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數據線連接套裝配卸管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10-06 04:25:34 2
一種數據線連接套裝配卸管機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數據線連接套裝配卸管機構,包括工作檯、固接於工作檯上方的基板、滑臺、橫梁、氣缸,氣缸的缸體端與工作檯固接,其活塞杆端連接有動擋塊,以及與動擋塊相對且與氣缸的缸體端連接的定擋塊,所述橫梁下側與滑臺橫嚮導向連接,所述滑臺與基板縱嚮導向連接,橫梁的長度方向上均設有若干定位叉,其左端設有線纜端部固定機構,所述氣缸位於橫梁的後側,且其動力輸出方向與橫梁的長度方向一致,動擋塊及定擋塊朝向橫梁一側分別設有卡槽I、卡槽II。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製作成本低,能夠方便、快捷的卸下金屬管,從而將連接套準確的、緊密的套接於線纜上,而無需通過502膠水及其他膠粘劑將連接套粘接於線纜上。
【專利說明】一種數據線連接套裝配卸管機構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數據線連接套裝配卸管機構。
【背景技術】
[0002]公知技術中,汽車傳感器數據傳輸線,包括線纜及連接於線纜兩端的連接端I和連接端II,連接端I與汽車輪速傳感器聯接,連接端II與汽車線束插口聯接,所述線纜上設有若干連接套,這些連接套用於卡接或嵌接於汽車數據線連接槽內。而目前各連接套均是人工通過502膠水與線纜粘接連接,其不僅工作效率低,而且無法保證產品的質量;另外502膠水主要是丙酮類有機溶劑,極易揮發,容易對人的呼吸道和神經系統等會產生損害。
[0003]為此, 申請人:設計一種連接套,該連接套的內徑尺寸小於線纜的外徑尺寸,從而通過脹開連接套後,套設於線纜上,依靠連接套的復位彈力緊密連接與線纜上。目前, 申請人:通過在連接套內襯入金屬套,該金屬套的內徑尺寸大於線纜的外徑尺寸,然後線纜穿過金屬套後,卸除金屬套,此時依靠連接套的復位彈力緊密連接與線纜上,而如何卸除金屬套以及如何準確定位連接套與線纜的連接位置是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避免【背景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數據線連接套裝配卸管機構。
[0005]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數據線連接套裝配卸管機構,包括工作檯、固接於工作檯上方的基板、滑臺、橫梁、氣缸以及與氣缸控制連接的控制器,氣缸的缸體端與工作檯固接,其活塞杆端連接有動擋塊,以及與動擋塊相對且與氣缸的缸體端連接的定擋塊,所述橫梁下側與滑臺橫嚮導向連接,所述滑臺與基板縱嚮導向連接,橫梁的長度方向上均設有若干定位叉,其左端設有線纜端部固定機構,所述氣缸位於橫梁的後側,且其動力輸出方向與橫梁的長度方向一致,動擋塊及定擋塊朝向橫梁一側分別設有卡槽1、卡槽II。
[0006]對於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化,所述基板上方左右兩側分別設有縱嚮導軌,所述滑臺下方左右兩側設有與導軌導向連接導滑塊。
[0007]對於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化,所述滑臺上方設有橫嚮導槽,所述橫梁下側設有與導槽導向連接的橫嚮導軌。
[0008]對於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化,所述定位叉為L形,其下側分別與橫梁固接,其上部設有U形槽,各定位叉上部的U形槽均與卡槽1、卡槽II水平相對。
[0009]對於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化,橫梁左端下方連接有可在工作檯上行走的滾輪。
[0010]對於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化,所述線纜端部固定機構包括固定座,固定座上設有線纜放置槽或者是可與線纜端部匹配的卡口,固定座上端設有用於按壓線纜或者線纜端部定位連接於線纜放置槽或卡口內的鎖壓部。
[0011]對於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化,所述線纜端部固定機構還包括壓臂和鎖定臂,壓臂一端與鎖壓部連接,其另一端鉸接於固定座上,且鉸接處與鎖定臂下端連接。
[0012]對於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化,所述控制器為腳踏控制閥,腳踏控制閥分別通過管路與氣缸的控制端連接。
[0013]本實用新型與【背景技術】相比,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製作成本低,能夠方便、快捷的卸下金屬管,從而將連接套準確的、緊密的套接於線纜上,而無需通過502膠水及其他膠粘劑將連接套粘接於線纜上。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數據線連接套裝配卸管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2是數據線連接套裝配卸管機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0016]圖3是氣缸、定擋塊、動擋塊連接位置及原理示意圖。
