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課文《最後的姿勢》讀後感
2023-10-13 12:43:09 1
《最後的姿勢》講述了2008年5月12日譚千秋老師早早地趕到四川綿竹東汽中學上班,在14:28地震來臨時,在教學樓即將坍塌的時候,譚千秋老師用自己的身體護住了四個學生的故事。下面整理了《最後的姿勢》讀後感,歡迎參考選擇。
《最後的姿勢》讀後感一
今天,我們學了篇新課文,叫《最後的姿勢》。
課文的主人公是一位捨己救人的英雄——譚千秋老師。在5.12大地震中,是他在四位同學沒有逃出教室的情況下,讓學生鑽到課桌下。他又飛身撲到課桌上,護住了課桌下的這四位學生。過了幾秒鐘,教學樓倒塌了,水泥板重重的壓在了譚老師身上,但譚老師毫不放鬆,死死地護住四位學生。
到了13日,救援人員發現了譚老師。當把譚老師身上的最後一塊石板抬走後,救援人員以及全場人員都被震撼了:譚老師死死趴在課桌上護住學生成為了他生命中最後的姿勢!譚老師頭部被砸,凹進去了一大塊,血肉模糊,胳膊上也傷痕累累。再看譚老師身下的四位同學,全部都活著!譚老師用他的壯舉證實了人民靈魂的工程師是偉大的!
譚老師的同事說:「論條件,老師離門口最近,最有可等第一個撤離到安全地帶。」但譚千秋老師並沒有這麼做,他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學生,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啊,偉大的老師!
您雖然離我們而去了,但英雄之心不死!可謂「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最後的姿勢》讀後感二
學習了《最後的姿勢》,我熱淚盈眶。
課文主人公是譚千秋老師。2008年5月12日那一天,他在教室裡給學生們講《人生的價值》,他講課繪聲繪色,妙語連珠,而且很有幽默感,同學們津津有味地聽著。他們哪裡知道,這是他們最後一次聽譚老師講課了。「轟隆隆!」地震發生了,譚老師急組織學生們先跑出去,而他自己,卻為保護沒有來得及跑出去的幾個學生而被砸死……
難道譚老師自己跑不出去嗎?不!老師離門是最近的。想像一下,你有兩種選擇:一是自己跑出去,一群學生們死;二是一群學生跑出去,自己死。在這種緊急情況下,譚老師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這需要多麼大的勇氣啊!
據我所知,他有個小女兒,難道他忍心拋棄可愛的小女兒嗎?不!捨不得,但他為了更多可愛的學生,捨棄了自己的親生骨肉,可見譚老師對學生的愛心。
譚千秋,一位普通的人民教師,他用自己51歲的寶貴生命詮釋了愛與責任的師德靈魂,人們讚頌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是啊,譚老師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最後的姿勢》讀後感三
《最後的姿勢》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主要講述了在「5.12」大地震中,譚千秋老師用自己的身體保護了四位學生,壯烈犧牲的故事。讀了這篇文章,我被譚老師的崇高精神深深打動了。
在災難來臨的時候,大多數人的本能反應就是:逃!但在譚老師心中,最重要的不是自己,而是學生。他的心繫在學生身上,這種崇高的師德靈魂令我肅然起敬!
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在自然面前,人類顯得微乎其微。然而,大地在怎麼震顫,也震不垮人的精神!譚老師捨己為人的精神讓我為之感動,為之震撼。他在生與死的抉擇中選擇了死亡,卻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學生們。震魔終究敵不過人的信念,四個學生活了下來……
地震中,像譚千秋老師這樣的英雄,不止一位。他們每個人,都值得我們敬佩,值得我們銘記。
《最後的姿勢》讀後感四
讀完課文《最後的姿勢》,我有很大的感觸,課文中的譚千秋老師,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課文主要講述了5月12日,譚千秋老師正在給同學們上課,突然間天搖地動,在樓房即將坍塌的瞬間,他將逃不出去的四位學生拉到課桌下,用自己的身體護住了四位學生。他雙臂張開趴在課桌上,後腦勺被砸的深凹下去,四位學生都活了下來,張開雙臂,護住學生了他生命中最後的姿勢。人們被震撼了,譚老師最後的姿勢,譜寫成生命的讚歌:「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讀完這篇課文,我被深深的打動,譚老師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四個學生的新生,他雖然是一位普通的老師,但他更是一位偉大的英雄,在生死攸關的那一刻,他把希望留給了孩子。
譚老師令我感動,此時此刻,我想對您說:「您用自己51歲的寶貴生命詮釋了愛與責任的師德靈魂,您誓死保護學生的壯舉,不僅令我永生難忘,更會激勵更多的人以您為榜樣。
譚千秋老師,您英勇無畏、捨生忘死、拼盡全力保護學生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