺黃絹,就將瘦弱的你意外推向了黃州。我想你臨去的那一天,一定很瀟灑,一定很坦然。黃州,赤壁似乎已等你許多年。可你恰恰在這裡留下了生命最美的註腳,一切那麼順利成章,又那麼必然。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飄渺孤鴻影。你的詞表達了你被貶黃州的孤寂。或許你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不願與世隨波逐流。

  隨時一場狂風暴雨,冰冷了流失的時間,但我不再意外。因為我明白,一切都在情理之中。

  一個人,端坐在紛亂的北宋王朝,泛著一方的赤壁,守候著最後一片潔白的孤獨——守候永遠!

  篇六:我眼中的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沉睡了幾百年的蘇軾,拖著疲憊的身軀,從書中緩緩向我走來。

  蘇軾他一襲布衣,頭戴鬥笠,腳踏木屐,手持竹節,躬耕於東邊的山坡上,難怪號稱東坡居士。可這麼一位叱吒文壇的風雲人物,命運卻是如此坎坷悽涼,不由讓讀著蘇軾詩詞的我內心湧出陣陣辛酸。

  我眼中的蘇軾是仕途失意之人。人生幾次被貶,甚至差點慘遭殺害。最後被貶黃州,黃州是個令人自生自滅的地方。我真為蘇軾的遭遇憤憤不平,難道他無與倫比的才氣,也成了被禍害的理由?我想蘇軾也是不明白的,為什麼他自己一心為國為民,仍免不了被流放黃州的命運。在當時,縱有多少豪情壯志,又能與誰訴說呢?只能寄情於詩表達情懷。「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上如畫,一時多少豪傑。」在今天讀來我感受到一種別樣傷情的豪邁。

  我眼中的蘇軾是浪沙淘不盡的詞人。也許他坎坷的經歷,成就了他文學的偉大。他的散文與歐陽修並稱「歐蘇」,他的詩和黃庭堅並稱「蘇黃」他的詞和辛棄疾並稱「蘇辛」。我無法想像中國文學史少了蘇東坡會是怎樣一番情景,一定會黯然失色的。

  我眼中的蘇軾是傷心寂寞之人。在他三十四歲那年,他一生中最信任的人——妻子離他而去。妻子的病逝,對他的打擊是多麼的大。他只能在夢中見到久別的妻子,夢中相見,也只能是「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

  朦朧中,我看到他的身影漸漸遠去……遠去……

  篇七:我眼中的蘇軾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一首《水調歌頭》如扇古色的大門,我輕推大門,仿佛走進了蘇軾內心的世界。

  我曾思索用何詞來形容蘇軾,是獨賞明月的孤寂,是貶謫後的樂觀,是遊赤壁的闊達,還是對亡妻的忠貞?我無法用一兩個詞來描述這位偉人在我心中的崇高,因為他多情,沒有哪個獨立的詞彙可以包容他的一切。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他被貶官,身在異鄉,仰望著八月十五的月亮,獨自一人喝酒,只能對明月訴說心願。寂寞,孤獨陪著他,悽冷的月光灑向其肩。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他是樂觀的。異鄉思念著父親和弟弟,用樂觀來開脫自我,用樂觀的心態面臨著孤獨寂寞。月會變得,人也會分開的,一切只是世間的正常變化,何必要哀嘆呢?我讚頌蘇軾的樂觀,看淡世間的分分合合,笑對苦難。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他深情悼念亡妻,十年已過,他卻沒有忘記妻子。樸素的詩句,流露了深沉之感,他重情義,時間也無法抹去他對妻子的愛與思念。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他的感慨是無盡的愁,烏臺詩案的童在他心中留下太深的疤痕,但他希冀自己的人生只是南柯一夢,過往的馬蹄聲告訴他,這是事實,悲痛之餘,用一樽美酒祭拜亙古長空的明月。

  在我心中,蘇軾是多情的,是傳奇的。他是古代的學者;他才華橫溢,才一直懷才不遇;他不畏挫折,歷經坎坷;他樂觀豁達,鑄成了壯麗詩篇。

  風雨一聲,坎坷一生,豁達一生。

  篇八:我眼中的蘇軾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蘇東坡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仿佛是一扇古銅色的門。我推門而入,仿佛看到蘇軾站在時空虛空的另一頭向我掂須微笑。

