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雙向機械式鎖止裝置製造方法
2023-10-27 08:09:32 1
一種雙向機械式鎖止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雙向機械式鎖止裝置。本實用新型屬於一種鎖止裝置,具體涉及一種雙向機械式鎖止裝置。本實用新型為解決現有雙向鎖止裝置結構複雜,成本高且鎖止效率低的問題。所述一種雙向機械式鎖止裝置包括鎖體(1)、鎖舌(2)、彈簧(3)和定位銷(4),鎖體(1)上固定設有中心軸(5),鎖舌(2)的邊緣設有弧形缺口(2-1),弧形缺口(2-1)的一端設有第一鎖止端(2-1-1),弧形缺口(2-1)的另一端設有第二鎖止端(2-1-2),定位銷(4)設置在弧形缺口(2-1)內,彈簧(3)的一端與鎖體(1)固接,彈簧(3)的另一端與鎖舌(2)固接。本實用新型主要用於旋轉門和抽拉門的鎖止。
【專利說明】一種雙向機械式鎖止裝置
【技術領域】
[0001]一種鎖止裝置,本實用新型具體涉及一種雙向機械式鎖止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目前,雙向鎖止裝置在旋轉形式和抽拉形式的門、蓋板及擋板等領域應用廣泛,但大都結構複雜,成本高而且鎖止效率較低。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為解決現有雙向鎖止裝置結構複雜,成本高且鎖止效率低的問題,進而提出一種雙向機械式鎖止裝置。
[0004]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問題採取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雙向機械式鎖止裝置包括鎖體1、鎖舌2、彈簧3和定位銷4,鎖體I上固定設有中心軸5,鎖舌2的邊緣設有弧形缺口 2-1,弧形缺口 2-1的一端設有第一鎖止端2-1-1,弧形缺口 2-1的另一端設有第二鎖止端2-1-2,定位銷4設置在弧形缺口 2-1內,彈簧3的一端與鎖體I固接,彈簧3的另一端與鎖舌2固接。
[000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能夠實現雙向鎖止,操作方便,可以與旋轉門、抽拉門等配合使用,實現旋轉門、抽拉門等的開啟和關閉,而且零部件少,結構簡單,成本可降低70%。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圖1是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的示意圖;圖2是第一阻止部和第二阻止部為伸出式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鎖舌處於第一鎖止狀態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鎖舌處於第二鎖止狀態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與抽拉門配合使用,使抽拉門處於關閉狀態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與抽拉門配合使用,使抽拉門處於打開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7]【具體實施方式】一:如圖1-6所不,本實施方式所述一種雙向機械式鎖止裝置包括鎖體1、鎖舌2、彈簧3和定位銷4,鎖體I上固定設有中心軸5,鎖舌2的邊緣設有弧形缺口2-1,弧形缺口 2-1的一端設有第一鎖止端2-1-1,弧形缺口 2-1的另一端設有第二鎖止端2-1-2,定位銷4設置在弧形缺口 2-1內,彈簧3的一端與鎖體I固接,彈簧3的另一端與鎖舌2固接。如此設計,鎖舌2可繞中心軸5轉動,彈簧3和定位銷4可限制鎖舌2的轉動範圍,定位銷位於第一鎖止端2-1-1時,在彈簧3和定位銷4的所用下鎖舌2處於第一鎖止狀態;定位銷位於第二鎖止端2-1-2時,在彈簧3和定位銷4的作用下鎖舌2處於第二鎖止狀態;當鎖舌2受外力大於彈簧機構3的彈力時,鎖舌2繞中心軸5做相應轉動,此時所述鎖止裝置處於不穩定狀態,否則,鎖舌2保持在第一鎖止狀態或第二鎖止狀態。
[0008]【具體實施方式】二:如圖1-6所示,本實施方式所述鎖舌2上還設有第一阻止部2-2和第二阻止部2-3。其它組成和連接關係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相同。如此設計,第一阻止部2-1和第二阻止部2-3可以與旋轉門、抽拉門等配合使用,實現旋轉門、抽拉門等的開啟和關閉,其中,第一阻止部2-2和第二阻止部2-3可以將一個圓形的鎖舌2去掉四分之一圓之後由半徑和圓弧形成,也可以由伸出鎖舌2外的方形小塊形成第一阻止部2-2和第二阻止部2-3,只要能對旋轉門或抽拉門等上面的部件起阻止作用即可。
[0009]工作原理
[0010]鎖舌2處於第一鎖止狀態時,門鎖被第一阻止部2-2阻擋使門處於關閉狀態;當對門施加的外力超過彈簧機構3的彈力時,鎖舌2繞中心軸5轉動,鎖舌2處於不穩定狀態,從而使門被打開;鎖舌2處於第二鎖止狀態時,門鎖被第二阻止部2-3阻擋,使門處於最大打開狀態。
【權利要求】
1.一種雙向機械式鎖止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一種雙向機械式鎖止裝置包括鎖體(I)、鎖舌(2)、彈簧(3)和定位銷(4),鎖體(I)上固定有中心軸(5),鎖舌(2)的邊緣設有弧形缺口(2-1),弧形缺口(2-1)的一端設有第一鎖止端(2-1-1),弧形缺口(2-1)的另一端設有第二鎖止端(2-1-2),定位銷(4)設置在弧形缺口(2-1)內,彈簧(3)的一端與鎖體(I)固接,彈簧(3)的另一端與鎖舌(2)固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雙向機械式鎖止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鎖舌(2)上還設有第一阻止部(2-2)和第二阻止部(2-3)。
【文檔編號】E05B65/08GK203475996SQ201320613845
【公開日】2014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30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30日
【發明者】趙林, 鞠金豔, 徐鵬 申請人:趙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