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微型通信導管的製作方法
2023-10-04 04:15:34 1
專利名稱:一種微型通信導管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通信導管,該導管內可以安裝通信光纖束,更具體地講,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摩擦力較小的,可以用來安裝或放置多路光纖束的受雙重保護的微型通信導管。
現有技術中,由於在將光導纖維電纜插入內導管時,在內導管內壁與光導纖維電纜之間存在著很大的摩擦力。另外,內導管在製造和運輸過程中,其截面形狀有時會有所改變,比如從圓形變成橢圓形,這也會增加放置光導纖維電纜時的摩擦力。為了克服這些摩擦問題,中國專利《內導管》(專利號95223313.4,授權公告號CN2251821Y)公布了一種由外管和內管組成的內導管,其內管由含有高密度交聯聚乙烯,玻璃小珠或片狀石墨的高潤滑性能的聚合材料製成,由於內管材料潤滑,從而達到了減少光導纖維電纜與內導管之間的摩擦力的目的。不足之處在於,由於該實用新型專利只能用來安裝放置一根光導纖維電纜。為了增加通信容量,就需另配套鋪設一根或多根內導管,實現光纜通信擴容能力,但其成本很高,且操作施工勞動程度較大,因此,其通信的傳輸能力因成本問題受到制約。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微型通信導管,在同等條件下實現了光纖通信能力的大幅增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實現的一種微型通信導管,包括由聚合物材料製成的具有高拉伸強度的柔軟內導管,所述柔軟內導管的內腔設有2-10個由聚合物材料製成的小口徑微型內導管。為了減小摩擦,柔軟內導管內壁和/或小口徑微型內導管內壁可以是沿縱向的凹槽結構,也可以是矽質層的矽芯管。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由於在柔軟內導管的內腔設置了多個小口徑微型內導管,柔軟內導管及小口徑微型內導管雙重有效地保護了光纖束,從而能夠實現通過光纖束多路傳輸通信。由於柔軟內導管的內管壁和小口徑微型內導管的內管壁均具有潤滑功能,所以能夠減少放置光纖束時的摩擦力,實現遠距離鋪設光纖束,並可以大大提高通信能力。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述
圖1是小口徑微型內導管內放置有光纖束的本實用新型的通信導管的立體示意圖;圖2是
圖1微型通信導管的本實用新型的截面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微型通信導管的另一實施例的立體圖;圖4是圖3的微型通信導管的截面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微型通信導管的又一實施例的立體圖;圖6是圖5微型通信導管的截面示意圖。
實施例1在
圖1、圖2中,本實用新型的微型通信導管由兩大部分組成,首先是由聚合物材料製成的柔軟內導管1,其次是可以裝入柔軟內導管1中的結構相同或類似的由聚合物材料製成的小口徑微型內導管4。根據具體的尺寸不同,可以裝入不同數量的小口徑微型內導管,柔軟內導管的規格包括但不限於φ89/75,φ40/33,φ50/42,φ32/26,而小口徑微型內導管的規格包括但不限於φ12/10,φ11/9,φ10/8,φ9/7,φ8/6.5,φ7/5.5,φ6/4.5,φ5/3.5。一般根據比例尺寸,選擇2-10根,最好是5-7根小口徑微型內導管,通過專有設備採用氣吹法將多根小口徑微型內導管同時裝入柔軟內導管內腔中,形成多個通信線路的通信導管。
柔軟內導管1由兩部分組成,柔軟內管外壁2具有高拉伸強度的聚合材料(比如聚乙烯)製成,內管是含有高密度交聯聚乙烯、玻璃小珠或片狀石墨的高潤滑性能的聚合物製成的含有矽質的矽芯內管層3。矽芯內管層3與外壁2通過同時進行熱軋的共擠壓方法製成。因為矽芯內管層是固體潤滑劑,可以大大減少在氣吹時小口徑微型內導管與柔軟內導管之間產生的摩擦力。
適合於製造柔軟內導管矽芯內管層3的材料有浸漬矽的聚乙烯、浸漬石墨的聚乙烯等。浸漬矽的聚乙烯中矽的重量百分比約為0.01%-20%。為了增加其抗摩擦的機械性能,可加入直徑在4至6微米之間的玻璃小珠,在某種條件下其重量百分比可達24%,此重量百分比是根據矽的含量來決定的。或者,可用2-10%重量百分比的片狀石墨代替玻璃小珠。
