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家用球型電風扇的製作方法
2023-10-06 06:16:39

本實用新型涉及家用電器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家用球型電風扇。
背景技術:
現有各類家用電風扇在送風的過程中都留有死角送風範圍,如水平方向的搖頭電風扇,只能在180度的方向送風,在水平方向180度至360度內就是死角。導致實際使用效果不佳,不能滿足使用者的散熱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家用球型電風扇,以改善上述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家用球型電風扇包括支撐座、轉動立柱、伸縮立柱、電機和轉動頭;伸縮立柱設置於支撐座,伸縮立柱包括中心立柱和套管,套管的頂端與轉動立柱固定連接,套管的側壁設置有一個卡接口,中心立柱側壁豎向間隔設置有多個凹槽,凹槽內設置有相互連接的彈簧和凸塊,套管套設於中心立柱的外側,凸塊能夠卡接於卡接口內,電機設置於支撐座且驅動伸縮立柱轉動,轉動頭設置於轉動立柱的頂端;轉動頭包括主錐齒輪、從錐齒輪、風扇葉和球型防護網,主錐齒輪橫向固定於轉動立柱的頂部,從錐齒輪設置至少兩個,兩個從錐齒輪對稱設置於主錐齒輪的頂部且分別與主錐齒輪嚙合;兩個從錐齒輪分別穿設有傳動軸,風扇葉設置於傳動軸的遠離從錐齒輪的一端的端部;主錐齒輪、從錘齒輪和風扇葉均位於球型防護網內,球型防護網與轉動立柱固定連接。
電機驅動轉動立柱轉動,轉動立柱帶動主錐齒輪轉動,主錐齒輪帶動從錐齒輪轉動,進而帶動扇葉轉動。主錐齒輪和球型防護網均與轉動立柱固定連接,轉動立柱用於帶動轉動頭沿橫向平面作360°的循環轉動運動。從錐齒輪帶動扇葉在豎向平面內作360°的循環轉動,從而實現球型電風扇360°無死角送風,充分滿足使用者炎炎夏日的散熱需求,實用性更強。
從錐齒輪設置至少兩個,本申請中優選設置四個,四個從錐齒輪位於主錐齒輪的頂部且環繞主錐齒輪周向設置,能夠滿足各角度送風。
伸縮立柱的長短可以調節,進而可以根據使用者的使用需求調節轉動頭的高度。凸塊卡接於一個卡接口內時,轉動頭的高度固定。調節高度時,按壓凸塊,凸塊退入凹槽內的同時移動套管,套管移動過程中,卡接口滑動至其中一個凸塊處時,凸塊在彈簧的作用下卡接於卡接口內,若不是需要的高度,則繼續按壓凸塊使凸塊退回凹槽內,直到調節至需要的高度。
進一步地,球型防護網內設置有支撐箱格,主錐齒輪和從錐齒輪均位於支撐箱格內,轉動立柱固定穿設於支撐箱格,傳動軸穿過支撐箱格與扇葉連接。
轉動立柱驅動主錐齒輪在橫向平面內作360°循環轉動,主錐齒輪轉動驅動從錐齒輪在豎向平面內作360°轉動。為了實現設置的從錐齒輪整體能在橫向平面內作360°循環轉動而設置支撐箱格。轉動立柱與支撐箱格固定連接,轉動立柱轉動時帶動支撐箱格轉動,傳動軸穿設於支撐箱格,支撐箱格隨著轉動立柱轉動時帶動傳動軸轉動,進而驅動轉動頭在橫向平面內作360°循環轉動。
進一步地,球型防護網包括第一半圓防護網和第二半圓防護網,第一半圓防護網的底端設置有第一卡接套,第二半圓防護網的底端設置有第二卡接套,轉動立柱外側套設有第一安裝塊,第一安裝塊內嵌設有第一卡接塊和第二卡接塊,第一卡接套套設於第一安裝塊的一端且與第一卡接塊卡接,第二卡接套套設於第一安裝塊的另一端且與第二卡接塊卡接。
球型防護網包括可拆卸連接的第一半圓防護網和第二半圓防護網,第一半圓防護網和第二半圓防護網的底端分別可拆卸地與第一安裝塊連接。球型防護網由鋼絲網製成,實際使用過程中,灰塵和顆粒物易進入球型防護網內,因此球型防護網可拆卸設置,方便拆卸和清理電風扇的內部結構,延長電風扇的使用壽命。
