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有成竹出自哪個成語典故(胸有成竹由來你知否)
2023-10-16 07:08:12 2
竹子
從年幼時起,蘇東坡就喜歡竹子。他在任地方官時,每到一地,總要栽種竹子,以便觀察竹子的各種特徵,描畫竹子的千姿百態。他曾寫過一首詠竹詩:
可使食無肉,不可使居無竹。
無肉令人痩,無竹令人俗。
....... ........
蘇東坡愛竹如痴如醉。他在徐州任太守時,他的學生黃山谷,見老師畫得一手好墨竹,前來求教。
蘇東坡愛竹
胸有成竹由來
蘇東坡說:「畫竹不能光依靠前人的畫論畫譜,要注意經常觀察竹子。我每天早晨喜歡去竹林散步,黃昏日落時還在竹林中流連,夏天愛去竹林中乘涼,平時愛吃竹筍。三時年來來,我與竹為伴,簡直成了竹癖。我知道要畫好竹子的道理,但畫得並不怎麼好。只有我的表兄文同畫起竹來得心應手。」
文同畫了一幅篔簹古偃竹,送給蘇東坡。蘇東坡專就這幅墨竹寫了篇散文,意思為:
竹子從破土到有一寸嫩芽,從拔節的竹筍到很長的竹劍,都是有節有葉的完整的竹子。畫竹子時,不能一節節、一葉葉地畫,畫前要胸中有竹子的全貌,才能一揮而就。蘇東坡在這裡總結了文同與他從實踐中得出的畫竹經驗,畫竹首先要「成竹與胸中」
後人把蘇東坡的「成竹於胸中」寫成「成竹在胸」或者「胸有成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