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2016最新《百年孤獨》讀後感

2023-09-27 06:13:05 6

  《百年孤獨》被譽為「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巨著」。下面是有關百年孤獨的讀後感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百年孤獨》讀後感一

  許多年以後,面對行刑隊,奧雷裡亞諾.布恩迪亞上校將會想起,他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下午。

  這是這部近三十萬字小說的開頭部分。容納了「過去」、「現在」、「未來」三個時間層面,正是在這樣的時間結構裡,我煞費苦心地去衝破七代人所帶來的枷鎖與束縛——正如那七代人要去衝破那百年的孤獨一樣,可他們最後只有面對手稿卷的無言與消逝。我沒有最後,還不到說「Theend」的時候。我僅僅是讀懂了一小部分,因為只讀了這一遍,對那種打破孤獨的方式也許只是皮毛的理解。故不在此多加筆墨。可是關於第二代人的故事(尤其是奧雷裡亞諾.布恩迪亞),我倒是有話想說,也就讓他成為本文的主旨吧。

  原本在金銀店裡搗弄金屬的奧雷裡亞諾.布恩迪亞,在一個星期二的午夜,當行刑槍聲響起的時候,他成為了一名上校。

  他曾發動過三十二次武裝起義,無一成功。他逃脫十四次暗殺,七十三次伏擊和一次槍決,他身穿戎裝,馳騁沙場,卻變得毫無方向,他下令槍決自己的老友,不讓母親靠近自己三米以內的地方,他在戰爭中失去了最初的方向,是孤獨的失敗者,一切的起義顯得毫無意義。

  他在尋找中忘記了尋找,不僅是他,他想用戰爭衝破孤獨,卻衝破了自己的擁有。

  還記得美國打著「反恐」的小旗,隨意幹涉別國內政。也許他本來就是為了反恐,可是卻迷失了自我,陷入了戰爭的泥潭,自身安全也急劇惡化,一切都歸咎於他自己的獨霸。

  近日有關敘利亞的草案在聯合國表決,中國和俄羅斯果斷投出反對票,沒有讓西方國家得逞,這也是在懸崖邊上拉了敘利亞一把。我想說的是,你們看不慣巴沙爾家族的獨裁,想主張發揚你們的「民主」、「博愛」,這沒什麼不妥,這是大家共同的目標,就不能坐下來,心平氣和地談談,非要搞「制裁」、「軍事幹預」,有什麼用呢?到最後只留得一堆爛攤子,讓這些國家的人民再陷入戰爭的陰霾。

  讓這些人都讀讀《百年孤獨》這本書,手稿卷與颶風終結了一切,歷經七代人而孤獨的家族,必定不會重現。

  《百年孤獨》讀後感二

  近日又重溫了馬爾克斯先生的不朽名作《百年孤獨》,孤獨似乎是這部小說的主旋律,布恩迪亞家族的族徽似乎也是孤獨。

  孤獨,永恆的孤獨如陰霾一樣籠罩著這個家族。就正如烏爾蘇拉反覆嘗試融入生活,奧雷裡亞諾·布恩迪亞上校不停熔鑄小金魚,阿瑪蘭妲織了又拆,拆了又織的做壽衣,家族的每一個人都在無休止的孤獨中掙扎,而這種掙扎卻與西西弗斯推石上山驚人相似,我們不得不言在他們的孤獨中有一種高傲,家族的人隨時可放下掙扎,可他們卻不會戴上面具去融入生活。我們或許總是認為阿瑪蘭妲躲在壽衣下是一種隱藏,但這才是最本真的姿態,布恩迪亞家族似乎每一個人都在體驗著一種超驗意象。

  整本書我最喜歡的一個人物是奧雷利亞諾·布恩迪亞上校,不僅因為作者對其著墨最多,而是他的孤獨,他的高傲最符合我的心意,當我們設想他留下了一本日記,讓我們進入其內心,我想內容一定有如下幾行:我越老越懷疑這個世界的一切,文明發展的意義,人們信奉的教條,馬孔多乃至整個世界的真實性。幾十年過去了,我不過愈發堅定地相信,我與這個世界,這個時代格格不入,正如我不相信香蕉工人的慘死。我敬畏所有古老的文明,我敬畏上帝,可我對我們這個新的國家只有憤恨,我想要戰爭繼續,但我的朋友們全都離我而去,可這又如何?我還是要莊嚴地宣布:我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即便忍受世人最不解的目光,世上最孤獨的孤獨,我也要孤獨的生存,我可是奧雷利亞諾·布恩迪亞上校,我絕不妥協!假如世界沒有發現我註定只是他的悲哀,我的名字註定要世人代代相傳。

