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汽車轉向泵止推板的定位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0-04 09:47:24 4
專利名稱:一種用於汽車轉向泵止推板的定位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轉向泵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用於汽車轉向泵止推板的定位結構。
背景技術:
殼體是轉向泵上重要的零件,它和承壓板之間的安裝定位方式尤為重要,這將影響到定子和轉子間的位置關係,對轉向泵的噪音表現和零件壽命影響顯著。現有的技術是在殼體支撐面上設置一個凸出的鍵,同時在承壓板相應的位置設置一個凹槽,在裝配時將兩者吻合上再將承壓板壓裝到位即可,這樣承壓板的周向位置就被固定了。由於殼體支撐面上鍵的高度有限,同時受到承壓板外徑上0型圈的限制作用,在壓裝承壓板之前鍵和凹槽的嚙合量不夠,導致在壓裝時容易將承壓板壓歪,進而影響到旋轉組件的安裝精度、定子和轉子間的位置關係,引起噪音,使零件磨損加劇,嚴重影響轉向泵的性能及使用壽命。同時在壓裝承壓板時視覺受阻擋,看不到殼體上鍵的具體位置,不能方便、快捷且有效地將承壓板和殼體周向對位,裝配效率較低,不利於零件的裝配。由於殼體支撐面有平面度要求,需要精加工,因此支撐面上的鍵可選的設計位置受局限,不利於設計布置。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壓裝精確到位、快捷有效,能提高轉向泵性能及使用壽命的用於汽車轉向泵止推板的定位結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用於汽車轉向泵止推板的定位結構,包括殼體、承壓板、凸輪環、壓力板和後蓋,所述殼體內設置有支撐面,所述支撐面上開設有定位銷孔,所述承壓板設置在支撐面上方,承壓板上開設有通孔, 所述定位銷孔和通孔之間通過第一定位銷連接,所述承壓板上方設置有凸輪環,所述凸輪環上方設置有壓力板,所述第一定位銷穿過凸輪環與壓力板連接,所述後蓋設置在壓力板上方。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承壓板、凸輪環、壓力板之間還連接有第二定位銷,所述第二定位銷與第一定位銷對稱設置。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支撐面上開設有第一進油槽,所述承壓板上開設有第二進油槽,所述第一進油槽、第二進油槽對應設置形成一條進油通道,所述進油通道呈U型。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承壓板外徑設置有溝槽,所述溝槽內設置有第一密封圈。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後蓋外徑設置有溝槽,所述溝槽內設置有第二密封圈。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後蓋上端設置有彈簧。[001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用於汽車轉向泵止推板的定位結構可以快捷有效地將承壓板和殼體對應連接,容易將承壓板正確壓裝到位,嚴格保證了旋轉組件的安裝精度,提高了轉向泵的性能及使用壽命,降低了加工製造的成本。
圖1是本實用新型用於汽車轉向泵止推板的定位結構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殼體內支撐面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承壓板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的俯視圖;附圖中各部件的標記如下1、殼體,2、承壓板,3、凸輪環,4、壓力板,5、後蓋,6、支撐面,7、定位銷孔,8、通孔,9、第一定位銷,10、第二定位銷,11、第一密封圈,12、第二密封圈,13、彈簧,14、第一進油槽,15、第二進油槽,16、驅動軸,17、轉子。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特徵能更易於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包括一種用於汽車轉向泵止推板的定位結構,包括殼體1、承壓板2、凸輪環3、壓力板4 和後蓋5,所述殼體1內設置有支撐面6,所述支撐面6上開設有定位銷孔7,所述承壓板2 設置在支撐面6上方,承壓板2上開設有通孔8,所述定位銷孔7和通孔8之間通過第一定位銷9連接,所述承壓板2上方設置有凸輪環3,所述凸輪環3上方設置有壓力板4,所述第一定位銷9穿過凸輪環3與壓力板4連接,所述後蓋5設置在壓力板4上方。所述承壓板2、凸輪環3、壓力板4之間還連接有第二定位銷10,所述第二定位銷 10與第一定位銷9對稱設置,第一定位銷9為長定位銷,第二定位銷10為短定位銷,同時設置有兩個定位銷9、10,連接更可靠、牢固。