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規格保探傷S355J2鋼板的生產方法與流程
2023-10-04 10:28:19 1
本砝碼涉及一種材料技術,具體說,涉及一種厚規格保探傷S355J2鋼板的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S355J2鋼種要求具有較高的強度和韌性,該鋼種被廣泛應用於生產製造中的各個領域,隨著製造業的發展,對S355J2鋼板的厚度要求越來越厚,同時鋼板還需要探傷滿足要求。隨著鋼板厚度增厚,軋制時壓縮比減小,厚鋼板的探傷合格率一般會下降。S355J2鋼板採用歐標生產,生產的鋼板多用於出口,出口鋼板一般都要在鋼板裡加硼或在表面刷漆,表面刷漆會導致工藝複雜,成本高;而加硼鋼容易出現裂紋,厚規格鋼板由於壓縮比小,出現裂紋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厚規格的保探傷S355J2加硼鋼難以大批量生產。中國公開號CN101654760A公開了一種非合金結構鋼S355J2鋼板及其生產方法。按該方法生產的鋼板強度和韌性都滿足標準要求。但該方法不適用於80mm以上厚度規格的鋼板生產,且成分不含硼(B)。中國公開號CN102345060A公開了一種無表面裂紋S355J2加硼鋼板及其生產方法。按該方法生產的鋼板強度和韌性都滿足標準要求,鋼板表面無裂紋,能保三級探傷。但該方法要求軋完鋼板進緩冷坑堆垛緩冷,對後續工藝條件和設備要求高,對能否滿足三級以上的探傷沒有論述,同時鋼裡添加了Nb、Ti,合金成本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厚規格保探傷S355J2鋼板的生產方法,通過合適的加熱、控軋、控冷、正火工藝就得到了表面質量良好的厚規格保探傷S355J2鋼板。一種厚規格保探傷S355J2鋼板的生產方法,包括冶煉、連鑄、板坯再加熱、鋼板軋製成型、層流冷卻、堆垛緩冷和正火處理的步驟,其中,冶煉和連鑄過程中,鐵水採用鎂基脫硫,在轉爐採用頂底複合吹煉;鋼水經LF爐精煉,要求鋼水中的S≤0.003%;鋼水進行RH爐處理,在真空度不超過133Pa下處理時間不低於30分鐘;連鑄坯的厚度為250mm,連鑄時採用電磁攪拌和輕壓下,電磁攪拌頻率為6Hz,電流280A,壓下位置為6、7、8段,壓下量為2mm、2mm、2mm;板坯再加熱過程中,採用250mm厚的連鑄坯進行生產,再加熱的出爐溫度1180-1210℃,加熱時間270~410分鐘;鋼板軋製成型過程中,第一階段開軋厚度為板坯厚度,第一階段開軋溫度1170~1200℃,第一階段高溫延伸軋制時單道次壓下率≥10%,軋制3~5個道次;第二階段鋼板的開軋厚度為1.3~2倍成品鋼板厚度,第二階段鋼板開軋溫度為860~890℃,第二階段終軋溫度為820~850℃,軋制4~6個道次,至少有一道次壓下率≥11%;層流冷卻過程中,冷卻速度為5~8℃/s,終冷溫度為640~690℃;堆垛緩冷過程中,要求鋼板的堆垛緩冷溫度大於200℃;正火處理過程中,正火的溫度為870℃,並在870℃保溫20分鐘。正火出爐後採用自然空冷方式冷卻;成品厚規格保探傷S355J2鋼板的厚度為50mm~100mm,其化學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計,包括:C0.17~0.19%、Si0.35~0.45%、Mn1.45~1.6%、P≤0.02%、S≤0.005%、V0.025~0.035%、Ca0.0015~0.003%、Als0.017~0.03%,其餘為鐵和雜質。進一步:板坯出爐溫度為1180℃,板坯加熱時間為270分鐘,第一階段開軋溫度1170℃,第一階段高溫延伸軋制最小單道次壓下率12%,第二階段開軋厚度108mm,第二階段開軋溫度880℃,第二階段終軋溫度850℃,冷卻速度6℃/s,終冷溫度640℃,正火溫度870℃;成品鋼板厚度為60mm,其化學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計,包括:C0.17%、Si0.35%、Mn1.45%、P0.02%、S0.003%、V0.025%、Als0.017%、Ca0.0015%,餘量為Fe和雜質。