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凝結水多路收集器的製作方法
2023-09-27 08:41:45 2
專利名稱:一種凝結水多路收集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凝結水多路收集器,具體地說是利用高壓凝結水噴射 抽吸低壓管路中的低壓凝結水,解決了熱凝結水回收系統中高低壓凝結水管路 共網時低壓管路凝結水無法順利回收的技術難題。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回收利用凝結水符合節能減排、保護環境高標準要求的先進技 術方法是凝結水閉式回收方法。在凝結水閉式回收方法中,當利用一套凝結水閉 式回收裝置回收多路不同壓力的凝結水時,由於高壓凝結水管路中凝結水的壓強 高於低壓凝結水管路中凝結水的壓強,從而導致低壓凝結水管路中的凝結水無法 順利回流和回收利用,使低壓凝結水管路前端的蒸汽疏水閥工作背壓升髙且不能 正常工作,給整個管道系統造成一定的安全隱患。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通常採用 在高壓管路凝結水進入回收裝置前端增加閃蒸罐,將高壓管路的凝結水利用閃蒸 原理降低到較低壓強,但是閃蒸容易造成工作現場蒸汽瀰漫,影響工作環境,同 時也未能使能源充分利用,造成熱量大量損失。另外,如果在每一條高壓管路上 都增設一套閃蒸罐,那麼就會大大增加了設備成本,同時設備工作的可靠性、穩 定性難以保障,給設備的維護保養帶來一定的難度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緊湊、沒有運動部件 的凝結水多路收集器。以高壓凝結水為工作流體,抽吸低壓管路的凝結水,通 過凝結水多路收集器,使不同壓強的凝結水最終處於平衡狀態,進入凝結水回 收管道,保證了凝結水的順利回收利用。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由殼體、導流板與殼體底板焊接而成, 包括一級吸入室、二級吸入室、三級吸入室,其特點在於a、在殼體底板中部
焊有一級殼體, 一級殼體上端焊有一級導流板、 一級導流板上端焊有二級噴嘴
構成一級吸入室;b、在殼體底板上焊有殼體,在殼體內腔中部焊有二級導流板, 二級導流板上端焊有三級噴嘴構成二級吸入室;C、由殼體、二級導流板和三極 導流板構成三級吸入室;d、 一級噴嘴通過一級吸入室內腔伸出一級殼體和殼體, 與殼體焊接, 一級噴嘴伸出端與高壓射流法蘭焊接;e、吸入法蘭接管分別對稱 焊接在殼體的一側,與二級吸入室相通,並分別與高壓射流法蘭軸線成45。夾 角,兩個對稱的吸入法蘭接管軸線成9(T夾角,吸入法蘭接管與吸入法蘭焊接。 f、在殼體底板的另一面焊有射流法蘭接管,射流法蘭接管上焊有射流法蘭,與 一級吸入室相通。g、低壓吸入法蘭接管分別對稱焊接在殼體的兩側面,並與三 級吸入室相通,低壓吸入法蘭接管與低壓吸入法蘭焊接。h、三級導流板的上端 焊有出口法蘭。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結構簡單,可用於凝結水閉式回收系統前端,利用高 壓凝結水噴射抽吸低壓凝結水管中的低壓凝結水,保證了低壓凝結水能夠順利回 流並回收利用。降低了設備成本,同時設備工作的可靠性、穩定性大大提高。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為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凝結水多路收集器的外形圖;
圖2為
圖1的左視圖3為
圖1中A—A向剖視圖4為圖2中B—B向剖視旋轉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l、 2、 3、 4中由殼體7、導流板3與殼體底板9焊接而成凝結水多 路收集器。在殼體底板9中部焊有一級殼體15, 一級殼體15上端焊有一級導流 板6、 一級導流板6上端焊有一級噴嘴4構成一級吸入室;在殼體底板9上焊接 殼體7,在殼體7內腔中部焊有二級導流板5, 二級導流板5上端焊有三級噴嘴 2構成二級吸入室;由殼體7、三級導流板3及二級導流板5構成三級吸入室。 一級噴嘴8通過一級吸入室內腔伸出一級殼體15和殼體7,與殼體7焊接,一 級噴嘴8伸出端與高壓射流法蘭14焊接。吸入法蘭接管12分別對稱焊接在殼 體7的一側,與二級吸入室相通,分別與高壓射流法蘭14軸線成45。夾角,兩 個對稱的吸入法蘭接管12軸線成90°夾角。吸入法蘭接管12與吸入法蘭13 焊接。在殼體底板9的另一面焊有射流法蘭接管10,與一級吸入室相通,射流 法蘭接管10上焊有射流法蘭11。低壓吸入法蘭接管17分別對稱焊接在殼體7 的兩側面,與三級吸入室相通,低壓吸入法蘭接管17與低壓吸入法蘭16焊接。 三級導流板3的上端焊有出口法蘭1。 一級導流板6、 二級導流板5、三級導流 板3的形狀均為錐體,呈55°錐面,其作用是根據流體力學原理,當過流斷 面縮小時,流體的流速能得到較大提高,壓強同時降低,而管段局部變化採用 圓錐漸縮形管段能較好地防止流束在管道內形成漩渦,對流體的局部阻力較小, 流體的局部能量損失也較小。 一級噴嘴8為L形。 一級噴嘴8、 二級噴嘴4及級噴嘴2均採用長入口刃邊孔漸縮型不鏽鋼,各級噴嘴分別被焊接後與吸入室 中心線同軸。各級噴嘴內徑,依據額定凝結水回收量QmVh,凝結水平均流速 4 8 m/s設計。高壓射流一級噴嘴8出口與二級噴嘴4的喉管圓筒段入口的距 離等於二級噴嘴的內徑;二級噴嘴4出口與三級噴嘴2的喉管圓筒段入口的距 離等於三級噴嘴2的內徑,三級噴嘴2出口與三級導流板3上端的圓筒段入口 的距離等於三級導流板3出口的內徑,其作用是這樣從各級噴嘴噴出的凝結 水能對吸入室起到較好的封閉作用,同時能保證各級吸入室內達到較高的真空 度,使凝結水順利的被抽吸進入吸入室並得到混合。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這樣的-