如圖2至圖4所示,所述支撐面6上開設有第一進油槽14,所述承壓板2上開設有第二進油槽15,所述第一進油槽14、第二進油槽15對應設置形成一條進油通道,所述進油通道呈U型,通過該進油通道,避免了原先殼體高壓油區域在殼體內部不易清洗的問題, 改進了清潔度,增加了承壓板2的厚度和強度,從而降低內部零件磨損,提高轉向泵的可靠性。所述承壓板2外徑和後蓋5外徑分別設置有溝槽,溝槽內設置有第一密封圈11、第二密封圈12,改善了密封效果。所述後蓋5上端設置有彈簧13,對後蓋5的限位良好,保證了後蓋5的密封效果, 降低了轉向泵失效的風險。安裝時,將第一定位銷9固定在殼體的定位銷孔7中,驅動軸16依次穿過承壓板 2和轉子17,將第一密封圈11安裝在承壓板2外徑上的溝槽內,驅動軸16的尾部從殼體1 前端襯套孔插入至殼體1內腔,將第一定位銷9穿過承壓板2的通孔8後,在第一定位銷9的導向作用下,將承壓板2壓裝到位,然後,通過對稱設置第一定位銷9和第二定位銷10,依次將凸輪環3、壓力板4安裝定位,最後蓋上後蓋5。該用於汽車轉向泵止推板的定位結構可以快捷有效地將承壓板2和殼體1對應連接,容易將承壓板2正確壓裝到位,嚴格保證了旋轉組件的安裝精度,提高了轉向泵的性能及使用壽命,降低了加工製造的成本。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並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範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用於汽車轉向泵止推板的定位結構,其特徵在於包括殼體(1)、承壓板(2)、凸輪環(3)、壓力板(4)和後蓋(5),所述殼體(1)內設置有支撐面(6),所述支撐面(6)上開設有定位銷孔(7),所述承壓板(2)設置在支撐面(6)上方,承壓板(2)上開設有通孔(8),所述定位銷孔(7)和通孔(8)之間通過第一定位銷(9)連接,所述承壓板(2)上方設置有凸輪環(3),所述凸輪環(3)上方設置有壓力板(4),所述第一定位銷(9)穿過凸輪環(3)與壓力板(4)連接,所述後蓋(5)設置在壓力板(4)上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汽車轉向泵止推板的定位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承壓板(2)、凸輪環(3)、壓力板(4)之間還連接有第二定位銷(10),所述第二定位銷(10)與第一定位銷(9)對稱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汽車轉向泵止推板的定位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撐面(6)上開設有第一進油槽(14),所述承壓板上開設有第二進油槽(15),所述第一進油槽 (14)、第二進油槽(15)對應設置形成一條進油通道,所述進油通道呈U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汽車轉向泵止推板的定位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承壓板(2 )外徑設置有溝槽,所述溝槽內設置有第一密封圈(11)。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汽車轉向泵止推板的定位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後蓋 (5 )外徑設置有溝槽,所述溝槽內設置有第二密封圈(12 )。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汽車轉向泵止推板的定位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後蓋 (5)上端設置有彈簧(13)。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於汽車轉向泵止推板的定位結構,包括殼體、止推板、凸輪環、壓力板和後蓋,所述殼體內設置有支撐面,所述支撐面上開設有定位銷孔,所述止推板設置在支撐面上方,止推板上開設有通孔,所述定位銷孔和通孔之間通過第一定位銷連接,所述止推板上方設置有凸輪環,所述凸輪環上方設置有壓力板,所述第一定位銷穿過凸輪環與壓力板連接,所述後蓋設置在壓力板上方。該用於汽車轉向泵止推板的定位結構可以快捷有效地將止推板和殼體對應連接,容易將止推板正確壓裝到位,嚴格保證了旋轉組件的安裝精度,提高了轉向泵的性能及使用壽命,降低了加工製造的成本。
文檔編號F04C15/00GK202250838SQ20112033608
公開日2012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8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8日
發明者張永闖, 顧佳方 申請人:耐世特汽車系統(蘇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