進一步:板坯出爐溫度為1210℃,板坯加熱時間為410分鐘,第一階段開軋溫度1200℃,第一階段高溫延伸軋制最小單道次壓下率10%,第二階段開軋厚度130mm,第二階段開軋溫度860℃,第二階段終軋溫度832℃,冷卻速度5℃/s,終冷溫度658℃,正火溫度870℃;成品鋼板厚度為100mm,其化學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計,包括:C0.19%、Si0.45%、Mn1.55%、P0.012%、S0.005%、V0.035%、Als0.026%、Ca0.002%,餘量為Fe和雜質。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砝碼技術效果包括:1、本發明採用低成本成分設計,只在傳統C-Mn鋼的基礎上添加微量的V,通過合適的加熱、控軋、控冷、正火工藝就得到了表面質量良好的厚規格保探傷S355J2鋼板。2、鋼板的強度、塑性、韌性良好。鋼板的強度在360MPa~430MPa之間,抗拉強度在540~600MPa之間,延伸率在24%~32%之間,-20℃衝擊功在140J~200J之間。3、鋼板的探傷合格率高。鋼板的一級探傷合格率達到99.96%。4、鋼板的成分和工藝設計合理,工藝制度比較寬鬆,可在寬厚板線上穩定生產。5、以1年生產50mm~100mm該S355J2鋼板1.5萬噸,每噸利潤200元計算。一年可增加利潤300萬元,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該鋼板表面質量良好,無需後面工序修磨,便於加工,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附圖說明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1的鋼板的金相組織圖;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2的鋼板的金相組織圖;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3的鋼板的金相組織圖。具體實施方式只在傳統C-Mn鋼的基礎上添加微量的V,通過合適的加熱、控軋、控冷、正火工藝就得到了表面質量良好的厚規格保探傷S355J2鋼板。解決了常規工藝生產的S355J2鋼板表面裂紋嚴重的問題。厚規格保探傷S355J2鋼板的生產方法,具體步驟如下:步驟1:冶煉和連鑄;(1)鐵水採用鎂基脫硫,在轉爐採用頂底複合吹煉;(2)鋼水經LF爐精煉,要求鋼水中的S≤0.003%;(3)鋼水進行RH爐處理,在真空度不超過133Pa下處理時間不低於30分鐘。(4)連鑄坯的厚度為250mm,連鑄時採用電磁攪拌和輕壓下,電磁攪拌頻率為6Hz,電流280A,壓下位置為6、7、8段,壓下量為2mm、2mm、2mm。連鑄時採用電磁攪拌和輕壓下是為了提高板坯的等軸晶比例,減少中心偏析,提高板坯內部質量。步驟2:板坯再加熱;為保證一定的壓縮比和板坯質量,選用250mm厚的連鑄坯。採用250mm厚的連鑄坯進行生產,連鑄坯(板坯)再加熱的出爐溫度1180-1210℃,加熱時間270~410分鐘。步驟3:鋼板軋製成型;板坯加再加熱之後進行控制軋制,第一階段開軋厚度為板坯厚度,第一階段開軋溫度1170~1200℃,第一階段(粗軋)高溫延伸軋制時單道次壓下率≥10%,軋制3~5個道次;第二階段(精軋)鋼板的開軋厚度為1.3~2倍成品鋼板厚度,第二階段鋼板開軋溫度為860~890℃,第二階段終軋溫度為820~850℃,軋制4~6個道次,至少有一道次壓下率≥11%。對上述加熱好的連鑄坯在奧氏體再結晶區進行控制軋制。第一階段控制軋制屬於高溫區的奧氏體再結晶控制軋制,這一階段採用低速、大壓下的軋制策略。大的單道次壓下率能使變形充分滲透至鋼板中心,充分細化奧氏體晶粒並均勻奧氏體組織,同時軋制產生的高溫焊合作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鑄坯內部的疏鬆、微裂紋等缺陷,使鋼板的緻密度提高;低速軋制使每一道次軋制完的溫度低於上一道次軋制時的溫度,由於鋼板再結晶後晶粒的大小主要取決於當時的溫度,這樣每軋制一道次就會對晶粒進行不同程度細化,最終達到充分細化奧氏體晶粒的目的;還有軋制時軋制速度低,變形抗力小,容易實現較大的單道次壓下率。由於該鋼種的化學成分不含Nb等,能在第二階段較高溫度下軋制時析出第二項粒子的合金元素,因此第二階段的軋制主要還是再結晶控制軋制。