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璟是一個怎樣的人?他的《梅花賦》主要是寫什麼?
2023-10-15 12:58:49 1
宋璟是唐代的名相,為官期間,堅持以人為本的從政理念,處處為百姓著想,事事體恤百姓疾苦,實心實意為百姓辦實事,真正做到了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表現出了高尚的為官品質,受到了百姓的愛戴和敬仰。他居官耿介,執法嚴明,不憚權貴,認為治國安邦必須依法治國,作為官吏必須秉公執法,因此他處處維護法律的尊嚴,時時勸諫皇帝依法辦事,他不僅是這麼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從而避免了隨意性,保證了法律的順利實施,鞏固了皇權,實現了統治的穩定。以上都是誇耀的話,我們都知道他是一個千載賢相,所以本文就不多贅述他的功績,我們來看看他的軼事典故與品行節操。
宋璟此人不僅在政治上極有才能,寫文也極有才華,比如他的《梅花賦》,梅花具有天生的麗質芳姿,它有一種不屈不撓的精神,永不放棄的精神。別的花,大部分是在春暖才開放,而梅花卻不一樣。越是寒冷、越是風欺雪壓,花兒卻開得越鮮豔、越秀氣。宋璟借這篇《梅花賦》寫的可以說是自己自己的志向與情操,表達的是自己高潔不與人同流合汙的品性。
《梅花賦》中的最後兩段寫到:「至若託跡隱深,寓形幽絕,恥鄰市廛,甘遯巖穴。江僕射之孤燈,向寂不怨棲遲;陶彭澤之三徑,投閒曾無悁結。貴不移於本性,方有儷於君子之節。聊染翰以寄懷,用垂示於來哲。從父見而勖之曰:『萬木僵僕,梅英載吐;玉立冰潔,不易厥素;子善體物,永保貞固!』」
大概意思講的就是梅花長於隱僻,寄身幽靜與世隔絕;以和繁雜的鬧市為鄰為恥,甘心遁跡於山崖洞穴。就像江僕射獨對孤燈苦讀,不怨悲涼;又似陶淵明歸隱謝客,雖孤寂心不鬱。它那高潔的本性堅固不變,確能並列於君子的氣節。宋璟寫此文抒發胸懷,以梅花的品格昭示後世的賢者。宋璟的伯父見此文對他勉勵叮囑::「萬木凋零枯敗,只有梅花吐英滿樹。晶瑩如冰亭亭玉立,冰封雪凍不改本素。梅花的形態你善描摹,還望你學梅花把節操永固。」
可見,宋璟是將梅花誇至了高處,並將這個作為自己的道德操守,乾隆皇帝對宋璟的品德和他的《梅花賦》推崇之至,於1750年秋,在十里舖(現河北省沙河市十里舖)梅花亭親筆書錄了宋璟的《梅花賦》,並賦詩一首,畫古梅一幅。能夠被後世的明君乾隆所推崇,一方面證明了宋璟的品德高尚,二是說明了此文寫得的確有情操、有清流之態。
宋璟的品行在《梅花賦》一文中表現了出來,但是具體達到了什麼地步呢》?當時玄宗朝的百姓們都稱讚宋璟像長了腳的春天,走到哪裡,就把光明和溫暖帶到哪裡。也就是「陽春有腳」,他對百姓的服務,對自己的嚴格要求,把自己作為標榜,使大唐出現了路不拾遺的好風氣。
當時,唐玄宗深愛宋璟的正直,於是決定把自己用的金筷子賜給宋璟,但是黃金器物是被皇室壟斷的,私造金器的人是犯法的,可以說天下之人,能用得起金筷子的就只有皇帝一人,所以被賜金筷子時十分惶恐,精明的宋璟居然愣住了。唐玄宗見狀說:「非賜汝金,蓋賜卿以箸,表卿之直耳。」當宋璟知道是表彰他如同筷箸一樣耿直剛正時,這才受寵若驚地接過金箸。但是這位「守法持正」的老臣,並不敢以金箸進餐,僅僅是把金箸供在相府而已。可以見出,一雙皇帝用的金筷子,在大唐前期是有著何等高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