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來歷和習俗介紹(春節的由來和習俗)
2023-10-13 03:07:05 2
春節的來歷和習俗介紹?我們都知道春節是我國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日,他有著好幾千年的歷史了在全國每年都有幾億人為了回家過春節,與家人團聚不惜從不同的地方回到家中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春節的由來和習俗吧!,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於春節的來歷和習俗介紹?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春節的來歷和習俗介紹
我們都知道春節是我國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日,他有著好幾千年的歷史了。在全國每年都有幾億人為了回家過春節,與家人團聚。不惜從不同的地方回到家中。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春節的由來和習俗吧!
春節的由來和習俗 關於春節的來歷和風俗春節的由來:
春節絕對是一年當中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其實,春節自西漢以來,春節的習俗一直延續到今天。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
春節的由來還有一種傳說,有一種叫做"年"的兇猛怪獸,,經常出來傷害百姓,後來人們製造了火藥,把「年」給趕跑了,所以現在過年的時候大家都放鞭炮來驅邪避兇。人們為了幾年把年趕跑,人們可以過上安居樂業的日子,就把那一天定為節日,後來就成了中國的「年」。
春節的習俗:
1.拜年
春節的第一天,也就是大年初一,各地都有拜年的習慣,拜年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在大年初一這一天,人們會打扮的乾淨漂亮,走訪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
2.燃放爆竹
春節期間家家戶戶會通過燃放爆竹來創造節日的喜悅氣氛,是一種很常見的迎新娛樂活動,不過現在由於燃放鞭炮會對空氣帶來一定的影響,這鞭炮還是要少放。
3.貼福字
貼福字是中國人在過年前的一項傳統民俗活動,福字有很吉祥的寓意,過去是說運道、福氣,現在的解釋則為幸福,春節貼"福"字,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都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願。
4.貼春聯
春節貼春聯最早可以追溯到宋朝,從宋朝起一直在民間傳承,到了明清時期,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春聯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而我們每逢過年,都會貼春聯也是繼承傳統習俗的一種方式。
5.吃年夜飯
吃年夜飯,又稱「吃團圓飯」。除夕飲食習俗。因除夕年飯既有祝賀豐收、慶祝全家團圓之意,又有驅疫健身、圖吉納福之願望,故極有講究。
6.給壓歲錢
壓歲錢是由長輩發給晚輩的,有的家裡是吃完年夜飯後,人人坐在桌旁不許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長輩發給晚輩,並勉勵兒孫在新的一年裡學習長進,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後,放在他們的枕頭下過年給壓歲錢,體現出長輩對晚輩的關愛和晚輩對長輩的尊敬。
7.掃塵
掃塵,又稱掃屋、掃房、除塵、除殘、撣塵、打埃塵等,是中國民間春節傳統習俗之一。年前忙年主要是以除舊布新為活動主題,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南方稱「掃屋」,北方稱「掃房」。
8.祭祖
新年為歲首,第一件事就是祭祀祖先。這一禮儀,有的地方稱之為「拜春節 祭祖家堂」,因為祖宗是稱為「家親」而不是稱為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