  一首《念奴嬌》,將豪放派詩詞藝術推至了頂端。蘇軾泛遊赤壁,留下的是兩篇名賦與一首懷古之詩詞。讀《赤壁賦》,讀到「嘆吾生只須臾」兩句,忍不住啟唇輕誦。當時呈現在東坡面前的應是怎樣一番景象啊,使得那感概遁著千年貫穿古今的線索而來,在我面前停格,打動的是自古而來千萬的文人墨客。在《後赤壁賦》中上下頡頏翻飛的黒雁,不僅入了蘇軾的夢,更是讓我心頭一悸。若不是蘇東坡,北飛的雁兒又怎會名垂千古?蘇軾善文,更善感概啊。

  若只是獷野豪放與盪氣迴腸,蘇軾這千年前的男子並不會傾了我的心。你不會不知那悲愴悽痛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這深情的悼亡詞,是東坡為亡妻王弗所作。那描繪出「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毛筆,寫起舊人描眉的動作,竟如此深入骨髓。且看那「小軒窗,正梳妝」,那「那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都是無法離世的痛楚與哀愁。遒勁的風吹過荒山野嶺,吹過王弗安眠的地方,你可聽到蘇軾哽咽中念誦的詞句「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

  在蘇軾的一生中,烏臺詩案是他徵途日漸消沉,文技每況愈上的轉折點。黃州,一個悽涼的城,囚住了蘇軾的形,卻囚不住他的神。他自比孤鵬,在梧桐樹枝頭飛過,哀鳴,憤懣不平。「誰見幽人獨往來」,東坡不憂亦不惱,甘做幽人,獨來獨往,「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他不攀高枝,不附權貴,氣節讓他不肯擇木而棲。「缺月掛梳桐」他的「庭下如積水空明」;「明月松間照」時,他把酒臨風。任長廊上的清風貫穿春秋,蘇軾不覺苦悶,有詞足矣。

  蘇軾,他是古代的學者,他有一往情深和高潔的氣節。千年後的我懂得他,在他的筆鋒間如痴如醉。哪怕今後閱文無數,蘇東坡在我心中的位置,也是無可取代的,我堅定!

  篇九:我眼中的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首《題西林壁》我們早已能倒背如流,而對它的作者蘇軾卻又不甚了解,因為他的性格像廬山一般複雜多樣,人生經歷也是起起伏伏。

  蘇軾受其父親蘇洵的影響,從小便飽讀詩書,在政治上有自己獨特的見解。當以王安石為首的新黨執政,大刀闊斧地進行變革之時,蘇軾卻「不識時務」地站出來唱反調,認為新法損害了百姓的利益,結果自然是被貶到地方去當了個小官。過了幾年,宋神宗駕崩,哲宗即位,西太后聽政,舊黨的司馬光重歸宰相之位,蘇軾又被召回京城。本來蘇軾應該對司馬光感激涕零,沒想到他竟又看不慣舊黨將新法全部推翻,於是再次向皇帝提出諫議,又觸怒了保守勢力,再度被貶。雖然政治上屢屢失意,然而蘇軾卻很樂觀曠達,在窮鄉僻壤依然能夠苦中作樂,於是就有了在黃州時與黃庭堅、佛印唱和交往的佳話,被貶惠州時欣然作詩「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外放杭州時又搗鼓出了東坡肉,至今仍名揚天下。

  這樣的閒情逸緻並沒有消泯蘇軾的雄心壯志,他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寫道:「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抒發了自己渴望像周瑜那樣展示才華、建功立業的豪情,而那時正是他人生的最低谷,儘管如此,他仍然位卑不敢忘憂國。在他晚年,雄心不減,「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矢志報國的強烈願望躍然紙上,令人為之動容。在地方任職期間,蘇軾也時時把民生疾苦掛在心間,在任杭州太守時,他帶領百姓疏浚了西湖,並用挖上的湖泥,建造了一條長堤,後人為表感激之情,稱之為「蘇堤」。

  豪放超逸的蘇軾也有柔情的一面。他與妻子王弗感情極深,在其去世十年後,仍念念不忘,寫下了「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的詞句,沉痛而又抑鬱;在丙辰中秋,望著天上一輪皎潔的圓月,他不禁想起了與自己遠隔千裡的弟弟子由,留下了「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的千古名句。

  細讀蘇軾,蘇軾的形象漸漸變得鮮活與豐滿,但以我有限的水平,又怎能將其寫盡呢?

