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防偏磨井口的製作方法
2023-10-04 12:42:54 2
專利名稱:自動防偏磨井口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石油機械,特別涉及一種自動防偏磨井口。
背景技術:
目前,採油工藝中抽油杆與油管間磨損,特別是斜井中這種磨損更為嚴重,降低抽油杆和油管的使用壽命。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以上技術不足,提供一種間歇轉動油管,改變抽油杆與油管間磨損部位,提高使用壽命的自動防偏磨井口。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在於,自動防偏磨井口,其特徵在於殼體內側安裝的蝸輪和蝸杆相嚙合,蝸輪兩端分設橡膠密封圈、軸承,下端封裝軸承蓋,嚙合的蝸杆兩端安裝軸承和橡膠密封圈,兩端軸承蓋、密封,外側安裝軸承支撐棘輪,蝸杆左端連接的棘爪盤上安裝棘爪軸、棘爪與棘輪相嚙合,棘輪右側為配重體、左側為凸輪與撞杆相接。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特點,當抽油機抽油時,抽油杆下行撞動撞杆下行,棘輪通過棘爪、棘爪盤、蝸杆帶動蝸輪及下端所接油管轉動,抽油杆上行撞杆、棘輪靠配重體復位,結構簡單,可以自鎖。
以下結合附圖以實施例具體說明。
圖1示自動防偏磨井口結構圖。
圖2示
圖1的B-B剖視圖。
圖3示
圖1的C-C剖視圖。
圖4示
圖1的A-A剖視圖
圖1,2,3,4中,1-殼體;2-橡膠密封圈;3-軸承;4-蝸輪;5-蝸杆;6-橡膠密封圈;7-橡膠密封圈;8-軸承蓋;9-撞杆;10-棘爪軸;11-棘爪;12-彈簧;13-棘輪;14-軸承蓋;15-軸承;16-橡膠密封圈;17-螺栓;18-彈性擋圈;19-防塵蓋;20-軸承蓋;21-棘爪盤;22-橡膠密封圈;23-防塵蓋;24-彈性擋圈;25-軸承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
圖1,2,3,4,自動防偏磨井口殼體1內側安裝的蝸輪4和蝸杆5相嚙合,殼體1內側與蝸輪4上端外側安裝橡膠密封圈2,蝸輪4上、下兩端外圓柱面安裝軸承3,下端安裝軸承蓋8螺紋連接殼體1,軸承蓋8內、外側與殼體1、蝸輪4之間安裝橡膠密封圈6和橡膠密封圈7,蝸輪4下端伸出軸承蓋8,外圓柱面上有油管螺紋,蝸杆5左、右兩端安裝軸承15、左軸承蓋20和右軸承蓋14由螺栓17與殼體1連接,殼體1內側與左軸承蓋20、右軸承蓋14外側裝橡膠密封圈16,左軸承蓋20內側與蝸杆5外側裝橡膠密封圈22,左軸承蓋20外側與棘輪13內側依次裝軸承25、防塵蓋19、彈性擋圈18,蝸杆5左端連接的棘爪盤21上裝棘爪軸10、棘爪11與棘輪13相嚙合,棘輪13外右側為配重體、左側為凸輪與撞杆9相接。
將自動防偏磨井口裝到油井上,蝸輪4下端接油管,當抽油機抽油時,抽油杆下行撞動撞杆9下行,撞動棘輪13左側凸輪,棘輪13轉動通過棘爪11、棘爪盤21、蝸杆5帶動蝸輪4及下端所接油管轉動,調整油管和抽油杆相對位置,改變油管和抽油杆間的磨損部位。適用於油田採作業中防止抽油杆和油管偏磨,延長使用壽命。
權利要求1.一種自動防偏磨井口,其特徵在於殼體(1)內側安裝的蝸輪(4)和蝸杆(5)相嚙合,蝸輪(4)兩端分設橡膠密封圈(2)、軸承(3),下端封裝軸承蓋(8),嚙合的蝸杆(5)兩端安裝軸承(15)和橡膠密封圈(16),兩端軸承蓋(20)、(14)密封,外側安裝軸承(25)支撐棘輪(13),蝸杆(5)左端連接的棘爪盤(21)上安裝棘爪軸(10)、棘爪(11)與棘輪(13)相嚙合,棘輪(13)右側為配重體、左側為凸輪與撞杆(9)相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動防偏磨井口技術,在殼體1內側安裝的蝸輪4和蝸杆5相嚙合,蝸輪4兩端分設橡膠密封圈2、6、7軸承3,下端封裝軸承蓋8,嚙合的蝸杆5兩端安裝軸承15和橡膠密封圈16,兩端軸承蓋14、20密封,外側安裝軸承25支撐棘輪13,蝸杆5左端連接的棘爪盤21上安裝棘爪軸10、棘爪11與棘輪13相嚙合,棘輪13右側為配重體、左側為凸輪與撞杆9相接,適用於油田採作業中防止抽油杆和油管偏磨,延長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E21B33/03GK2721864SQ200420070308
公開日2005年8月31日 申請日期2004年8月13日 優先權日2004年8月13日
發明者項鳳義, 隋德紅, 薛立平, 蘇波 申請人:阜新市石油工具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