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位鎖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04 10:48:24 2
專利名稱:車位鎖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車位鎖,特別是一種用於停車場上,可以佔據車位或對車位上停泊的車輛進行阻擋鎖定的車位鎖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中小企業及家庭對汽車的擁有量的迅速增長,城市中對停放車輛的管理,業已成為城市綜合治理的一項重要事項。在對公共停車場的停車管理以及對生活社區中公共車位、個人專用車位的管理中,往往離不開車位鎖的使用。
車位鎖,按照其用途可分為停車場收費管理用鎖及專用、自有停車位的佔位用鎖。停車場的收費管理中,當汽車進入車位後,可以將車位鎖開啟,以阻擋車輛在未交付停車費時駛離該車位。專用、自有停車位的管理是指當某車位成為某車的固定停泊位置時,當該車駛離車位後,為了使其他車輛不能佔用該車位,可以將車位鎖開啟,以阻擋其他車輛的進入,從而起到佔位的作用。
通常使用的車位鎖一般分為手動式和電動式兩種。手動式車位鎖結構簡單,由固定在地面上的底座及與底座鉸接的阻擋板或阻擋框架組成,在底座或阻擋板或阻擋框架上安裝有用於阻止阻擋板或阻擋框架轉動的機械鎖定器,並通過鑰匙手動完成開啟或關閉。這種手動式車位鎖多用於對專用車位或自有車位的佔位,不適合收費停車場的管理應用。
手動式車位鎖雖然結構簡單,造價低廉,但是,其使用不便。尤其是在下雨的時候,駕駛員必須冒雨進行開啟或關閉操作,而且,由於鎖定器設置在露天,其內部很容易鏽蝕,影響正常使用。
電動式車位鎖的結構相對複雜,它是由內部安裝驅動機構的機箱及可升降的阻擋器組成,驅動機構通過對阻擋器的驅動,達到阻擋車輛的目的。考慮到使用的安全性及操作的方便性,驅動機構採用電動控制的液壓系統。這種方式使該車位鎖的製造成本、維護成本大大的提高。由於液壓系統在溫度變化較大的環境中,表現出的使用性能具有一定的差距,特別是在嚴寒地區,要想使液壓系統能夠正常工作,就會使實際的生產成本進一步提高。
綜上所述,提供便於操作,便於維護,製造成本低廉並且可以應用在各種停車場,適合各類用戶使用的車位鎖是提高城市車輛停泊管理質量及效率所急待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針對目前使用的車位鎖存在的不足或缺陷提供一種車位鎖裝置,該裝置採用電動機提供驅動力,並採用渦輪蝸杆進行動力傳輸,使開啟或關閉的操作極其方便,且造價低、易維護,不容易受到外界環境變化的影響。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車位鎖裝置,它包括一個敞口的箱體,箱體內底面上用螺栓固定有電動機,該電動機的電源輸入端與外部電源連接,其輸出軸與蝸杆固接。與蝸杆匹配嚙合的蝸輪固定在轉軸上,該轉軸穿過蝸輪的中心孔,它的兩個端部分別穿過箱體兩個相對側面上開設的軸孔並且與設置在箱體外的阻擋板的連接端固定套接。
箱體的敞口上還通過螺栓固接扣設一個蓋,將箱體的敞口封閉。
阻擋板可以採用一個或兩個連接端具有連接套管的直板,也可以採用「U」型橋板,該「U」型橋板跨在箱體的兩側,它的兩個端部均一體連設連接套管。直板或「U」型橋板上的連接套管固定套接在轉軸端部,並通過穿入連接套管及轉軸端部的銷釘固定。
在使用中,通過控制外部電源啟動或關閉箱體內的電動機。電動機轉動時,通過蝸輪-蝸杆傳動副使箱體外部的阻擋板以轉軸為中心轉動抬起或落下。當阻擋板抬起時,可以阻擋車輛進/出車位;當阻擋板落下時,可以使車輛進/出車位。
由於利用了蝸輪-蝸杆傳動副的動力傳動單向性,使阻擋板的轉動動力只能來自電動機而不能反向將動力反向傳到電動機。這就保證了阻擋板一旦抬起就無法再將其從外部按下。
當遇到緊急情況或因系統故障或因停電而需要出車時,可以通過用專用工具拆卸銷釘或者採用脆性材料製作銷釘,並直接撞擊阻擋板使銷釘斷裂的方式解決動力的單向傳遞性問題。當銷釘被卸下或斷裂後,阻擋板就會從升起的位置(即閉鎖狀態)落到水平位置(即解鎖狀態)。
為了在夜間提醒司機車位鎖的位置,在阻擋板表面上還敷設有反光膜層,當阻擋板升起被汽車燈光照射時,該反光膜層對燈光進行強烈的反射,使司機能夠清楚地看到車位鎖。
在具體應用中,為了能夠控制阻擋板的升起位置及落下位置,在箱體內兩個設有軸孔的側面上還可以分別設置接觸式限位開關,並且在轉軸上靠近箱體內壁位置上,或者在蝸輪的兩個端面上安裝與接觸式限位開關對應匹配的接觸杆。接觸杆之間在水平方向上投影的夾角與蝸輪的轉動角位移度相同,當轉軸轉動達到限定位置(升起或落下)時,其中一個接觸杆與對應的接觸式限位開關的觸點頂觸,將電動機的電源線路斷開,電動機停止轉動,阻擋板達到限定位置。同樣,蝸輪的兩個端面上安裝的接觸杆也能夠隨著蝸輪的正向或反向轉動,向對應的接觸式限位開關靠近,並與之頂觸,達到使電動機停止轉動的目的。
由以上技術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通過蝸輪-蝸杆傳動副將電動機的轉動單向轉換為阻擋板的轉動升/降,從而為城市停車管理提供了價格低廉、操作可靠、便於實現集中化智能管理的車位用鎖,具有極大的實用價值。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個較佳實施例的解鎖狀態示意圖;圖2為圖1所述實施例處於閉鎖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一個較佳實施例並參考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包括一個敞口的箱體1、蓋2及阻擋板3。
