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永浩的《生命不息,折騰不止》讀後感
2023-10-04 09:27:54 3
《生命不息,折騰不止》是羅永浩2009——2014年的「人生奮鬥」全收錄,完整展現一個理想主義者所經歷的世界。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書籍的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生命不息,折騰不止》讀後感_篇一
人生是一場修行,貴在邊走邊悟。從年少時期的懵懂,青年時期的志在千裡,中年時候的海闊天空,老年的回眸遠望。就像四季輪迴,這是每個人必經的事情,年少的嬉戲,青年的奮鬥,中年的修心,自然而然。
人心裡都有一座城,時而清晰時而朦朧,在這個城裡,擁有的是自己的夢想,然而,隨著我們自己慢慢地長大,我們便學著,怎麼樣去適應別人,怎麼樣做才能讓別人高興,慢慢的,這座城池便消失了,久而久之,我們也忘記了自我: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這時候,人就想起來了當初的自己,但是在紅塵裡太久了,渾身沾滿了煙火的氣息,想要回頭,難兮。心裡滿滿的都是牽掛,身上也是傷痕累累,慢慢的,我們就走不動了,抬頭看看遠方,那個城池已經完全消失了。我們為什麼活著?我們活著的意義到底是什麼?什麼才是真正的真理?
於是,我們學會了在黑暗中行走,磕磕碰碰,不斷地建立起自己的真理,但是又被現實無情的推翻。我們尋找著每一個黑夜裡的光亮,認為那就是自己之路的明燈,殊不知,那些發亮的,不僅僅是燈,還有虎豹豺狼。於是我們漸漸發現,我們所執著的不是事實的真相,真相還在真相之外。所以,人生就是一個在前行中摸索,在不斷地犯錯中改正錯誤的過程。
我常常想,到底什麼樣的高度是人生的高度呢?人生不在於你站的多高,在於有多少人低頭看你;不在於讓謙卑的人抬頭看你,而在於讓驕傲的人低頭;不在於對國家對人民作出巨大的貢獻,在於對得起自己當初那顆奮鬥的心,不要讓它蒙塵。
羅老師就是一個敢於奮鬥的人,生為一個在嘴上絕對不吃虧的人,在創業的道路上受盡了委屈,但是他並沒有因為這個而向生活低頭,也沒有忍氣吞聲,自己創立了屬於自己夢想中的事業。他的那句「我不是為了輸贏,而是認真」至今還在鼓舞著我。他的奮鬥,就是對人生的修行的最好的詮釋,通過實現理想讓人相信理想是可以實現的,通過改變世界讓人相信改變世界是可能的。
不忘初心,才能在人生的奮鬥之路上,懸著一顆指向的明燈,找準自己的方向,不會迷失在這喧囂的世界裡。
《生命不息,折騰不止》讀後感_篇二
如果問我什麼書讀了和沒讀一樣,我會毫不猶豫地推薦《誰的青春不迷茫》。除了知道了這個人,以及他那些可以發生在任何人身上努力的例子,我真的沒有看出什麼。
自從有了《不迷茫》這類書慘痛的經驗之後,對於新生名人自我傳記之類的書我告訴自己一定要慎買,不要花錢看一遍基本可以預見的故事。所以當去年12月老羅說自己出這本書的時候我的確猶豫了,經過了一番思想掙扎(還是因為當當網有20元代金券),還是決定鋌而走險(5塊錢就當買了飲料),買了這本書。結果還不錯,相比於5元錢的購買力,這本書帶給我的思考和啟示已經讓我十分滿意。
這本書是老羅近幾年5次大型演講(包括Smartisan的發布會)的文字版,也就是說,你完全不用買這本書,在網上搜視頻就可以獲取完全一樣的信息,並且視頻更具有現場表現力。但是正如老羅本人所言,當把這些演講錄入成文字並品讀這些文字時,還是會有不一樣的感覺。這是文字獨特的魅力,通過讀這本書我深有體會:聽和讀是截然不同的感官體驗,前者帶來最生動的表現,而後者使人深入理解和思考。所以當我讀這本書,準確的說是琢磨老羅演講的內容時,我的確被他傳達出的價值觀影響到,時而共鳴時而思考時而學習,所以寫下這篇讀後感,算是一次自我認識與堅定價值的經歷。
這次我談一個最想分享的方面——善良。我們從小被教育要做一個善良的人,這是人類最最基本的品質。可是在這樣一個神奇的社會裡,我們漸漸發現保持善良竟然是一個很艱難的事情。因為善良意味著安分:得到自己應得的,給予他人應得的。可是面對財富的誘惑,一些人就會難以自持,越過善良的底線無所不用其極去掠奪爭搶。導致的結果是每一份的不義之取都意味著有一個份本應他人資源的丟失。即便如此,如果這個社會的規則制定得當,懲惡揚善的話,也倒沒有問題。很不幸現在的規則很混亂,不善的人得不到應有的懲罰,甚至成為規則的制定者,再加上自從改革開放來,自國家至個人對經濟的渴求漸漸形成的向錢看齊,以錢為大的風氣。當內在變惡的傾向遇見外界的不加以限制,便形成了如今嘴上揚善,行為卻變惡的現象。那麼面對這樣荒誕社會,你還會選擇奢侈地做一個善良的人嗎?是選擇堅守,還是做一個犬儒主義者?
