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粕低溫脫溶工藝及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04 09:26:54 1
專利名稱:大豆粕低溫脫溶工藝及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油料和油脂加工技術,特別是大豆粕在低溫狀態下脫溶的工藝方法及裝置。
在一般植物油脂加工中大都採用有機溶劑浸出提取如大豆中的油脂然後再脫溶。溼粕的脫溶有採用高溫蒸脫和低溫蒸脫兩種方式,因在高溫蒸脫過程中豆粕內的水溶性蛋白質變性嚴重,脫溶出來的粕只能作飼料,為了使豆粕中的水溶性蛋白不變性,又要脫除豆粕中的溶劑,即要求粕作為配製各種食用蛋白粉的原料時,溼粕的脫溶必須在低溫進行,也就是採用低溫脫溶的方法。目前低溫脫溶工藝有兩種類型,一種類型是德國浸出技術公司提出的閃蒸和立式蒸脫相結合的工藝方法。即採用閃蒸器和立式蒸脫器組成低溫脫溶。其不足之處是操作難度大,適應性較差,當有過量溶劑的溼粕突然進入時,經閃蒸脫溶後、質量難以保證,且安全性較差。另一種類型是日本清水工場提出的兩節臥管式蒸脫相結合的工藝方法,即採用一節溶劑氣體蒸脫器和一節真空蒸脫器組成低溫脫溶裝置,其不足之處是操作難以掌握,成品粕的質量很差,不能製作大豆分離蛋白和濃縮蛋白。
本發明的目的是要提出一種新的加工大豆粕的低溫脫溶工藝方法及裝置。即採用閃蒸和臥式脫臭相結合的工藝方法。使得成品粕中可溶性蛋白質含量達到原料中總蛋白的90%以上,且操作方便、安全性較高。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採用由閃蒸器和臥式脫臭器兩大部分組成的低溫脫溶裝置。將閃蒸器進行如下改進。一是在閃蒸管道上設置多個45°角彎管接頭或90°角彎管接頭。二是在進料口即閃蒸器進料端設置送料紋龍。在臥式脫臭器上也進行改進,將機械真空泵替代原來的風機抽真空,增強了臥式脫臭器內的真空度。在主軸上設置連續不間斷的螺帶。工藝方法過程是將溼粕通過送料鉸龍輸入閃蒸器的閃蒸管道內。利用過熱溶劑蒸氣對閃蒸管道內的溼粕進行短時間蒸脫,脫除95%以上的溶劑。然後再將溼粕輸入臥式脫臭器內。在低溫真空狀態下脫除其餘的溶劑和水分,以得到低變性脫脂大豆粕即成品粕。
本發明由於採用閃蒸和臥式脫臭相結合的工藝方法。降低了操作難度,改進的送料使得供料輸入均勻,增加的彎管接頭可以改變管道走向,閃蒸管道增加了彎曲度。使得溼粕與溶劑氣體混合充分,因而熱交換迅速。而且降低了閃蒸溫度要求(僅為130℃——150℃)不僅能保證脫溶質量,且操作趨於安全。在臥式脫臭器上採用連續不間斷螺帶取代了原設計的間斷螺帶,並增強了器內的真空度,而且脫臭溫度可相應降低,因而成品粕質量更好。
以下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圖1是本發明低溫脫溶裝置及工藝流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中臥式脫臭器的結構示意圖。
參照圖1和圖2,本發明的低溫脫溶裝置包括有關風器1,送料鉸龍2,閃蒸管3,溶劑蒸氣加熱器4,高壓風機5,臥式脫臭器6,捕粕器7,除塵器8,文丘裡噴管9,溼粕進料口10,成品粕出料口11,溶劑氣體了口12及抽真空口13,其中臥式脫臭器中又包括有主軸14,螺帶15,刮板16,直接氣噴沮17,出料口18,進料口19,真空撥氣口20及捕粕器接口21。在閃蒸管3的管道走向上設置有2個45°角的彎管接頭和1個90°角的彎管接頭,送料鉸龍2設置在閃蒸管3的進料端,在臥式脫臭器6內的主軸14上設置有連續不間斷的螺帶15,並利用機械式真空泵通過真空撥氣口20抽真空,保持其器6內的真空度為-0.03MPa——0.04MPa(表壓)、溫度為小於80℃。
