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之有度讀後感500字
2023-10-13 12:26:44 4
最近,我讀了一篇名為《取之有度》的文章,它選自司馬光寫的《資治通鑑》。這篇文章向我們闡述了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觀點。
文章中有一句話說:「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看到這句話,我想到這麼一個例子:據說以前的古人非常喜歡在山腳建造房屋,因為房前有河流,山上又有樹木,能用於生火做飯,就解決了基本的生活問題。自然也就在山腳建村子。可村裡十幾戶人家一起上山礦柴,樹木不都被砍光了嗎?才不會呢,古人聰明得很,他們每次只砍大樹杈,保留樹幹,這樣小樹才會生生不息。砍了長,長了才有得砍,這樣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所以樹木怎麼砍也砍不完,也正是應了「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這一句話。
與之相反的是「取之有度,用之無節,則常不足」。有則新聞能很好地闡釋這句話:據報導,人類捕殺動物的數量非常驚人,平均一小時滅絕一個物種。毫不客氣地說,人類要將動物們置於死地。現在人們意識到了保護動物的重要性,設立了禁獵期、休漁期。但在利益的驅使下,還是有許多人鋌而走險,非法捕殺動物。如果人們不愛護動物、節約資源,那就會「取之有度,用之無節,則常不足」了。
文章的最後說:「生物之豐敗由天,用物之多少由人」。這真是古人的大智慧,用簡單的一句話說出了自然界的大道理!同學們,讓我們從古人的文章中學習更多為人處世之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