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關節發生體的製作方法
2023-10-28 03:09:47 1
專利名稱:骨、關節發生體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矯形用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一種骨、關節發生體。
眾所周知,目前對於病、損的骨、關節矯形一般採用假體(人工骨、關節)進行植換,這些人工假體採用金屬或高分子物質生產,使用年限短,併發症多,並且隨著人口年齡的增加,不適應性更為突出。
本發明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骨、關節發生體,通過外科手術置換到骨、關節病、損部位,從而生長出自身的骨、關節。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可通過如下措施來實現,骨、關節形狀的鈦網架內設有促骨或軟骨發生因子及具有生物活性的載體。
本發明骨、關節發生體可通過外科手術置換到人體骨、關節病、損部位,通過人體骨組織的再生產功能,從而生發出新的自身骨、關節。
下面結合附圖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描述,其中
圖1,為本發明骨幹發生體示意圖,也是一種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關節發生體示意圖,也是一種實施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骨及關節發生體示意圖,也是一種實施例示煮圖。
圖1所示,當骨幹病、損部位需要重建時,首先將鈦網1加工成病、損部位骨幹的形狀,然後向鈦網1的內腔中填充具有生物活性的複合載體(例如脫鈣骨基質、脫鈣骨、羥基磷灰石、松質骨顆粒、自體骨、異體骨等)以及促骨或軟骨發生因子(BNF、bFCF、FEGF等13,在鈦網1兩端固定有翼板2,使用時翼板2固定在沒有病、損的骨幹(或關節)上,通過外科手術將本發明骨發生體種植到病、損的骨幹部位,由於人體骨組織的終生改建、再生特點,從而在鈦網1內重新生長出一個能參與人體代謝的骨幹,這個新的骨幹與原病、損的骨幹形狀相似或相同,鈦網1留在骨幹內作為新生骨的一部分。
本發明使用時,血管、神經可通過鈦網架1上的網孔長入骨、關節發生體內進行改建和新陳代謝,在關節部位,關節軟面可從網孔中長出,並且均勻地分布到鈦網架1外,以鈦網架1為依託形成關節面。
圖2所示,作為一個用於植換病、損關節的實施例,當關節發生病、損而需重建時,首先根據病、損關節的形狀加工鈦網架1,鈦網架1上固定有翼2,鈦網架1內填充有前述的促骨或軟骨發生因子及其具有生物活性的複合載體3,翼2用於固定在骨幹(或關節)上。
圖3所示,作為一個用於植換病、損骨及關節的實施例,當骨幹及其端部的關節同時發生病、損需要重建時,首先將鈦網1加工成病、損的骨及其關節形狀,鈦網1一端固定有翼2,鈦網1內腔中填充有促骨或軟骨發生因子及其具有生物活性的複合載體3,翼2用於固定在骨幹(或關節)上。
本發明還可用於半關節、特殊部位骨(例如顱骨)、特殊骨(例如腕骨)等病、損部位的重建。
權利要求
1.一種骨、關節發生體,其特徵在於骨、關節形狀的鈦網架1內設有促骨或軟骨發生因子及具有生物活性的複合載體3。
全文摘要
一種骨、關節發生體,涉及矯形用醫療器具。本發明的結構特徵是,骨、關節形狀的鈦網架1內設有促骨或軟骨發生因子及其具有生物活性的複合載體3。本發明通過外科手術植換到病、損部位的骨、關節上,通過人體骨組織的終生改建及再生功能,從而在鈦網架1內可重新生長出與病、損的骨、關節形態相似的新骨、關節。
文檔編號A61F2/30GK1201648SQ9710591
公開日1998年12月16日 申請日期1997年6月9日 優先權日1997年6月9日
發明者張恩忠, 譚遠超, 孫文學, 徐衛國, 王建華 申請人:山東省文登整骨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