進一步地,第一安裝塊內並排設置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卡接塊設置兩個且均滑動嵌設於第一通道內,第二卡接塊設置兩個且均滑動嵌設於第二通道內,第一通道內設置有第一彈簧,第一彈簧的兩端分別與第一卡接塊連接,第二通道內設置有第二彈簧,第二彈簧的兩端分別與第二卡接塊連接;第一卡接套內對稱設置有兩個第一卡槽,第二卡接套內對稱設置有兩個第二卡槽,第一卡接塊卡接於第一卡槽內,第二卡接塊卡接於第二卡槽內。
第一卡接套套設於第一安裝塊一端時,第一卡接塊在第一卡接套的擠壓下縮入第一通道內,當第一卡槽滑動至與第一卡接塊對應時,第一卡接塊在第一彈簧的作用下卡接於第一卡槽內,進而實現第一卡接套與第一安裝塊的固定連接。第二卡接套與第一安裝塊之間也是通過第二卡接塊和第二卡槽卡接連接實現。
第一彈簧位於第一通道的中部,兩個第一卡接塊分別與第一彈簧的一端連接,兩個第一卡接塊退回第一通道內時壓縮第一彈簧,兩個第一卡接塊在第一彈簧的恢復彈力的作用下滑出第一通道。
第二彈簧位於第二通道的中部,兩個第二卡接塊分別與第二彈簧的一端連接。兩個第二卡接塊退回第二通道內時壓縮第二彈簧,兩個第二卡接塊在第二彈簧的恢復彈力的作用下滑出第二通道。
進一步地,兩個第一卡槽內分別設置有第一調節螺栓,兩個第一調節螺栓分別對應設置於第一通道的兩端,兩個第二卡槽內分別設置有第二調節螺栓,兩個第二調節螺栓分別對應設置於第二通道的兩端。
第一卡接塊卡接於第一卡槽內,第二卡接塊卡接於第二卡槽內,旋轉第一調節螺栓,第一調節螺栓的端部抵住第一卡接塊能夠將第一卡接塊抵壓入第一通道內,第二調節螺栓同理也能夠將第二卡接塊抵壓入第一通道內。通過調節第一調節螺栓和第二調節螺栓實現第一卡接套和第二卡接套的安裝和拆卸。
進一步地,兩個第一卡接塊的遠離第一彈簧的端部均設置傾斜面,兩個第二卡接塊的遠離第二彈簧的端部均設置傾斜面,第一卡接塊和第二卡接塊的橫向長度從相對的一側向相背的一側逐漸減小。
此處的「橫向長度」是指第一卡接塊和第二卡接塊在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中心線的延伸方向上的長度。「相對」是指第一卡接塊和第二卡接塊相鄰的一側。「相背」是指第一卡接塊和第二卡接塊相互遠離的一側。第一卡接塊遠離第一彈簧的端部為傾斜面,第二卡接塊的遠離第二彈簧的端部為傾斜面,第一卡接套的端部在靠近第一卡接塊端部的過程中,能夠將第一卡接塊抵壓入第一通道內,第二卡接塊同理。安裝更加順暢。
進一步地,球型防護網包括第一半圓防護網和第二半圓防護網,第一半圓防護網的底端設置有第一轉動安裝架,第二半圓防護網的底端設置有第二轉動安裝架,轉動立柱外側套設有第二安裝塊,第一轉動安裝架與第二安裝塊的一端轉動連接,第二轉動安裝架與第二安裝塊的另一端也轉動連接,第一轉動安裝架和第二轉動安裝架之間通過彈性連接件連接。
第一轉動安裝架和第二轉動安裝架在彈性連接件的作用下抵接在一起,實現第一半圓防護網和第二半圓防護網卡接在一起。當施力於第一半圓防護網或第二半圓防護網時,能夠使第一半圓防護網和第二半圓防護網分別繞著第二安裝塊的兩端轉動,檢修和修理電風扇的內部更加方便。
進一步地,第二安裝塊的兩端的端部分別設置有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第一滑道內滑動嵌設有第一滑動擋塊,第二滑道內滑動嵌設有第二滑動擋塊,第一滑道側壁設置有第一軌道,第二滑道側壁設置有第二軌道,第一軌道內滑動嵌設有第一控制滑塊,第一控制滑塊穿過第一軌道與第一滑動擋塊連接;第二軌道內滑動嵌設有第二控制滑塊,第二控制滑塊穿過第二軌道與第二滑動擋塊連接;第一轉動安裝架與第二轉動安裝架的內側均設置有擋板。
