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抗蒙名將杜杲簡介 杜杲是怎麼死的?
2023-10-13 11:40:49 2
人物檔案
姓名:杜杲
字:子昕
號:於耕
別稱:杜尚書
國家:中國
所處時代:南宋
民族族群:漢族
出生地:邵武城關
出生時間:1173年
去世時間:1248年7月19日
封爵:揚子縣開國子
官職:寶文閣學士
追贈:開府儀同三司
主要成就:滁州解圍、安豐破敵、廬州大捷
公元1173年,杜杲在邵武縣一個官宦世家出生。宋朝嘉定年間的時候,因為祖上的功績得以蔭蔽入仕,後任江、淮制置使幕屬。
宋寧宗嘉定十二年的時候,金軍南下攻打滁州。杜杲當時以江淮置司幕僚的身份率軍前往救援,保全了滁州城。在這次抗金戰爭中,杜杲立有大功,調任江山縣丞。
紹定年間,杜杲歷任濠州通判﹑知州等職。因為他的獻計獻策,最終使得金樞密副使納合買住以盱眙軍等地降宋。
端平元年,在宋朝和蒙古帝國的聯合進攻下,金國滅亡,杜杲任安豐軍知軍﹐遷淮西轉運判官。金國滅亡不久,蒙古帝國就撕毀兩國合約,發兵南下。杜杲分析形勢,提出「江淮災荒連年,移南實北,腹心之地反為可慮了」的建議,反對出兵河洛地區,以「虛內實外」保全自身。
端平三年到及嘉熙元年的時間,杜杲歷任安豐知軍、廬州知州、淮西制置副使兼轉運判官。任職期間,蒙古帝國已經大舉南下,杜杲多次率兵與軍民固守,並且在大將餘玠等軍部官員的支持下,擊敗蒙古軍隊,保下城池。
嘉熙二年,蒙古軍隊猛攻廬州。大部隊來襲,杜杲絲毫不驚慌,帶領軍隊有秩序的進行抵抗。並且抓住時機,趁敵軍逐漸力竭之時,出兵迎擊,反而給予蒙古軍隊重創。在他的沉穩指揮下,不僅保下了廬州城,同時還給予了蒙古軍隊痛擊,由此可見杜杲在軍事方面的才能不低。
此次廬州守衛戰,宋軍贏得十分漂亮,杜杲這個最大的功臣被南宋朝廷大肆讚揚。當然也少不了實質性的獎勵,以此功杜杲升任兵部侍郎﹐淮西制置使兼轉運副使。
嘉熙三年,蒙古軍隊再次大舉來犯,杜杲率兵迎擊,連傳捷報二十七次,朝中上下大為驚喜。皇帝準備升杜杲為權刑部尚書,但是杜杲卻推辭不受。到了淳佑元年的時候,杜杲再三請辭,就這樣離開了朝廷。
杜杲離任,也許是想要好好休息。 不過可惜的是,到了淳佑二年的時候,再次被起復。蒙古軍隊大軍壓境,朝中實在卻能臣幹將,杜杲這位抗蒙名將,自然受到詔令。
杜杲任建康知府﹑沿江制置使﹐兼節制和州﹑無為軍﹑安慶府﹐多次率兵擊退來犯的蒙古軍隊。
淳佑六年的時候,以年老請辭,退休兩年在家因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