於我而言,大多數情況我願意保持善良,可是面對稍稍不善良一下就可以獲取更多時,我還是會猶豫。這就是人性在不加以外界限制時的表露,你無法來苛責。有時我深感善良之艱難以及隱約地動搖,我一個人的善良到底對這個龐大的社會有多少貢獻?我一次甚至我一人的轉變對這個社會又有多大損失?比較的結果就是我一個人太渺小,與其舉步維艱的堅守不如隨波逐流。這個結果是可以預見並且普遍存在的,它也直接為社會的每況愈下負責。
我明明知道這是不對的呀!可我的意念卻日漸衰微奄奄一息。直到我讀到這段話:
「每一個生命來到世間,都註定改變世界,別無選擇,要麼變得好一點,要麼變得壞一點。你如果走進社會,為了生存,為了什麼不要臉的理由,變成了一個噁心的成年人,社會中的一員,那你就把這個世界變得噁心了一點點;如果你一生剛正不阿,一生耿直,沒有做任何噁心的事情,沒做對別人有害的事情,一輩子拼了老命勉強把自己身邊的幾個人照顧好了,把老婆孩子老娘照顧好了,沒有成名,沒有發財,沒有成就偉大的事業,一生正直,然後到了七八十歲梗著脖子去世了,你這一生是不是沒有改變世界?你還是改變世界了,你把這個世界變得美好了一點點,因為世界上又多了一個好人。」
《生命不息,折騰不止》讀後感_篇三
《生命不息,折騰不止》內容概要:本書全新收錄羅永浩2009——2014年的『人生奮鬥』經歷,完整展現一個理想主義者所經歷的世界。生而為一個絕不嘴上吃虧的人,創業路上受過委屈白眼,卻從不忍氣吞聲,在不斷折騰中散發出濃濃的正義與情懷……
生命不息,折騰不止
《生命不息,折騰不止》讀後感,來自新華書店網友:所有演講都已聽過,本來買書就是表示下支持,但是拿到手還是忍不住一口氣讀完了,期間或許回憶起了自己的青春,更多的還是看到了一個堅持自我不向現實妥協的理想主義者——天生驕傲……
生命不息,折騰不止的讀後感,來自新華文軒網上書店的網友:老羅是一個天真的人。他的成功讓人羨慕,許多人可能覺得他運氣好,卻不知道正是他不世故,所以沒有被世故毒害,當他猜想某物滋味不錯時,他有勇氣去嘗一嘗,而不是尊重他人的飲食習慣。在一個呆若木雞的社會裡,人人都在猛做心算,看看利潤有多少,只能把機會讓給了坦誠的人。他還天真地相信好的東西就該大聲讚美,哪怕大家都以為那是一串會給自己帶來厄運的魔咒,他一說,卻變成了語錄,聽眾開心地笑了。我們其實都在等這樣一個天真的人,來呼應自己內心殘存的天真。--連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