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飛仙石」的傳說

2023-10-16 19:46:19 1

    潼南與合川接壤處,為古時巴蜀兩國分界之地,此處有一座名山,喚作紫徵山。唐朝時,武則天稱帝,欽敕山上僧眾建「放生池」,將此山更名為龍多山。遠望之,其勢挺拔峻秀,峰巒起伏;其狀又逶迤蜿蜒,宛若龍騰。加之風光秀麗,離奇的傳說甚多,真正是一個名不虛傳的所在。
    此山本是道家名山,至佛教傳入中土,與道家相融成為道佛一體的名山。相傳西晉時廣漢人馮蓋羅在山上隱居修煉,並於永嘉三年舉家十七人飛升成仙,自此龍多山聲名遠播,天下聞名。
    想那得道飛升,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更非等閒之輩所能及也。古時有人為求仙道,窮盡畢生心血,尋得仙山苦行修煉,無奈資質愚鈍,緣份不至,終其一生也未得其門而入。馮蓋羅得道成仙,除卻苦修之外,更是機緣湊巧,方能飛升。這其中的故事已隨歷史長河逝去,消失於人間,也無任何古籍可供參考,馮蓋羅其事,便如淹滅的煙塵,被風吹散。
    身為潼南人,未曾登上仙山,一聞遠古氣息,聆聽千年靡靡古韻,很是可惜。偶爾只在夜間於網絡瀏覽,悟道家之意,感仙家之境,聞上古之音。前日夜裡忽有一夢,夢裡與馮蓋羅把酒言談,說起飛升成仙之事,醒來不覺汗如雨下,惶惶不安,遂將此夢記下,與列位共鑑。
    是值半夜時分,忽聞屋外仙樂聲聲,隱隱然有道家悠遠之氣。心間生出些敬意,惶然間起身,循聲而去,至屋外空曠之地。一道人自半空徐徐而下,示意我不可說話,將我引至一方巨石之上。但見道人微微閉目,端坐於地,輕展雙臂,雙手各捻三指操琴,聲聲仙樂自指間飄出,醉人心脾。觀此道人仙風道骨,聞此古韻欲醉欲仙,一時令人如臨雲端,飄飄然似入雲霄之中;一時又令人置身深林,聽溪水聲幽,聞四野蟲鳴。
    半晌曲終,餘音仍在腦海迴響不止,心甚嚮往,向道人請教。道人自言乃是西晉飛升仙人馮蓋羅,已位列三十三天重天之上,見我苦思其事,特來指點。
    說起飛升之事,原是一場緣份。馮蓋羅本是廣漢人氏,為求仙道,攜一家十七口上得紫徵山來,結廬而居,起爐煉丹,修身尋道,指望能修成正果,誰知歷經三十餘年苦修,仍不得道。
    西晉永嘉三年一個傍晚,馮道人在紫徵山上煉丹。這日正值丹藥練成,啟開丹爐,細看之下,十數粒丹藥隱隱透出些朦朧的光暈,霧氣升騰中顯出祥瑞之氣。
    馮道人大喜,知道離仙丹煉成的日子不遠,只需再尋得兩味至關緊要的藥材,便能煉出書上所說的仙丹,助其全家得道成仙。這其中一味藥叫「百年首烏」,首烏生長百年之上,在山中飲朝露,吞晚霞,早已幻化了人形遁去,見了生人,遠遠避去,怎麼能夠尋到?另一味叫作「花甲伏苓」,一甲子上的伏苓已有靈性,甚是懼怕人類,但聞人語,避之遠去,又如何能夠得到?這兩種藥材,世間罕有,得到全憑緣分,據古籍記載覓得此藥者不過寥寥數人。