小口徑微型內導管的外壁5由聚乙烯材料製成,內壁由含有矽質的矽芯層6製成,也可以是沿管縱向延伸的凹槽結構。根據情況其規格、尺寸相對較小。在小口徑微型內導管4內腔也是通過專用設備,採用氣吹法將2-48根光纖束7裝入每個小口徑微型內導管中。光纖束7得到了小口徑微型內導管4及柔軟內導管1的雙重保護。這樣就形成了大管內腔設有若干小管,小管中又有若干光纖束的結構,可以實現多路通信,大大提高通信能力。在同等條件下,也可以大大降低管道鋪設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為了區分不同的通信線路及通信導管,在本實用新型柔軟內導管的外壁2表層設有沿管縱向延伸的彩色條紋8,其作用是通過彩色條紋8的不同組合形式,區別不同的柔軟內導管1。同時在小口徑微型內導管的外壁5表層也採用沿管縱向延伸的彩色條紋8結構,其目的是區別同一通信導管內,不同的小口徑微型內導管和通信線路,大大地方便用戶。
其中,柔軟內導管1和小口徑微型內導管4的截面形狀根據需要確定,可以是圓形、橢圓形、三角形、方形等。
實施例2在圖3、圖4中,本實用新型的微型通信導管由兩大部分組成,首先是由聚合物材料製成的柔軟內導管1,其次是可以裝入柔軟內導管1中的結構相同或類似的由聚合物材料製成的小口徑微型內導管4。根據具體的尺寸不同,可以裝入不同數量的小口徑微型內導管4,柔軟內導管1的規格包括但不限於φ89/75,φ40/33,φ50/42,φ32/26,而小口徑微型內導管4的規格包括但不限於φ12/10,φ11/9,φ10/8,φ 9/7,φ8/6.5,φ7/5.5,φ6/4.5,φ5/3.5。一般根據比例尺寸,選擇2-10根,最好是5-7根小口徑微型內導管4,通過專有設備採用氣吹法將多根小口徑微型內導管4同時裝入柔軟內導管1內腔形成多個通信線路的通信導管。
為了減少小口徑微型內導管4在氣吹法吹入柔軟內導管1過程中產生的摩擦力,本實用新型中的柔軟內導管1的內壁採用沿縱向延伸的導向凹槽9,其可減少小口徑微型內導管4與柔軟內導管1內壁之間的摩擦面積,可減少摩擦力,使小口徑微型內導管4更容易裝入柔軟內導管1中。
同時,小口徑微型內導管的內壁也採用沿管縱向延伸的導向凹槽10,其目的是減少裝入光纖束時光纖束7與其產生的摩擦面積,從而減小摩擦力,使光纖束7更容易裝入小口徑內導管中。
小口徑微型內導管4的結構可以是沿管縱向的凹槽內壁10,也可以是矽質矽芯層6,小口徑微型內導管4的規格、尺寸相對較小。在小口徑微型內導管4內也是通過專用設備採用氣吹法將2-48芯光纖束7裝入每個小口徑微型內導管4中。光纖束得到了小口徑微型內導管4及柔軟內導管1的雙重保護。這樣就形成了大管內腔設有若干小管,小管中又有若干光纖束的結構,可以實現多路通信,大大提高通信能力。在同等條件下,也可以大大降低管道鋪設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為了區分不同的通信線路及通信導管,在本實用新型柔軟內導管的外壁2表層設有沿縱向延伸的彩色條紋8,其作用是通過彩色條紋8的不同組合形式,區別不同的柔軟內導管1。同時在小口徑微型內導管的外壁5表層也採用沿管縱向延伸的彩色條紋8結構,其目的是區別同一通信導管中不同的小口徑微型內導管4或通信線路,大大地方便用戶。
其中,柔軟內導管1和小口徑微型內導管4的截面形狀根據需要確定,如圓形、橢圓形、三角形、方形等。
實施例3在圖5、圖6中,本實用新型的微型通信導管由兩大部分組成,首先是由聚合物材料製成的柔軟內導管1,其次是可以裝入柔軟內導管1中的結構相同或類似的由聚合物材料製成的小口徑微型內導管4。根據具體的尺寸不同,可以裝入不同數量的小口徑微型內導管4,柔軟內導管1的規格包括但不限於φ89/75,φ40/33,φ50/42,φ32/26,而小口徑微型內導管4的規格包括但不限於φ12/10,φ11/9,φ10/8,φ9/7,φ8/6.5,φ7/5.5,φ6/4.5,φ5/3.5。一般根據比例尺寸,選擇2-10根,最好是5-7根小口徑微型內導管4,通過專有設備採用氣吹法將多根小口徑微型內導管4同時裝入柔軟內導管1內腔中,形成多個通信路的通信導管。
柔軟內導管1由兩部分組成,柔軟內管外壁2由具有高拉伸強度的聚合材料(比如聚乙烯)製成,內管是含有高密度交聯聚乙烯、玻璃小珠或片狀石墨的高潤滑性能的聚合物製成的含有矽質的矽芯內管層3。矽芯內管層3與外壁2通過同時進行熱軋的共擠壓方法製成。因為矽芯內管層3是固體潤滑劑,可以大大減少在氣吹時小口徑微型內導管4與柔軟內導管1之間產生的摩擦力。同時為更好地減少摩擦,柔軟內導管的矽芯內管層也採用沿管縱向延伸的凹槽10。
