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手提袋用提手的支撐圈的製作方法
2023-10-05 17:40:49 1
專利名稱:一種手提袋用提手的支撐圈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手提袋用提手的支撐圈。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手提袋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現有的手提袋根據制袋的原材料分為塑料手提袋、紙手提袋、無紡布手提袋、帆布手提袋等。但是這些手提袋都存在著提手的支撐圈不結實的缺點,手提袋稍微提重一些的物品就會使提手的支撐圈脫離袋體,而大多數手提袋的提手的支撐圈從袋體脫落後,手提袋就不方便使用,有的甚至無法使用了,從而使得手提袋的壽命大大的減短。
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以上的缺點,進行了有益的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安裝方便,結實耐用,使用壽命長的手提袋用提手的支撐圈。
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下列技術方案一種手提袋用提手的支撐圈,其特徵在於包括外支撐圈和內支撐圈;所述的外支撐圈和內支撐圈的中間設有抓孔;所述的外支撐圈的內側面上設有若干個連接柱,在內側面的內邊緣還設有臺階;所述的內支撐圈的設有可插入連接柱的若干個連接孔;
所述的外支撐圈和內支撐圈相墊合,內支撐圈的內孔卡在外支撐圈的臺階上,外支撐圈和內支撐圈通過連接柱和連接孔鉚接固定。
如上所述的一種手提袋用提手的支撐圈,其特徵是所述的外支撐圈和內支撐圈為扁橢圓形。
如上所述的一種手提袋用提手的支撐圈,其特徵是所述的外支撐圈和內支撐圈為長方形。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的優點本實用新型在袋體上先開好孔,使袋體開有的支撐圈安裝孔邊緣,可卡入到外支撐圈內側面臺階的內邊緣,將外支撐圈上的連接柱從袋體的一側邊穿過小圓柱孔並伸出袋體,內支撐圈卡在外支撐圈的臺階上,使外支撐圈和內支撐圈通過連接柱和連接連接孔鉚接固定。不但安裝方便,結實耐用,而且使用壽命長,手感舒適。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內支撐圈的側面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外支撐圈的側面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安裝在手提袋上後的立體圖.
圖4是圖3的A-A局部剖視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安裝在手提袋上後的局部剖視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一種手提袋用提手的支撐圈,包括外支撐圈1和內支撐圈2,為了方便使用時用手提,外支撐圈1和內支撐圈2可以是為扁橢圓形,也可以是長方形,並在中間設有抓孔10,在外支撐圈1的內側面上設有若干個連接柱3,在外支撐圈1內側面的內邊緣還設有臺階4,在內支撐圈2的設有可插入連接柱3的若干個連接孔5。外支撐圈1和內支撐圈2相墊合後,內支撐圈2的內孔卡在外支撐圈1的臺階4上,外支撐圈1的連接柱4插入在內支撐圈2的連接孔5內。當外支撐圈1和內支撐圈2安裝在手提袋上時,外支撐圈1上的連接柱3穿過袋體7,插入到內支撐圈2上的連接孔5內,並使內支撐圈2的內孔卡在臺階4上。
本實用新型在安裝時,先在袋體7上開好支撐圈安裝孔,使袋體7開有的支撐圈安裝孔邊緣,可卡入到外支撐圈1內側面臺階4的內邊緣,在支撐圈安裝孔的圓邊四周還開有若干個小圓柱孔,再將外支撐圈1上的連接柱4從袋體7的一側邊穿過小圓柱孔並伸出袋體7,然後,在袋體7的另一側邊,將內支撐圈2的連接孔5套接在連接柱3上,內支撐圈2卡在外支撐圈1的臺階4上,使外支撐圈1和內支撐圈2通過連接柱4和連接連接孔5鉚接固定。
權利要求1.一種手提袋用提手的支撐圈,其特徵在於包括外支撐圈(1)和內支撐圈(2);所述的外支撐圈(1)和內支撐圈(2)的中間設有抓孔(10);所述的外支撐圈(1)的內側面上設有若干個連接柱(3),在內側面的內邊緣還設有臺階(4);所述的內支撐圈(2)的設有可插入連接柱(3)的若干個連接孔(5);所述的外支撐圈(1)和內支撐圈(2)相墊合,內支撐圈(2)的內孔卡在外支撐圈(1)的臺階(4)上,外支撐圈(1)和內支撐圈(2)通過連接柱(3)和連接孔(5)鉚接固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手提袋用提手的支撐圈,其特徵是所述的外支撐圈(1)和內支撐圈(2)為扁橢圓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手提袋用提手的支撐圈,其特徵是所述的外支撐圈(1)和內支撐圈(2)為長方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手提袋用提手的支撐圈,其特徵在於包括外支撐圈和內支撐圈;所述的外支撐圈和內支撐圈的中間設有抓孔;所述的外支撐圈的內側面上設有若干個連接柱,在內側面的內邊緣還設有臺階;所述的內支撐圈的設有可插入連接柱的若干個連接孔;所述的外支撐圈和內支撐圈相墊合,內支撐圈的內孔卡在外支撐圈的臺階上,外支撐圈和內支撐圈通過連接柱和連接孔鉚接固定。本實用新型不但安裝方便,結實耐用,而且使用壽命長,手感舒適。
文檔編號A45C13/26GK2807871SQ2005200614
公開日2006年8月23日 申請日期2005年7月21日 優先權日2005年7月21日
發明者潘永權 申請人:潘永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