    馮道人用葫蘆將仙丹裝了,挎了藥籃子,手裡捏著藥鐮,收拾一番,外出尋藥。尋了一個多時辰,並不見任何奇異的藥材,他有些氣餒,坐在路旁石頭上休息,卻在這時,聽到一種奇怪的聲音。
    一個白胖的小孩從山下跑來,年約五六歲,生的如玉石玲瓏般,玉手藕足,很是惹人憐愛。那小孩快步跑到道人面前,嬌怯怯地說:「有人追我,我借你的藥籃子避一會兒,你拿些藥材將我蓋住,待會兒有人來問,你只說往前逃去了。」
    馮道人心下稱奇,山上方圓數裡,並無人家,這小孩從何而來?很是可疑。那小孩不待他答話,化作一陣白煙,鑽進了籃子裡。道人依言用藥草將籃子蓋住,正欲前行,卻見山下一群人往山上而來,初時相距甚遠,看不清楚。過些時候,待幾人走得近些,定睛細看,不禁嚇了一跳。只見一行三人,全身黑衣裹住,頭上戴著大鬥笠,讓人看不清面目。為首那人拄著龍頭拐杖,上得山來,見了馮道人,開口問道:「那道人,可曾見得一個小孩子從此經過?」
    馮道人心知眼前幾個並非人類,只是苦於道行太淺,看不透這般怪物的本來面目,心下暗暗叫苦:「在此山三十餘年,不曾如今夜這般,遇著的竟沒有一個是人的。」
    但馮道人好歹也是有些道行的,心雖慌亂,面上神色不變,只聽他說道:「見著的,往前面山頭跑過去了,不知是誰家小孩頑皮跑出來了,天黑了還不回家。」
    拄著龍頭拐杖那人走近身來,望了馮道人幾眼,回頭說:「原來是個採藥煉丹的道人。可惜呀,可惜……」可惜什麼,他並不說明,帶著其餘二人匆匆往前趕路。
    待三人遠去,馮道人才拍拍籃子說道:「出來吧,都走了。」不見任何回應,心說這孩子莫不是如方才一般,化作白煙早已走得遠了,自己未曾看見。也罷也罷,他既是山中野物,自然不懂人的禮節,更不能說道謝的話了。
    他嘆息著,眼見天色已晚,收了籃子鐮刀,回草廬去了。
    回到草廬,遠遠望見一個小孩,口裡叫著「爺爺」,快步直奔過來。原來是道人的小孫兒見了爺爺歸來,很是高興,歡叫著奔了過來。道人將小孫兒抱起,進了茅屋,一家人圍坐成兩桌,男人們一桌,婦人小孩一桌,正準備開飯。羅道人將主位坐了,左右環視了一下,點點頭,其餘人等將筷子擺放在碗旁,虔誠地望著他。
    道人正襟危坐,將雙手交於前,啟唇作歌唱道:「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待他唱過,餘下諸人,亦跟著啟唇輕唱。
    原來在金元之前,道士都是不出家的,亦可成家立業。金代時全真教創立,道家自此分作全真教與正一派,全真教道士是必須出家的,而正一派的道士大都不必出家,外出以「居士」自稱。羅道人雖在這紫徵山修道,卻有十幾名家眷,在那時本是平常之事。羅道人一家極是虔誠,每頓飯前,都需頌唱,或唱《道德真經》,或唱《清靜經》,以示對祖師爺的尊敬之意。


