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復是誰?慶復是怎麼死的?如何評價慶復這個人?
2023-10-13 15:11:49 2
慶復,全名佟佳。慶復,佟佳氏,父親是一等公爵佟國維,慶復排行第六,鑲藍旗人,生年不詳,字瑞源, 雍正乾隆兩朝大臣。
雍正五年,慶復襲父親佟國維一等公的爵位,授散佚大臣,不久遷鑾儀使,兼領武備院的大小事務。雍正七年,授正白旗漢軍都統,次年遷正藍旗漢軍都統。
雍正九年,為議政大臣,十一年任工部尚書,署理刑部事務,不久調戶部。雍正十二年,領侍衛內大臣。
雍正十三年,雍正帝駕崩,愛新覺羅。弘曆登基,是為乾隆皇帝。乾隆帝登基之初,就授慶復定邊大將軍的職位,命其前往鎮壓準噶爾叛軍。
乾隆元年,準噶爾部向清廷乞和,準噶爾部平息。邊關平定之後,慶復上奏乾隆帝,請求在延邊地區設置卡倫,加強邊境安全,保證西北邊境安全。不久,慶復被召回京師,署理吏部尚書職務,兼管戶部。
乾隆二年,慶復充任邊疆大吏,授兩江總督之職,商人不就彈劾江西巡撫俞兆嶽貪贓營私。任兩江總督不久,慶復移督雲貴,四年加太子少保、乾隆五年,上書乾隆帝治理雲南地區水裡,清理河沙,受到乾隆帝讚譽。
不久慶復調任兩廣總督,上任不久收集海關監督鄭伍賽受賄證據,隨後不久便彈劾他敲詐勒索。朝廷調查情況屬實,依律對鄭伍賽進行處置。在他的努力下,清政府在海南島黎族人居住的地方設置義學,使得當地的窮苦子弟得以免費上學。這一政策,有效的促進了民族融合。
乾隆八年,慶復針對雍正帝時期實行改圖桂柳政策駐守在此的士兵移駐。清朝以前駐守在廣西東蘭州地區,此地水土毒惡,山路崎嶇,條件艱苦,請求恩準駐地改在原來路程一半的地方,改駐三旺。慶復的請求得到朝廷同意,這是慶復的又一項仁政。
任兩廣總督有一段時間之後,又改任川陝總督。當時番地在青海的郭羅克土番因為青海地區高寒不能方木,時常外出劫掠。慶復到任之後,下令將部落首領林噶架捉拿處斬,才安定了郭羅克番時不時外出劫掠的行為。
當然慶復不僅僅只是阻止他們外出劫掠,針對無法放牧,番地人們生活艱難的情況。慶復專門派人教習那裡的三百餘戶貧寒的民戶耕作,每年的五六月份可以外出狩獵,每年限一次。在慶復的幫助下,當地許多人都解決了衣食溫飽的問題。在他的經營下,總督府為王越高,到了後來當地少數民族自己內部解決不了的問題,都會前往訴訟,加強了清王朝對少數民族多管理。
乾隆十年,慶復面對駐防臺站官兵回營,中途遇到瞻對「夾壩」搶劫,而下瞻對土司班滾也放任部下的行為愈加放肆。慶複查實情況之後,迅速上奏朝廷,請求對其進行攻剿。乾隆帝知道維護通藏大道的通暢,對清廷控制西藏極為重要,於是迅速回復慶復請求,同意進剿。
慶復和四川巡撫紀山、提督李質粹一起上書請發兵進剿瞻對,成功擊敗其部,使得首領班滾乞降。針對班滾的投降,為了徹底解決這一問題,慶復拒絕了此事,並且加快進攻。事畢,慶復因功升文華殿大學士,仍然總督川陝兩地。
乾隆十一年,慶復繼續進駐東俄洛,攻打當地不服清朝統治的土司,使得當地敵軍碉堡焚毀,番司頭目自縊而亡,事後加封太子太保。得到這一進遷,是因為有人說找到了班滾的隨身事務,而慶復為了能夠搶得戰功,於是上奏朝廷班滾已死的結局。事實上班滾到底有沒有死,沒有看見屍體都無法確認,所以慶復這一做法,為日後的慘澹結局埋下了伏筆。
乾隆十二年,大金川土司莎羅奔發動叛亂,乾隆帝授張廣泗為川陝總督,而且還召慶復進入內閣理事,並且命他兼管兵部。戰爭不久,張廣泗就得知了班滾未死潛伏如郞的情報。慶復得到消息之後,為了隱瞞當年謊說班滾已死的罪責,將幫滾的兒子找到,更名德昌喇嘛,讓他仍然居住在班滾的大碉樓,假冒稱為經堂。
錯上加錯,慶復這些行動最後都被捅到了乾隆帝那兒,隨後不及乾隆帝就以慶復欺君罔上的罪名奪其官,最後以貽誤軍機之罪處死。乾隆十四年,慶復自盡而亡。一念天堂一念地獄,要是當初慶復不貪功,儘管日後不會那麼快登頂高位,但是至少還是能安穩做他的邊疆大吏的,就那麼一次犯了錯誤,此前的功績全部抹除,只留下個欺君罔上,貽誤軍機的罪責,實在不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