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字演變史(變化無窮的玄字是什麼來歷)
2023-10-13 10:26:34 1
文:高天晨
今天我們來看看「玄」這個字是如何變來的。
我們平時說一個事情神秘而不可思議,總會說,這個事情聽起來真「玄乎」,「玄」成了神秘的代名詞,玄這個字是一個古老的字,它其實象徵著一種思維方式,或者說,是古人對自然變化的現象做的一種狀態描述,它表示變化無窮的含義,所以,這個字的衍生意義也非常的多,本文將帶你了解「玄」的本義是什麼,他的寫法在歷代書法裡是如何演變的。
「玄」字的字體演變
「玄」這個字,最早的寫法是表示纏繞的絲線,很可能是過去染絲用的絲結。而玄的最早含義就是抽象含義,是指赤黑色,黑中帶紅的顏色稱之為「玄」,而這個顏色又引申為「幽深幽遠,」。早期的「玄」的寫法,如同阿拉伯數字「8」,在甲骨文「玄」的寫法中,玄基本就是一個8,只是因為契刻,所以產生不規則的尖角。
甲骨文「玄」
金文的寫法,有了一定的弧度,更明顯的看出絲線的象形。
金文「玄」
在戰國的楚簡中的寫法,更加突出了上面的絲結。
由於玄這個字是代表顏色,所以可以附著在很多的形象中,古人在使用漢字的過程中,玄字產生了很多裝飾性的寫法。有的在兵器上,畫的如同龍的形象,是在玄字的旁邊畫了一幅畫,而我們要仔細辨別才能看到那個表示玄的「8」。
還有些寫法,只是在本體字形上進行裝飾,比如把「8」寫的更加的細緻,把絲線上端的系帶都寫的很清楚,甚至還畫出了上面的結。
還有的寫法,是在「8」中加了點,表示一種裝飾。
這兩種裝飾寫法是主要是設計思路,有的把上面的結的系帶放長,就變成這個樣子,這個其實就是我們後來常用的「玄」的寫法的源頭。
戰國簡牘中的「玄」
這兩種寫法在小篆中進行了整理,變成兩種固定的寫法:一個是加長系帶,一個是在中間畫點,兩頭延長。
說文解字中的「玄」
漢簡延續了「加長系帶」的寫法,寫法更加隨意自然,系帶已經演化為接近橫畫,是隸書「蠶頭雁尾」的前身。
漢簡馬王堆帛書中的「玄」
漢代隸書成熟期,禮器碑的「玄」,體式優美,筆意連貫,橫畫波磔力度充滿變化。
禮器碑「玄」
唐代成熟楷書,顏真卿《顏家廟碑》裡的楷書,結體渾厚,重心平穩,剛直不阿,用筆力量足,轉折果斷。一個凜然大漢,端坐廟堂的感覺。
顏家廟碑「玄」
明代董其昌《自題臨古》,行書寫法一氣呵成,「點」用筆側落而有力,幾個橫折氣勢連貫而不乏力度,第一個橫畫向右高抬,最後一筆向左下延伸,和第一橫構成動態平衡。整個字如同一個人在跳舞,充滿動態美。
董其昌行書「玄」
明代沈粲的草書《千字文》中的「玄」,較之行書更加注重連貫氣勢,整個字變成一個筆畫的變化,從開始的點落筆延伸,肘腕齊發,線條連續流動,如同蜿蜒溪流順勢而下,但是每一個轉折都有力度變化,雖然迅速,但是並不凌亂。體現了對筆的絕佳控制。
明代沈粲《草書千字文》中的「玄」
這個變化無窮的「玄」,在後來的文字使用中代表了太多廣博而深邃的含義,而它的寫法,也在歷代書家筆下形態多變,氣象萬千。體現了文化衍生過程中的豐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