    眾人唱過,羅道人拿起筷子凌空輕輕一點,全家人會意,便可以開始吃飯了。在羅道人的草廬裡,吃飯不可說話,喝水不可太響,也是不成文的規定。是以羅道人一家雖有一十七人,吃飯時卻沒有太大的聲響,偶爾聽到筷子碰到碗的聲音,也是極細微的。
    清靜之中,忽聽有個聲音大聲說:「悶死了!悶死了!」一陣白煙自下而上飄起,繼而化作一個白胖的小孩,正是羅道人在山上救下的那個孩子。諸人哪裡見過這等異事,婦人與小孩都驚叫出聲。羅道人見他如此無禮,心下不悅,說道:「我已救了你,你為何盤桓在此,不肯離去?」
    那小孩說道:「那怪物幾日來追我得緊,未曾休息好,方才躲在你的籃子裡,竟然睡著了。誰知在你這裡聞到了酒香,所以醒來討碗酒喝。」羅道人暗暗皺眉,說道:「你這小孩好沒道理,道人將你救下來,已是盡了仁義。你不言感激也就罷了,卻找我要酒喝,我這酒可是遍尋名山珍稀藥材釀造的,十餘年來只不過釀成一壇,我自家都捨不得喝的。」
    聽道人囉嗦,那小孩甚是不耐煩,不待道人說完,作化一陣白煙去了裡屋。道人大驚,放下碗筷去到裡屋,頓時臉色大變,酒罈早已啟了封了,不過瞬息之間,那小孩已將一壇酒盡數吸入口中。那小孩意猶未盡,連呼痛快。
    道人氣得臉色煞白,指著小孩怒道:「這小孩好生無禮,拿傢伙,將他轟走。」家人應聲,紛紛拿棍使棒,要來轟他。小孩說道:「道人也是小氣了些,不過一壇酒罷了,便這般大驚小怪。枉我今日前來點化於你,你卻這般待我。」
    道人聞得此言,心下疑惑,見他一團白煙便能倏忽來去,料想是有些本事的,於是問道:「你要如何點化道人?」小孩哈哈大笑:「你那些藥材雖說珍貴,在我眼裡,卻是一文不值。」道人臉上一紅,連忙請教:「依你之見,何物才算得上珍貴?」小孩望著他神秘地一笑:「百年首烏如何?花甲伏苓又如何?」
    道人聽了,臉色大變,自己所需之物,被對方一言點破,真乃神人,當下心服口服,拜倒在地:「大仙若能取來此物,便是小老兒全家的恩人,小老兒全家將永感大仙恩德。」
    道人當下施禮將小孩迎入上座,請教百年首烏與花甲伏苓。小孩說他在這紫徵山中已有千年,羅道人上山修道之事盡在他的眼裡,道人丹藥將要練成,只缺兩味藥材之事他也知曉。還說百年首烏與甲子伏苓藏在何處只得兩人知曉,他是其中一個。
    說起首烏與伏苓,小孩說這山中有一枝千年首烏,一個六百年伏苓,如若取得這兩味藥材,定能助道人飛升,取得更高的仙階。
    道人甚為心動,討要獲取之方,那小孩說要取得此兩味仙藥極為不易,須趁著夜黑風高,前去山腹取來。於是吩咐道人作好準備,道人沐浴上香,在其草廬裡放置一張八仙桌,桌面中央燃一盞油燈,油燈左右各置一個陶碗。小孩吩咐萬不可讓油燈熄了,否則將前功棄。
    小孩帶著道人前去取藥,馮家其餘人們圍坐於八仙桌四周,護著油燈。兩人趁著夜黑行路,不帶藥籃,也不帶鐮刀,空手前往。道人奇怪,小孩卻說多帶無益。
    行了一程,至一山崖下,道人停下,望著崖上參拜,原來崖上端坐著一尊石像,乃是紫徵山神。小孩冷冷地望著道人拜完,說道:「拜也無用,何必多此一舉。」道人說道:「貧道在此山中修煉數十年,全憑山神護佑,怎會無用?」小孩哼了一聲,不再答話。
    兩人再行一程,至分界石處,小孩回頭說道:「你若得了仙藥,須尋得一處大石,登上高處,將兩味仙藥與你的丹藥一同服用,切記之,不可忘了。」道人連聲稱是。
    小孩不再說話,站在分界石旁,口裡念念有辭,未幾,地上動搖起來,道人害怕,雙手抱著一棵松樹。聽得「隆隆」的一陣響之後,地上現出一個山洞入口來。小孩說道:「你且藏身在大石後,我先進去,一會兒我引著日間那人往山上去,你悄悄進去,見著一個矮胖的花白鬍子老頭被困在山洞之中,將他放了,他感你相救之恩,必然要報答於你,你只管要千年首烏、十甲子伏苓便是。」


