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唐·吉訶德》讀後感
2023-10-15 20:32:35 2
文學評論家都稱《唐·吉訶德》是西方文學史上的第一部現代小說,也是世界文學的瑰寶之一。下面整理了讀後感,供大家閱讀欣賞。
《唐·吉訶德》讀後感1:
讀完《唐·吉訶德》我的第一個感受就是,唐是阿Q他姥爺.魯迅的一些文章也提到塞萬提斯的《唐.吉訶德》,也許是有點影響的吧!
唐崇尚騎士並深受騎士精神的毒害,他為自己取別名還為侍從、馬匹和自己喜歡的女人(純屬個人單相思)取封號。他將各種醜陋的事進行美化後,這裡不能說是自我安慰而是自我享受。這本書主線是通過『唐騎士』冒險之旅,途中遇到事和他的處理方式來表達些什麼。(你看完之後認為表達的是什麼就是什麼,我真不想說)
我剛開始看那些事還覺得挺有趣,自己會為他的滑稽而哈哈大笑,看到後來我就有點看不下去,笑不出來了。真心覺得是個神經病,反過來這也說明這本書寫的好是吧,我不得不坦白我真心不喜歡看。
現在我們常聽到,有的時候不妨阿Q一下!不愧是他姥爺,唐的級別是很難超越的。我們平常本能的也有這樣反應,自欺欺人一下,讓自己平息寧氣,在回到正常生活狀態中。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一些痛苦也是無謂的,可一旦掉進去也難以自拔。
很多事情,我們可以這樣選擇!
《唐·吉訶德》讀後感2:
這個星期我讀了一本書-----《唐·吉訶德》,這本書的作者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已經去世三百九十多年了,但他所塑造的卓越典型唐吉可德和桑丘·潘扎卻至今保持著它的光輝。主僕二人從十七世紀以來,跨越國度,跨越時代,幾乎走遍了全世界,帶給人們無盡的快樂。
《唐·吉訶德》作品的主人公唐·吉訶德是一個不朽的人物。他著迷於騎士文學,騎上一匹名為「駑辛難得」的老馬,找到一把生鏽的長矛,戴著破了洞的頭盔,僱了附近的農民桑丘,將鄰村的一位擠奶姑娘想像為自己的女主人並取名為「杜爾西內亞」,好了,一切準備就緒,唐·吉訶德開始了他「鋤強扶弱」的遊俠旅程。他把鄉村客店當作城堡,把老闆當作城堡的主人,硬要老闆封他為騎士,並要求一個補鞋匠的女兒替他掛刀。由此,「受了封的騎士」唐·吉訶德更加神氣,他把風車當作巨人,衝上去與它刀劍相向,弄得遍體鱗傷;他把羊群當作軍隊,準備大開殺戒,卻被牧童打,用石子打腫了臉,打落了牙;他又把一個理髮師當作武士,不由分說大戰一場,並把勝利的頭一個戰利品銅盆當作有名的曼布裡諾頭盔。當他和桑丘吃盡苦頭,輾轉回到家鄉時,他已一病不起,也知道那些騎士小說都是胡說八道,只恨後悔的太晚了。
就是這樣一本幽默詼諧的小說,讓我們在笑聲中讀懂了西班牙的社會。我並不覺得唐·吉訶德可笑,相反,我認為塞萬提斯正是通過他來宣揚了除暴安良,見義勇為,扶貧濟弱的美德,這些品德是一個社會、一個世界的理想,是人類共同的目標,所以他能夠穿越時空,感動著四個世紀後的每一個讀者。我們當今的社會在物質生活不斷發達、人民生活逐漸富裕的同時,卻缺失了人類本身的良知和善良,就是缺少見義勇為,扶貧濟弱這種精神,如果人們都能夠做到見義勇為,扶貧濟弱,兩歲的小悅悅也不會被車撞後,也沒有人去救她,也許就不會失去生命了。
《唐·吉訶德》讀後感3:
《唐·吉訶德》的小說主人公原名叫阿倫索·吉哈達,是一個鄉坤,他讀當時風靡社會的騎士小說入了迷,自己也想仿效騎士出外遊俠。他從家傳的古物中,找出一付破爛不全的盔甲,自己取名唐吉訶德·,又物色了一位僕人桑丘和鄰村一個擠奶姑娘,取名杜爾西尼婭,作為自己終生為之效勞的意中人。然後騎上一匹瘦馬,離家出走。唐吉訶德還按他腦子裡的古怪念頭行事,把風車看作巨人,把羊群當做敵軍,把苦役犯當作受害的騎士,把酒囊當作巨人頭,不分青紅皂白,亂砍亂殺,鬧出許多荒唐可笑的事情,他的行動不但與人無益,自己也挨打受苦。他最後一次到家後即臥床不起,臨終才明白過來。他立下遺囑,唯一的繼承人侄女如嫁給騎士,就取消其繼承權。
《唐·吉訶德》這本書很經典,當我讀完後我覺得很好笑,但笑的是主人公還是我,別人都說,第一遍讀完這本書,留給自己的只是好笑,當你第二遍讀完,留給自己的是哭,第三遍是思考,難怪每每想起這個奇情異想的末路騎士時,心裡總會湧起一種異樣的感覺---塞萬提斯創作了一個讓人不得不笑又不得不哭的悲劇。
唐吉歌德是很好笑,但現實中不也有和他一樣的人嗎?他們妄想著,結果害了別人也害了自己。笑著至於我們也該反省下自己,別讓自己成為下一個唐吉歌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