  這是奧雷裡亞諾上校的時代,可是我們的時代又如何不是這樣?一部偉大的作品之所以偉大不是因為他的語言多麼優美,也不是他對自己的時代描寫的多麼真實多麼諷刺,而是它擁抱了所有國家和所有時代。不管你身處哪個時代,都會被他那種宿命感和孤獨感深深束縛,又會被這種感覺深深吸引,忍不住去一口氣讀完。我想那些叫鬧著《百年孤獨》難以讀懂的人,只是不曾去放開心去真實的體驗這種孤獨。

  或許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隱藏著一種孤獨,而我們亦可以從家族數十位成員去發現自己,這些孤獨,或冷漠,或封閉,或如野獸,或如天使,但無疑全都是高貴的。在我看來孤獨才是一個人活著的形態,可是在以後的歲月裡,孤獨的快感卻成了大多時候奢侈的享受。

  孤獨是恆久不變的,時代儘管不同,可孤獨卻在每一個人的身上不斷重現,所有階層的人,所有時代的人,他們擁有孤獨,他們也渴望孤獨。

  《百年孤獨》讀後感三

  他匆匆走過後不留下任何事物,其實留下了一些,但是人們不會在意。都是些與之無關的事,那麼他來過,那麼他從未來過,孤獨的,不過是人心。

  和趙說起我要看《百年孤獨》時,我相信QQ的另一端他隨意的,像一個紳士一樣。他回復道:哦,那個我看過。我也不是很驚訝了,我只是繼續走著我的進程,他總是走在我前面,或許他才是孤獨的,我每每都這麼對自己說。

  書裡的人其實並不孤獨,他們有一個龐大的家族,有一個聰明的老爹,子女們不坑爹也不坑娘,每個人很好的扮演著自己的角色。只是偶爾會有那麼一些事,其中一次全村的人得了失眠症,這種疾病帶來的痛苦還有重度失憶,於是全村的人都失憶了,於是全村的人都不在孤獨,他們每天猶如接受新的事物,每天猶如看到一個新的人,終於有一天他們的病好了,一個遊行的吉普賽人妙手回春。當布恩蒂亞家族的大當家重新獲得記憶後,發現那個吉普賽人是自己死去多年的朋友,因為太孤獨了而選擇死亡,因為太孤獨了而選擇了重生。

  他們居住的村莊叫馬孔多,村民們與世隔絕,啊不,不能這麼說,往往幾天幾天中,就會有一批外來人員,有的推銷,有的賣藝。裡面有一個老人,他遊走世界各地,把所有看到聽到的編成一首歌,唱給沿途的人聽,老人一個人走,沒有伴侶,對所有人來說他只是一種信息載體,沒用了不會理會,老人還是邊走邊唱,到世界各地,他就是孤獨。還有一個女孩過來,因為睡時忘了熄蠟燭燒了家,她被迫賣身。家族中的二兒子因慈悲和憐憫,第二天準備贖她時,她已走遠。

  馬孔多不是一個村莊,是一座心靈監獄,人們在裡面自得其樂,過往的行者來來復復,沒人記得,偶爾會有那麼幾個人牽掛到內心深處,並因之悔恨,但很快就會被遺忘,因為他們永遠是孤獨的。沒有人嘗試過搬家,大家都知道這是監獄,大家都有能力走出去,可為什麼要走出去?那外界的強大感染,人們明白,只是更大的監獄。

  過了很久以後,就像每個人慢慢的成長,他們對一些事物越來越在意,又過了很久以後,人們後悔在意那些事物。生命總是演繹著循環,孤獨不過是一種生命的狀態,可悲的狀態,可喜的狀態。不過歲月怎樣流逝,我仍然喜歡這句話:每個人出生時都認為這天地是自己的,當他意識到錯誤時,他便開始長大。這句帶著傷感的真理牽扯著很多人的心,不知道是因為真理還是因為傷感,兩者可能兼而有之,後來我才知道,只是孤獨中,人們回味時,非常的有味道罷了。

  一輩子那麼長,一天沒走到終點,你就一天不知道哪一個才是陪你走到最後的人。有時你遇到了一個人,以為就是她了,後來回頭看,其實她也不過是這一段路給了你想要的東西。趙寫完這句話後狡黠的笑了,後來我知道這不是他原創的句子,可他非要營造著那種大師級的氣氛,不過這樣對,這天地都是自己的,何況這一句句子呢?