為了方便檢修或者清理電風扇的內部,設置第一滑動擋塊和第二滑動擋塊。實際操作時,第一半圓防護網和第二半圓防護網在受力的情況下能夠分別繞第二安裝塊的端部轉動,但是受到彈性連接件的作用,第一半圓防護網和第二半圓防護網具有相互靠近的運動趨勢。當第一半圓防護網和第二半圓防護網轉動角度大於90°且位於第二安裝塊下方時,移動第一控制滑塊,第一滑動擋塊部分移出第一滑道,第二滑動擋塊同樣操作,則第二安裝塊的整體長度增長,此時第一滑動擋塊和第二滑動擋塊能夠阻止第一半圓防護網和第二半圓防護網在彈性連接件的作用下相互抵接在一起。從而將球型防護網打開,便於檢修和清理。
進一步地,彈性連接件為彈簧,第一半圓防護網和第二半圓防護網通過彈簧的彈力抵接在一起。
採用彈簧,結構簡單,便於拆卸和安裝。
進一步地,支撐箱格包括可拆卸連接的頂蓋和底殼,底殼包括底板和設置於底板的側板,傳動軸穿設於側板。
採用支撐箱格一方面能夠帶動從錐齒輪在橫向平面內轉動,另一方面,支撐箱格將主錐齒輪和從錐齒輪包圍在內部,能夠有效遮擋從球型防護網濾進電風扇內部的灰塵和顆粒物,避免主錐齒輪和從錐齒輪轉動過程中發生卡住等故障,保證電風扇的正常運作。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技術方案提供了一種轉動頭在橫向平面作360°循環轉動且扇葉在豎向平面作360°循環轉動的球型電風扇,實現了無死角送風。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範圍的限定,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家用球型電風扇的內部結構的部分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家用球型電風扇的內部結構的主視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家用球型電風扇的內部結構的俯視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家用球型電風扇的第一種結構中的球型防護網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家用球型電風扇的第一種結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6為沿圖5中A-A的剖視圖;
圖7為圖6中第一安裝塊的剖視圖;
圖8為圖6中第一卡接套和第二卡接套的剖視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家用球型電風扇的第二種結構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10為沿圖9中B-B的剖視圖;
圖1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家用球型電風扇的第二種結構中的球型防護網的結構示意圖;
圖1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家用球型電風扇的第二種結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
支撐座101;轉動立柱102;電機103;主錐齒輪105;從錐齒輪106;扇葉107;支撐箱格109;第一半圓防護網200;第二半圓防護網201;第一卡接套202;第二卡接套203;第一安裝塊204;第一卡接塊205;第二卡接塊206;第一通道207;第二通道208;第一彈簧209;第二彈簧300;第一卡槽301;第二卡槽302;第一調節螺栓303;第二調節螺栓304;第一轉動安裝架305;第二轉動安裝架306;第二安裝塊307;第一滑道308;第二滑道309;第一滑動擋塊400;第二滑動擋塊401;第一軌道402;第二軌道403;第一控制滑塊404;第二控制滑塊405;傳動軸406;伸縮立柱407;中心立柱408;套管409;凸塊500。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通常在此處附圖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組件可以以各種不同的配置來布置和設計。