  篇十:我眼中的蘇軾

  蘇軾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其實他就是豪傑。

  當年那個意氣風發的書生,如今立於皇帝身旁。曾經稚嫩的臉上刻滿時間的歷練,只有那凌厲的眼神不曾改變,只是那躍於紙上的豪氣化為一手的力量,為天下蒼生造福,成為他唯一的信念。他鏗鏘有力的奏摺,直言不諱的進諫,妙語連珠的回答,令皇帝耳目一新,令天下為之一振。蘇軾,迎來皇帝的寵愛,百姓的愛戴,仕途的輝煌,是當之無愧的一代豪傑。他胸懷抱負,心似江濤澎湃,欲大有作為。於是,那時的他便成為「弄潮兒」,光環圍繞。

  蘇軾說:「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再亮的光環也被「烏臺詩案」吞噬,他被一貶再貶,經不起這般折騰,也經不起落差的打擊,蘇軾怕了。「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當出言不遜遇上巧言令色,當蘇軾遇到小人,蘇軾被拋棄了,如離群的鴻雁,他甚至感到了死亡的威脅。驚恐不安,心如死水,蕩不起一點漣漪,於是,鬱悶中的蘇軾折射給世人的是灰黑的模糊的影。

  蘇軾說:「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衣任平生。」

  如果蘇軾僅是仕途順暢,那麼,隨著朝代顛覆,他僅成為歷史政客。如果蘇軾被貶後就一直鬱悶,那世間只多了一隻蜉蝣。可是,蘇軾卻以其豁達成就了永遠的楷模。這時的蘇軾應該想通了一個問題:快樂之道,不在於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而在於喜歡自己不得不做的事。於是,便有了澤被後世的蘇堤,有了被人津津樂道的東坡肉,蘇軾以「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自勉,將三州江土改姓蘇。那穿芒鞋,執竹杖,戴蓑笠的老翁也將文學史開闢了新天地,搖身一變成為經典,實乃「文學之大幸」!這時的蘇軾,輕裝上陣,心如一泓清泉,倒映著那樸素的清新,平凡的偉大。

  蘇軾一生,心境三變,人生三轉。

同类文章
秋姑娘的洗禮作文

秋姑娘的洗禮作文

  不只不覺中,驕陽似火的夏天已悄然離去,英姿颯爽的秋姑娘邁著輕盈的步伐來臨。在秋天落葉可謂算是一道千姿百態的風景線哦!  平常的梧桐樹上擁有五花八門的形態:有的葉子泛著黃邊,微微捲起;有的葉子全身翠綠,生機勃勃;有的葉子黯然枯黃,一碰就脆;有的葉子離開大樹,緩緩飄落。  再瞧銀杏樹。銀杏葉
秋姑娘作文精選

秋姑娘作文精選

  1秋姑娘  秋姑娘帶著一身金黃,邁著輕盈的腳步,悄悄的來到了人間!  瞧!秋姑娘來到田野裡,玉米可高興啦,它特意換了一束金纓,張開嘴笑了,露出滿口黃牙;大豆也許太興奮了,有的竟笑破了肚皮;稻子卻特別懂禮貌,俯著腰應接那久違的朋友——秋姑娘;高梁向來是最怕見生人的,這不,見了秋姑娘,還不好
尋找秋姑娘作文