    道人記下,藏身於巨石之後。小孩進了洞去,不多時嘻笑著跑出,身後不遠有三人追出來,頭戴鬥笠,全身黑衣,為首那人拄著龍頭拐杖,和日間一般看不清面目。三人見了小孩,聚在一處商議了一陣,分散開包抄過去。小孩笑道:「這樣便能抓住我麼?妄想罷了。」那三人也不惱怒,各自追趕上去。小孩說聲「不好。」拔腿往山上跑去,三人緊追不捨。
    待幾人走遠,道人從巨石背後出來,進了山洞。洞內漆黑,伸手不見五指。道人只得摸索著前行,行了一陣,洞內透了些光來,心下大喜,緊走幾步,走進一個碩大的山洞之中。這山洞想是那三人所居之處,洞壁上掛著幾盞油燈,洞內有幾個石室,洞中央有一個石臺,道人將幾處石室搜索了一遍,並不見矮胖的花白鬍子老頭。正在失望,忽見洞壁上有幾級碩大的石階,往上看見一個洞穴入口,心說這裡竟然別有洞天。
    但那石階過大,非是常人能上,所幸道人常年在山間尋藥,身手甚是敏捷,加上數十年的修煉,已有些淺薄的道行,這幾級石階倒也難不住他。
    道人如靈猴般攀援而上,從那洞穴進去,走了一陣,見到第二個石室。這個石室卻比方才那石室小了很多,壁上亦掛著兩盞油燈。微光照射之下,石室中間一個巨大的石像斜躺著,面容甚是猙獰,頭上頂著兩隻角,幾根長鬚在腦袋周圍飛舞,怒目圓睜,望著洞頂刻著的太陽,張著大嘴,似在怒吼,雙足張開,又似要騰空而起。在那怪物兩側,各有四個小的石像,頭頂長著刺,滿身帶甲,手捏刀叉,像極了戲臺上的蝦兵蟹將。
    道人細看之下,卻不知此為何物,嘴裡嘖嘖稀奇。這時聽到一個聲音說道:「這是山神老爺。」道人說道:「山崖上可是有一個山神老爺的,卻不是這般模樣。」那個聲音笑道:「外邊山崖上那個慈眉善目的山神像,是矇騙世人的,無非是想教人多燒些香火,令萬世敬仰,將這個真實的山神老爺像搬去外面山崖上,人都嚇跑了,誰還來上香還願?」
    道人這才想起此處竟然有人,四處張望,那個聲音說道:「在這裡了,石柱的後面。」道人轉到石柱後面,只見一個矮胖的花白鬍子老頭被綁在石柱上,心下大喜,這不正是那個小孩要救的人麼?遂伸手解綁,矮胖老頭說道:「解不開的,必須將符咒解了才行。」道人細看,矮胖的老頭的頭上果然貼著一張符咒,伸手欲摘。矮胖老頭又說道:「還須念咒才行,你過來,我將咒語說與你聽。」
    道人奇道:「你既然知道咒語,為何不自己解開?」矮胖老頭說道:「你在這山間數十年,卻不得道,真正笨到家了。這咒語要一個道士來念才管用,你看我的模樣像道士麼?」
    道人搖搖頭,卻不知道這個老頭是個什麼怪物。矮胖老頭將咒語說了一遍,道人一邊念咒語,一邊伸手去摘那符咒,果然揭了下來,矮胖老頭身上綁著的繩子也輕易解開了。
    繩子解開,矮胖老頭跳將起來,哈哈大笑幾聲,在石屋裡轉了幾圈,望著道人說道:「是一個小孩叫你來的吧?那麼他也一定告訴過你,小老頭知恩必報。你要什麼?快說。」
    道人趕緊說道:「千年首烏,十甲子伏苓。」矮胖老頭笑道:「每次都是這樣,那好吧,你可以回去了。」說完化作一道青煙消失無蹤,只留下道人獨自一人站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