箱體1的內底面上用螺栓固定有電動機11,該電動機11的輸出軸111與蝸杆12固接。與蝸杆12匹配嚙合的蝸輪13固定在轉軸14上。轉軸14穿過蝸輪13的中心孔,其兩個端部分別穿過箱體1兩個相對側面上開設的軸孔,並與設置在箱體1外的阻擋板3的連接端上一體連設的連接套管31通過銷釘32固定套接。銷釘32穿入連接套管31及轉軸14的端部內。
箱體1的外側表面環周凸設承託板15,該承託板15與箱體1採用鋁合金整體鑄造而成。用於穿過轉軸14的軸孔開設在該承託板15與箱體1敞口邊之間。
蓋2的周邊環設凸起的邊,形成一個敞口的盒體形狀,該盒體形狀的蓋2扣在箱體1的敞口上,其凸起的邊落在所述承託板15上。蓋2凸起的邊與轉軸14對應位置處設有用於容納轉軸14的缺口22,使蓋2能夠平穩的扣在箱體1上。蓋2周邊環設多個螺栓孔,並通過螺栓21與承託板15固接。
箱體1內的電動機11的電源輸入端與外部電源連接。
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阻擋板3的外形為「U」型的橋形鋁合金板,它的兩個端部均一體連設有連接套管31。
在阻擋板3頂部橫梁的表面上敷設有三塊橢圓形反光膜層33(也可以用反光漆在整個阻擋板3的表面塗敷花紋)。
另外,在箱體1的內部的兩個側面上還安裝有兩個接觸式限位開關,一個是閉鎖狀態(阻擋板3升起)開關16,另一個是解鎖狀態(阻擋板3落下)開關17。與閉鎖狀態開關16、解鎖狀態開關17相對應的閉鎖接觸杆161及解鎖接觸杆171分別固接在轉軸14上。當阻擋板3升起達到要求的高度時,閉鎖接觸杆161的接觸端與閉鎖狀態開關16的接觸按鈕牴觸,閉鎖狀態開關16控制電動機11停止轉動。當阻擋板3落下達到水平位置時,解鎖接觸杆171與解鎖狀態開關17的接觸按鈕牴觸,解鎖狀態開關17控制電動機11停止轉動,完成解鎖,使車輛能夠進/出車位。
本實施例設計成半埋安裝式,將箱體1位於承託板15下方部分埋設在車位地下,其電源線可以採用地埋方式與外部電源連接,這樣,既增加了安裝強度又可防止盜竊。
再有,為防止雨水進入箱體1內,在蓋2與箱體1的扣接處還可以塗敷防水材料或者敷設防水橡膠墊,保證工作可靠。
最後所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儘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範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範圍當中。
權利要求1.一種車位鎖裝置,其特徵在於它包括一個敞口的箱體,箱體內底面上用螺栓固定有電動機,該電動機的電源輸入端與外部電源連接,其輸出軸與蝸杆固接;與蝸杆匹配嚙合的蝸輪固定在穿過其中心孔的轉軸上;所述轉軸的兩個端部分別穿過箱體兩個相對側面上開設的軸孔與設置在箱體外的阻擋板的連接端固定套接;所述箱體的敞口上扣設有蓋;所述的蓋通過螺栓與箱體固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位鎖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箱體外側表面環周連體凸設承託板;所述軸孔開設在該承託板與箱體敞口邊之間的側面上;所述的蓋的周邊環設凸起的邊,該凸起的邊落在所述承託板上,並通過螺栓與該承託板固接;所述凸起的邊與所述轉軸對應位置處設有容納轉軸的缺口。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車位鎖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阻擋板是一個或兩個連接端具有連接套管的直板,或者是「U」型橋板,該「U」型橋板的兩個端部均一體連設所述連接套管;所述直板或「U」型橋板上的連接套管固定套接在所述轉軸端部,並通過穿入連接套管及轉軸端部的銷釘固定。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車位鎖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阻擋板表面上還敷設有反光膜層。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位鎖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箱體內兩個設有軸孔的側面上還分別設有接觸式限位開關,與接觸式限位開關對應匹配的接觸杆分別固設在所述轉軸上或蝸輪的兩個端面上;所述接觸式限位開關及所述電動機的電源輸入端與外部電源電氣連接。
專利摘要一種車位鎖裝置,它包括一個敞口的箱體,箱體內底面上用螺栓固定有電動機,該電動機的電源輸入端與外部電源連接,其輸出軸與蝸杆固接;與蝸杆匹配嚙合的蝸輪固定在穿過其中心孔的轉軸上;所述轉軸的兩個端部分別穿過箱體兩個相對側面上開設的軸孔與設置在箱體外的阻擋板的連接端固定套接;所述箱體的敞口上扣設有蓋;所述的蓋通過螺栓與箱體固接。本實用新型通過蝸輪-蝸杆傳動副將電動機的轉動單向轉換為阻擋板的轉動升/降,從而為城市停車管理提供了價格低廉、操作可靠、便於實現集中化智能管理的車位用鎖,具有極大的實用價值。
文檔編號E04H6/00GK2670512SQ20032010152
公開日2005年1月12日 申請日期2003年10月22日 優先權日2003年10月22日
發明者王學林 申請人:北京易泊安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