[0017]圖4線纜端部固定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5是線纜上連接套卸除金屬套的步驟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實施例1:參照圖1?5。一種數據線連接套裝配卸管機構,包括工作檯18、固接於工作檯18上方的基板17、滑臺15、橫梁11、氣缸9以及與氣缸9控制連接的控制器13,所述控制器13為腳踏控制閥,腳踏控制閥分別通過管路與氣缸9的控制端連接。氣缸9的缸體端與工作檯18固接,其活塞杆端連接有動擋塊5,以及與動擋塊5相對且與氣缸9的缸體端連接的定擋塊8,所述橫梁11下側與滑臺15橫嚮導向連接,所述滑臺15與基板17縱嚮導向連接,橫梁11的長度方向上均設有若干定位叉10,其左端設有線纜端部固定機構1,所述氣缸9位於橫梁11的後側,且其動力輸出方向與橫梁11的長度方向一致,動擋塊5及定擋塊8朝向橫梁11 一側分別設有卡槽151、卡槽1181。所述基板17上方左右兩側分別設有縱嚮導軌16,所述滑臺15下方左右兩側設有與導軌16導向連接的導滑塊14。所述滑臺15上方設有橫嚮導槽7,所述橫梁11下側設有與導槽7導向連接的橫嚮導軌12。所述定位叉10為L形,其下側分別與橫梁11固接,其上部設有U形槽101,各定位叉10上部的U形槽101均與卡槽151、卡槽1181水平相對。橫梁11左端下方連接有可在工作檯18上行走的滾輪2。
[0020]所述線纜端部固定機構I包括固定座la,固定座Ia上設有線纜放置槽Ial,固定座Ia上端設有用於按壓線纜3定位連接於線纜放置槽Ial內的鎖壓部lb。所述線纜端部固定機構I還包括壓臂Ic和鎖定臂ld,壓臂Ic 一端與鎖壓部Ib連接,其另一端鉸接於固定座Ia上,且鉸接處與鎖定臂Id下端連接。
[0021]實施例2:參照圖1?5。通過在連接套4內襯入金屬套6,且所述金屬套6為一端設有頭部61,其另一端為可脹入連接於連接套內的套管部62,該金屬套6的內徑尺寸大於線纜3的外徑尺寸,然後線纜3穿過已經襯入金屬套6後的連接套4,並通過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數據線連接套裝配卸管機構進行卸下金屬套6,具體依靠如下動作:所述動擋塊5的卡槽151將連接套4擋在其左側,並且卡槽151套設於金屬套6的套管部62上,其定擋塊8位於動擋塊5右側,其定擋塊8上的卡槽1181套設於金屬套6的套管部62上靠近其頭部61位置,然後啟動氣缸9,依靠氣缸9的動力,拔出金屬套6,此時依靠連接套4的復位彈力緊密連接與線纜3上,然後通過滑移調整滑臺15與基座17的縱向位置以及滑移調整橫梁11與滑臺15的橫向位置來進行線纜3下一位置的連接套4裝設、定位、卸金屬套等動作。橫梁11左側的線纜3端部固定機構I用於固定線纜11左端,橫梁11上的各個定位叉10用於定位各個連接套4相對線纜11所處的位置,並且定位叉10上部的U形槽101套設於金屬套6的套管部62上,並將連接套4擋在其左側,具體在卸除金屬套6時,所述定位叉10位於連接套4與動擋塊5之間。
[0022]需要理解到的是:本實施例雖然對本實用新型作了比較詳細的說明,但是這些說明,只是對本實用新型的簡單說明,而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實用新型實質精神內的發明創造,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數據線連接套裝配卸管機構,其特徵在於包括工作檯、固接於工作檯上方的基板、滑臺、橫梁、氣缸以及與氣缸控制連接的控制器,氣缸的缸體端與工作檯固接,其活塞杆端連接有動擋塊,以及與動擋塊相對且與氣缸的缸體端連接的定擋塊,所述橫梁下側與滑臺橫嚮導向連接,所述滑臺與基板縱嚮導向連接,橫梁的長度方向上均設有若干定位叉,其左端設有線纜端部固定機構,所述氣缸位於橫梁的後側,且其動力輸出方向與橫梁的長度方向一致,動擋塊及定擋塊朝向橫梁一側分別設有卡槽1、卡槽II。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據線連接套裝配卸管機構,其特徵是:所述基板上方左右兩側分別設有縱嚮導軌,所述滑臺下方左右兩側設有與導軌導向連接導滑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據線連接套裝配卸管機構,其特徵是:所述滑臺上方設有橫嚮導槽,所述橫梁下側設有與導槽導向連接的橫嚮導軌。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據線連接套裝配卸管機構,其特徵是:所述定位叉為L形,其下側分別與橫梁固接,其上部設有U形槽,各定位叉上部的U形槽均與卡槽1、卡槽II水平相對。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據線連接套裝配卸管機構,其特徵是:橫梁左端下方連接有可在工作檯上行走的滾輪。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據線連接套裝配卸管機構,其特徵是:所述線纜端部固定機構包括固定座,固定座上設有線纜放置槽或者是可與線纜端部匹配的卡口,固定座上端設有用於按壓線纜或者線纜端部定位連接於線纜放置槽或卡口內的鎖壓部。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據線連接套裝配卸管機構,其特徵是:所述線纜端部固定機構還包括壓臂和鎖定臂,壓臂一端與鎖壓部連接,其另一端鉸接於固定座上,且鉸接處與鎖定臂下端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據線連接套裝配卸管機構,其特徵是:所述控制器為腳踏控制閥,腳踏控制閥分別通過管路與氣缸的控制端連接。
【文檔編號】B23P19/027GK203579127SQ201320607654
【公開日】2014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8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28日
【發明者】萬國強, 萬國興, 萬國彪 申請人:杭州南科汽車傳感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