    過了半晌聽到外面有了人聲,才回過神來,心說必須得回去了。出了洞口,只見三個黑衣人正望著他,為首那個拄著龍頭拐杖的人氣得一跺腳,大叫一聲「又讓他跑了。」飛身而起,一把抓住道人,摔倒在下面的石洞中。
    他摘下頭上的鬥笠,現出了本來面目,但見得頭上生角,嘴角長鬚,不是上面小石室中的山神老爺麼?道人失聲說道:「山神老爺。」山神老爺氣極敗壞的說道:「知道我是山神老爺,還敢壞了我的大事?」道人不解,山神老爺問道:「上面那個矮胖的老頭,可是你將他放走了?」道人點點頭,山神老爺問道:「你可知道他是誰麼?」道人搖搖頭。
    山神老爺怒道:「日間我便看出你這道人需得尋百年首烏,花甲伏苓,也沒放在心上,只說了兩聲可惜。沒想到你竟然壞了我的大事,日間那小孩是千年首烏,這山洞中的矮胖老頭是十甲子伏苓。我在這山中做山神已有千載,只等捉到他們兩個,便能卸去山神一職,位列仙班,如今卻叫你破壞了。我在這山上做山神盡職盡責,老天卻總是和我開玩笑,我到底做錯什麼了?」
    山神埋怨一陣,指著道人說道:「你在這山上數十載,我也未曾為難過你,如今壞了我的大事,說不得了,限你明日離開此山,若有逗留,休怪我無情。」
    道人狼狽出了山洞,恍惚間如在夢裡一般,惶惶然回了草廬。心說千年首烏已成人形,竟將自己騙了,此番更是得罪了山神,數十載的修煉,只怕是毀於一旦、前功盡棄了。心裡沮喪,自怨自艾著,進了草廬,家人正守著油燈,見他如此模樣,忙問原因。道人將山洞中遭遇細述了一回,人人皆為惶恐,大孫兒拿起兩個陶碗,氣極欲扔。
    道人見那碗內有物,問道:「碗內是何物?」孫兒回道:「是那兩個妖物的頭髮呢,就在方才,那小孩領著一個矮胖的花白鬍子老頭又來過一回,兩個在頭上扯了十數根頭髮放在這碗裡,既這般,自是無用,只能扔了。」道人會意,喜道:「莫扔,莫扔,這可是寶貝,扔了可惜。」他將兩個陶碗端起細細觀看,雖不百年首烏與花甲伏苓,卻是千年首烏須與十甲子伏苓根,看過一會兒,狂笑道:「大造化,大造化,道人今日成矣。」吩咐家人即刻出發,往山腰一處石頭高臺上去。
    道人領著家人攀上山腰一處石臺,將丹藥分與家人,又將首烏須與伏苓根分與家人,大家一齊服了。道人帶頭盤膝而坐,家人齊頌《道德真經》。未幾,上空現出一片大的光彩來,將天空映了個透亮,這個石臺也現出了大的光輝,通體泛著綠光。
    再過些時,道人的身體有了變化,變得輕而柔,竟欲飄然而起。道人招呼家人將手挽在一起,口內仍唱《道德真經》。再過些時候,全家十七人身體浮動起來,在空氣中輕輕飄動,忽一陣風來,耳畔唯聽呼呼風聲,風疾了,將全家人身體託了起來,徐徐往天上飛去。又忽爾一陣雲來,託於腳底。
    那光愈近,愈發明亮,幾近於白色,至於再無一絲黑色,道人全家進入一個明亮的境地。
    道人講完,將琴收了,我問此為何處,道人說道:「飛仙石上。」我又問那千年首烏,十甲子伏苓是否仍在,山神老爺是否已列仙班。道人搖頭道:「不可問,不可說。」忽地化作一陣輕風,隨著月色散去。
    道人全家羽化飛升成仙,只餘得世間傳說供人們流傳,真是可嘆。如今那石,仍在龍多山上,後人紀念馮蓋羅成仙得道,取名為「飛仙石」。

