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北農村實用祭文大全範例(民俗三周年祝頌辭)
2023-10-16 09:13:01 3
2021年10月20日,吾參加叔父每清壽三周年紀念,祭祀過程中聽到喝禮司儀趙福學、張應華老人的祝辭祭文後,感到文辭到位,表述了孝子們的心意。返回後同劉君瑞老師商議後,2021年10月23日,吾又專程乘車到杜曲東村採訪89歲的張應華老師。張應華老師的父親在民國時期就給人看客喝禮,精通喪葬禮儀。張應華老師繼承父志,數十年來,教學的同時也給鄰坊大遠眾多鄉當們的喪葬禮儀看客喝禮,受到廣泛的好評。現將靈堂前祝頌辭、墳墓前祭文分述如下:
三周年靈堂前祝頌辭
某某大人(夫人) 三周年已滿,今日子孫除孝去墳園。譚除子孫跪神前,紙服衣衫要帶全。香蠟紙錁齊要有,再備一個三角燒紙衫。叩首起立三鞠躬,送出門外乘彩輦。酒餚放在食盒裡,神主抱在心胸前。鼓樂前導開路行,各位親友都隨從。抬彩輦者慢步行,轟轟烈烈到墳塋。
三周年靈堂前祝頌辭
孝子含淚跪堂前,紙服衣衫要帶全。金鬥銀錁種類全,再備三角燒紙衫。酒餚放在食盒裡,神主抱在心胸前。祖陵巍巍萬古山,兒孫孝子跪靈前。叩首跪拜三鞠躬,送出門外乘彩輦。執紅燈者把路帶,樂隊奏樂庭堂前。
(靈堂前祝頌辭文字內容男女有別,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分別表述為好。)
三周年墳墓前祭文
請主下輦共墓前,譚服子孫跪兩邊。兒孫甥婿焚紙錢,婿婦女兒燒紙衫。各位親戚請來前,按輩敬酒盡孝無怨言。子孫最後跪墓前,恭請老位家(老渭家、老衛家、老威家、老外家)卸孝禮當然。雖然三年服已滿,清明十一燒紙錢。培土固墓勿中斷,祖陵巍巍萬古山。請主上輦回家園,親友孝子們返家休息準備進午餐。請主下輦回堂前,把遺像供奉在上房正中間。逢年過節要紀念,子孫代代向下傳。……
說明:祭祀或祭奠時表示哀悼或禱祝的文章稱祭文,有韻文和散文兩種體裁。內容主要為哀悼、禱祝、追念逝者生前主要經歷,頌揚其品德業績,寄託哀思、激勵生者。同時,祭文也是為祭奠逝者而寫的哀悼性文章,是供祭祀時誦讀的。它是由古時祝文演變而來,其辭有散文,有韻語、有儷語等。韻語中有四言、六言、雜言、騷體、儷體之不同。
祭文最早出現於漢代。古時的祭文在內容上分哀悼逝者、祈求降福、驅除邪魔、祈禱降雨等四類,主要用於哀悼死者。昔時的祭文感情色彩比較濃厚,多為亡親亡友而作的追記生平、歌頌死者功績,頌讀後讓眾人如哭如泣,如咽如訴,教育性強,影響深遠。如賈誼《吊屈原賦》、韓愈《歐陽生哀辭》、袁枚《祭妹文》、歐陽修《瀧岡阡表》等祭文感情質樸,通俗易懂、流傳千古。
祭文和悼詞的區別:祭文可以在逝者任何時候使用、可使用多次,而悼詞只能有一次。因悼詞是在死者追悼會上宣讀的文體。祭文不僅在舉行葬禮上誦讀,而且是在逢祭時唱誦。悼詞體現唯物主義,而祭文多帶唯心色彩。悼詞是表情朗讀,可由他人代寫,但絕不能隨意由他人代讀,必須是主孝子、領導或在社會上有影響的人代讀。
祭文側重敘述逝者一生業績和職位之情,祭文可在靈堂、十字路口、墓地等處誦讀,墓地是死者的「正寢」之地。此外,祭文也可以在宗廟、祠堂、還可以在終南山、華山、泰山及黃河等名山大川來誦讀。現實中,除喪葬現場外,也可以在公墓、死者單位、犧牲處、追悼大廳、追悼會場等公眾場所誦讀祭文。祭文可由他人(司儀、主持人、喝禮者、宗教人士等) 代讀。
……
2021年10月27日
張應華 89歲杜曲東村人 退休高級教師 有名望喪葬喝禮者
每小平 筆名每牧 每文 長安區作家協會理事 民俗委員會副主任 市作家協會會員 市民盟老盟員聯誼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省散文學會會員 省柳青文學研究會會員辦公室副主任 省中國現代文學學會白鹿原分會副會長 省唐詩與杜甫研究會理事 區政協委員 區政協特聘文史員 民盟長安區工委原副主委兼韋曲支部主委 人文地理 方言 習俗文化研究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