因此,以下對在附圖中提供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並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的範圍,而是僅僅表示本實用新型的選定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應注意到:相似的標號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圖中表示類似項,因此,一旦某一項在一個附圖中被定義,則在隨後的附圖中不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定義和解釋。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第一」、「第二」等僅用於區分描述,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還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設置」、「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具體實施方式,參照圖1至圖12。
如圖1-圖8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家用球型電風扇包括支撐座101、轉動立柱102、伸縮立柱407、電機103和轉動頭;伸縮立柱407設置於支撐座101,伸縮立柱407包括中心立柱408和套管409,套管409的頂端與轉動立柱102固定連接,套管409的側壁設置有一個卡接口,中心立柱408側壁豎向間隔設置有多個凹槽,凹槽內設置有相互連接的彈簧和凸塊500,套管409套設於中心立柱408的外側,凸塊500能夠卡接於卡接口內,電機103設置於支撐座101且驅動伸縮立柱407轉動,轉動頭設置於轉動立柱102的頂端;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轉動頭包括主錐齒輪105、從錐齒輪106、風扇葉107和球型防護網,主錐齒輪橫向固定於轉動立柱102的頂部,從錐齒輪106設置至少兩個,兩個從錐齒輪106對稱設置於主錐齒輪105的頂部且分別與主錐齒輪嚙合;兩個從錐齒輪106分別穿設有傳動軸406,風扇葉107設置於傳動軸406的遠離從錐齒輪106的一端的端部;主錐齒輪105、從錘齒輪和風扇葉107均位於球型防護網內,球型防護網與轉動立柱102固定連接。
電機103驅動轉動立柱102轉動,轉動立柱102帶動主錐齒輪轉動,主錐齒輪帶動從錐齒輪106轉動,進而帶動扇葉107轉動。主錐齒輪和球型防護網均與轉動立柱102固定連接,轉動立柱102用於帶動轉動頭沿橫向平面作360°的循環轉動運動。從錐齒輪106帶動扇葉107在豎向平面內作360°的循環轉動,從而實現球型電風扇360°無死角送風,充分滿足使用者炎炎夏日的散熱需求,實用性更強。
從錐齒輪106設置至少兩個,本申請中優選設置四個,四個從錐齒輪106位於主錐齒輪的頂部且環繞主錐齒輪周向設置,能夠滿足各角度送風。
伸縮立柱407的長短可以調節,進而可以根據使用者的使用需求調節轉動頭的高度。凸塊500卡接於一個卡接口內時,轉動頭的高度固定。調節高度時,按壓凸塊500,凸塊500退入凹槽內的同時移動套管409,套管409移動過程中,卡接口滑動至其中一個凸塊500處時,凸塊500在彈簧的作用下卡接於卡接口內,若不是需要的高度,則繼續按壓凸塊500使凸塊500退回凹槽內,直到調節至需要的高度。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進一步改進,如圖3所示,球型防護網內設置有支撐箱格109,主錐齒輪和從錐齒輪106均位於支撐箱格109內,轉動立柱102固定穿設於支撐箱格109,傳動軸406穿過支撐箱格109與扇葉107連接。