同类文章

奇人王剃頭

 清朝末年,安州最大的袍哥組織當屬博雲堂,博雲堂的龍頭老大是名震江湖的飛刀尚義。   尚義據說原本是個武師,因為善使飛刀,被當時的川戲紅衣班聘請去,專門在連臺大戲《目蓮救母》中表演飛叉和飛刀絕技。尚義身懷絕技,哪裡肯與戲子為伍,暗地裡發誓,不管採用什麼手段,一定要出人頭地。   有一年,尚

順天府尹豔畫風波

 明武宗朱厚照是個貪玩的皇上,太監劉瑾便投其所好,想盡了辦法找出新鮮好玩的來吸引他,贏得了朱厚照的寵愛。劉瑾便藉機把持朝政,網羅黨羽,權勢燻天。但他心裡最明白,他這權力卻也是危如累卵,要是有哪個正直的大臣奏上他一本,再趕上皇帝不高興了,他就得玩完。所以,他就費盡心力,剪除異己。   順天府

善對的先生娘子

  從前有個年輕的鄉下女子,人長得很漂亮,又讀了很多書,能吟詩作對。    後來她嫁個丈夫姓馮,是個教書多年的先生。人們便稱她為先生娘子。馮先生秉性憨厚,為人正直,卻有點迂腐。他在刁姓蒙館教書,當地經常有些一知半解卻自以為很有才學的讀書人或落第秀才,來蒙館出難題考他,有時就是有意戲弄他,他

雪域奇緣

 傳說飛將軍李廣在守衛邊疆的軍旅生涯中,曾有過一段奇緣——   那天,李廣和手下騎馬狩獵,忽然看見一隻白狐狸在遼闊的雪域上奔跑,這隻狐狸太可愛了,渾身上下雪白雪白的,不見一根雜毛。李廣當即下令不準放箭……可就在眾人散開隊形,正準備圍過去的時候,突然有兩隻蒼鷹從空中俯衝下來,用鋼鉤似的利爪,

一幅壯錦

1.從前,在一座大山山腳下的茅屋裡,住著一位壯族老媽媽,她和自己的三個兒子一起生活。老媽媽的壯錦織得可好了,一家人全靠她織壯錦賣錢過活。   2.這一天,老媽媽在圩上賣完了壯錦,看到了一幅非常好看的畫。畫上面房屋高大、牛羊成群,還有花園、果園、池塘……老媽媽拿著畫愛不釋手,當即就買下了它。

狗吃屎的傳說

黃狗是書香子弟黃太直的書童,事事都替太直張羅,與太直感情深厚。太直得道成仙后,改號為太直真人,於天南山紫霞洞修煉,黃狗則隨主到紫霞洞陪侍左右。一日,真人在黃狗陪同下巡遊山中,見一男子對一女孩施暴,便喝住男子,男子大怒:「何方野人,敢管大仙閒事?」黃狗說:「光天化日之下,強暴民女,該當何罪?

奇緣

劉旺是山東人,從小隨父親學打鐵,十六歲開始接手父親的生意。看到兒子已經長大,劉老鐵匠對劉旺說,出去闖闖吧。聽了父親的話,劉旺就帶上打鐵的傢伙和幾個夥計到河北來了。當時河北北部還算太平,飽嘗戰爭之苦的人們需要休養生息,雖然大宋國已經將很多土地劃給了遼國。   劉旺在遼國打了三年的鐵,有一天,

胤嗣泉與張仙射天狗的傳說

濟南環城公園黑虎泉西側,有眼很不惹人注目的小泉子,叫胤嗣泉。清乾隆間管世銘的《城南諸泉記》中曾介紹道:「越南門橋而東,泉從石罅側出,碣曰『胤嗣泉』,然甚微。」   該泉為何稱為「胤嗣」?原來,建國前在該泉的上面曾有一小廟,廟中供奉的乃是身穿藍袍、五綹長鬚、挾弓持箭給人送子的張仙。該泉在張仙

話說端午「艾」和「粽」

 說的是很久以前,在下邳的西北方有座大山,山南有個依山傍水的村子,村子裡有三四十戶人家。   這天天剛蒙蒙亮,從村子裡走出個二十多歲、手裡提著個竹籃的姑娘。姑娘來到山下四處張望,看到懸崖峭壁上的青稞蒿子,急忙往山上爬。一連幾天,姑娘把這座大山找了個遍,也沒找到她想要的東西。到了第六天,姑娘

端午看望新嫁女

 在浙江富陽的石梯村,有個姑娘叫陳蘭花,不但長得像仙女一樣漂亮,還勤勞善良,鄉親們沒有一個不誇她的。   這年冬天,陳蘭花到山上砍柴。天寒地凍,山坡很滑,她一不小心跌倒了,滾下山去。再往下就是懸崖絕壁,跌落下去還不粉身碎骨。知道自己沒有救了,她絕望地閉上了眼睛。就在這緊要關頭,突然跑過來一