適合於製造柔軟內導管矽芯內導管3的材料有浸漬矽的聚乙烯、浸漬石墨的聚乙烯等。浸漬矽的聚乙烯中矽的重量百分比約為0.01%-20%。為了增加其抗摩擦的機械性能,可加入直徑在4至6微米之間的玻璃小珠,在某種條件下其重量百分比可達24%,此重量百分比是根據矽的含量來決定的。或者,可用2-10%重量百分比的片狀石墨代替玻璃小珠。
小口徑微型內導管4的結構與柔軟內導管1的結構及加工方法完全一致,其外壁5由聚乙烯材料製成,內壁由含有矽質的矽芯層6製成,該矽芯層6也採用沿管縱向延伸的凹槽10,根據柔軟內導管1的情況,其規格、尺寸相對較小。在小口徑微型導管4內腔也是通過專用設備,採用氣吹法將2-48芯光纖束7裝入每個小口徑微型內導管4中。光纖束7得到了小口徑微型內導管4及柔軟內導管1的雙重保護。這樣就形成了大管內腔中設有若干小管,小管中又有若干光纖束的結構,可以實現多路通信,大大提高通信能力。在同等條件下,也可以大大降低管道鋪設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為了區分不同的通信線路及通信導管,在本實用新型柔軟內導管的外壁2表層設有沿管縱向延伸的彩色條紋8,其作用是通過彩色條紋8的不同組合形式,區別不同的柔軟內導管1。同時在小口徑微型內導管的外壁5表層也採用沿管縱向延伸的彩色條紋8結構,其目的是區別同一通信導管內,不同的小口徑微型導管和通信線路,大大地方便用戶。
其中,柔軟內導管1和小口徑微型內導管4的截面形狀根據需要確定,可以是圓形、橢圓形、三角形、方形等。
權利要求1.一種微型通信導管,包括由聚合物材料製成的具有高拉伸強度的柔軟內導管,其特徵在於所述柔軟內導管的內腔設有2-10個由聚合物材料製成的小口徑內導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微型通信導管,其特徵在於所述柔軟內導管的管內壁為由含有高密度交聯聚乙烯、玻璃小珠或片狀石墨的高潤滑性能的聚合物材料製成的矽芯內管層。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微型通信導管,其特徵在於所述小口徑內導管的管內壁為由含有高密度交聯聚乙烯、玻璃小珠或片狀石墨的高潤滑性能的聚合物材料製成的矽芯內管層。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微型通信導管,其特徵在於所述小口徑內導管的內腔管內壁上具有沿其縱向延伸的導向凹槽。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微型通信導管,其特徵在於所述柔軟內導管的管內壁具有沿其縱向延伸的導向凹槽。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微型通信導管,其特徵在於所述小口徑內導管的內腔內壁由含有高密度交聯聚乙烯、玻璃小珠或片狀石墨的高潤滑性能的聚合物材料製成的矽芯內管層。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微型通信導管,其特徵在於所述小口徑內導管的管內壁採用縱向凹槽結構。
8.根據權利要求2或3或4或6所述的一種微型通信導管,其特徵在於所述由含有高密度交聯聚乙烯、玻璃小珠或片狀石墨的高潤滑性能的聚合物材料製成的矽芯內管層,採用縱向凹槽結構。
9.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微型通信導管,其特徵在於所述柔軟內導管的外壁表層和/或小口徑內導管的外壁表層設有與其材料相同但顏色不同的沿導管縱向延伸的彩色條紋。
專利摘要一種微型通信導管,尤其是裝入並保護光纖束的導管,包括由聚合物材料製成的柔軟內導管,還包括在柔軟內導管的內腔設有2—10個由聚合物材料製成的小口徑內導管。柔軟內導管的管內壁和/或小口徑微型內導管的管內壁可以是含有高密度交聯聚乙烯、玻璃小珠或片狀石墨的高潤滑性能的聚合物材料製成的矽芯內管層,也可以是沿管縱向延伸的導向凹槽。可以實現多路同時通信,提高通信能力。
文檔編號G02B6/44GK2475041SQ0121961
公開日2002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01年4月16日 優先權日2001年4月16日
發明者洪紀憲 申請人:都蘭(上海)塑料製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