具體的工藝流程是這樣的,浸出後的溼粕通過溼粕進料口10及關風器1,被送料鉸龍2均勻的送入閃蒸管3內,在此粕被風機5送來的,加熱器4加熱溫度為130℃——150℃的溶劑過熱蒸氣通過文丘裡噴管噴成霧狀,溶劑蒸氣與粕起以極快的速度(約16—18米/秒)沿閃蒸管3運動。由於噴成霧狀時具有極大的蒸發積與帶有傳熱介質的粕進行激烈的熱量和物質傳遞交換,因而溶劑從噴成霧狀的粒子中迅速的脫除,整個蒸脫時間為1——2秒,可以脫除95%以上的溶劑,隨後進除塵器8中,分離出的氣體一部分通過氣體出口12被排出機外,另一部分被高壓風機5吸去,參加下一輪的工作循環,已進入除塵器8中的粕料流速度急劇下降,於是粕下落至除塵器8的錐體中,通過關風器1及進料口19直接進入臥式脫臭器6內,臥式脫臭器6在抽真空狀態下,保持真空度為-0.03MPa——-0.04MPa,器內溫度為小於80℃,通過間接氣加熱,少量的直接噴入,用螺帶15和刮板16進行翻動和向前輸送,粕在懸浮的狀態下脫除其餘的溶劑和分份。最後通過出料口18和關風器1將成品粕輸出。
在閃蒸器中的溶劑蒸氣的主要部分去冷凝,另一部分被風機5吸去,通過溶劑蒸氣加熱器4加熱,再進入閃蒸管3內被再利用。
由於物料是在高速循環氣流中輸送,物料上的熱作用時間極短。因而在裝置中的蛋白質實質上不會有變化,在臥式脫臭器中,由於物料是在真空狀態下,溫度較低(<80℃)時間較(10分鐘內),既能脫除溶劑和分份,又能保證蛋白質變性很小,能得到高質量低溫粕。
權利要求
1.一種大豆粕低溫脫溶的工藝方法,其特徵是採用過熱溶劑在閃蒸管道內短時間對溼粕進行蒸脫,然後將蒸脫後的溼粕輸入臥式脫臭器內,在低溫真空狀態下脫除其餘的溶劑和水分。
2.權利要求1工藝方法所用的一種低溼脫溶裝置,包括有閃蒸器及臥式脫臭,其特徵是閃蒸器內的閃蒸管道走向上可以多個設置45°角或90°角的彎管接頭。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藝方法,其特徵是對溼粕進行蒸脫的時間為1—2秒,臥式脫臭器內的低溫為小於80℃,其真空度為—0.03MPa———0.04MPa。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低溫脫溶裝置,其特徵是閃蒸管道上設置有2個45°角彎管接頭和1個90°角的彎管接頭。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低溫脫溶裝置,其特徵是閃蒸器的進料端設置有送料鉸龍2。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低溫脫溶裝置,其特徵是臥式脫臭器6內的主軸14上設置有連續不間斷的螺帶15。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大豆粕在低溫狀態下脫溶的工藝方法及裝置。其是採用閃蒸和臥式脫臭相結合的工藝方法,降低了工藝的操作難度,在改進設備中如增加彎管接頭,用連續不間斷的螺帶取代原設計的間斷螺帶等,提高了產品的質量,能保證大豆粕中的蛋白質變性很小。
文檔編號C11B1/12GK1117521SQ94111138
公開日1996年2月28日 申請日期1994年8月26日 優先權日1994年8月26日
發明者高定厚, 陳漢金, 黃長平 申請人:武漢市新洲糧食機械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