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雞滷製加工副產物雞油的淨化方法
2023-10-04 00:32:49 5
專利名稱:一種雞滷製加工副產物雞油的淨化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家禽副產物利用加工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雞滷製加工副產物雞油的淨化方法。
背景技術:
雞油是一種風味極佳的動物油脂,除了作為食用用途之外,還在其他方面有應用。 中國專利CN 101317648A利用雞脂原料控制氧化-美拉德反應製備雞肉香精的方法中描述了其製備的工藝。雞油的另外一種研究用於能源行業,美國專利20100089741,以酸或者固體酸作為催化劑對雞油進行微波或者射頻的催發處理,使雞油變成催化油混合物並進一步轉化為生物柴油。中國專利CN 101933594公開了一種純雞油的生產工藝,採用純雞板油經過高壓蒸煮等步驟製成。中國專利CN 101933539公開了一種食用雞油的生產工藝,高壓蒸煮雞板油,然後加入抗氧化劑而製成。在雞油的加工中常採用幹法熬製,經過熬製的雞油,酸值較高,不符合食用動物油脂衛生標準,所以需要精煉,雞油的精煉包括鹼煉、脫色、脫臭、分提等。目前市場上銷售的雞油主要以雜碎雞油或雞板油為原料,經高溫煎炸後添加各種配料製得,對雞滷製加工副產物油脂的淨化工藝研究在國內尚屬空白。雞在滷製入味的過程中,會有大量的雞油溶出漂浮在滷鍋表層,工廠每天可分離出大量的副產物雞油,這些雞油不是純淨的雞油,其中雞的皮與肉均浸泡在滷料中,其中的磷脂、明膠等成分有機會溶入滷液並與雞油混合,膠質的存在會影響油脂的精煉和深度加工。雞油中還含有油溶性香辛料、色素等的雜質,上述這些雜質使得副產物雞油的利用受到了限制,並且使得雞油的安全性和儲藏性大大降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解決大宗雞滷製加工副產物雞油的精深加工中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雞滷製加工過程中副產物雞油的淨化方法。為實現上述的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種雞滷製加工副產物雞油的淨化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1)脫膠處理將雞滷製加工中產生的副產物雞油與磷酸溶液混合攪拌,離心除去下層膠狀雜質;所述磷酸與雞油的質量配比為(0. 1 0. 2) 100 ;脫膠後的雞油磷脂含量彡(3 10) X IO"6 ;(2)鹼煉處理在上述處理後的雞油中加入鹼液,慢速攪拌(以免打散皂粒),加熱 30min,靜置15min,把下層吸附了雜質的皂腳除去;水洗2 3次,離心分離除去水層;(3)乾燥脫水將雞油於真空條件下乾燥至水分含量在0. 3% (質量分數)以下。優選地,步驟(1)所述脫膠處理的溫度為40 45°C,攪拌時間lOmin。優選地,步驟(2)所述加熱溫度為70 80°C。優選地,步驟(2)所述鹼液為質量分數8% 15%的NaOH溶液,其用量根據雞油中的酸價及辣椒素含量確定,超鹼量為0. 05 % 0. 25 % (質量分數)。一般情況下,每IOOg 雞油的用鹼量為3ml 6ml。優選地,步驟(2)所述水洗用的為軟水,每次加水量為雞油重量的10% 15%, 70 75°C下攪拌15min。優選地,步驟(2)所述慢速攪拌的速度為20 40r/min。優選地,步驟(3)所述真空乾燥的真空度為0. 08 0. 09MPa,溫度為60 65°C, 時間為2 3h。所述的雞油可以是辣味雞油或不辣雞油。辣味鹽煽雞的副產物雞油中的辣椒素是一種辣感很強的生物鹼,辣椒素分子中含有一個酚羥基和醯胺鍵,為弱極性偏酸性化合物, 可溶於鹼溶液,因此可在鹼煉脫酸時可一起除去。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以雞滷製加工副產物為原料,成本低,操作方便,利於副產物的綜合利用。(2)淨化後的雞油在常溫下呈淺黃色半固體狀,含不溶性雜質含量0.05%以下, 水分0. 3%以下,過氧化值8meq/Kg以下,酸價^iigKOH/kg以下。該雞油儲藏穩定性好,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可作為原料用於鹹味香精、調味雞粉、雞精、方便麵和肉類加工品等方面。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具體詳細描述,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不限於此,對於未特別註明的工藝參數,可參照常規技術進行。下述的「 %,,均指質量分數。實施例1將IOOg辣味雞油置於500mL燒杯中,加熱至45°C,加入0. 2g磷酸(85%)溶液, 攪拌lOmin,離心除去下層膠狀雜質,在油液中加入5mL 15%的NaOH溶液,75°C下以30r/ min的轉速攪拌加熱30min,靜置15min,把下層吸附了雜質的皂腳除去,在油液加入15mL的水,70°C下攪拌15min,離心分離除去水層,再重複水洗2次並除去水層,將雞油於真空條件下乾燥,真空度為O.OSMPa,溫度為65°C,乾燥3h,自然冷卻。得到的雞油不溶性雜質含量 0. 046%,水分0. 21 %,過氧化值6. 8meq/Kg,酸價1. 76mgK0H/kg以下,雞油在常溫下呈淺黃色半固體狀。