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音器的製作方法
2023-10-06 11:04:19 1

本實用新型涉及樂器配件領域,具體是指一種安裝和使用方便的拾音器。
背景技術:
目前市面上的樂器拾音器,其安裝結構主要有以下兩種方式:
1——將拾音器直接安裝在吉他的側板上,麥克風安裝在吉他的音孔處,輸出插座則安裝在吉他的尾孔上。這種安裝結構存在的缺陷是:需要在吉他側板上開孔才能安裝拾音器,不僅破壞了吉他的整體美觀性,而且也破壞了吉他共鳴箱的整體性,影響了吉他的共鳴及音質。
2——將拾音器貼附在吉他音孔的邊緣面板上,麥克風安裝在吉他音孔處,輸出插座同樣安裝在吉他的尾孔上。這種安裝結構雖然沒有在吉他面板上開孔,避免了吉他整體美觀性遭到破壞,但是採用的雙面膠貼附,拆換電池非常不方便,時間一長雙面膠老化會造成脫落,缺乏可靠性。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與不足,本實用新型設計了一種新型的拾音器,可直接夾置固定在吉他的音孔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拾音器,結構包括一PCB板。所述的PCB板在正面安裝固定有鈕扣電池夾座和音量調節旋鈕,其中鈕扣電池夾座通過上下兩端的螺絲安裝在PCB板上,在鈕扣電池夾座與PCB板之間設置有腰形螺母,所述的音量調節旋鈕五分之一的面積夾設於鈕扣電池夾座的月牙口內;所述的PCB板在背面安裝固定有內嵌鈕扣電池的鈕扣電池夾,PCB板與鈕扣電池連接導通,所述的PCB板通過排線外接有尾釘。
進一步採取的措施是:所述的螺絲為十字平頭螺絲,螺絲貫穿鈕扣電池夾座和PCB板。
本實用新型相比現有技術的拾音器所具有的優點在於:尾釘用於安裝音頻輸出端,排線緊貼於樂器的內側壁,本實用新型的拾音器可以根據不同的樂器,設計成放置於琴馬處的壓電拾音條結構,亦可設計成內置式麥克風拾音器結構,靈活多樣,方便樂手的調節,可在需要時將其方便卸下來更換電池,然後再安裝回吉他的音孔處。對樂器本身的外觀和結構不會產生任何影響,連接牢固,穩定可靠,具有極高的使用價值和推廣價值。
為了更好地理解和實施,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圖。
圖中,1、鈕扣電池,2、鈕扣電池夾,3、音量調節旋鈕,4、鈕扣電池夾座,5、螺絲,6、腰形螺母,7、PCB板,8、排線,9、尾釘,10、吉他。
具體實施例
請參閱圖1-2,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圖。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PCB板7在正面安裝固定有鈕扣電池夾座4和音量調節旋鈕3,其中鈕扣電池夾座4通過上下兩端的螺絲5安裝在PCB板7上,在鈕扣電池夾座4與PCB板7之間設置有腰形螺母6,所述的音量調節旋鈕3五分之一的面積夾設於鈕扣電池夾座4的月牙口內,便於調節音量;所述的PCB板7在背面安裝固定有內嵌鈕扣電池1的鈕扣電池夾2,PCB板7與鈕扣電池1連接導通,所述的PCB板7還通過排線8外接有尾釘9。
所述的螺絲5為十字平頭螺絲,螺絲5貫穿鈕扣電池夾座4和PCB板7。採用十字平頭螺絲的好處在於:整個螺絲5的頭部鎖緊進入需要固定的部件當中,沉頭平面與被緊固平面處於同一個水平面上,有利於產品的美觀。
如圖2所示,使用時,將本實用新型的螺絲5向外擰松,腰形螺母6和鈕扣電池夾座4之間的空隙增大,然後將吉他10的音孔面板插入並卡在腰形螺母6和鈕扣電池夾座4之間的空隙上,再向內擰緊螺絲5,將吉他10的音孔面板夾緊即可。
當需要更換鈕扣電池1時,只需要鬆開螺絲5,將鈕扣電池夾座4向外側推動,便可輕鬆地從吉他10的音孔面板中取出。
本實用新型無需在吉他的面板上開孔,保證了樂器外形的整體美觀度;也沒有採用雙面膠粘貼的方式,而是通過腰形螺母6和鈕扣電池夾座4的結構設計,通過螺絲5自由調節鬆緊度,連接牢固,鈕扣電池1的拆卸更換兼具方便快捷,本實用新型的位置安裝靈活,能夠與樂器相匹配進而獲得更好的採音質量,使音色達到最佳的動人效果。
本實用新型並不局限於上述實施方式,如果對本實用新型的各種改動或變形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範圍,倘若這些改動和變形屬於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和等同技術範圍之內,則本實用新型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