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血液病的藥物及製備方法
2023-10-04 16:44:34 4
專利名稱:治療血液病的藥物及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白血病、貧血、再障及放、化療引起骨髓造血功能低下的藥物,具體地說是一種冶療血液病的藥物,本發明還涉及該藥物的製備方法。
血液病,特別是其中的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病性貧血、白血病,是一類發病特多,且難於治癒的疾病。據不完全統計,白血病約佔住院人總數的0.13~0.36%,佔我國惡性腫瘤的第六、七位,再生障礙性貧血的發病率在1.87~2.1/10萬之間,且近年來有日漸增長的趨勢。建國以來,隨著中醫、中西醫結合方法的開展,在血液病的治療上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例如周靄拜用青黛雄黃治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用大菟絲子飲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等,但缺乏公認的行之有效的治療藥物。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效果明顯、無毒副作用的一種治療血液病的藥物。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就是提供治療血液病的藥物的製備方法。
根據血液病臨床中的表現,絕大多數醫學家認為所以形成貧血、出血、食欲不振的主要原因有三;1、氣陰兩虛;2、氣滯血瘀;3、脾胃不和。
血,主要由營氣和津液所組成。營氣和津液,都來自於所攝入的飲食物經脾和胃的消化吸收而生成的水谷精微,所以說脾和胃是氣血生化之源。正如《靈樞》所說;「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至於血的生成過程,則又要通過營氣和肺的作用,方能化生為血,正如《靈樞》在論述營氣化生血液功能時說;「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以為血;以榮四末,內注五臟六腑。」「中焦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且精微,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以奉生身,莫貫於此,故獨得行於經隧。」精和血之間亦存在著相互資生和轉化的關係。精藏於腎,血藏於肝。腎中精氣充盈,則肝有所養,血有所充;肝藏血量充盛則腎有所藏,精有所資,故有精血同源之說。
血,屬陰而主靜。血的運行,主要依賴於氣的推動作用,血在脈管中運行而不至逸出脈外,也是由於氣的固攝作用;由於脈管具有夾遏營氣,令無所避的功能,所以在正常的情況下,血液不會離於經隧逸出脈外而導致出血。
脈管是一個相對的密閉管道系統,血和管氣在脈管中循環運行,一般如《素問·經脈別論》所說「食氣入胃,散精於肝……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脈合精,行氣於儲,府精神明,留於四髒,氣歸於權衡。
血液的正常運行,決定於氣的推動作用和固攝作用之間的協調平衡。在這個協調平衡中心起著的推動作用,肺起著宣發和朝會百脈,肝起著疏洩和藏血,脾起著統血的作用。
由於氣虛、陰虛、氣瘀與脾胃不和等原因,不但可以影響血的生成,而且可以影響血的運行,所以補氣養陰,理氣活血,就成了本病的主要治療原則。
四、按君、臣、佐、使分析處方配伍。
由於本病是一個以氣陰兩虛為主,氣滯血瘀為輔的疾病,所以方中採用了以人參、白朮補氣生血為君,首烏、五味子補肝腎益陰血為臣,杏仁、樟腦、厚樸、青皮理氣,乳香活血為佐。又且五味子、人參、樟腦相配人心,而行心氣助心,以推動血液之運行;人參、杏仁、厚樸宣降肺氣而朝百脈,首烏、五味子補肝腎以生精血,人參、白朮、厚樸、樟腦補脾行氣以助統血,使生血、行血、統血相互協調,白芨收斂以止血。諸藥相合,共同達到益氣養陰,理氣活血之效。
本發明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製成的藥劑樟 腦2-12份白 芨 6-30份杏 仁5-35份乳 香3-25份白 術 10-40份 厚 樸5-50份何首烏10-60份 青 皮 6-30份五味子3-30份人 參5-45份。
最佳配方如下樟 腦 10份白 芨 12份 杏 仁 16份乳 香 18份白 術 18份 厚 樸 16份何首烏 30份青 皮 12份 五味子 16份人 參 16份。
本發明的製備方法,將上述十味藥粉碎成粉,置蒸餾器中加溶液3000ml,浸泡3小時,攪拌均勻,蒸餾1-24小時,收集蒸餾液分裝即得。
本發明的優點按照我國衛生部「新藥評審辦法」的要求,由山西省腫瘤醫院,山西醫科大學第一、第二附屬醫院進行藥效試驗如下實驗一對失血性貧血的影響結論可提高人體造血機能,改善機體貧血狀況。
實驗二對白細胞減少症的影響結論對白細胞減少症有改善作用。
實驗三對白細胞增多症的影響結論對白細胞增多症有改善作用。
實驗四對網織紅細胞的數量的影響結論可提高血液中網織紅細胞數量。
實驗五對骨髓造血功能的影響結論可提高骨髓有核細胞數,對環磷醯胺抑制的骨髓造血機能有改善作用。
實驗六對髓外造血功能的影響結論對環磷醯胺抑制的髓外造血機能有明顯改善作用。
由山西醫學院預防醫學系勞衛教研究室毒理組對動物長期毒性試驗結論如下長期使用,無明顯毒性,是較為安全的中藥製劑。
由山西省腫瘤醫院、山西醫學院第一…第二附屬醫院臨床驗證,共觀察病例132例,其中口服本發明組102例,阿膠漿對照組30例,主要觀察本發明對各種腫瘤放、化療致造血功能低下的輔助治療作用,結果本品有效率為82.6%,受試患者經心、肝、腎功檢查,未出現毒副作用。
結合以上情況,山西省衛生廳於1995年12月11日批准特發了新藥證書。編號(95)晉衛藥證字24號。
實施例按下述配比稱取原料樟 腦 10g白 芨12 g杏 仁16g乳 香 18g白 術18g 厚 樸16g
何首烏 30g青皮12g五味子16g人 參 16g。
製備方法如下將上述十味藥粉碎成粉,置蒸餾器中加溶液3000ml,浸泡3小時,攪拌均勻,蒸餾1-24小時,收集蒸餾800-1500ml,分裝即得。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血液病的藥物,其特徵在於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製成的藥劑樟 腦2-12份 白 芨 6-30份杏 仁5-35份乳 香3-25份 白 術 10-40份 厚 樸5-50份何首烏10-60份青 皮 6-30份五味子3-30份人參 5-45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血液病的藥物,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樟 腦 10份 白 芨 12份 杏 仁16份乳 香 18份 白 術 18份 厚 樸16份何首烏 30份 青 皮 12份 五味子16份人 參 16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血液病的藥物的製備方法,其特徵是將權利要求1所述的十味藥粉碎成粉,置蒸餾器中加溶液3000ml,浸泡3小時,攪拌均勻,蒸餾1-24小時,收集蒸餾液分裝即得。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白血病、貧血、再障及放、化療引起骨髓造血功能低下的藥物及其製造方法。本發明是由樟腦、白芨、杏仁、乳香、白朮、厚樸、何首烏、青皮、五味子、為人參原料。製造方法:以上十味,粉碎成粉,置蒸餾器中加溶液3000ml浸泡3小時,攪拌均勻,蒸餾約三小時,收集蒸餾液800ml,分裝即得。
文檔編號A61P7/00GK1181972SQ9712183
公開日1998年5月20日 申請日期1997年12月4日 優先權日1997年12月4日
發明者秦曉天 申請人:秦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