  陪我走到最後的人,浪漫又奢望。陪我走過一段路的人,或者不只是我,很多人都陪自己走過一段路,很多次以為就是他會一起走到終點了,很多次痛苦的想著這原來是錯的,《百年孤獨》裡恰好是這樣,原來所有的人都不斷的在更替,每一個人都只是一段路人,路走完之後,不舍的會懷念,懷念的會淡忘。這也許是每個人都留不下來的原因,這也許是每個人都孤獨的原因。

  有誰能真正明白呢?人生若有輪迴,為何每一次生命都刻骨銘心。大家現在都享受著生命的樂趣和痛苦,數年之後,誰會記得?很少人記得,沒有人記得,因為孤獨的,到底不過是人心。

同类文章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讀後感

  【範例1】  在一個美好的下午,我閒著沒事就看了一本書,書名是《「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我很奇怪:為什麼要用這樣的兩句話作為文章的題目呢?  我靜下心來慢慢的欣賞著這篇文章,原來作者在七八歲的時候就寫了第一首詩,我很吃驚,這不可能吧!一個只有七八歲的小孩子就會寫這樣好的詩?真的很難

兩隻螞蟻讀後感400字(優秀)

  【範例1】  今天,我在語文課本上讀了一篇文章——《兩隻螞蟻》。主要寫的是兩隻螞蟻要去完成一項任務,但是有一塊大石頭擋住了它們的去路。一隻螞蟻毫不猶豫地往上爬,一次,兩次,三次........累得氣喘籲籲,最後,他終於爬了過去。另一隻螞蟻試了一次,兩次,爬不上去,便繞道而行,也完成了任務

《落花生》讀後感500字

  【範例1】  今天,我讀了《落花生》後,受到了很大的教育。這篇文章是通過一家人收花生時議論花生的好處,並以花生的可貴之處——藏而不露,向人們闡明一個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的確,一個人如果處處想著自己,而不顧別人的利益,那麼他就不會受到大家的尊敬。

名著《茶花女》讀後感500字

  【範例1】  自古以來愛情是一個永恆的文學主題,每一個人都盼望領有一份純潔的愛情,可是在殘暴的道德觀點和虛假的殘害之下,那一段高貴純潔的愛情卻幻滅了,那段愛情就是出自《茶花女》這本書中。書中講述的是,一個漂亮仁慈的煙花女子,瑪格麗特與誕生名門的男子阿芒彼此相愛,可終極卻陰陽永隔,天各一方

輸贏讀後感(精選)

  【範例1】  《輸贏》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是文學上的享受,更多的是對即將參加工作的我心靈的啟迪和知識的學習積累,與其去評價其文學價值,倒不如去研究它的實用價值,特別是對我這個即將在銷售領域裡摸爬滾打的在校學生。  在內憂外患的環境下,主人公周銳臨危不懼,選擇了忍辱負重,接受重任。成為了低靡

小學生綠野仙蹤讀後感300字

  【範例1】  初次翻開這本帶著油墨香氣的的書時,就被一個稀奇古怪的小題目所吸引住了。「空中旅行」。咦?空中怎麼會旅行呢?作者該不會腦子壞掉了吧?空中「旅行」這簡直是天方夜譚。就是這一個疑惑,使我走進了《綠野仙蹤》······  《綠野仙蹤》這本書是由美國作家萊曼·弗蘭克·鮑母撰寫的。這本

課文《烏塔》讀後感400字

  【範例1】  烏塔,你真勇敢,你都敢自己去遊歐洲。烏塔,你真細心,,旅遊前都準備了三年,在家裡都設計好了旅行路線,還閱讀了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烏塔,你真懂事,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裡陪小孩玩,但你也不問爸爸媽媽要一分錢,到一個地方就給家裡打個電

關於稻草人讀後感400字【精編】

  【範例1】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讀了葉聖陶爺爺的《稻草人》,我很喜歡這個故事。  我知道了稻草人的骨架是用竹子做的,肌肉是用黃稻草做的,帽子是用荷葉做的。他站在田裡,用來趕走那些飛來的小雀。  一天晚上,稻草人遇見了三件讓人傷心的事。第一件事是:一位眼睛模糊的老太太八九年前死了丈夫,她只

愛的藝術讀後感【經典】

  篇一:  讀完了弗洛姆的《愛的藝術》,很好的一本薄薄的書。  人的孤獨感是無法迴避的事情,克服的辦法一是創造,主動去改造自然,實現自我和外部世界直接的聯通;另一個就是愛,分享自己的生命力,實現自我和人群之間的聯通。無論是創造還是愛,都是主動性的行為;所以弗洛姆提倡「創造性的人格」。  通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讀後感

  【第1篇】  周恩來從小就熱愛學習,所以他的成績在班裡一直名列前茅。有一天,校長問他們:「你們為什麼而讀書?」有的說為父母而讀書,有的說為做官而讀書,有的說為掙錢而讀書,有的說為明理而讀書。輪到周恩來時,他大聲的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校長聽後大為滿意,後來實踐證明,這是他長期以來樹立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