P2、 P3、 P4為不同壓力的各路流體,並且P2〉P3〉P4。當具有較高壓強的 凝結水P2,從凝結水壓力管路流經射流法蘭ll、 一級導流板6、 二級噴嘴4時, 流速得到較大提高,達到4 8米/秒,在二級噴嘴4出口處壓強下降的較低, 而殼體7、殼體底板9、 二級導流板5組成的密閉腔室限制了凝結水射流與外界 的接觸,這時由二級噴嘴4噴出的射流抽吸其周圍形成一個低壓區,這樣就將 流體P3通過吸入法蘭13不斷的補充進去,流體P2與流體P3在二級吸入室腔 體內混合為一級混合流體, 一級混合流體繼續向前運動通過三級噴嘴2進入三 級吸入室腔體內,其噴出的射流同樣會抽吸其周圍形成一個低壓區,就將流體 P4通過低壓吸入法蘭16不斷的補充進去,流體P4與一級混合流體在三級吸入 室腔體內混合成二級混合流體,二級混合流體繼續向前運動通過出口法蘭1進 入回收管內。
當流體P2的流量過小不足以抽吸流體P3時,由壓力為P1 (P1>P2)的流體 進行補充,當流體P1通過一級噴嘴8進入一級吸入室腔體內,其噴出的射流也會 抽吸其周圍形成一個低壓區,這樣就將流體P2也不斷的補充進去,流體P1與流體P2混和後形成一級混合流體, 一級混合流體繼續向前運動,通過二級噴嘴4進 入二級吸入室腔體內,對流體P3進行抽吸形成二級混合流體,二級混合流體通過 三級噴嘴2進入三級吸入室腔體內對流體P4進行抽吸形成二級混合流體P5, 二級 混合流體P5繼續向前運動通過出口法蘭1進入回收管內。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用於凝結水閉式回收系統前端,利用高壓凝結水噴射 抽吸低壓凝結水管中的低壓凝結水,保證了低壓凝結水能夠順利回流並回收利用。
權利要求1、一種凝結水多路收集器由殼體(7)、導流板(3)與殼體底板(9)焊接而成,包括一級吸入室、二級吸入室、三級吸入室,其特徵在於a、在殼體底板(9)中部焊有一級殼體(15),一級殼體(15)上端焊有一級導流板(6)、一級導流板(6)上端焊有二級噴嘴(4)構成一級吸入室;b、在殼體底板(9)上焊有殼體(7),在殼體(7)內腔中部焊有二級導流板(5),二級導流板(5)上端焊有三級噴嘴(2)構成二級吸入室;c、由殼體(7)、三級導流板(3)和二級導流板(5)構成三級吸入室;d、一級噴嘴(8)通過一級吸入室內腔伸出一級殼體(15)和殼體(7),與殼體(7)焊接,一級噴嘴(8)伸出端與高壓射流法蘭(14)焊接;e、吸入法蘭接管(12)分別對稱焊接在殼體(7)的一側,與二級吸入室相通,並分別與高壓射流法蘭(14)軸線成45°夾角,兩個對稱的吸入法蘭接管(12)軸線成90°夾角;吸入法蘭接管(12)與吸入法蘭(13)焊接;f、在殼體底板(9)的另一面焊有射流法蘭接管(10),射流法蘭接管(10)與射流法蘭(11)焊接,射流法蘭接管(10)與一級吸入室相通;g、低壓吸入法蘭接管(17)分別對稱焊接在殼體(7)的兩側面,與三級吸入室相通,低壓吸入法蘭接管(17)與低壓吸入法蘭(16)焊接;h、三級導流板(3)的上端焊有出口法蘭(1)。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凝結水多路收集器,其特徵在於 一級導流 板(6)、 二級導流板(5)、三級導流板(3)的形狀均為錐體。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凝結水多路收集器,其特徵在於 一級噴嘴 (8)為L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凝結水多路收集器,其特徵在於 一級噴嘴(8)、 二級噴嘴(4)及三級噴嘴(2)均採用長入口刃邊孔漸縮型不鏽鋼,分別被焊接後與吸入室中心線同軸。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凝結水多路收集器。其特點是二級噴嘴(4)、一級導流板(6)、一級殼體(15)和殼體底板(9)焊接構成一級吸入室;殼體底板(9)、殼體(7)、二級導流板(5)、三級噴嘴(2)焊接構成二級吸入室;殼體(7)、三級導流板(3)及二級導流板(5)焊接構成三級吸入室,焊接後各級噴嘴與吸入室中心線同軸。一級噴嘴(8)通過一級吸入室,伸出端焊接在殼體(7)上與高壓射流法蘭(14)焊接;吸入法蘭接管(12)對稱焊接在殼體(7)一側,分別與高壓射流法蘭(14)軸線成45°夾角;低壓吸入法蘭接管(17)對稱焊接在殼體(7)的兩側面。本實用新型用於凝結水閉式回收系統前端,利用高壓凝結水噴射抽吸低壓凝結水管路的低壓凝結水,保證了低壓凝結水能夠順利回流並回收利用。
文檔編號F04F5/10GK201258877SQ20082021022
公開日2009年6月17日 申請日期2008年9月19日 優先權日2008年9月19日
發明者劉金海 申請人:甘肅紅峰機械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