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平衡治療器的製作方法
2023-10-06 07:09:59 4
專利名稱:頸椎平衡治療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頸椎平衡治療器,屬醫療器械技術領域。
頸椎病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治療頸椎病除了採用吃藥、按摩治療方法外,還常常用物理方法牽引治療。常用的牽引器械有枕頜帶式吊掛及充氣項圈治療器等。這些醫療器械在實用中存在有一定的缺陷一是物理(機械)治療中靠吊牽或充氣等方法產生力,作用於頸部,首先作用於外部皮膚表面,在治療過程中皮膚受力較大,產生不舒服感;二是治療中靠外力作用強行牽拉頸項,違背頸椎生理曲度,不利於治療。而且已有的治療器械結構複雜,操作不方便。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頸椎平衡治療器,利用這種平衡治療器治療頸椎病,可以順其自然,皮膚不受機械力作用,無不舒服感,不僅治療效果好、治癒期短,而且使用方便,可以家用化治療,並生活化使用(作常規睡枕)。
為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採取了如下技術方案制一種頸椎平衡治療器,這種平衡治療器有一個盒子式的異型框,框的其中兩個對應邊形狀相同,而另外兩個對應邊為一邊高一邊低,製成異形框,在異形框的上面固定一個異型面,異型面與異型框組成頸椎平衡治療器。
由於本實用新型僅由一個異形框和一個異形面構成,因而結構簡單,非常容易實現。
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徵
圖1、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實施例
圖1的剖視示意圖。
圖3、實施例
圖1的俯視示意圖。
如附
圖1、附圖2、附圖3所示,圖中的1是異型框,異型框形狀相同的對應兩邊狀似彎弓,另外兩邊為一邊高一邊低。異型面②固定於異型框①上,其形狀與異型框的弓形邊相符。異形面一邊的斜邊與異形框較高邊相觸處形成一個夾角α,夾角α的角度以35°---55°為宜,最佳角為45°。對應於較高框邊的低框邊,與異型面的斜邊也形成一個夾角β,β角的度數以20°---40°較好,最佳角為30°。治病時,患者的頸肩部觸及含α角的一邊,頭枕含β角的斜邊,靠異型面的斜度,靠自身頭顱重量自然牽拉頸椎部治療頸椎病,不用外力強行牽拉,不給患者造成治病時的不適宜感。
由於本實用新型是靠自身身體的頭頸部的力自然牽拉頸椎,因此拉力輕重自如,皮膚表面不受外力強拉,沒有不舒服感,而且採用本實用新型治療頸椎病療程短、療效高、治癒快,從而實現了本實用新型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與已有的其它治療頸椎病的產品相比具有以下優點1、結構簡單,製造容易,成本低,便於推廣。
2、治病效果好,操作方便,患者意於接受。
權利要求1.一種頸椎平衡治療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頸椎平衡治療器含有一個盒子式的異型框(1)、在異型框(1)的上面固定一個異型面(2),製成頸椎平衡治療器。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頸椎平衡治療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異型框(1)與異型面(2)相觸的兩個邊形成夾角α和β,其中夾角α為35°---55°,夾角β為20°---40°。
專利摘要一種頸椎平衡治療器,它含有一個盒子式的異型框(1),在異型框(1)上固定有異型面(2)。異型框(1)的兩個形狀相同的對應面狀如彎弓,而另外兩個對應面一邊較高,另一邊較低,較高邊與異型面斜邊的夾角α為35°-55°,較低邊與異型面斜邊的夾角β為20°-40°。
文檔編號A61F5/04GK2373070SQ99212868
公開日2000年4月12日 申請日期1999年6月5日 優先權日1999年6月5日
發明者鄭全德, 徐繼紅, 張惠玲, 蔡金花 申請人:鄭全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