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改進的管式膜片曝氣器的製作方法
2023-10-04 16:15:39 3
專利名稱:一種改進的管式膜片曝氣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實用新型是關於對管式橡膠膜片曝氣器的改進,尤其涉及曝氣器的配氣及連接裝置的改進。
管式橡膠膜片曝氣器,由開有微孔的橡膠圓管曝氣膜片及支承膜片圓管組成,由於曝氣量大,而膜片所受張力又比盤式曝氣器小,因而在水處理中得到日益重視。公知的管式橡膠膜片曝氣器,是在膜片支承圓管上開有氣孔,支承圓管同時兼作供氣管,壓力空氣由支承圓管內及氣孔進入曝氣膜片與支承圓管間,在支承膜片圓管與曝氣膜片間形成環形工作氣室,使膜片鼓起離開貼合的支承膜片圓管,壓力空氣則通過膜片上可張微孔向外曝氣。曝氣停止,膜片在回彈力作用下收縮回復緊貼在膜片支承圓管表面。這種管式膜片曝氣器的主要不足是,膜片支承圓管同時又是供氣管,其內充滿壓力空氣,使曝氣管產生浮力。曝氣管的浮力,在曝氣工作時會使曝氣管產生強烈抖動。曝氣管的抖動,一是容易造成曝氣管與主供氣管間漏氣,影響曝氣效率,二是曝氣支管容易發生斷裂,三是供氣管一旦進水後較難排出,好會影響曝氣效率,因此,這種管式曝氣器對曝氣管、供氣主管及固定支撐要求較高。
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已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改進的無浮力產生,工作時不抖動,水體不易進入氣道的管式膜片曝氣器。
實用新型目的實現,主要改進是在膜片支承圓管周面軸向設置有內凹的供氣槽,通過狹小的氣槽向曝氣膜片與支承圓管間供氣,而支承管內無氣體充滿水體,從而阻止了浮力產生。具體說,實用新型管式膜片曝氣器,包括開有微孔的彈性曝氣膜管,曝氣膜管支承圓管,其特徵在於所說支承圓管周面軸向至少有一條內凹氣槽。實用新型由於將支承管供氣改為狹小的內凹氣槽供氣,大大減小了供氣容積,而使支承圓管內充滿水體,因此曝氣管基本無浮力產生,同時,線型氣槽空間較小也不會發生水體倒流進入氣槽。按照實用新型構思,所說膜片支承圓管,可以是空心的,也可以是實心的,為節省用材,尤以空心圓管為優。
為便於加工組裝,實用新型曝氣管,一種較佳方案由左右曝氣管及中間連接件插件組成。連接插件一是起到與供氣主管固定連接,二是將供氣主管壓力空氣配送給曝氣管。
以下結合一個非限定性實施例,進一步說明實用新型結構。
圖1為實施例管式膜片曝氣器結構示意圖。
圖2為
圖1A-A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實施例曝氣管與供氣主管連接插件結構示意圖。
圖4為使用狀態示意圖。
實施例參見附圖,管式橡膠膜片曝氣器,包括左曝氣管、連接插件和右曝氣管,曝氣管由曝氣膜管支承圓空管2,包蒙在支承圓管上帶微孔的橡膠曝氣膜管6組成,曝氣膜管兩端有卡箍1將膜管端部紮緊在支承管上,支承管圓周面軸向有一內凹兩端不通的供氣槽7(安裝時使氣槽朝向池底),曝氣膜管除與供氣槽對應位置外加工有可張曝氣微孔。連接插件8兩端有臺階9,供承插左右曝氣管,連接插件中部有內凹弧面10,其上有凸出氣嘴11,內凹弧面與供氣主管十字搭接,形成穩固連接面,並由抱箍4抱合固定在供氣主管上,凸出氣嘴與供氣主管形成氣體通道,並通過氣道12分別與套接曝氣管氣槽及供氣主管相通。供氣主管由可調支架5固定在池底,形成曝氣網絡。
曝氣時,壓力空氣由供氣主管通過連接管進入曝氣管氣槽,在曝氣膜管與支承圓管間形成環形氣室,使曝氣膜管鼓起,空氣通過膜管上可張微孔向水體曝氣。停止供氣,膜管彈性收縮抱緊在支承管上,微孔也隨回彈收縮而閉孔,加上氣槽位置膜管無氣孔,因此阻止水體倒流進入氣槽。
實用新型具體結構並不限於上述實施例,一些沒有偏離實用新型構思所作的非實質性改動,仍屬實用新型保護範圍,包括曝氣管供氣槽設置二條或多條,採用實心支承圓管,連接管的哈夫對接,與曝氣管的連接方式(如插接或螺紋連接等),氣道的具體形式,膜管紮緊方式等等的非實質性變動。
實用新型,由於將支承管供氣改為在支承管上設置空間較小的縱向氣槽,以及向氣槽供氣的連接插件,使得曝氣管無浮力產生,而且也因供氣空間較小不會發生水體倒流。具有結構簡單,運行不會發生抖動,使用壽命長,氣管內無積水,曝氣效率高,安裝牢固方便,接口不易漏氣,拆卸方便。
權利要求1.一種管式膜片曝氣器,包括開有微孔的彈性曝氣膜管,曝氣膜管支承圓管,其特徵在於所說支承圓管周面軸向至少有一條內凹氣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管式膜片曝氣器,其特徵在於所說曝氣器有左曝氣管和右曝氣管及中間連接插件組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管式膜片曝氣器,其特徵在於所說中間連接插件通過承插或螺旋方式與左右曝氣管相連。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管式膜片曝氣器,其特徵在於所說中間連接插件中部為與供氣主管配合的內凹弧面,弧面上設有一凸出氣嘴。
5.據權利要求1所述管式膜片曝氣器,其特徵在於所說中間連接插件通過抱箍與主供氣管十字固定連接。
專利摘要實用新型是關於對管式橡膠膜片曝氣器的改進,尤其涉及曝氣器的配氣、連接裝置的改進。其特徵在於曝氣器支承圓管周面軸向至少有一條內凹氣槽,並通過中間連接管與供氣主管十字連接。從而克服了支承管作供氣管所帶來的缺陷,運行不會發生抖動,使用壽命長,氣管內無積水,曝氣效率高,安裝牢固方便,接口不易漏氣,拆卸方便。
文檔編號C02F7/00GK2485303SQ0124445
公開日2002年4月10日 申請日期2001年6月21日 優先權日2001年6月21日
發明者王洪春, 黃政新, 周志明 申請人:江蘇鵬鷂環境工程承包有限公司, 江蘇鵬鷂環境工程設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