轉動立柱102驅動主錐齒輪在橫向平面內作360°循環轉動,主錐齒輪轉動驅動從錐齒輪106在豎向平面內作360°轉動。為了實現設置的從錐齒輪106整體能在橫向平面內作360°循環轉動而設置支撐箱格109。轉動立柱102與支撐箱格109固定連接,轉動立柱102轉動時帶動支撐箱格109轉動,傳動軸406穿設於支撐箱格109,支撐箱格109隨著轉動立柱102轉動時帶動傳動軸406轉動,進而驅動轉動頭在橫向平面內作360°循環轉動。
下面對球型防護網與轉動立柱102的安裝方式進行改進。
如圖4和圖5所示,球型防護網包括第一半圓防護網200和第二半圓防護網201,第一半圓防護網200的底端設置有第一卡接套202,第二半圓防護網201的底端設置有第二卡接套203,轉動立柱102外側套設有第一安裝塊204,第一安裝塊204內嵌設有第一卡接塊205和第二卡接塊206,第一卡接套202套設於第一安裝塊204的一端且與第一卡接塊205卡接,第二卡接套203套設於第一安裝塊204的另一端且與第二卡接塊206卡接。
球型防護網包括可拆卸連接的第一半圓防護網200和第二半圓防護網201,第一半圓防護網200和第二半圓防護網201的底端分別可拆卸地與第一安裝塊204連接。球型防護網由鋼絲網製成,實際使用過程中,灰塵和顆粒物易進入球型防護網內,因此球型防護網可拆卸設置,方便拆卸和清理電風扇的內部結構,延長電風扇的使用壽命。
如圖6、圖7和圖8所示,第一安裝塊204內並排設置有第一通道207和第二通道208,第一卡接塊205設置兩個且均滑動嵌設於第一通道207內,第二卡接塊206設置兩個且均滑動嵌設於第二通道208內,第一通道207內設置有第一彈簧209,第一彈簧209的兩端分別與第一卡接塊205連接,第二通道208內設置有第二彈簧300,第二彈簧300的兩端分別與第二卡接塊206連接;第一卡接套202內對稱設置有兩個第一卡槽301,第二卡接套203內對稱設置有兩個第二卡槽302,第一卡接塊205卡接於第一卡槽301內,第二卡接塊206卡接於第二卡槽302內。
第一卡接套202套設於第一安裝塊204一端時,第一卡接塊205在第一卡接套202的擠壓下縮入第一通道207內,當第一卡槽301滑動至與第一卡接塊205對應時,第一卡接塊205在第一彈簧209的作用下卡接於第一卡槽301內,進而實現第一卡接套202與第一安裝塊204的固定連接。第二卡接套203與第一安裝塊204之間也是通過第二卡接塊206和第二卡槽302卡接連接實現。
第一彈簧209位於第一通道207的中部,兩個第一卡接塊205分別與第一彈簧209的一端連接,兩個第一卡接塊205退回第一通道207內時壓縮第一彈簧209,兩個第一卡接塊205在第一彈簧209的恢復彈力的作用下滑出第一通道207。
第二彈簧300位於第二通道208的中部,兩個第二卡接塊206分別與第二彈簧300的一端連接。兩個第二卡接塊206退回第二通道208內時壓縮第二彈簧300,兩個第二卡接塊206在第二彈簧300的恢復彈力的作用下滑出第二通道208。
作為本實施例的優選實施方式,如圖8所示,兩個第一卡槽301內分別設置有第一調節螺栓303,兩個第一調節螺栓303分別對應設置於第一通道207的兩端,兩個第二卡槽302內分別設置有第二調節螺栓304,兩個第二調節螺栓304分別對應設置於第二通道208的兩端。
第一卡接塊205卡接於第一卡槽301內,第二卡接塊206卡接於第二卡槽302內,旋轉第一調節螺栓303,第一調節螺栓303的端部抵住第一卡接塊205能夠將第一卡接塊205抵壓入第一通道207內,第二調節螺栓304同理也能夠將第二卡接塊206抵壓入第一通道207內。通過調節第一調節螺栓303和第二調節螺栓304實現第一卡接套202和第二卡接套203的安裝和拆卸。