尋找秋姑娘作文

  瞧,秋姑娘邁著輕快的步伐走來了。秋姑娘讓農民快樂地沉浸在喜悅之中,可是姑娘在哪呢?我打算去尋找秋姑娘。  我到田野裡去尋秋,沿著水渠,我快步的走著。水渠兩旁有兩棵粗壯的楊樹,葉子已發黃了,好像人們說的搖錢樹一樣。一陣陣微風吹來,樹葉像一隻只漂亮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我轉了個彎就到田野了。
秋姑娘的到來的作文

秋姑娘的到來的作文

  9月是秋天,是秋高氣爽的季節;9月,是豐收的季節;9月,是秋姑娘的節日;在這個季節裡,我們會感覺到,有一種涼意在我們身邊,那麼,這就是秋姑娘的來到。  到你站在稻田裡的時候,你就會看見,幾乎所有的樹葉都枯黃了;當你站在樹林裡的時候,你就會看見,一陣陣風把樹枝上的葉子吹到地上。如果,你在樹
來小區作客的秋姑娘450字寫景作文

來小區作客的秋姑娘450字寫景作文

  瞧,秋姑娘披著薄紗,乘著清風,飄飄悠悠地來到了我們的小區遊玩。  秋姑娘自由自在地在小區裡頑皮地飄蕩。到處可見秋姑娘可愛的身影。  秋姑娘飛到哪裡,哪裡便別具一番風格。看,她停在了樹梢上。樹葉的顏色變了,青綠中夾雜著黃色,雖不似春夏那樣青翠欲滴。但別有秋天的風格。秋姑娘在樹梢上玩累了,便
作文範文:秋姑娘的獨舞

作文範文:秋姑娘的獨舞

  秋姑娘的獨舞  秋姑娘是個優美多姿的女孩。也許是我喜歡秋天的緣故,就愛屋及烏地愛上了秋姑娘的「眼淚」。也許是因為冬姐姐快來了,所以這幾天秋姑娘十分捨不得,在邊跳舞,邊哭泣、哭泣……  秋姑娘的眼淚隨著秋風來到了繁忙的大街上。雖然秋姑娘的淚水在流淌著,從未停止,可大街上依舊是熙熙攘攘的,不
神奇的秋姑娘作文

神奇的秋姑娘作文

  秋風涼絲絲的,好像一位溫柔的母親,撫過每一處角落。秋姑娘終於把秋天的門打開了,她帶著魔法棒來到了人間。  她來到了樹林,她用魔法棒輕輕地點了點銀杏樹,葉子立刻變黃了,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她點了點楓樹,葉子變紅了,千樹萬樹的紅葉遠遠望去,就像火焰在滾動,
秋姑娘的獨舞作文

秋姑娘的獨舞作文

  秋姑娘是個優美多姿的女孩。也許是我喜歡秋天的緣故,就愛屋及烏地愛上了秋姑娘的「眼淚」。也許是因為冬姐姐快來了,所以這幾天秋姑娘十分捨不得,在邊跳舞,邊哭泣、哭泣……  秋姑娘的眼淚隨著秋風來到了繁忙的大街上。雖然秋姑娘的淚水在流淌著,從未停止,可大街上依舊是熙熙攘攘的,不僅沒有因為秋姑娘
小學作文秋姑娘來了400字

小學作文秋姑娘來了400字

  悄悄地,秋姑娘打開秋大門,來到了這個美麗的世界。  你看,那蔚藍的天上,碧空如洗。山野裡,層林盡染、疊翠流金、果樹飄香。  你聞聞,果園裡香味撲鼻,蘋果露出甜美的笑容。梨子們也不退縮,都跟著笑了起來。尤其是石榴,連自己的大牙都笑掉了,像一顆顆珍珠,暴露在整個金光燦燦的季節裡。所有的水果都
春姑娘的婚禮作文

春姑娘的婚禮作文

  春姑娘來了,她邁著輕盈的腳步來到了人間。  她在林間走著走著,時而踮起小腳,時而踮起腳尖。我這才發現,她走過的地方一片嫩綠。小樹抽芽,小草露出地面。她又在林間走著走著……  今天,小鳥們的議論被我偷偷聽到,我這才恍然大悟。春姑娘的所有作為只為了自己的一場婚禮……  隨著動物們的歡叫聲,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