第一階段控軋結束後,中間坯在輥道上擺動降溫,降溫方式為自然空冷,降溫至第二階段開軋溫度開始軋制,第二階段軋制時,奧氏體晶粒被反覆破碎、再結晶細化,這樣奧氏體晶粒最終在第一階段軋制細化的基礎上,再次被進一步細化,且由於第二階段軋完後,終軋溫度較低,奧氏體晶粒基本不再長大,最終得到細小的奧氏體晶粒。奧氏體晶粒越細小,其晶界面積越大,由奧氏體向鐵素體轉變時的形核位置就越多,形核率就越高,最終得到的鐵素體晶粒就越細小,鋼板的強度越高,衝擊韌性越好。步驟4:鋼板軋完後進行層流冷卻,冷卻速度為5~8℃/s,終冷溫度為640~690℃。軋後採用層流冷卻,將鋼板由終軋溫度快速冷卻至640~690℃,進一步降低了奧氏體向鐵素體的轉變溫度,進一步細化了鐵素體晶粒,為熱處理準備好良好的鋼板組織。步驟5:堆垛緩冷;鋼板軋完後,需立即下線進行堆垛緩冷,要求鋼板的堆垛緩冷溫度大於200℃。步驟6:軋後鋼板進行正火處理。正火的溫度為870℃,並在870℃保溫20分鐘。正火出爐後採用自然空冷方式冷卻。成品厚規格保探傷S355J2鋼板的厚度為50mm~100mm。其化學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計,包括:C0.17~0.19%、Si0.35~0.45%、Mn1.45~1.6%、P≤0.02%、S≤0.005%、V0.025~0.035%、Ca0.0015~0.003%、Als(酸溶鋁)0.017~0.03%,其餘為鐵和不可避免雜質。由於厚鋼板的壓縮比小,且軋完冷卻時鋼板心部與表面溫度相差較大,導致鋼板沿厚度方向組織差異大,對控軋、控冷後的鋼板進行熱處理能進一步均勻鋼板的組織,改善鋼板性能。鋼板的正火溫度和正火時間以得到細小、均勻的奧氏體晶粒為準,正火溫度太高,則奧氏體晶粒粗大,影響鋼板性能;正火溫度太低,則奧氏體晶粒不均勻,出現混晶現象,影響鋼板的性能均勻性。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實施例1採用厚度為250mm板坯,板坯出爐溫度為1180℃,板坯加熱時間為270分鐘,板坯的(重量百分比)化學成分為:C0.17%、Si0.35%、Mn1.45%、P0.02%、S0.003%、V0.025%、Als0.017%、Ca0.0015%,餘量為Fe和不可避免的雜質。軋製成厚度為60mm的鋼板,詳細的軋制及冷去工藝見表1,其力學性能見表2。鋼板滿足一級探傷要求。如圖1所示,為本發明中實施例1的鋼板的金相組織圖。從該金相圖可以看出,鋼板的組織為鐵素體+珠光體,鐵素體佔大多數,晶粒細小均勻,沒有混晶現象。由於鐵素體佔大多數、晶粒細小,且鐵素體具有良好的塑性、韌性,因此該組織的鋼板具有良好的韌性和較高的強度。表1軋制及冷卻工藝表2鋼板力學性能實施例2採用厚度為250mm板坯,板坯出爐溫度為1210℃,板坯加熱時間為410分鐘,板坯的(重量百分比)化學成分為:C0.19%、Si0.45%、Mn1.55%、P0.012%、S0.005%、V0.035%、Als0.026%、Ca0.002%,餘量為Fe和不可避免的雜質。軋製成厚度為100mm的鋼板,詳細的軋制及冷去工藝見表3,其力學性能見表4。鋼板滿足一級探傷要求。如圖2所示,為本發明中實施例2的鋼板的金相組織圖。從該金相圖可以看出,鋼板的組織為鐵素體+珠光體,鐵素體佔大多數,晶粒細小均勻,沒有混晶現象。由於鐵素體佔大多數、晶粒細小,且鐵素體具有良好的塑性、韌性,因此該組織的鋼板具有良好的韌性和較高的強度。表3軋制及冷卻工藝表4鋼板力學性能實施例3採用厚度為250mm板坯,板坯出爐溫度為1202℃,板坯加熱時間為373分鐘,板坯的(重量百分比)化學成分為:C0.18%、Si0.45%、Mn1.6%、P0.007%、S0.002%、V0.029%、Als0.03%、Ca0.003%,餘量為Fe和不可避免的雜質。軋製成厚度為50mm的鋼板,詳細的軋制及冷去工藝見表5,其力學性能見表6。鋼板滿足一級探傷要求。如圖3所示,為本發明中實施例3的鋼板的金相組織圖。從該金相圖可以看出,鋼板的組織為鐵素體+珠光體,鐵素體佔大多數,晶粒細小均勻,沒有混晶現象。由於鐵素體佔大多數、晶粒細小,且鐵素體具有良好的塑性、韌性,因此該組織的鋼板具有良好的韌性和較高的強度。表5軋制及冷卻工藝表6鋼板力學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