兩個第一卡接塊205的遠離第一彈簧209的端部均設置傾斜面,兩個第二卡接塊206的遠離第二彈簧300的端部均設置傾斜面,第一卡接塊205和第二卡接塊206的橫向長度從相對的一側向相背的一側逐漸減小。
此處的「橫向長度」是指第一卡接塊205和第二卡接塊206在第一通道207和第二通道208的中心線的延伸方向上的長度。「相對」是指第一卡接塊205和第二卡接塊206相鄰的一側。「相背」是指第一卡接塊205和第二卡接塊206相互遠離的一側。第一卡接塊205遠離第一彈簧209的端部為傾斜面,第二卡接塊206的遠離第二彈簧300的端部為傾斜面,第一卡接套202的端部在靠近第一卡接塊205端部的過程中,能夠將第一卡接塊205抵壓入第一通道207內,第二卡接塊206同理。安裝更加順暢。
第二種實施方式。如圖11和圖12所示,球型防護網包括第一半圓防護網200和第二半圓防護網201,第一半圓防護網200的底端設置有第一轉動安裝架305,第二半圓防護網201的底端設置有第二轉動安裝架306,轉動立柱102外側套設有第二安裝塊307,第一轉動安裝架305與第二安裝塊307的一端轉動連接,第二轉動安裝架306與第二安裝塊307的另一端也轉動連接,第一轉動安裝架305和第二轉動安裝架306之間通過彈性連接件連接。
第一轉動安裝架305和第二轉動安裝架306在彈性連接件的作用下抵接在一起,實現第一半圓防護網200和第二半圓防護網201卡接在一起。當施力於第一半圓防護網200或第二半圓防護網201時,能夠使第一半圓防護網200和第二半圓防護網201分別繞著第二安裝塊307的兩端轉動,檢修和修理電風扇的內部更加方便。
如圖9和圖10所示,第二安裝塊307的兩端的端部分別設置有第一滑道308和第二滑道309,第一滑道308內滑動嵌設有第一滑動擋塊400,第二滑道309內滑動嵌設有第二滑動擋塊401,第一滑道308側壁設置有第一軌道402,第二滑道309側壁設置有第二軌道403,第一軌道402內滑動嵌設有第一控制滑塊404,第一控制滑塊404穿過第一軌道402與第一滑動擋塊400連接;第二軌道403內滑動嵌設有第二控制滑塊405,第二控制滑塊405穿過第二軌道403與第二滑動擋塊401連接;第一轉動安裝架305與第二轉動安裝架306的內側均設置有擋板。
為了方便檢修或者清理電風扇的內部,設置第一滑動擋塊400和第二滑動擋塊401。實際操作時,第一半圓防護網200和第二半圓防護網201在受力的情況下能夠分別繞第二安裝塊307的端部轉動,但是受到彈性連接件的作用,第一半圓防護網200和第二半圓防護網201具有相互靠近的運動趨勢。當第一半圓防護網200和第二半圓防護網201轉動角度大於90°且位於第二安裝塊307下方時,移動第一控制滑塊404,第一滑動擋塊400部分移出第一滑道308,第二滑動擋塊401同樣操作,則第二安裝塊307的整體長度增長,此時第一滑動擋塊400和第二滑動擋塊401能夠阻止第一半圓防護網200和第二半圓防護網201在彈性連接件的作用下相互抵接在一起。從而將球型防護網打開,便於檢修和清理。
作為本實施例的優選實施方式,彈性連接件為彈簧,第一半圓防護網200和第二半圓防護網201通過彈簧的彈力抵接在一起。採用彈簧,結構簡單,便於拆卸和安裝。
如圖1、圖2和圖9所示,支撐箱格109包括可拆卸連接的頂蓋和底殼,底殼包括底板和設置於底板的側板,傳動軸406穿設於側板。採用支撐箱格109一方面能夠帶動從錐齒輪106在橫向平面內轉動,另一方面,支撐箱格109將主錐齒輪和從錐齒輪106包圍在內部,能夠有效遮擋從球型防護網濾進電風扇內部的灰塵和顆粒物,避免主錐齒輪和從錐齒輪106轉動過程中發生卡住等故障,保證電風扇的正常運作。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