實施例2將IOOg不辣的雞油置於500mL燒杯中,加熱至45°C,加入0. 15g磷酸(85% )溶液,攪拌lOmin,離心除去下層膠狀雜質,在油液中加入4mL 10 %的NaOH溶液,80°C下以 30r/min的轉速攪拌加熱30min,靜置15min,把下層吸附了雜質的皂腳除去,在油液加入 15mL的水,70°C下攪拌15min,離心分離除去水層,再重複水洗2次並除去水層,將雞油於真空條件下乾燥,真空度為0. 09MPa,溫度為65°C,乾燥2h,自然冷卻。得到的雞油不溶性雜質含量0.04%,水分0.對%,過氧化值7meq/Kg,酸價1. 7mg K0H/kg,雞油在常溫下呈淺黃色半固體狀。上述實施例為本發明較佳的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並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離本發明的精神實質與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替代、組合、簡化, 均應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雞滷製加工副產物雞油的淨化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1)脫膠處理將雞滷製加工中產生的副產物雞油與磷酸溶液混合攪拌,離心除去下層膠狀雜質;所述磷酸與雞油的質量配比為(0. 1 0. 2) 100 ;(2)鹼煉處理在上述處理後的雞油中加入鹼液,慢速攪拌,加熱30min,靜置15min,把下層吸附了雜質的皂腳除去;水洗2 3次,離心分離除去水層;(3)乾燥脫水將雞油於真空條件下乾燥至水分含量在0.3%以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淨化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1)所述脫膠處理的溫度為 40 45°C,攪拌時間IOmin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淨化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 所述加熱溫度為70 80°C。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淨化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 所述鹼液為質量分數8% 15%的NaOH溶液。
5.根據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淨化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 所述鹼液的用量根據雞油中的酸價及辣椒素含量確定,超鹼量為質量分數0. 05% 0. 25%。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淨化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 所述水洗用的為軟水,每次加水量為雞油重量的10% 15%,70 75°C下攪拌15min。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淨化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 所述慢速攪拌的速度為 20 40r/min。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淨化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3)所述真空乾燥的真空度為 0. 08 0. 09MPa,溫度為60 65°C,時間為2 3h。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雞滷製加工副產物雞油的淨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脫膠處理將雞滷製加工中產生的副產物雞油與磷酸溶液混合攪拌,離心除去下層膠狀雜質;所述磷酸與雞油的質量配比為(0.1~0.2)∶100;(2)鹼煉處理在上述處理後的雞油中加入鹼液,慢速攪拌,加熱30min,靜置15min,把下層吸附了雜質的皂腳除去;水洗2~3次,離心分離除去水層;(3)乾燥脫水將雞油於真空條件下乾燥至水分含量在0.3%以下。以雞滷製加工副產物為原料,成本低,操作方便;淨化後的雞油在常溫下呈淺黃色半固體狀,儲藏穩定性好,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可作為原料用於鹹味香精、調味雞粉、雞精、方便麵和肉類加工品等方面。
文檔編號A23L1/22GK102240016SQ20111012895
公開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18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18日
發明者劉欣, 李汴生, 林光明, 郭偉欽, 阮徵 申請人:華南理工大學, 廣東無窮食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