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動高壓式噴霧器的製作方法
2023-09-27 08:51:35 1
專利名稱:手動高壓式噴霧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用於植保、防疫、噴霧建築噴酒的手動高壓式噴霧器。
本實用新型的背景技術中,市場上銷售非機動高壓噴霧器有兩種,一種是踏板式,其不足之處是缸體工作時是靠壓蓋密封墊、油環進行隔離密封,如果V型密封墊漏水,就得壓緊壓蓋,這樣卻增大缸體和密封墊的摩擦力,致使工作時,勞動強度加大。另一種是地輪式,其不足之處是不允許給缸體與活塞密封面加潤滑油,致使橡膠活塞和金屬缸體的摩擦係數增大,磨損增加,使用壽命短,勞動強度也大,而且因整機重心過高,移動時易翻機,其踏板為固定式,不但不易存放,且易碰撞人體。上述兩種噴霧器,均為鋼性閥門,閥門封閉不良,回流嚴重,勞動效率不高。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手動高壓式噴霧器,達到減輕勞動強度、提高橡膠活塞使用壽命和勞動效率,並減少故障、使用方便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機架上裝配地輪8和可拆卸的活動踏杆7以及壓杆4,缸體2、進出水管5和10裝配在蓄氣室9上,其特殊之處在於,臥式蓄氣室9上裝配的進水管5出水閥門採用彈性單向閥門6,閥門6經管道連通缸體2下端,缸體2下端的出水閥門採用彈性單向閥門6,缸體2中可上下作功的活塞1用凹式墊碗3和螺母裝配在活塞杆上。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還包括
活動踏板7前端有固定銷15與後板14中通孔邊緣一凹槽作插入抽出配合,活動塊13用活動銷12裝配在前板11上,踏板7通過活動塊13和後板14通孔裝配。
本實用新型的
如下圖1是主視圖。
圖2是俯視圖。
圖中標號說明如下1-活塞,2-缸體,3-凹式墊碗,4-壓杆,5-進水管,6-彈性單向閥門,7-活動踏板,8-地輪,9-蓄氣室,10-出水管,11-前板,12-活動銷,13-活動塊,14-後板,15-固定銷。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說明如下參見圖1和圖2所示,機架兩側裝配地輪8,機架上裝配臥式蓄氣室9和可拆裝活動踏杆7,前板11和後板14均和蓄氣室9連為一體,前板11用活動銷12裝配可轉動的活塞塊13,後板14內孔有一凹槽,用於活動踏杆7端部固定銷15通過裝配,當踏杆7轉動使銷15對應凹槽,抽出離開後板14,即可使踏杆7上下轉動,以便使用者搬運、操作方便。機架上還裝配壓杆4,採用槓桿工作原理,使壓杆4用穿銷連接缸體2中活塞杆上端,手動壓杆4上下運動,活塞杆隨之上下運動,活塞杆下端用凹式墊碗和螺母裝配的活塞1也隨之作功,缸體2下端的出水閥門及連接進水管5的進水閥門均採用彈性單向閥門6,閥門6是由壓簧中套裝的閥杆前端上裝配橡膠皮墊組成。整機工作原理是這樣,當手動壓杆4上下時,活塞1上下作功,吸抽進水管5中藥水,以一定壓力壓出(噴出)藥水,藥水經蓄氣室9從出水管10噴出。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效果是1、由於省去壓蓋和V型密封圈,用凹式墊碗夾持橡膠活塞,工作時可加注潤滑油,節省機件磨損和提高工作效率。
2、由於改變以往鋼性球閥為彈性閥,封閉良好,每分鐘往復操作次數為12次,是地輪式或踏板式噴霧器次數的40%。
3、蓄氣室由立式改為臥式,降低整機重心,避免了移動時翻機的現象。
4、由於採用活動踏杆,所以整機結構變小,存放方便,佔據空間小,而且不易碰撞人體。
5、噴霧量提高,達到3L/min,較地輪式噴霧器提高45%,工作壓力提高7.5%,較踏板式噴霧器提高51.7%,工作壓力提高38.3%。
權利要求1.手動高壓式噴霧器,包括機架上裝配地輪(8)和可拆卸的活動踏杆(7)以及壓杆(4),缸體(2)、進出水管(5)和(10)裝配在蓄氣室(9)上,其特徵在於臥式蓄氣室(9)上裝配的進水管(5)出水閥門採用彈性單向閥門(6),閥門(6)經管道連通缸體(2)下端,缸體(2)下端的出水閥門採用彈性單向閥門(6),缸體(2)中可上下作功的活塞(1)用凹式墊碗(3)和螺母裝配在活塞杆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動高壓式噴霧器,其特徵在於活動踏板(7)前端有固定銷(15)與後板(14)中通孔邊緣一凹槽作插入抽出配合,活動塊(13)用活動銷(12)裝配在前板(11)上,踏板(7)通過活動塊(13)和後板(14)通孔裝配。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用於植保、防疫、噴霧建築噴灑的手動高壓式噴霧器。目的是減輕勞動強度、提高活塞使用壽命和勞動效率。結構是臥式蓄氣室9上裝配的進水管5出水閥門以及缸體下端出水閥均採用彈性單向閥,活塞用凹式墊碗和螺母裝配在活塞杆上。優點是彈性閥封閉良好,往復操作次數12次/分鐘,噴霧量達到3升/分鐘,整機重心降低,不易翻機,不易碰觸人體,使用方便。
文檔編號A01M7/00GK2171205SQ93223619
公開日1994年7月13日 申請日期1993年9月6日 優先權日1993年9月6日
發明者張永年 申請人:張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